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周界观控模型的人类活动影响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勋贵 崔一付 冯乐阳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2-698,共7页
针对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周界观控模型,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模型的弹性系数,建立系统周界的具体计算式,并应用于泾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中,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 针对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周界观控模型,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模型的弹性系数,建立系统周界的具体计算式,并应用于泾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中,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较小,之后逐渐增强,且具有径流大时则相对较小而径流小时则相对较大的变化规律;较之传统方法,该模型所需资料较少、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定量分析 径流系统 系统周界观控模型 泾河流域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生态位尺度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丹丹 黄安民 +2 位作者 杨德伟 林剑艺 崔一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8-538,共11页
作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理论,城市生态位一直是研究重点,但缺少尺度效应的深入观察。以浙江省为例,首次将地市⁃区县⁃乡镇三个尺度进行横向对比,构建了多个尺度适用的城市生态位评价模型。研究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 作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理论,城市生态位一直是研究重点,但缺少尺度效应的深入观察。以浙江省为例,首次将地市⁃区县⁃乡镇三个尺度进行横向对比,构建了多个尺度适用的城市生态位评价模型。研究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分异指数和引力模型方法,对825个乡镇,71个区县和11个地市的3个尺度的生态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态位宽度来看,浙江省的生态位发展不均衡,地市尺度呈现反“C”结构,衢州市和丽水市生态位宽度最小,杭州市、湖州市和宁波市生态位宽度最大。且研究尺度越大、生态位宽度越大,则尺度效应作用越大。从生态位分异程度来看,随着尺度的缩小,分异程度逐渐增大,其中社会生态位分异程度最大。表明尺度效应在发展越不平衡的生态位维度中作用力越大。从生态位重叠度和引力模型来看,生态位宽度小的区域往往面临竞争难以摆脱困境,而生态位宽度大的区域更容易将竞争转化为合作。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现象,丽水市和衢州市竞争最激烈而杭州市和宁波市合作更为便利。浙江省各地市可以通过资源再造、协同发展和借力帮扶策略优化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效应 生态位 竞合分析 浙江省
下载PDF
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贸易及其动力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崔一付 杨谊时 +3 位作者 张山佳 李国林 李冀源 陈国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8-546,共9页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阶段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类型,其以精美的彩陶闻名于世,对于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交流传播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X-荧光光谱分析法对甘青地区5个典型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遗址出土的92件彩陶陶...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阶段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类型,其以精美的彩陶闻名于世,对于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交流传播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X-荧光光谱分析法对甘青地区5个典型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遗址出土的92件彩陶陶片样品和各遗址附近采集的42份红粘土及黄土样品进行化学元素组成分析,追溯彩陶的产源地及贸易.同时基于陶器的起源传播理论,收集整理马家窑文化区遗址出土的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农作物以及动物骨骼遗存鉴定资料,探讨马家窑彩陶贸易的动力.Ti/Al-Na/K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宗日文化区宗日遗址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元素组成特征和马家窑文化主体区域的彩陶一致,表明宗日遗址马家窑类型彩陶是从马家窑文化主体区域贸易而来;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传播和该地区粟黍农作物的交流传播具有时空一致性,粟黍农业人群沿黄河上游谷地向共和盆地的扩散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宗日文化区和马家窑文化核心区生业模式的差异带来了跨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动力,这也可能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贸易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彩陶 元素组成 贸易 宗日文化 粟黍农业 动力
原文传递
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地貌环境分析及其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琳 崔一付 刘晓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4-233,共10页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主流文化,其时空演化和生业模式转变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貌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却仍不清晰。本文借助GIS方法和遗址域的概念,采用定量手段分析了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遗址分...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主流文化,其时空演化和生业模式转变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貌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却仍不清晰。本文借助GIS方法和遗址域的概念,采用定量手段分析了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遗址分布的地貌背景和汇水累积量的变化,并以此推论这些不同的地貌环境所反映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与生业模式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马家窑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遗址域内有不同的平地等级和汇水累积量分布,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土地开发、占用模式与当时的生业模式有很大关系。这项工作为理解不同气候背景下史前人类对生存空间和生业模式的选择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遗址域 汇水累积总量 生业模式 GIS
原文传递
中国中北部地区黄土高原东部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不同地貌单元农业发展模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黎海明 崔一付 +5 位作者 JAMES Nathaniel RITCHEY Melissa 刘峰文 张俊娜 马敏敏 董广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8-1053,共16页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比山西省涑水河流域及河南省地区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结果,探讨了中国中北部地区不同地貌和气候环境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异同.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和大麦在4000a BP前后已传入滹沱河流域,但先民在庙底沟文化(6500~5700cal.a BP)至商周时期(3600~2256cal.a BP)的农业模式一直是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滹沱河流域、涑水河流域以及河南省一些地区的气候和浅山丘陵地貌条件仅能支持先民在7000~3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然而,河南省一些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冲积平原地貌条件却能够促使先民在7000~4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水稻和大豆为主的混合农业,在4000~3000a BP期间小麦作物也成为其中之一.三个地区先民不同的农业技术创新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可能也是三个地区形成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原因.7000~3000a BP期间人口爆炸式增长可能是三个地区先民主要种植高产的粟作物而不是低产的黍作物的原因.然而,滹沱河流域炭化黍出土比例较高(相对涑水河流域和河南省地区)反映了其良好的抗旱性,代表了河谷地貌的一种农业适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考古 农业模式 气候条件 浅山丘陵 冲积平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官亭盆地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崔一付 刘雨嘉 马敏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官亭盆地史前群发性自然灾害对齐家文化时期大型聚落喇家遗址毁灭的影响是近20年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自然灾害对单一遗址的影响,该盆地内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该...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官亭盆地史前群发性自然灾害对齐家文化时期大型聚落喇家遗址毁灭的影响是近20年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自然灾害对单一遗址的影响,该盆地内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该时段人地关系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尚不清晰.本文依据官亭盆地内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点的位置、海拔和面积,探讨盆地内该时段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仰韶文化晚期(5500~5000cal a BP),盆地内黄河三级阶地上出现4处遗址,聚落分布范围较小;马家窑文化至齐家文化时期(5300~3600cal a BP),遗址数量、聚落规模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聚落分布整体向靠近黄河的海拔较低的区域移动;辛店文化时期(3400~2700cal a BP),遗址数量和聚落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聚落范围收缩,聚落分布发生空间分异,一部分向高海拔移动,另一部分则处于低海拔位置.结合研究区周边的全新世气候记录、考古及古洪水资料,显示官亭盆地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数量、规模和分布范围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演变和分布范围密切相关,而大区域文化格局的演变又受到气候变化和农业发展的影响.新石器-青铜时代官亭盆地聚落海拔高程的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到生业模式变化的影响,尚无证据显示其与古洪水事件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亭盆地 聚落演变 生业模式 气候变化 古洪水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史前文化年代的完善及其对重新评估人与环境关系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谊时 张山佳 +8 位作者 Chris OLDKNOW 仇梦晗 陈亭亭 黎海明 崔一付 任乐乐 陈国科 王辉 董广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37-2050,共14页
史前文化高分辨率年代的重建是理解人类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关系的前提,对探索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的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河西走廊是史前世界最早的远距离文化交流中心之一.由于缺乏14C年代的控制,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及序列仍不清楚.本文... 史前文化高分辨率年代的重建是理解人类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关系的前提,对探索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的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河西走廊是史前世界最早的远距离文化交流中心之一.由于缺乏14C年代的控制,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及序列仍不清楚.本文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的14C年代序列以解决河西走廊地区人类定居和文化演化的时间问题.一年生的炭化农作物遗存14C测年具有避免"老木效应"的优点,因此被用来检测河西走廊已有的炭屑和骨骼14C年代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所得的14C数据集用贝叶斯方法进行建模,模型年代显示其与河西走廊已有的考古文化年代基本一致.然而,青铜时代晚期-铁器时代早期的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的年代比已有的年代晚约300年.通过对比模型年代与古气候和历史文献资料,我们认为沙井和骟马文化的衰落是受地缘格局的影响而不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 14C测年 新石器和青铜时代 年代学 地缘格局 气候变化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