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岳定雄
李茂芳
胡忠诚
-
机构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7期77-79,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对单肺通气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全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单肺通气时接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术中视情况调节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压力、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压力。对照组常规单肺通气,术中视情况调节呼吸参数、PEEP压力。2组患者分别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0 min、单肺通气30 min及手术结束复苏前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单肺通气前后PaO_2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单肺通气30 min时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在双肺通气10 min时的PaO_2和手术结束复苏前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给手术侧肺持续正压通气,能很好地提高单肺通气时的PaO_2,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压力可调式CPAP装置
单肺通气
动脉血氧分压
持续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
Keywords
pressure-adjustable CPAP device
one-lung ventilation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continuous positiveairway pressure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
分类号
R318.6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TH789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不同用药方法在喉罩全麻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岳定雄
胡忠诚
李琳
于娟
桂斌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0期64-65,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用药方法在喉罩全麻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420例,年龄25~68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成A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和B组(丙泊酚组),每组各210例。A组患者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2 mg/kg完成全麻诱导。B组患者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完成全麻诱导。A、B两组患者均选用喉罩全麻。记录患者入室后诱导前1 min(T_1),喉罩置入时(T_2),喉罩置入后1 min(T_3),喉罩置入后3 min(T_4),喉罩置入后5 min(T_5)的SBP、DBP、HR,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间麻黄碱的使用及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比较,两组患者T_3~T_5时SBP、DBP、HR均有下降,A组下降幅度小于B组(P<0.05),与T_1时比较,两组T_2时SBP、DBP、HR均有升高,但A组升高幅度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间麻黄碱的使用A组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抑制喉罩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和满意的麻醉深度,与单纯丙泊酚诱导相比,依托咪酯联合丙酚应用于喉罩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关键词
不同用药方法
喉罩全麻诱导
血流动力学
-
分类号
R61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术前漏诊致困难气管插管1例
- 3
-
-
作者
岳定雄
李琳
胡忠诚
-
机构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1期46-47,共2页
-
文摘
1、患者资料。患者,女,17岁,身高165 cm,体质量55 kg。因“开颅术后8年,现要求行颅骨修补术”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病史,无过敏史。术前诊断:右额颞部颅骨缺损、开颅术后,气管切开术后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胸部X光片均正常。术前评估:气道Mallampati分级Ⅰ级、ASA分级Ⅰ级。患者入室监测生命体征:心率(HR)88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99%、血压(BP)110/65 mmHg,面罩吸氧6 L/min,以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镇静。
-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咪达唑仑
开颅术后
困难气管插管
颅骨缺损修补术
气管切开术后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诊断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环泊酚复合纳布啡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胡泽凡
岳定雄
胡忠诚
张凯
马建
李琳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
文摘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广,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越来越广泛^([1])。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苏醒完全等特点,是无痛人工流产术、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取卵、无痛宫腔镜检查等门诊短小手术麻醉的主要静脉麻醉药^([2])。但丙泊酚所致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血氧等不良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3])。由于丙泊酚无镇痛作用^([4]),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中复合纳布啡虽然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以及缓解术后子宫收缩痛^([5])。
-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麻醉药
呼吸抑制
子宫收缩痛
纳布啡
注射痛
无痛胃肠镜检查
短小手术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探讨绩效考核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汤月华
岳定雄
陈丽萍
-
机构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3期47-50,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管理中运用绩效考核方式的价值。方法对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绩效考核工作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1年1—6月选择30名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性护理管理(常规组)。2021年7月—2022年1月选择30名护理人员,运用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组)。对比绩效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状况。结果管理后,绩效考核组的专业素质评分比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绩效考核组护理满意率的相关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绩效考核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可促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提升,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护理人员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Keywords
Performance appraisal
Nursing staff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
-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腰硬联合麻醉中发生心搏骤停1例
- 6
-
-
作者
胡忠诚
于娟
李琳
岳定雄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
文摘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疾病。VTE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和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构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1]。急性肺栓塞(PE)是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栓子进入患者的肺动脉和分支后,肺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受到阻断,就会导致病理变化或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多发于老年群体的急危重症,具有致死率高等特点[2-3]。有研究表明[4],麻醉期间发生PE与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麻醉方式、长骨骨折、凝血指标等有明显相关性。发生PE的高危因素还包括:女性、高龄、高血凝状态、术前制动等。女性患者雌激素水平高,容易发生栓塞,加之女性患者平素运动量小,长期久坐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中凝血因子沉积,引起血栓凝结[5],易发生PTE。现对我院1例骨科女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PTE,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呼吸心搏骤停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女性患者
血液供应
急性肺栓塞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洛贝林在老年患者内镜手术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胡泽凡
胡忠诚
马建
岳定雄
张凯
李琳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28-33,共6页
-
基金
孝感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XKGJ2020010082)
-
文摘
目的观察洛贝林在老年患者内镜手术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手术静脉麻醉的300例老年患者,其中150例(对照组)静脉麻醉用药为地佐辛0.05 mg/kg+丙泊酚1.5 mg/kg,余150例(观察组)静脉麻醉用药为地佐辛0.05 mg/kg+洛贝林3.0 mg+丙泊酚1.5 mg/kg。两组患者均将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控制在50~60后进行手术操作并维持,术中根据手术进度间断单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开始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15 min(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etCO2)、BIS、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出恢复室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两组间独立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连续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SpO2及PetC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20、19.250,P<0.05),其中观察组T1、T2、T3、T4、T5各时点SpO2及Pet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MAP、心率及BI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21、1.521、1.927,P>0.05)。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出恢复室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1、0.082,χ2=0.000,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4、33.166,P<0.01)。结论对于老年内镜手术患者,静脉麻醉中预防性使用洛贝林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不延长患者术后的苏醒和出室时间,安全性高。
-
关键词
洛贝林
老年患者
内镜手术
静脉麻醉
低氧血症
应用价值
-
Keywords
Lobarin
Elderly patients
Endoscopic surgery
Intravenous anesthesia
Hypoxemia
Application value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洛贝林在老年患者消化内镜治疗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 8
-
-
作者
胡泽凡
胡忠诚
马建
岳定雄
张凯
李琳
-
机构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271-275,共5页
-
基金
孝感市自然科学计划项目(XKGJ2020010082)。
-
文摘
目的探讨洛贝林在老年患者消化内镜治疗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需在静脉麻醉下行消化内镜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静脉麻醉用药为洛贝林3 mg+地佐辛0.05 mg/kg+丙泊酚1~2 mg/kg,对照组患者静脉麻醉用药为地佐辛0.05 mg/kg+丙泊酚1~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脑电双频指数(BIS)为50~60后进行治疗,术中根据治疗进度间断追加丙泊酚0.5 mg/kg,维持BIS 50~60。常规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BIS、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给药后1 min (T_(1))、3min (T_(2))、5 min (T_(3))、10 min (T_(4))、15 min (T_(5)) PETCO_(2)、Sp O_(2)、术后清醒时间、出恢复室时间、呼吸暂停、低氧血症、苏醒延迟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PETCO_(2)、Sp O_(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MAP、心率、术后清醒时间、出恢复室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洛贝林应用于老年患者消化内镜治疗短时静脉麻醉中,能有效增加患者呼吸幅度和呼吸频率,维持稳定的Sp O_(2),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而且不延长患者术后苏醒和出恢复室时间,安全性高。
-
关键词
洛贝林
老年患者
消化内镜
静脉麻醉
-
Keywords
Lobilin
Elderly patients
Digestive endoscopy
Intravenous anesthesia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