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氧化法分解聚驱采油废水中水解聚丙烯酰胺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兵 李洁 +2 位作者 任宏洋 李娟 岳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2-837,共6页
对含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废水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和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考察处理方法对HPAM降解的影响,采用GC-MS和FTIR方法对HPAM降解物进行表征以分析HPAM降解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模拟... 对含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废水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和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考察处理方法对HPAM降解的影响,采用GC-MS和FTIR方法对HPAM降解物进行表征以分析HPAM降解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废水时,在臭氧用量4.2 mg/L、废水pH=10、反应120 min的条件下,COD和HPAM的去除率分别为37.1%和83.4%;电絮凝耦合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废水时,经电絮凝30 min后,再臭氧氧化120 min,COD和HPAM的去除率分别为82.2%和94.4%。臭氧氧化降解HPAM的过程可推断为:HPAM分子经断链分解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继续氧化生成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中间体,中间体再进一步氧化为烷烃、醛酮类、酯类等物质,最终彻底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采油废水 水解聚丙烯酰胺 臭氧氧化 电絮凝 聚合物降解
下载PDF
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波 王兵 +1 位作者 任洪洋 岳丞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5年第2期61-64 78,78,共5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三维电极技术的分类和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三维电极反应器、极板材料、粒子电极的研究现状,概述了三维电极以及三维电极与其它技术联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提...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三维电极技术的分类和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三维电极反应器、极板材料、粒子电极的研究现状,概述了三维电极以及三维电极与其它技术联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三维电极目前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技术 反应机理 研究现状 有机废水处理
下载PDF
油气田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深度处理新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岳丞 任宏洋 +2 位作者 谢红丽 陈雯靖 卢勇 《化工中间体》 2015年第8期196-197,共2页
难降解有机物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污染物,本文针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深度处理过程,就微电解处理技术、Fenton氧化技术和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油气田难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 钻井废水 微电解 高级氧化
下载PDF
Mn_3O_4催化臭氧化处理钻井废水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兵 袁增 +3 位作者 李永涛 任宏洋 曾扬 岳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319-3324,共6页
采用锰系氧化物对钻井废水进行催化臭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以及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Mn3O4表面电荷情况、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臭氧产生·OH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12,催化剂投加量为5g/L... 采用锰系氧化物对钻井废水进行催化臭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以及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Mn3O4表面电荷情况、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臭氧产生·OH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12,催化剂投加量为5g/L,臭氧投加量为18 mg/min,反应时间为20 min时,Mn3O4较Mn O2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COD的效果更明显;Mn3O4的表面带负电荷,发生了水合羟基化过程,且Mn3O4与钻井废水中的污染物产生了化学吸附;臭氧与锰原子形成σπ-键合吸附于Mn3O4表面,经π*轨道能级的下降而进入活化状态,最终导致吸附于Mn3O4表面的OH-与臭氧相互作用产生·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Mn3O4p Hpzc红外光谱 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单质硫回收的高含硫废水氧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兵 王丹 +4 位作者 李永涛 任宏洋 岳丞 罗东宁 林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408-5414,共7页
采用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对实验室模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双氧水的浓度、初始p H和反应时间对硫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含硫废水去除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控制对氧化产物的影响,分析了固相产物的晶体和表面结构。... 采用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对实验室模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双氧水的浓度、初始p H和反应时间对硫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含硫废水去除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控制对氧化产物的影响,分析了固相产物的晶体和表面结构。结果表明,在双氧水浓度为0.147 mol/L、初始p H为6、反应时间为9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硫化物浓度由1 985.46 mg/L降至38.37 mg/L,硫化物去除率达到98.07%,去除效果最佳。在初始ORP值不同的条件下,体系中主要的氧化产物为单质硫和硫酸根;当加入的氧化剂不足时,单质硫和硫酸根随ORP值降低而增加,当加入氧化剂过量时,单质硫和硫酸根随ORP值增加而增加;当体系中ORP值控制在60~178 m V时,单质硫的产量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值。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体系中固相产物为环状斜方硫(α-硫)。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单质硫颗粒为表面不光滑的球状颗粒,粒径呈微米级,越小越易聚集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含硫废水 双氧水 去除效果 环状斜方硫
原文传递
Mn_3O_4催化臭氧化钻井废水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兵 张悦 +1 位作者 任宏洋 岳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11-4816,共6页
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Mn3O4对钻井废水臭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机理,考察了Mn3O4及Cl-对臭氧分解、水体湍动程度、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碳酸氢根和叔丁醇的加入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TOC和p H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加量为100 mg/... 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Mn3O4对钻井废水臭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机理,考察了Mn3O4及Cl-对臭氧分解、水体湍动程度、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碳酸氢根和叔丁醇的加入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TOC和p H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加量为100 mg/L时,臭氧分解率由单独臭氧时的38.2%增加到81.4%,Mn3O4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仅为2%,O3/活性炭体系对COD去除率与单独臭氧效果接近,说明臭氧在催化剂表面存在吸附作用,促进臭氧分解;水体不搅拌与搅拌速度增加为900 r/min时,COD去除率由52%增加到58%,搅拌程度对钻井废水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HCO-3浓度为100 mg/L时,COD去除率降低到41.2%,说明了体系中有羟基自由基产生;氯离子浓度为1 000 mg/L,臭氧的分解率降低了9.2%,证明了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使得COD去除率由54.3%降低为40.8%,证实了反应体系中存在羟基自由基。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TOC由191.9 mg/L降低至37.6mg/L;p H由原来的11.2降低到6.3。实验现象说明,臭氧吸附在Mn3O4催化剂表面,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去除钻井废水中有机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Mn3O4催化臭氧化对有机物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催化剂 非均相催化 臭氧 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