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宁 罗汉文 +1 位作者 涂泽松 岑景胜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防治深静脉血栓(DVT)高危因素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8例DVT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予以利伐沙班口服防治方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防治深静脉血栓(DVT)高危因素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8例DVT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予以利伐沙班口服防治方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低剂量组(10 mg/次,qd)、中剂量组(20 mg/次,qd)和高剂量组(15 mg/次,bid)各36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4 d内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术后即刻(T0)、3 d(T1)、7 d(T2)时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后14 d内,低剂量组DVT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高剂量组的2.78%(P<0.05),但与中剂量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2.78%和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三组患者的PT、AP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三组患者的D-D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低剂量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较T0时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分别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利伐沙班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概率,于高危DVT形成患者的预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利伐沙班 高危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防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宁 罗汉文 +1 位作者 涂泽松 岑景胜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5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入住我院骨科的1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入住我院骨科的1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利伐沙班治疗,B组另联合小剂量血必净治疗,C组另联合常规剂量血必净治疗,观察3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失血量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前3组a PTT、PT、D-D、IL-6、IL-8、TNF-α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3 d、7 d a PTT、PT较术前明显降低,D-D、IL-6、IL-8、TNF-α较术前明显升高,B、C组仅术后3 d a PTT、PT较术前明显降低,D-D、IL-6、IL-8、TNF-α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7 d a PTT、PT、D-D、IL-6、IL-8、TNF-α与术前相较无明显差异,且B、C组术后3 d、7 d凝血功能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DVT发生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B、C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DVT发生率较A组明显小、低(P<0.05);A、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显著高(P<0.05)。结论小剂量血必净联合利伐沙班可作为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炎症因子异常表达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血必净 利伐沙班 静脉血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宁 罗汉文 岑景胜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患者各45例,观察手术固定结果并分析影响固定失败的因素。结果:PFNA术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DHS术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术组内固定失败原因中骨质疏松、顶尖距>25 cm、不稳定型骨折及骨折功能复位与DHS术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骨质疏松、顶尖距>25 cm、不稳定型骨折及骨折功能复位等,需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PFNA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失败
下载PDF
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宁 罗汉文 +1 位作者 涂泽松 岑景胜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17-618,共2页
目的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探析。方法选取我科的跟骨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 目的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探析。方法选取我科的跟骨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踝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性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情况分别为:观察组96.55%(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72.41%(治愈8例,好转13例,无效8例),前者大于后者,且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AOFAS评分中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在提升其AOFAS评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