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夫鱼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1
作者 岳彦峰 蒋科技 +2 位作者 彭士明 叶丙聪 王孝杉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32-33,共2页
马夫鱼(Heniochus acuminatus),又称关刀或黑白关刀、头巾蝶鱼,属鲈形目,蝴蝶鱼科,马夫鱼属,为一类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在中国只产于南海,体长一般在10 cm左右,最长>20 cm。活动在珊瑚礁丰茂的地区,摄... 马夫鱼(Heniochus acuminatus),又称关刀或黑白关刀、头巾蝶鱼,属鲈形目,蝴蝶鱼科,马夫鱼属,为一类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在中国只产于南海,体长一般在10 cm左右,最长>20 cm。活动在珊瑚礁丰茂的地区,摄食有机物碎屑及珊瑚虫等,因其背鳍上有特殊的丝状鳍条而闻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马夫鱼的野生资源因过度捕捞而急剧减少,面临濒危,进行增殖保护、繁育放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和修复栖息生境,迫在眉睫。现开展马夫鱼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鲈形目 野生资源 过度捕捞 海水鱼 珊瑚虫 珊瑚礁 栖息生境
下载PDF
黄尾副刺尾鱼人工繁育技术
2
作者 岳彦峰 蒋科技 +3 位作者 王亚冰 张忭忭 彭士明 叶丙聪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84-85,共2页
黄尾副刺尾鱼(Heniochus acuminatus)又称蓝吊、蓝唐王鱼,是一种高价值的海水观赏鱼。近年来野生资源因过度捕捞而使得资源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笔者在琼海科研基地进行了黄尾副刺尾鱼的人工繁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 黄尾副刺尾鱼(Heniochus acuminatus)又称蓝吊、蓝唐王鱼,是一种高价值的海水观赏鱼。近年来野生资源因过度捕捞而使得资源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笔者在琼海科研基地进行了黄尾副刺尾鱼的人工繁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亲鱼来源与驯养2023年5-10月,笔者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科研基地开展黄尾副刺尾鱼的人工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基地 东海水产研究所 过度捕捞 刺尾鱼 海水观赏鱼 人工育苗 人工繁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人工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3
作者 叶丙聪 岳彦峰 +2 位作者 黄海 彭士明 蒋科技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与六斑刺鲀(D.holocanthus)是2种极具养殖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通过对刺鲀亲鱼培育、性腺催熟、授精孵化及苗种培育等系列技术的摸索,以期建立2种刺鲀人工杂交技术体系。针对亲鱼培育,...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与六斑刺鲀(D.holocanthus)是2种极具养殖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通过对刺鲀亲鱼培育、性腺催熟、授精孵化及苗种培育等系列技术的摸索,以期建立2种刺鲀人工杂交技术体系。针对亲鱼培育,通过人工调配强化饵料,试验组性腺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有效促进了性腺发育;在性腺催熟方面,采用注射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2的方式,使亲本的性腺同步率达到(76.5±2.4)%,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授精孵化方面,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和适宜的孵化条件,促使受精率达到(76.8±1.9)%,孵化率达到(83.6±2.8)%,显著优于对照组;在苗种培育阶段,通过调整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的适口饵料,经过60 d培育,培育出全长(5.78±0.69)cm幼鱼。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挖掘具有优良性状刺鲀杂交品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并对促进中国水产养殖品种向多元化发展,改善渔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斑刺鲀 六斑刺鲀 营养强化 杂交技术
下载PDF
野生驼背笛鲷亲本营养强化技术研究
4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3 位作者 蒋科技 苏志星 王孝杉 杨立国 《海洋科学前沿》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驼背笛鲷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经济品种,由于其资源的群体数量不稳定,捕获量呈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市场上供不应求。要想满足市场的供给量,实现规模化育苗及工厂化养殖是唯一途径。为了达到规模化人工育苗,就需实现优质受精... 驼背笛鲷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经济品种,由于其资源的群体数量不稳定,捕获量呈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市场上供不应求。要想满足市场的供给量,实现规模化育苗及工厂化养殖是唯一途径。为了达到规模化人工育苗,就需实现优质受精卵的充足供应,其前提是保证足够亲本数量及性腺发育良好,持续稳定的供应优质受精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笛鲷 病害防控 营养强化
下载PDF
野生尖吻棘鳞鱼人工驯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5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2 位作者 蒋科技 杨立国 王孝杉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79-80,共2页
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 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鳃盖骨 人工驯养 红色斑块 大堡礁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观赏鱼 南沙群岛
下载PDF
锈斑(虫寻)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6
作者 邹雄 陆建学 +2 位作者 岳彦峰 夏连军 刘鑫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
锈斑(虫寻)(Charybdis feriatus)俗称红花蟹、十字蟹,隶属于十足目、梭子蟹科、属,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部及南海海域。锈斑(虫寻)因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颜色红艳喜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渔业捕捞对象。目前... 锈斑(虫寻)(Charybdis feriatus)俗称红花蟹、十字蟹,隶属于十足目、梭子蟹科、属,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部及南海海域。锈斑(虫寻)因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颜色红艳喜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渔业捕捞对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锈斑(虫寻)大部分来自天然海区,鲜有人工养殖的商品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捕捞 人工育苗技术 人工养殖 南海海域 十足目 锈斑
下载PDF
银鲳3个营养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摄食水母对其表达模式的影响
7
作者 练诗雅 王亚冰 +5 位作者 王倩 陈润 岳彦峰 苏志星 李云凯 彭士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73,共16页
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克隆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二肽酶(dehydropeptidase,dp1)、羧肽酶A(carboxypeptidases,cpa2l)和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2)3个营养代谢相关基因,并探讨了其在消化吸收水母(Scyphozoa)过... 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克隆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二肽酶(dehydropeptidase,dp1)、羧肽酶A(carboxypeptidases,cpa2l)和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2)3个营养代谢相关基因,并探讨了其在消化吸收水母(Scyphozoa)过程中发挥的功能。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银鲳dp1、cpa2l和sult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dp1基因全长2522 bp,包含1个12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含有1个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蛋白肽和1个典型的酰胺水解酶超家族的结构域。cpa2l基因全长1421 bp,ORF长1260 bp,含有1个由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蛋白肽和1个典型的M14金属羧肽酶家族的结构域。sult2基因全长1834 bp,ORF长714 bp,含有1个典型的磺基转移酶家族的结构域。银鲳Dp1、Cpa2l和Sult2与蓝鳍金枪鱼(Thunnusmaccoyii)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树结果也显示,银鲳dp1、cpa2l和sult2与蓝鳍金枪鱼对应基因聚在一个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了dp1、cpa2l和sult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摄食水母对3个基因不同组织中表达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银鲳dp1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P<0.05),与未摄食水母组相比,dp1基因在摄食水母组的脑和鳃中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在中肠和肾脏中显著增加(P<0.05),而在肌肉中显著下降(P<0.05)。cpa2l基因在未摄食水母组的中肠中表达量最高,而在摄食水母组的肾脏中表达量最高(P<0.05),与未摄食水母组相比,摄食水母组cpa2l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中肠和肌肉中却极显著下降(P<0.01)。sult2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P<0.05),与未摄食水母组相比,sult2基因在摄食水母组的中肠、脑、鳃、肝脏和肾脏中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dp1、cpa2l和sult2基因在银鲳摄食水母后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摄食水母后3个基因组织表达模式的比较分析,推测dp1主要参与调控消化吸收和组织中营养素沉积的过程,cpa2l主要参与调控肝脏中营养代谢的过程,而sult2可能在整个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均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营养代谢 基因 水母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褐菖鲉生长、肠道消化酶及主要脂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4 位作者 施兆鸿 李云航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6,共7页
研究了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生长、肠道消化酶及肝脏中主要脂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27.56±0.19)g的褐菖鲉幼鱼225尾,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6.1%、9.5%、12.4%、15.1%和18... 研究了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生长、肠道消化酶及肝脏中主要脂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27.56±0.19)g的褐菖鲉幼鱼225尾,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6.1%、9.5%、12.4%、15.1%和18.5%的饲料,试验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1)褐菖鲉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脂肪水平12.4%时达到最大(P<0.05),饵料系数则相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体指数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大(P<0.05),成活率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2)鱼体肠道脂肪酶活力呈上升趋势(P<0.05),胃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褐菖鲉的脂肪酸合成酶活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脂蛋白酶活力和肝酯酶活力也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根据特定生长率与饲料脂肪水平的回归曲线计算得出,褐菖鲉幼鱼最适脂肪需求量为1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脂肪水平 生长 消化 代谢酶
下载PDF
饲料n-3HUFA水平对褐菖鲉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脂代谢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1 位作者 施兆鸿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0-467,共8页
研究饲料中n-3HUFA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脂代谢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豆粕、酪蛋白为蛋白源,不同比例鱼油与大豆油的混合油为脂肪源,配制n-3HUFA含量分别为0.36%、1.02%、1.82%、2.65%以... 研究饲料中n-3HUFA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脂代谢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豆粕、酪蛋白为蛋白源,不同比例鱼油与大豆油的混合油为脂肪源,配制n-3HUFA含量分别为0.36%、1.02%、1.82%、2.65%以及3.70%的5种饵料(依次编号为A、B、C、D和E)。实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1.47±0.23 g的褐菖鲉幼鱼225 ind,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5 ind),实验周期60 d。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n-3HUFA含量的饲料对褐菖鲉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O)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褐菖鲉血清中的CHO以及LDL-C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2)饲料n-3HUFA水平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的活力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褐菖鲉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脂蛋白酶活力和肝酯酶活力虽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饲料n-3HUFA水平对褐菖鲉肝脏丙二醛(MDA)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的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饲料中n-3HUFA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血清中SOD以及CAT活力随n-3HUFA水平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n-3HUFA 血清生化指标 脂代谢酶 抗氧化
下载PDF
脂肪酸营养对鱼类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2 位作者 施兆鸿 尹飞 孙鹏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11期13-19,共7页
脂肪酸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肪酸作为能源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体内运输。不同鱼类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种类也不同。由于不同脂肪水平与不同脂肪酸来源的饲料... 脂肪酸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肪酸作为能源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体内运输。不同鱼类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种类也不同。由于不同脂肪水平与不同脂肪酸来源的饲料因其脂肪酸含量或脂肪酸组成不同,不同鱼类或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脂肪源的利用也不同,那么饲料的脂肪水平或脂肪酸组成不同就对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必需脂肪酸作为鱼类重要的脂肪酸营养物质同样影响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本文从脂肪酸营养对鱼类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营养 生长 脂代谢 免疫性能
下载PDF
野生六斑刺鲀的人工驯养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彦峰 苏志星 +3 位作者 彭士明 夏连军 席寅峰 王孝杉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3期80-81,共2页
六斑刺鲀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品种,如何驯养成功并提高成活率是其目前人工驯养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针对野生六斑刺鲀自然习性,选用适宜的活饵料,通过投喂过程中逐步调整不同饵料混合比例,使野生六斑刺鲀在人工驯养条... 六斑刺鲀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品种,如何驯养成功并提高成活率是其目前人工驯养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针对野生六斑刺鲀自然习性,选用适宜的活饵料,通过投喂过程中逐步调整不同饵料混合比例,使野生六斑刺鲀在人工驯养条件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成功提高六斑刺鲀在人工驯养环境下的驯养成功率和成活率,从而为下一步实现其人工繁殖与规模化养殖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 规模化养殖 不同饵料 混合比例 提高成活率 活饵料 人工繁殖 配合颗粒饲料
下载PDF
六斑刺鲀苗种的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彦峰 苏志星 +3 位作者 彭士明 夏连军 施兆鸿 席寅峰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4期58-59,共2页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为辐鳍鱼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为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六斑刺鲀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六斑刺鲀来源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为辐鳍鱼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为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六斑刺鲀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六斑刺鲀来源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量随着渔民过度捕捞成锐减趋势。由于六斑刺鲀的资源群体数量不稳定,捕获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总的渔获产量不高,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在其人工繁育技术已经取得成功,作为新的养殖品种,后期苗种的养殖技术目前还是空白。该研究以期为六斑刺鲀的工厂化养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六斑刺鲀苗种的养殖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的研究中心场地进行,所用的六斑刺鲀幼鱼均为项目组成员通过人工繁育获得,六斑刺鲀苗种养殖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水产研究所 过度捕捞 底层鱼类 工厂化养殖 热带海洋性 项目组成员 群体数量 长坡镇
下载PDF
狐篮子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张晨捷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11期26-27,共2页
狐篮子鱼(Siganus vulpinw)又名狐狸鱼,为鲈形目篮子鱼科的一种热带珊瑚礁海水鱼,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南海、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这种鱼体型扁平呈椭圆型,头小而尖,体黄,体长15-30cm,杂食性,主要觅食各类有机物及礁石上的蠕虫... 狐篮子鱼(Siganus vulpinw)又名狐狸鱼,为鲈形目篮子鱼科的一种热带珊瑚礁海水鱼,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南海、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这种鱼体型扁平呈椭圆型,头小而尖,体黄,体长15-30cm,杂食性,主要觅食各类有机物及礁石上的蠕虫、海藻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 人工繁育技术 狐狸 中国南海 观赏价值 珊瑚礁 鲈形目 菲律宾
下载PDF
六斑刺鲀子二代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3 位作者 夏连军 房文红 高权新 王孝杉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期60-61,共2页
六斑刺鲀隶属于鲀形目、二齿鲀科、刺鲀属,俗名气瓜仔、刺规等。分布较广,在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栖息于岩礁区之浅水域,肉食性,以贝类、棘皮动物及螃蟹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子二代 无脊椎动物 棘皮动物 鲀形目 浅水域 肉食性 俗名
下载PDF
六斑刺鲀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4 位作者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夏连军 王伟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年第4期290-294,共5页
六斑刺鲀是一种极具养殖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本文研究了六斑刺鲀的人工育苗技术。2017年于海南琼海潭门收购性成熟的六斑刺鲀亲鱼,运回至实验基地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在营养强化培育后,自然产卵受精,将受精卵置于... 六斑刺鲀是一种极具养殖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本文研究了六斑刺鲀的人工育苗技术。2017年于海南琼海潭门收购性成熟的六斑刺鲀亲鱼,运回至实验基地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在营养强化培育后,自然产卵受精,将受精卵置于水泥池中进行孵化,得到的初孵仔鱼直接在孵化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29.0~31.0℃、盐度30.0~32.0条件下,受精卵经80 h左右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全长约3.1 mm。初孵仔鱼第2 d开口摄食,可以投喂营养强化后的轮虫以及卤虫无节幼体为主;第4 d时,改投1 mm以下小规格的桡足类以及卤虫无节幼体;第10 d时,可以投1 mm以上大规格的桡足类;第15 d发育至稚鱼时,投喂南美白对虾的无节幼体以及2 mm左右的丰年虫;第20 d时,投喂5 mm以上的丰年虫;第35 d发育至幼鱼时,适量投喂虾肉糜和鱼宝颗粒饲料,使六斑刺鲀幼鱼逐渐转化为摄食人工饲料。经约40 d培育,获得全长2.0~2.6 cm的六斑刺鲀幼鱼。育苗成活率为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刺鲀 驯化 仔鱼 人工繁殖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六斑刺鲀初孵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3 位作者 房文红 夏连军 高权新 王孝杉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26-27,共2页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隶属于鲀形目、二齿鲀科、刺鲀属,俗名气瓜仔、刺规等。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仔、稚鱼时期随着大洋漂游生活,成鱼后则栖息于岩礁区之浅水域,不善游泳,行动缓慢。六斑刺鲀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隶属于鲀形目、二齿鲀科、刺鲀属,俗名气瓜仔、刺规等。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仔、稚鱼时期随着大洋漂游生活,成鱼后则栖息于岩礁区之浅水域,不善游泳,行动缓慢。六斑刺鲀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最高时可达200~240元/千克。目前六斑刺鲀来源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量也随着渔民过度捕捞呈锐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孵仔鱼 开口饵料 成活率 过度捕捞 底层鱼类 热带海洋 胶原蛋白 鲀形目
下载PDF
六斑刺鲀性腺强化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彦峰 苏志星 +2 位作者 王孝杉 蒋科技 彭士明 《科学养鱼》 2022年第3期64-65,共2页
六斑刺鲀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本研究针对野生六斑刺鲀亲鱼捕获后驯养难度高、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导致性腺发育缓慢及孵化率低的问题,开展了野生六斑刺鲀的诱导驯养、性腺发育营养强化以及孵化技术的对比实验,以期提高六斑刺... 六斑刺鲀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本研究针对野生六斑刺鲀亲鱼捕获后驯养难度高、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导致性腺发育缓慢及孵化率低的问题,开展了野生六斑刺鲀的诱导驯养、性腺发育营养强化以及孵化技术的对比实验,以期提高六斑刺鲀受精卵的孵化率,为完善六斑刺鲀苗种繁育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技术 人工繁殖技术 苗种繁育 性腺发育 参考资料 营养强化 孵化率 驯养
下载PDF
黄尾副刺尾鱼种鱼的驯养研究技术规范
18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3 位作者 苏志星 蒋科技 施兆鸿 席寅峰 《海洋科学前沿》 2020年第4期69-72,共4页
国内海水观赏鱼黄尾副刺尾鱼因环境变化和人为过度捕捞等因素,致使野生优质种鱼资源匮乏。为在自然资源保护上扩大群种遗传多样性和扩大种群数量,在观赏鱼繁育方面提供优质亲本、扩大繁育亲本数量,必须建立一套人工驯养技术规范,以提高... 国内海水观赏鱼黄尾副刺尾鱼因环境变化和人为过度捕捞等因素,致使野生优质种鱼资源匮乏。为在自然资源保护上扩大群种遗传多样性和扩大种群数量,在观赏鱼繁育方面提供优质亲本、扩大繁育亲本数量,必须建立一套人工驯养技术规范,以提高驯养成活率,为今后开展人工繁育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副刺尾鱼 驯养 饵料 病害防治
下载PDF
六斑刺鲀幼鱼运输方法探讨
19
作者 岳彦峰 彭士明 +2 位作者 苏志星 夏连军 施兆鸿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8期44-45,共2页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为辐鳍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属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其肉质鲜美,鱼皮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作为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目前来源全部为海上...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为辐鳍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属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其肉质鲜美,鱼皮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作为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目前来源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量也随着渔民过度捕捞呈锐减趋势,总渔获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其人工繁育技术已获得成功,但关于幼鱼的运输方法还未见相关报道。现对六斑刺鲀幼鱼的运输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捕捞 底层鱼类 热带海洋性 人工繁育技术 资源量 幼鱼 开放性
下载PDF
六斑刺鲀受精卵的孵化技术
20
作者 岳彦峰 苏志星 +2 位作者 彭士明 王孝杉 吕小康 《海洋科学前沿》 2022年第1期19-23,共5页
六斑刺鲀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受精卵的孵化是影响其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期苗种的培育及扩繁。本研究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反复摸索研究,设计适宜的孵化设施及孵化方法,大大提高了六斑刺... 六斑刺鲀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受精卵的孵化是影响其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期苗种的培育及扩繁。本研究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反复摸索研究,设计适宜的孵化设施及孵化方法,大大提高了六斑刺鲀受精卵的孵化率,为今后工厂化养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刺魨 受精卵 孵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