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教学中追求物理之“善”——落实物理情感教学目标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岳丽志 《学子(理论版)》 2013年第5期30-30,共1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抓住细节和时机进行"向善"教育,使学生接受"善"的感染,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这不仅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抓住细节和时机进行"向善"教育,使学生接受"善"的感染,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独有的社会价值,心理上获得强大的自豪感,也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学 物理教师 “善” 学生体验 标的 苏霍姆林斯基 良好行为 勇于创新
下载PDF
电磁学MCAI课件设计与制作
2
作者 王治金 岳丽志 吕书清 《高师理科学刊》 2001年第4期77-79,共3页
介绍了电磁学MCAI课件的设计、制作和课件的内容与概况 .
关键词 电磁学 多媒体 MCAI课件 设计 制作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物理教学中落实“真”“善”“美”情感目标的探索
3
作者 岳丽志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14期52-54,共3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以下简称“情感目标”),但在现实的应试压力下,教师容易把情感目标理解为其他两个课程目标的附属物,在教学中很少能自觉、系统地加以落实。物理作为文化背景丰...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以下简称“情感目标”),但在现实的应试压力下,教师容易把情感目标理解为其他两个课程目标的附属物,在教学中很少能自觉、系统地加以落实。物理作为文化背景丰富、实验特色明显、与社会生活联系广泛的学科,有着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物理学家对自然界认识的基本方式是实践,必然与“真”不可分割,实践的本身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善”和“美”又不可分离,物理学家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目标 物理教学 “美” “善” “真”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标的 科学实践
下载PDF
在追求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中贯彻新规范
4
作者 岳丽志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8年第11期18-18,共1页
贯彻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树立普遍联系与系统整合意识,将贯彻新规范视作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契机,将提高师德的过程与促进学校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水平 幸福 整合意识 普遍联系 中小学 师德
下载PDF
巧用几何圆中弦的特征解决磁偏转问题
5
作者 岳丽志 《物理通报》 2013年第5期56-59,共4页
磁偏转问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几何知识运用能力要求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解决.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知识的有效迁移,从3个方面总结出巧用几何圆中弦的数学特征,快捷、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词 磁偏转 几何圆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6
作者 岳丽志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4X期109-110,共2页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基于建构主义,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思想方法入手,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能力 培养
下载PDF
巧用几何圆中弦的特征解决磁偏转问题
7
作者 岳丽志 《湖南中学物理》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带电粒子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简称磁偏转)问题是高考的重点、难点,仅2012年,就有全国卷、安徽卷、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等多份高考试卷出现相关题目,但由于这类问题思维难度大、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知识要求高,学生很难在短... 带电粒子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简称磁偏转)问题是高考的重点、难点,仅2012年,就有全国卷、安徽卷、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等多份高考试卷出现相关题目,但由于这类问题思维难度大、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知识要求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研究这类问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偏转 匀强磁场 弦长 带电粒子 公共弦 几何知识 空间想象力 速度方向 洛仑兹力 全国卷
原文传递
巧用摩擦角性质解决物体受力问题
8
作者 岳丽志 《湖南中学物理》 2013年第3期53-54,50,共3页
由于摩擦角和动摩擦因数有直接关系,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其性质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对受力分析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从摩擦角的两个性质出发,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摩擦角在五类问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摩擦角 动摩擦因数 受力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