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西北部大果红杉径向生长衰退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岳伟鹏 陈峰 +3 位作者 袁玉江 喻树龙 高志鸿 赵晓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1-2341,共11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发生转变,并减弱了其固碳能力,评估与预测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势在必行。基于采自云南西北部的大果红杉树木年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运用相关分析、空间相关、波谱分析等方...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发生转变,并减弱了其固碳能力,评估与预测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势在必行。基于采自云南西北部的大果红杉树木年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运用相关分析、空间相关、波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滇西北大果红杉径向生长的主控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温度是限制滇西北大果红杉树轮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季节性高低温变化交替影响大果红杉树轮径向生长。(2)相对湿度变化与滇西北大果红杉树轮的径向生长紧密关联,对滇西北大果红杉树轮的径向生长起促进作用。(3)波谱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北大果红杉径向生长呈周期性变化,受ENSO等外强迫影响显著。(4)气候变暖背景下,滇西北大果红杉的径向生长出现衰退趋势。研究结果为加强云南西北部天然林保护和构建西南绿色生态屏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大果红杉 径向生长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亚瓦赫什河上游源区气候水文要素演变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岳伟鹏 张合理 +2 位作者 陈峰 BAKHTIYOROV Zulfiyor 陈友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64,共8页
为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中亚河流源区气候水文变化,基于中亚跨境河流瓦赫什河上游源区1955—2017年气象水文数据,分析了流域内气候水文要素演变特征及流量变化主要控制因子。结果表明:瓦赫什河上游源区近1955—2017年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 为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中亚河流源区气候水文变化,基于中亚跨境河流瓦赫什河上游源区1955—2017年气象水文数据,分析了流域内气候水文要素演变特征及流量变化主要控制因子。结果表明:瓦赫什河上游源区近1955—2017年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瓦赫什河上游源区气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现象,降水在2007年与2012年发生突变现象,流量则在2003年发生突变现象;小波分析显示瓦赫什河上游流域气温、降水、流量的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8 a、20 a、28 a,周期性振荡明显;瓦赫什河上游源区在气候水文要素关联上,气温与流量变化相较于降水紧密,但受全球升温停滞影响,温度对于流量作用并没有持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流量 气候变化 中亚 瓦赫什河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跨境河流平原区水文变化特征:以楚河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志鸿 张合理 +3 位作者 陈峰 Bakhtiyorov Zulfiyor 岳伟鹏 赵晓恩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5-735,共11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各国围绕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产生的纷争不断,因此开展中亚跨境河流水文变化研究,对上下游国家合理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以中亚跨境河流楚河1936—2015年的径流气候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楚河下游平原区径流变化特...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各国围绕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产生的纷争不断,因此开展中亚跨境河流水文变化研究,对上下游国家合理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以中亚跨境河流楚河1936—2015年的径流气候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楚河下游平原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①楚河流域在过去80年间气候呈“暖湿”趋势,平原区径流呈显著年代际波动且集中在春、冬两季;②径流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为26 a,第二主周期为12 a;③气温在1987年发生突变,径流在2001年发生了突变;④降水是楚河平原区径流的主要驱动因子,年径流和上年6月至当年5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高于与4—7月气温的最佳相关性(r=−0.37,P<0.01).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与径流负相关关系增强,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可能是楚河下游平原区径流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河 径流变化 气候因子 中亚
下载PDF
北亚热带山地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以鄂东龟峰山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新光 岳伟鹏 邓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82,共9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气候过渡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是土壤碳库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以100 m为高差在鄂东龟峰山南、北坡5个不同海拔高度设置10个... 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气候过渡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是土壤碳库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以100 m为高差在鄂东龟峰山南、北坡5个不同海拔高度设置10个采样点,以[0,20)、[20,30)、[30,40)和[40,50)(单位cm)深度分层采集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龟峰山南、北坡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2)土壤有机碳沿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随土层深度下降的幅度不同;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石砾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对评估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峰山 北亚热带 土壤有机碳 海拔梯度
下载PDF
基于白扦树轮蓝光强度的中国华北暖季温度重建
5
作者 陈巧湄 岳伟鹏 +5 位作者 陈峰 马丁·哈达德 菲德尔·罗伊格 赵晓恩 胡茂 曹红华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2511-2529,共19页
In the past 30 years,observational climate datasets reveal a significant a drying and warming trend over in North China.Understanding of climatic variability over North China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a long-term p... In the past 30 years,observational climate datasets reveal a significant a drying and warming trend over in North China.Understanding of climatic variability over North China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a long-term perspective is,however,limited to a few sites only,especially the lack of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based on latewood density and blue intensity.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a 281-year latewood blue intensity chronology based on 45 cores of Picea meyeri in western North China.Based on the discovery that the warm season(May–August)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affecting the change in blue light reflection intensity,we established a regression model that explained 37%of the variance during the calibration period(1950–2020),allowing to trace the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up to 1760 CE.From the past 261 years,we identified seven persistent high temperature periods(1760–1773,1778–1796,1805–1814,1869–1880,1889–1934,1984–2000,2004–2020)and three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periods(1815–1868,1935–1963,1969–1983)in North China.Comparisons of a nearby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and climate gridded data indicate that our reconstruction record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North China.The analysis of links between large-scale climatic vari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showed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emes in the warm season temperature and anomalous SSTs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and implied that the extremes in the warm season temperature in North China will be intensified under future global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 intensity Picea meyeri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North China DENDROCLIMATOLOGY
原文传递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过去407年径流量重建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志鸿 张合理 +7 位作者 陈峰 Rysbek Satylkanov Bakytbek Ermenbaev Zulfiyor Bakhtiyorov 张瑞波 喻树龙 岳伟鹏 赵晓恩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8-301,共14页
紧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地区跨境河流众多,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揭示中亚跨境河流径流变化规律,对水资源调配管理,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局面有深远影响,对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紧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地区跨境河流众多,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揭示中亚跨境河流径流变化规律,对水资源调配管理,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局面有深远影响,对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选取中亚重要跨境河流——楚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树轮宽度资料重建楚河自公元1610年以来4~9月径流量,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44%。重建径流量序列表明,径流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795年和1917年。18世纪湿润期在持续时间、数量级和强度上最为显著,在1734年、 1785年、 1794年和1795年出现径流量极大值;在1700~1703年、 1726~1730年、 1734~1737年、 1746~1753年、 1755~1757年、 1763~1767年、 1769~1770年和1789~1795年偏湿。20世纪干旱期在持续时间、数量级和强度上最为严重,1917年、 1984年和1995年出现径流量极小值;1911~1920年、 1926~1928年、 1943~1946年、 1977~1982年、 1984~1987年和1995~1998年偏干。多窗谱分析结果显示楚河径流量存在2 a、 2.3~2.4 a、 3 a、 5 a、 30 a和46~68 a准周期变化。楚河径流量重建序列与乌鲁木齐河、开垦河和玛纳斯河径流量重建序列的丰枯变化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表明天山北坡地区可能存在大范围的公共水文信号。正相位AMO(负相位NAO)时期,西风环流输送增强,楚河径流量偏多;负相位AMO(正相位NAO)时期,西风环流输送减弱,楚河径流量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中亚 跨境河流 楚河 径流量重建
原文传递
河谷澜沧黄杉指示的青藏高原东南地区过去205年干湿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恩 岳伟鹏 +1 位作者 高志鸿 陈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43-3652,共10页
利用采集自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察隅县低海拔河谷澜沧黄杉建立树轮宽度差值年表。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气候因子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地区1812—2016年4—5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变化(方差解释量为47%)... 利用采集自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察隅县低海拔河谷澜沧黄杉建立树轮宽度差值年表。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气候因子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地区1812—2016年4—5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变化(方差解释量为47%)。结果表明:树轮宽度指数与PDSI指数有良好相关性(r=0.69,P<0.01)。PDSI重建序列存在4个偏湿阶段(1831—1844年、1853—1863年、1938—1948年和1988—2002年)、3个偏干阶段(1864—1876年、1908—1926年和2003—2016年)。与其他序列和历史记录对比分析表明,该重建序列能够较好地指示研究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空间分析显示,重建序列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PDSI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具有很强的空间代表性。多窗谱分析表明,PDSI重建序列具有19~20、3.9、3.2、2.4和2.1年准周期变化特征,这些周期性干湿变化与亚洲夏季风和ENSO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澜沧黄杉 树轮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