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R2血管内皮细胞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复制、鉴定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婷婷 卜歆 +5 位作者 李金奎 王娜 邱意开 岳振生 苏金 张淑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1-6,共6页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复制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DDR2i EC(DDR2flox/flox,Cdh5-Cre/ERT2),并分析其在肝脏中的表型。方法复制DDR2打靶载体,通过电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打靶,通过聚...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复制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DDR2i EC(DDR2flox/flox,Cdh5-Cre/ERT2),并分析其在肝脏中的表型。方法复制DDR2打靶载体,通过电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打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脱氧核糖核酸(DNA)印迹法鉴定筛选阳性ES细胞,将阳性的ES细胞注射到C57BL/6N小鼠囊胚,移植入受体小鼠子宫以获得嵌合体小鼠。将得到的嵌合体小鼠与C57BL/6N小鼠回交得到F0杂合子,F0代杂合小鼠自交筛选获得F1代DDR2flox/flox小鼠,该小鼠与Cdh5-Cre/ERT2小鼠杂交,通过子代自交获得DDR2在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DDR2flox/flox,Cdh5-Cre/ERT2)小鼠。他莫昔芬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DDR2基因敲除,对小鼠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获得DDR2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DDR2i EC(DDR2flox/flox,Cdh5-Cre/ERT2),DDR2i EC小鼠出生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发育良好,他莫昔芬诱导敲除小鼠血管内皮细胞DDR2基因表达后,小鼠出现自发性肝纤维化及黄体血管新生障碍等表型。结论成功复制DDR2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DDR2缺失能导致自发性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胶原盘状结构域受体2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敲除技术 Cre/LoxP
下载PDF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RBP-J可诱导性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岳振生 蒋子剑 +3 位作者 杨毅聪 阮柏 王婷婷 王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1812-1817,共6页
目的:利用Cre-loxp可诱导系统构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RBP-J可诱导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实现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方法:将Sm22α^CreERT2和RBP-J^flox/flox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F1小鼠,将繁殖的F1小... 目的:利用Cre-loxp可诱导系统构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RBP-J可诱导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实现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方法:将Sm22α^CreERT2和RBP-J^flox/flox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F1小鼠,将繁殖的F1小鼠继续进行交配,得到F2小鼠,通过PCR鉴定出基因型为Sm22α^Cre ERT2,RBP-J^flox/flox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四氯化碳注射不同时间段后肝脏纤维化进展情况和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Sm22α的表达情况。注射他莫昔芬诱导活化肝星状细胞中RBP-J基因的特异性敲除。分选肝星状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活化肝星状细胞中Notch下游靶基因Hes1、Hey1表达情况以验证敲除效果。结果:通过连续交配我们获得了Sm22α^Cre ERT2,RBP-J^flox/flox小鼠。四氯化碳腹腔注射4周即可诱导肝脏发生较为明显的纤维化,同时肝星状细胞活化并逐渐高表达Sm22α。给予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发挥作用后,敲除了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的RBP-J基因,其下游基因Hes1、Hey1表达降低70%以上,阻断了Notch信号通路。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RBP-J可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实现了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活化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阻断,为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P-J 诱导性条件性基因敲除 肝星状细胞 Cre/loxp 纤维化
原文传递
小鼠肝血窦内皮细胞分离与鉴定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子剑 岳振生 +3 位作者 杨毅聪 阮柏 段娟丽 岳树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改进小鼠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经过小鼠肝脏的原位灌洗、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以及免疫磁珠分选等步骤,分离获得小鼠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再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内吞功能染色以及对细胞... 目的:改进小鼠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经过小鼠肝脏的原位灌洗、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以及免疫磁珠分选等步骤,分离获得小鼠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再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内吞功能染色以及对细胞超微结构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分离出的肝血窦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平均得率为5.6×10~6个/只小鼠,细胞活性比率约为96%左右;细胞流式鉴定结果显示新鲜分离出的肝血窦内皮细胞VEGFR3阳性率达到95.8%,VEGFR2+CD31+双阳性细胞阳性率达到93.7%。分选出的LSECs能够有效吞噬FITC-FSA和Dil-Ac-LDL。培养1天后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微观结构,可见其特征性的窗孔和筛板。结论:本文总结的分离方法可以稳定、高效地获得小鼠原代肝血窦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窦内皮细胞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