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华 杨严鸥 +1 位作者 岳鼎鼎 王孝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9期33-35,共3页
以蛋白含量38%为对照组,设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34%、30%与26%的3个试验组(4种饲料能量相等),分别饲养异育银鲫8周,探讨了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受... 以蛋白含量38%为对照组,设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34%、30%与26%的3个试验组(4种饲料能量相等),分别饲养异育银鲫8周,探讨了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蛋白水平的下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AT)活性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AHFR)呈显著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MDA)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但34%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在30%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低蛋白饲料中,34%试验组各抗氧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0%与26%试验组多数指标受到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rassius auratus gibelio) 低蛋白 抗氧化 肠道
下载PDF
饲料质量对丰鲤和奥尼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峰 杨严鸥 +1 位作者 岳鼎鼎 巫丽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11期28-31,36,共5页
研究了丰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Cyprinus carpio var.mirror splittered♂)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摄食低质(LQ)和高质(HQ)2种等能饲料(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4.25%和45.44%,前者蛋白... 研究了丰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Cyprinus carpio var.mirror splittered♂)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摄食低质(LQ)和高质(HQ)2种等能饲料(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4.25%和45.44%,前者蛋白质主要来源为豆粕,后者主要为鱼粉)时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特点。结果显示:(1)摄食高质饲料时,丰鲤的鱼体增重、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摄食低质饲料时,奥尼罗非鱼的各项生长指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2)丰鲤的摄食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比在饲料质量改善后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摄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不受饲料质量影响,蛋白质效率比在饲料质量改善后显著下降;(3)饲料质量提高后,丰鲤肌体的水分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和能量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奥尼罗非鱼的水分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量显著上升,脂肪和能量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虽然丰鲤和奥尼罗非鱼均为杂食性鱼类,但二者的饲料利用特点不同,丰鲤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生化组成受饲料质量的影响更大,该种鱼对饲料质量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Cyprinus carpio var.mirror splittcrcd♂)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icus♀× O.aureus♂) 质量 生长 饲料利用
下载PDF
米粉蛋白替代商品膨化饲料对黄鳝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岳鼎鼎 杨严鸥 +3 位作者 万全 卜远富 姚峰 陈路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9期36-38,50,共4页
以冰鲜鱼和膨化饲料2种原料各占1/2质量混合所得饲料作为对照组,再以米粉蛋白分别按25%、50%、75%和100%比例替代膨化饲料,研究了米粉蛋白的替代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米粉蛋白替代比例上升,肝... 以冰鲜鱼和膨化饲料2种原料各占1/2质量混合所得饲料作为对照组,再以米粉蛋白分别按25%、50%、75%和100%比例替代膨化饲料,研究了米粉蛋白的替代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米粉蛋白替代比例上升,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总谷胱甘肽(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显著下降再上升,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各组无显著变化,而替代组维生素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随着米粉蛋白的替代比例上升,黄鳝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但当完全替代时,抗氧化能力又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米粉蛋白 替代 抗氧化
下载PDF
茶多酚对草鱼肝脏和肠道影响的显微超微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岳鼎鼎 杨睿毅 杨严鸥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1期85-88,M0007,共5页
为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和肠道结构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和0.40%的TPs,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后取草鱼肝脏和肠道制作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分别进行显微和超微观察。结果... 为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和肠道结构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和0.40%的TPs,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后取草鱼肝脏和肠道制作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分别进行显微和超微观察。结果显示,0.05%组草鱼的肝脏细胞排列更为紧密,肝血窦间隙明显缩小,肝细胞中脂肪滴明显变小,肠道黏膜层上皮内的杯状细胞数量、上皮吸收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肠道黏膜层固有膜中血管更为丰富;0.40%组的肠道黏膜层上皮内的杯状细胞数量比0.05%组增加更为明显,但对肝脏和肠道的其它影响则明显小于0.05%组。结果表明,0.05%组可明显改善肝脏及肠道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提升肝脏的代谢及肠道的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肝脏 肠道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草鱼生长、代谢酶活性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娟 李鹏程 +3 位作者 姚峰 岳鼎鼎 陈路 杨严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5-145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代谢酶活性以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69±0.05)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代谢酶活性以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69±0.05)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设定4种循环饥饿-投喂方式饲养草鱼,第1种连续投喂(S 0,对照),第2种到第4种分别投喂6 d后饥饿1 d(S 1/6)、投喂5 d后饥饿2 d(S 2/5)以及投喂4 d后饥饿3 d(S 3/4)。循环饥饿-投喂8周后停止喂食,称量每缸鱼总重,并取鱼样作分析使用,再逐步关闭循环水加温系统,使水温逐渐下降到冬季的自然水温(4~9℃)。经过56 d越冬后,再取样测定体成分。结果显示:1)S 1/6与S 2/5组通过提高恢复投喂期间的摄食率(FR)获得补偿生长,其特定生长率(SGR)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 3/4组FR有一定提升,但由于饲料转化效率(FCE)下降幅度大,因此SG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获得补偿生长。2)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肝胰脏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上升(P<0.05),肝胰脏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肝胰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0.05)。3)血清总胆固醇(TCHO)及甘油三脂(TG)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血清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以及总脂酶(TL)活性则先上升后显著下降(P<0.05)。4)养殖试验结束时,不同投喂策略的鱼体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越冬后,投喂策略中饥饿时间越长的试验组,其鱼体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下降趋势越明显,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间歇投喂时,草鱼通过显著提高FR获得补偿生长,同时草鱼通过提高肝胰脏LDH及血清LPL、HL活性,即提高对糖和脂肪利用的方式来应对间歇性饥饿胁迫。越冬前不同投喂策略下各组鱼的体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越冬后投喂策略的影响表现出来,越冬前饥饿时间越长,越冬后鱼体粗蛋白质、粗脂肪损失越严重,干物质也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饥饿 越冬 补偿生长 体成分 代谢酶
下载PDF
黄茶对草鱼幼鱼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孝宇 杨严鸥 +3 位作者 宛晓春 岳鼎鼎 陈路 钟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2期32-34,共3页
将黄茶以0%、0.075%、0.15%、0.30%、0.60%、1.20%与2.40%的剂量添加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研究其对草鱼几种重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茶降低了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添加量越... 将黄茶以0%、0.075%、0.15%、0.30%、0.60%、1.20%与2.40%的剂量添加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研究其对草鱼几种重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茶降低了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添加量越高则酶活性越低,其中多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在0.15%~0.60%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除0.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试验组基本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合成酶、脂蛋白脂酶活性、肝脂酶活性以及总脂酶活性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黄茶能显著影响代谢酶活性,特别对脂肪代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黄茶 代谢酶
下载PDF
红茶对草鱼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倩倩 宛晓春 +2 位作者 杨严鸥 岳鼎鼎 王孝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4期21-23,共3页
将红茶以0%、0.075%、0.15%、0.30%、0.60%、1.20%的剂量添加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研究其对草鱼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茶能显著降低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脂蛋白脂酶、肝脂... 将红茶以0%、0.075%、0.15%、0.30%、0.60%、1.20%的剂量添加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研究其对草鱼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茶能显著降低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总脂酶活性(P<0.05),同时导致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红茶添加组中,乳酸脱氢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在0.30%组显著最高(P<0.05)。结果表明,红茶能显著影响代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红茶 代谢酶
下载PDF
茶叶种类及添加量对斑点叉尾鮰谷胱甘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岳鼎鼎 宛晓春 +4 位作者 周裔彬 杨严鸥 张建立 桑八一 张尧北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11期32-36,共5页
选择屏山炒青、霍山黄芽、黄山毛峰、龙井4种非发酵茶和祁门红茶、普洱茶2种发酵茶,分别按1%和2%添加量加入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基础饲料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束后,每箱随机捞取7尾试验鱼,测定各组鱼体肝脏组织... 选择屏山炒青、霍山黄芽、黄山毛峰、龙井4种非发酵茶和祁门红茶、普洱茶2种发酵茶,分别按1%和2%添加量加入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基础饲料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束后,每箱随机捞取7尾试验鱼,测定各组鱼体肝脏组织的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然后降低水位,对每箱剩余的23尾试验鱼进行3d的拥挤胁迫,再每箱随机捞取7尾测定肝脏组织的3项指标。结果显示:龙井(1%、2%组)在胁迫前可显著提高GSH含量,霍山黄芽(1%、2%组)和祁门红茶(1%组)在胁迫后提高GSH含量的作用更为显著;胁迫前,所有茶叶都不能提高GSH-Px活力;胁迫后,1%屏山炒青、霍山黄芽、祁门红茶组和2%霍山黄芽、龙井组可使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龙井(1%组)在胁迫前能够显著提高GR活力;胁迫后,多数1%组能显著提高GR活力,2%组中,霍山黄芽和龙井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茶叶可提高GSH含量以及GSH-Px与GR活性,这种提高主要是在胁迫后体现出来,其中霍山黄芽、龙井和祁门红茶的效果更为明显;2种添加量中,1%添加量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 茶叶 谷胱甘肽抗氧化
全文增补中
间歇投喂及越冬对草鱼幼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钟娟 沐璟玮 +4 位作者 李鹏程 姚峰 岳鼎鼎 陈路 杨严鸥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8期88-91,I0006,共5页
在25℃水温、自然光照下,设定4种间歇性饥饿投喂方式(连续投喂S 0(对照组),投喂6d后饥饿1d(S 1/6 ),投喂5d后饥饿2d(S 2/5 ),投喂4d后饥饿3d(S 3/4 ))饲养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幼鱼,养殖8周后停止喂食,测定试验鱼生长及肝... 在25℃水温、自然光照下,设定4种间歇性饥饿投喂方式(连续投喂S 0(对照组),投喂6d后饥饿1d(S 1/6 ),投喂5d后饥饿2d(S 2/5 ),投喂4d后饥饿3d(S 3/4 ))饲养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幼鱼,养殖8周后停止喂食,测定试验鱼生长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再将水温逐渐下降到自然水温(4~9℃),经过56d越冬后,再测定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S 1/6 与S 2/5 组养殖结束时终末湿重及干重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 0.05),S 3/4 组终末湿重及干重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在越冬前后,不同饥饿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 P > 0.05),过氧化氢酶活性越冬前随着饥饿时间增加显著下降,越冬后则是显著上升( P < 0.05),但同一试验组则是越冬后显著低于越冬前;丙二醛与维生素E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越冬前两者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均显著上升后再下降,越冬后则是显著下降后再上升( P <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越冬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均显著上升后再下降,越冬后则是显著上升( P < 0.05)。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间歇饥饿不会影响草鱼的体重增长,但无论何种间歇饥饿都会导致草鱼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经历越冬后,与连续投喂的对照组相比,3个间歇投喂组仍然保持抗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 饥饿 越冬 生化成分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