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年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3.7%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有前降支病变,85%为多支病变,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生存率达68.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管病变多为伴前降支病变的多支病变,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及心脏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1 位作者 黄颖珺 叶嘉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062-606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患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nfQRS组。记录病史资料、检验指标、心电图、冠脉造影及随访结果,计算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患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nfQRS组。记录病史资料、检验指标、心电图、冠脉造影及随访结果,计算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情况,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nfQRS组相比,fQRS组肌钙蛋白(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尿酸(UA)、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加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均P<0.05)。fQRS组多支病变、SYNTAX评分显著高于nfQRS组(均P<0.01),单支病变显著低于nfQRS组(均P<0.01)。随访期间,fQRS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fQRS组(P<0.05)。与fQRS导联数<3组患者相比较,fQRS导联数≥3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fQRS可作为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脏不良事件的指标,提高AMI高危患者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波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冠脉造影 死亡
下载PDF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鞠录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cardioal infarction,AMI)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119例)和nfQRS(161例)两组,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cardioal infarction,AMI)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119例)和nfQRS(161例)两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fQRS组室性期前收缩≥720个/24 h、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Lown分级3~5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fQRS组HRV的各项时域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较nfQRS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MI患者心电图存在fQRS波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HRV明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碎裂QRS波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岑梅珠 黄林贤 胡志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6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病例分为无偏移组、抬高组和下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6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病例分为无偏移组、抬高组和下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0例、4例、1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3例、18例、5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下移组与无偏移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脏事件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例、9例、2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如果aVR导联ST段抬高或下移可能提示有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严重的多支病变,且有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VR导联 ST段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岑梅珠 黄林贤 胡志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诊治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对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存在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诊治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对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存在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卧床、手术为最危险的因素。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有助于其诊断,但各有其局限性,其中螺旋CT是目前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的迅速、有效、无创的方法,有取代肺动脉造影的趋势。结论: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是促进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康复、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岑梅珠 黄林贤 胡志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5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患...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5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患者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提供较多的心率和心律变化资料,适用于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岑梅珠 黄林贤 胡志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58例,了解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关系。结果当STⅢ大于STⅡ,8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小于STⅡ时,69%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58例,了解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关系。结果当STⅢ大于STⅡ,8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小于STⅡ时,69%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只占31%。58例病人中单支血管病变22例(38%),伴胸导联ST改变者6例(27%);多支病变36例(62%),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34例(94%);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高(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Ⅱ/Ⅲ的比值有助于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伴胸导联改变者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并且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动脉 心电图 ST段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1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岑梅珠 王坚平 胡志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20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15例AHCM患者临床症...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T波对称性倒置>1mV,最深达1.7mV,酷似“冠状T波”,以胸导V3~V5为主,且呈TV4>TV5>TV3的改变关系;伴有胸导联及肢体导联的ST段降低明显(0.1~0.3mV);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尖肥厚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急诊眩晕症3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成杰 岑梅珠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浅释与探讨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眩晕及同一方法治疗有效的共同机理及环节,加深对急诊眩晕症的了解。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7年10月~2001年5月间319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及其经颅多谱勒(TCD)检查结果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TCD结... 目的:浅释与探讨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眩晕及同一方法治疗有效的共同机理及环节,加深对急诊眩晕症的了解。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7年10月~2001年5月间319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及其经颅多谱勒(TCD)检查结果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TCD结果显示颅内血管血流速度异常率达87.5%,并以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异常多见(占74.6%);予经非那根、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一次性有效率94.4%。结论:颅内血管痉挛是眩晕发生的主要相关原因,前庭及内耳微循环障碍是眩晕症的发生机理;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内耳微循环是治疗眩晕有效急诊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经颅多谱勒超声 颅内血管 血流速度 椎基底动脉系统 内耳微循环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多支血管病变和评估危险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STaVR抬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预测价值并评估其危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资料。根据STaVR情况分为无抬高组(n=87)、抬高0.05~0.1mV组(n... 目的探讨心电图STaVR抬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预测价值并评估其危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资料。根据STaVR情况分为无抬高组(n=87)、抬高0.05~0.1mV组(n=18)、抬高≥0.1mV组(n=25)。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分别为0例、1例(5.6%)、2例(8.0%),病变范围为多支血管病变的分别为16例(18.4%)、7例(38.9%)、14例(56.O%),发生心脏事件分别为7例(6.6%)、5例(24.9%)、14例(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aVR抬高可能是左主干或3支病变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且有助于临床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并发症 血管疾病/并发症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Holter监测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确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示:23例有冠状动脉狭窄,其分布部位依次为左前降...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确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示:23例有冠状动脉狭窄,其分布部位依次为左前降支13例,右冠状动脉7例和左回旋支3例,其中75%以上狭窄15例(65.5%)。DCG监测:ST段抬高时间与胸痛发作时间基本一致,ST段抬高并发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有:室性心律失常14例,房性心律失常5例,心房纤颤1例,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传导阻滞5例,心室颤动1例。阵发性ST段抬高≥0.20mv者18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12例(66.7%),抬高最长持续时间≥3min者24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16例(7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更易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律失常可能与ST段抬高的程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其类型与发生痉挛的血管部位有关。DCG可明显提高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型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监测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左侧气胸心电图特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岑梅珠 胡志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患者肺压缩程度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坐位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和X线胸片资料,同时对比分析左侧气胸患者(气胸组)与118例有类似心电图改变的其他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患者肺压缩程度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坐位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和X线胸片资料,同时对比分析左侧气胸患者(气胸组)与118例有类似心电图改变的其他住院患者(对照组)的平卧位及坐位心电图。结果①胸导联QRS波递增不良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胸导联低电压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RS波电交替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平卧位气胸组与对照组均表现为Ⅰ、aVL、V5、V6QRS波低电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位时胸导联QRS波电压气胸组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增加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气胸不同程度肺压缩时,心电图改变如胸导联QRS波递增不良、左侧胸导联低电压、QRS波电交替的发生率不同,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同时坐位QRS波电压成倍增加可作为判断左侧气胸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气胸 坐位心电图
原文传递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68例临床意义探讨
13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胡志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LBB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68例CLBBB患者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7.8%、49.4%和38.2%。合并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者...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LBB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68例CLBBB患者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7.8%、49.4%和38.2%。合并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者71.2%,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78.3%,合并房室阻滞者38.1%。结论 CLBBB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等,常伴发心功能不全和各种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病的CLBBB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fQRS与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鞠录艳 岑梅珠 +2 位作者 黄颖珺 叶嘉欣 李芸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2118-2121,共4页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fQRS与冠脉病变情况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AMI患者80例,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非fQRS组、fQRS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f...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fQRS与冠脉病变情况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AMI患者80例,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非fQRS组、fQRS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fQRS与冠脉病变指标相关性,COX风险模型分析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因素。结果:fQRS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病变范围(双多支)、狭窄程度(中重度狭窄)比例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Gensini评分高于非fQR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fQRS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LVEDd、病变范围、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fQRS呈正相关,LVEF与fQRS呈负相关(P<0.05)。COX风险模型显示,高血压、糖尿病、LVEDd、病变范围(双多支)、狭窄程度(中重度狭窄)、Gensini评分、fQRS均为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P<0.05),LVEF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多出现心电图fQRS波,fQRS波与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是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预测因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图fQRS 冠脉病变 GENSINI评分
原文传递
碎裂QRS波与急诊PC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鞠录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急诊PCI后ST段回落不良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119例)和nfQRS(161例)两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在急诊PCI术前或术后左室舒张末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急诊PCI后ST段回落不良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119例)和nfQRS(161例)两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在急诊PCI术前或术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SYNTAX评分和ST段回落率等。结果fQRS组急诊PCI术前、术后ST段抬高幅度、SYNTAX评分均明显高于nfQRS组,ST段回落率明显低于nfQR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QRS组患者术前、术后LVEDD高于nfQRS组患者,LVEF低于nfQRS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fQRS波与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及LVE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每搏输出量
原文传递
碎裂QRS波及BN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范围与心脏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岑梅珠 金国峰 +3 位作者 黄林贤 刘成杰 黄颖珺 叶嘉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QRS)及脑钠肽(BNP)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严重心脏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AMI患者,依据心电图是否出现fQRS分成fQRS组和无fQRS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对AMI患者...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QRS)及脑钠肽(BNP)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严重心脏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AMI患者,依据心电图是否出现fQRS分成fQRS组和无fQRS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对AMI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观察两组患者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冠脉病变范围;冠脉病变支数与BNP水平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34.0%,fQRS波组高度/三度房室阻滞、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无fQRS波组(P<0.05).fQRS波组血浆BNP、左室舒张末内径、多支病变均显著高于无fQRS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单支病变显著低于无fQRS波组(P<0.01).BNP水平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fQRS波易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且病死率高,预后差.心电图上fQRS的出现及BNP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对于多支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利钠肽 心肌梗死/并发症 急性病 心脏病/病因学 心律失常 心性/病因学 休克 心原性
原文传递
酷似CRBBB的J波综合征伴心室颤动电风暴1例
17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1 位作者 叶嘉欣 鞠录艳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2518-252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突发头晕、发作性意识不清3h”于2013年6月6日22:17入院,患者饭后1 h即19:30突发头晕、乏力、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家里其他成员无任何不适。至本院就诊途中,患者呕吐加剧,意识逐渐不清,伴气促,至本院急诊...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突发头晕、发作性意识不清3h”于2013年6月6日22:17入院,患者饭后1 h即19:30突发头晕、乏力、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家里其他成员无任何不适。至本院就诊途中,患者呕吐加剧,意识逐渐不清,伴气促,至本院急诊科后,测血压90/70mmHg,行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出现室颤,遂立即给予除颤、可达龙静脉滴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地西泮镇静、波立维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营养心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吸氧等对症治疗,反复除颤20余次,后患者未再发室颤,意识恢复;于2013年6月6日22:17入院ICU进一步诊治。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外伤、否认输血、中毒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近期无服药,无烟酒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波综合征 心室颤动 早期复极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特发性心室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