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本质主义走向关系主义--人类增强技术伦理研究的“本质论”迷失及其理论突围 被引量:6
1
作者 岳兵兵 陈高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28,共5页
囿于对道德术语绝对观以及因果模型决定论的深深迷恋,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迷失在有关“本质论”的无休止论辩与竞争中,不能为人类增强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理论基础。关系主义否定独立事物的存在论意义及其实践上的简单... 囿于对道德术语绝对观以及因果模型决定论的深深迷恋,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迷失在有关“本质论”的无休止论辩与竞争中,不能为人类增强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理论基础。关系主义否定独立事物的存在论意义及其实践上的简单性,认为任何事物的符号表述与功能呈现都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物质条件之中。增强技术被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行动者-环境交易的一部分,伦理问题及其道德诉求则是所处关系网络中价值博弈与协商的结果。而突破本质主义的关系范式能够真正地为所有公众的健康和福祉提供平等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关系主义 人类增强 行动者网络 博弈
下载PDF
没食子酸衍生物有机凝胶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涛 张丽军 +4 位作者 岳兵兵 宋杰芳 张彩彩 刘云 徐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合成了3种结构新颖的没食子酸衍生物有机凝胶因子,研究了该类有机凝胶对水中煤油、柴油、罗丹明B、亚甲基蓝等4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回收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中的煤油、柴油均可通过凝胶化去除,并可实现对煤油或柴油与有机凝胶因子... 合成了3种结构新颖的没食子酸衍生物有机凝胶因子,研究了该类有机凝胶对水中煤油、柴油、罗丹明B、亚甲基蓝等4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回收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中的煤油、柴油均可通过凝胶化去除,并可实现对煤油或柴油与有机凝胶因子的双回收;有机凝胶对水中罗丹明B、亚甲基蓝具有明显净化作用,特别是通过自制的凝胶柱可实现快速水净化,分离时间约5min.罗丹明B、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达9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油回收 有机污染物 水净化
下载PDF
话语权、西方“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的历史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岳兵兵 吴永忠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8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关系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历史过程预示着思想、范畴以及范式框架等之间的沿袭与悖离,也代表着地位、权力和价值追求的争夺与博弈。以巴门尼德为开端的形上哲学注重... "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关系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历史过程预示着思想、范畴以及范式框架等之间的沿袭与悖离,也代表着地位、权力和价值追求的争夺与博弈。以巴门尼德为开端的形上哲学注重思维的静观与沉思,对具体的实践及工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鄙视和厌弃;中世纪时则因战争征伐的需要,表现出具体实践及工程对形上哲学的疏离和压制;文艺复兴以后,形上哲学与具体实践及工程逐渐走向了互补融合的道路,并认为在牛顿和玻义耳的范式总结中取得了特殊意义上的"工程哲学"观。从本质上来说,"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的演变与传承是其话语权建构的过程,话语权是理解"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嬗变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理论 工程实践 话语权 历史关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思维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4
作者 岳兵兵 路云乐 朱亮亮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6期191-194,共4页
基于创新型思维的理念,提出全新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两步法合成具有光控性质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六羧酸六硫苯和六吡啶六硫苯,通过核磁分析表征结构;探究该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动态光物理性质:光诱导发光增强、光诱导吸光度增大... 基于创新型思维的理念,提出全新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两步法合成具有光控性质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六羧酸六硫苯和六吡啶六硫苯,通过核磁分析表征结构;探究该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动态光物理性质:光诱导发光增强、光诱导吸光度增大以及溶剂依赖性。结果表明,以六硫苯为母核的化合物表现出特异的光刺激响应的AIE性质。该实验旨在培养学生们在智能材料设计方面的创新性思维,推动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思维 应用化学 聚集诱导发光 光控
下载PDF
人类增强与技术想象——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岳兵兵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根植于启蒙人文主义,但又在人类增强与技术想象的不同层面实现了对它的超越。从理论生成与发展的角度看,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包含着批判与建构两个主要的维度。这意味着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首... 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根植于启蒙人文主义,但又在人类增强与技术想象的不同层面实现了对它的超越。从理论生成与发展的角度看,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包含着批判与建构两个主要的维度。这意味着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首先是在对生物保守主义有关思想、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误解的批判基础上得以澄清和呈现的;其次,超人类主义在建构其“未来学”思想的过程中,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底层运作逻辑,而这种具有哲学未来学意义的逻辑被我们恰当地总结为对人类自由可能性条件的反思。最后,这一逻辑也是深刻把握和洞悉超人类主义“未来学”思想其当代价值的内在依据和标准。事实上,超人类主义的这种未来学反思是一种行动性反思,或者从权力诉求的意义上而言的一种政治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人类主义 人类增强 技术想象 未来学 自由
原文传递
增强还是削弱?——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之争 被引量:8
6
作者 岳兵兵 陈高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60,共7页
人类增强技术具有双重效果:增强和削弱。增强技术的当代发展与人的自由问题密切相关,其技术本身的存在性和可及性、不同的增强类型对个人生理心理的广泛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都会使我们对自由产生不同层面的陈述与理解。超... 人类增强技术具有双重效果:增强和削弱。增强技术的当代发展与人的自由问题密切相关,其技术本身的存在性和可及性、不同的增强类型对个人生理心理的广泛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都会使我们对自由产生不同层面的陈述与理解。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围绕选择的范围、胁迫的程度、决策的有效性、自我的真实性展开了人的自由之争,最后以道德僵局而告终。面对增强技术是增强还是削弱了人的自由这一伦理困境,应该摒弃对自由概念的单一维度理解,转而开启关键的经验分析以及广泛的政治、经济、法律与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超人类主义 生物保守主义 人类增强技术
原文传递
人性尊严、主体权利与“能力方法”——人类增强技术的生命政治哲学批判与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岳兵兵 陈高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38,共6页
尽管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分布在人类增强技术生命政治光谱的不同位置,但几乎都不会拒绝人的尊严和权利概念,这是争论双方共享的逻辑起点。问题在于,两者的理论辩护都是从描述性的关于增强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可能性事实到规范性的... 尽管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分布在人类增强技术生命政治光谱的不同位置,但几乎都不会拒绝人的尊严和权利概念,这是争论双方共享的逻辑起点。问题在于,两者的理论辩护都是从描述性的关于增强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可能性事实到规范性的关于增强技术道德结论的论证性飞越。能力方法作为一种广泛而通用的伦理人类学框架,否认并批判上诉分裂立场的技术工具性和道德直觉性,通过强调目的"能力"——转化成有价值结果的机会——以及能力对系统境域性、结构多元性的积极承诺,为评估和重新澄清增强技术生命政治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技术 生命政治 能力方法 尊严 权利
原文传递
人与技术二分法的局限 被引量:4
8
作者 岳兵兵 陈高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5,共6页
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实践,人类增强技术引发了关于自然身体与优化身体之间的伦理分歧与争议。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通过假设不同的人类现状确立了反对与支持意见,但其各自论证依据存在缺陷与不足。原因在于其所依赖的形而上学基础——... 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实践,人类增强技术引发了关于自然身体与优化身体之间的伦理分歧与争议。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通过假设不同的人类现状确立了反对与支持意见,但其各自论证依据存在缺陷与不足。原因在于其所依赖的形而上学基础——人与技术二分——的固有局限性。人类增强技术的后现象学视阈否认并批判上述分裂立场的复杂性与两极性,强调人与技术之间相互塑造、彼此嵌入的亲密关系形态,并为此发展了一种非人本主义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技术 生物保守主义 超人类主义 人技二分 后现象学
原文传递
分析哲学如何走向外在主义?--维特根斯坦意识理论及其后现代意义
9
作者 岳兵兵 陈高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外在主义通常被认为是认知科学和现象学“彻底逆转”后的走向与发展成果。然而文章认为,外在主义在分析哲学中有其存在论基础与根源,尤其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叙述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词符号的形而上学研究介入对预期、意... 外在主义通常被认为是认知科学和现象学“彻底逆转”后的走向与发展成果。然而文章认为,外在主义在分析哲学中有其存在论基础与根源,尤其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叙述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词符号的形而上学研究介入对预期、意义、信仰等内在意识状态或过程之具体概念的逻辑分析中,并与此同时对传统的内部意识模型进行了彻底的消解与批判。从其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外在主义思想发微、凸显于前期维特根斯坦向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变的过程中。在分析哲学这种走向的影响下,外在主义思想成为未来哲学理论研究的生长点和出发点,揭示并体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维度丰富性”和“历史影响广泛性”的后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在主义 分析哲学 维特根斯坦 意识 后现代
原文传递
基于L/D-赖氨酸盐酸盐和光活化AIE分子共组装实现圆偏振发光及动态调控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锡成 朱亮亮 岳兵兵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655,共9页
近年来,基于分子组装产生圆偏振发光(CPL)的有机手性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目前有机材料体系的CPL信号整体仍然较弱,且缺乏精准的调控手段.为此,本工作以具有光活性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性质的多硫苯基化合物(M-1)为荧光染料,... 近年来,基于分子组装产生圆偏振发光(CPL)的有机手性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目前有机材料体系的CPL信号整体仍然较弱,且缺乏精准的调控手段.为此,本工作以具有光活性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性质的多硫苯基化合物(M-1)为荧光染料,以手性氨基酸L/D-赖氨酸盐酸盐(L/D-Lys)为手性模板,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H_(2)O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超分子L/D-Lys@M-1共组装体.共组装体在不良溶剂水的溶剂作用下诱导产生CPL,且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自聚集效应,产生持续增强的荧光发射和圆二色(CD)信号.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动态光散射(DLS)对组装体在光激发下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利用CD光谱以及CPL光谱等对基态和激发态手性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溶剂诱导和光激发下实现了L/D-Lys@M-1组装体的手性传递和放大,且不对称因子(|g_(lum)|)达到了0.3×10^(-2).该研究策略为非手性的荧光分子构建CPL体系及动态调控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组装 超分子 光控 圆偏振发光(CPL)
原文传递
多硫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聚集诱导磷光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云乐 王彦杰 +1 位作者 朱亮亮 岳兵兵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9-3561,共13页
聚集诱导发光(AIE)自被发现以来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具有高效、长寿命的有机磷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质和丰富的可调控性,是未来有机发光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多硫芳烃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聚集诱导磷光(AIP)材料,具有高度... 聚集诱导发光(AIE)自被发现以来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具有高效、长寿命的有机磷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质和丰富的可调控性,是未来有机发光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多硫芳烃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聚集诱导磷光(AIP)材料,具有高度可扭曲的分子结构和丰富的修饰位点,目前已发展出多个以此类化合物为基础的发光体系,在溶液态、薄膜态、晶体态中表现出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同时,多硫芳烃化合物在激发态表现出特有的分子构象转变,这一属性为原位光控下的分子自组装形态和发光性质调控提供了结构基础,也为开发出多功能发光体系提供了条件.旨在总结不同系列的多硫芳烃化合物在多种调控方式下的聚集诱导磷光性质,结合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综述了近年来多硫芳烃体系的AIP性质研究,并对其目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简要展望,希望能为AIP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多硫芳烃化合物 磷光 光控 刺激响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