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边大学校歌
1
作者 金太甲 李相珏 +4 位作者 金东湖 安国敏 崔三明 许元植 韩东吾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延边 大学 校歌 产地 对掌 冲子 名人 韩东 安国
下载PDF
沿江行千里
2
作者 金哲 崔三明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5,共2页
下载PDF
2017年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健康状况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河 杨凯 +2 位作者 王勇 崔三明 李燕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963-966,共4页
目的为了解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健康状况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评价救助质量和效果。方法对仁寿县71名晚血患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体格检查、彩超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肝脏功能和D-二聚体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名晚血患者中... 目的为了解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健康状况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评价救助质量和效果。方法对仁寿县71名晚血患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体格检查、彩超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肝脏功能和D-二聚体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名晚血患者中,腹部彩超检查正常率63.38%(45/71)、血常规指标正常率36.62%(26/71)、肝脏功能正常率91.55%(65/71)、血浆D-二聚体正常率83.10%(59/71)。结论仁寿县晚血患者健康状况普遍好转,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重症病例亟待加强救治。同时,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血吸虫病,特别是晚血患者病情及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D-二聚体 健康状况 分析 仁寿县
原文传递
仁寿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崔三明 杜英勇 +8 位作者 瞿遥来 黄河 王勇 陈金元 胡勇 吴杰 刘勇义 徐孝华 钟伯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仁寿县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仁寿县2004-2009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工作量、指标数据等。结果 2004-2009年仁寿县累计兴建沼气池22450口,卫生厕所12509座;人群化疗719567人次,...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仁寿县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仁寿县2004-2009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工作量、指标数据等。结果 2004-2009年仁寿县累计兴建沼气池22450口,卫生厕所12509座;人群化疗719567人次,家畜化疗21766头次;反复灭螺7604.21ha;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农林水牧等部门综合治理控制疫情。经过6年综合防治,仁寿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0.38%降至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19%降至0%;急性血吸虫病从11例降为0例;实有钉螺面积从7880800m2降至824620m2,感染性钉螺从24只降至0只;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结论在仁寿县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值得继续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综合防治 效果
原文传递
四川省仁寿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崔三明 杜英勇 +1 位作者 瞿遥来 黄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2-943,共2页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中下段东西两侧,为丘陵地貌。截至2008年底,全县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1个,占51.67%(31/60),流行村200个,占35.09%(200/570),流行村人口53万余人,占32.72%(53/162);...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中下段东西两侧,为丘陵地貌。截至2008年底,全县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1个,占51.67%(31/60),流行村200个,占35.09%(200/570),流行村人口53万余人,占32.72%(53/162);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5946900m^2,血吸虫病患者31402例,晚期血吸虫患者(简称晚血)295例,现存活晚血124例,病牛36146头。2007年、2008年分别经省、国家专家组验收,仁寿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仁寿县 四川省 疫情 传播控制标准 钉螺面积 流行村 中下段
原文传递
丘陵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防治策略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雄 黄河 +4 位作者 王勇 崔三明 杜英勇 王荣科 杨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丘陵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历史资料,优化此类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并实施,最终在此类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血吸虫病防治资料、部门综合治理资料、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制定(调整)当... 目的通过分析丘陵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历史资料,优化此类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并实施,最终在此类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血吸虫病防治资料、部门综合治理资料、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制定(调整)当地防治策略,分析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当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治理策略。通过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了牛畜圈养率100%,无害化厕所建设覆盖率67.99%,十个重点乡镇建成了"无耕牛乡镇";全县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历史有螺环境面积整治率40.73%;疫区群众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9.23%,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8.89%。2015年经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丘陵地区通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实现了血吸虫病防治源头有效控制、环境有效治理、行为有效形成、疫情有效控制、疾病防控模式有效创新的目标;仁寿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山丘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探索出了"变投入型血防为效益型血防"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血吸虫病 阻断传播 策略 效果
原文传递
四川省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现状及内科救助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三明 王勇 +3 位作者 廖志鸿 黄河 杜英勇 瞿遥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现状及内科救助情况,为完善晚血救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仁寿县晚血患者体检、救助资料、相关评价指标等。结果 2013年仁寿县现存晚血患者99例,分布于12个乡镇、社区,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 目的分析四川省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现状及内科救助情况,为完善晚血救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仁寿县晚血患者体检、救助资料、相关评价指标等。结果 2013年仁寿县现存晚血患者99例,分布于12个乡镇、社区,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例,中位数年龄62岁;巨脾型11例,腹水型85例,结肠增厚型1例,侏儒型2例。2010-2013年共对92例晚血患者进行了内科治疗救助,病情好转78例(84.8%)、无效14例(15.2%)、无痊愈及死亡病例。对2013年被救助的53例晚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及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96.2%;完全可以自我照顾的和完全可以进行日常活动的分别占77.4%和64.2%,有不同程度疼痛不适和焦虑沮丧的占83.0%和79.3%。结论仁寿县晚血患者的基本情况较差,对其进行医疗救助,可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内科救助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2005-2008年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崔三明 杜英勇 +2 位作者 吴杰 瞿遥来 黄河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9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对仁寿县志气村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2005年、2006年粪检分别发现阳性者3人及6人,人群感染率为0.53%及1.17%,2007...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对仁寿县志气村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2005年、2006年粪检分别发现阳性者3人及6人,人群感染率为0.53%及1.17%,2007年、2008年未检出阳性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阳性耕牛;有螺面积、有螺框数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结论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残存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四川省仁寿县尖兵村血吸虫病哨鼠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三明 谢东旭 +7 位作者 黄河 王勇 吴杰 杨凯 范文成 陈金元 胡勇 钟伯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通过哨鼠法了解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血吸虫病哨鼠预警监测实施方案》的方法,2013-2014年对仁寿县尖兵村开展血吸虫病哨鼠监测。结果2013-2014年共投放哨鼠120只,... 目的通过哨鼠法了解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血吸虫病哨鼠预警监测实施方案》的方法,2013-2014年对仁寿县尖兵村开展血吸虫病哨鼠监测。结果2013-2014年共投放哨鼠120只,回收哨鼠120只,回收哨鼠饲养死亡16只(2014年死亡),剩余104只哨鼠全部解剖,未发现阳性哨鼠。结论 2013-2014年仁寿县尖兵村血吸虫病哨鼠监测未发现阳性哨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哨鼠 监测
原文传递
仁寿县血吸虫病防治传播阻断达标工作举措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雄 姜楠 +6 位作者 王荣科 黄河 王勇 崔三明 叶文碧 胡海 杨凯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仁寿县通过"双组长"领导、"五包"责任制、"五级"质控验收、"标本兼治"思路、"一点一策"防治规划、"三年验收,一年攻坚"传阻达标规划、"无耕牛"乡镇建设、"... 仁寿县通过"双组长"领导、"五包"责任制、"五级"质控验收、"标本兼治"思路、"一点一策"防治规划、"三年验收,一年攻坚"传阻达标规划、"无耕牛"乡镇建设、"五大"综合治理工程、"查、灭、治、改、干、淹、宣"特色治理、"学校-学生-家长-社会"(1+N)辐射宣传模式、"血防村规民约"等措施的有效创新和落实,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仁寿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系列防治举措对巩固血防成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寿县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工作举措
原文传递
仁寿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凯 黄建超 +3 位作者 梁莉琴 王勇 崔三明 黄河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了解仁寿县华支睾吸虫在人群及主要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为制定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对2个调查点6岁以上当地常住居民,先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华支睾吸虫感染筛查,阳性者再以... 目的了解仁寿县华支睾吸虫在人群及主要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为制定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对2个调查点6岁以上当地常住居民,先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华支睾吸虫感染筛查,阳性者再以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atz)法检查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粪检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中间宿主采用解剖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血清学共检测615人,阳性160人,阳性率为26.02%;粪捡160人,阳性0人,阳性率为0。当地捕获的700条麦穗鱼及鲫鱼,未检获华支睾吸虫囊蚴。结论 2012年仁寿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虽未检出阳性病例和阳性中间宿主,但当地居民血检免疫学阳性率高,说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因素仍可能存在,防治的重点是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切实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2013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重疫区野粪分布及血吸虫污染调查
12
作者 杨凯 林梦佳 +8 位作者 范文成 谢东旭 黄河 王勇 崔三明 吴杰 胡勇 陈金元 钟柏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域内野粪分布和受血吸虫污染的情况,为完善血吸虫病预警监测体系提供数据基础,为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春秋两季分别对2个调查点开展调查,全面收集环境... 目的了解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域内野粪分布和受血吸虫污染的情况,为完善血吸虫病预警监测体系提供数据基础,为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春秋两季分别对2个调查点开展调查,全面收集环境中的各类野粪,确定野粪种类,测量调查环境面积,计算平均密度,并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检测野粪血吸虫病原情况。结果 2个调查点调查范围为1 354 hm^2,共采集野粪460份,平均密度为0.17份/hm^2。采集的野粪包括犬粪365份(79.35%)、羊粪48份(10.43%)和牛粪47份(10.22%)。调查发现野粪主要分布在荒坡和路边两类环境。所有采集的野粪中均未孵化出血吸虫毛蚴。结论 2013年仁寿县野粪血吸虫污染调查,未捡获阳性粪便,但调查点环境内野粪种类、数量较多,仍存在传播血吸虫病的可能性,应重视犬类的查治及野生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粪 血吸虫 调查
原文传递
2008-2015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阻断效果评价
13
作者 崔三明 黄河 +10 位作者 张建雄 王勇 杨凯 吴杰 胡勇 陈金元 钟柏林 范文成 谢东旭 杜英勇 瞿遥来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7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分析2008-2015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实施效果,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历史资料、2008-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各项防控对策、措施等。结果 2015年仁寿县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 目的分析2008-2015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实施效果,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历史资料、2008-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各项防控对策、措施等。结果 2015年仁寿县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2个,流行村(社区)206个,流行村(社区)总人口53.79万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 665.48 hm^2、血吸虫病病人31 422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311人、存活93人、病牛36 380头。2008-2015年累计查螺22 131.46 hm^2、灭螺15 512.75 hm^2、人群查病147.862 1万人次、人群化疗66.693 5万人次、晚血救治537人814人次、检查耕牛2.067 2万头、治疗处理1.4538万头,结合开展多种综合防控措施,至2015年仁寿县已连续6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连续8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畜和阳性钉螺,已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病情、螺情变化的档案资料,并有监测巩固方案和措施。结论仁寿县于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传播阻断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2017年仁寿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昆梅 崔三明 +9 位作者 杨凯 黄河 王勇 黄建超 程双武 郭忠林 吴杰 胡勇 陈金元 钟伯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了解仁寿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订仁寿县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仁寿县内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作为监测点,各点采集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粪便样本为200人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测粪便... 目的了解仁寿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订仁寿县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仁寿县内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作为监测点,各点采集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粪便样本为200人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测粪便中钩虫、鞭虫、蛔虫虫卵;3~9岁儿童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每点50人份。计算感染率,感染率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检测1 363人,其中检测钩虫、鞭虫、蛔虫共1 006人,检测蛲虫382人,同时检测四种虫卵的共有25人;发现感染土源性线虫者61人,感染两种以上虫者0人;钩虫、鞭虫、蛔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18%(32/1 006)、0.00%(0/1 006)、0.00%(0/1 006)和7.59%(29/382)。钩虫感染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χ~2=1.84,P>0.05),20~30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监测村中以洪峰乡美满村感染率6.00%为最高,而以清水镇鱼塘村1.98%为最低,但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但不同地区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仁寿县土源性线虫感染主要为钩虫和蛲虫,今后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重点在覆盖低龄儿童和老年人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回农村创业的青壮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丘陵地区 监测 感染率
原文传递
2005-2012年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瞿遥来 方敏 +12 位作者 祝建华 叶娜 黄建超 梁丽琴 朱堂意 杜英勇 王勇 崔三明 陈金元 胡勇 吴杰 钟伯林 杨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83-885,共3页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年开始对仁寿县志气村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53%、1.17%,2...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年开始对仁寿县志气村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53%、1.17%,2007-2012年未检出血吸虫感染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血吸虫感染耕牛;有螺面积从2005年的29 770 m2下降到2012年的340 m2,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水田、沟渠。结论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未根本改变,疫情易反弹;今后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加大灭螺力度,以进一步降低血吸虫病流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分析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忠林 崔三明 +8 位作者 杨凯 黄河 王勇 程双武 程昆梅 吴杰 胡勇 陈金元 钟伯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钉螺分布环境及重点风险区域,将钉螺、野粪、钉螺输入、漂浮物、哨鼠和野生动物作为监测对象,开展血吸虫病风险监测。结果钉螺监测调查34个环境,调查总面积... 目的了解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钉螺分布环境及重点风险区域,将钉螺、野粪、钉螺输入、漂浮物、哨鼠和野生动物作为监测对象,开展血吸虫病风险监测。结果钉螺监测调查34个环境,调查总面积为176410 m^(2),其中有螺面积为99340 m^(2),没有新发和复现面积;共调查2445框,系统抽样2094框,环境抽样351框,有螺框307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2.56%,捕获钉螺537只,活螺494只,活螺密度为0.20只/框;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调查钉螺的同时,在其周围环境发现5份野粪,经孵化检测5份野粪均未发现血吸虫毛蚴。在无螺乡镇或无螺环境引进有螺区植物的15个环境进行钉螺输入监测,共调查面积717000 m^(2),调查8101框,有其他螺306框,其他各种螺632只,钉螺0框,未发现钉螺。在全县15个与有螺水系相通和水流较缓的水域进行钉螺漂浮物监测,共打捞漂浮物394.24 kg,发现其他螺691只,未发现钉螺。2017年、2018年在风险监测高危水域中共投放哨鼠80只,回收并解剖57只,未发现阳性哨鼠,2019年未开展哨鼠监测。野生动物监测未捕获野鼠。结论仁寿县血吸虫病疫情处于较低流行态势,但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因素,须继续加强风险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风险监测 钉螺
原文传递
2005-2014年四川省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17
作者 谢东旭 杨凯 +7 位作者 范文成 黄河 崔三明 王勇 吴杰 陈金元 胡勇 钟柏林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6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掌握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2014年对国家级监测点仁寿县志气村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 目的掌握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2014年对国家级监测点仁寿县志气村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53%、1.17%,2007-2014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阳性耕牛;有螺面积从2006年的最高的49 420 m^2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240 m^2,但2014年又回升到3 690 m^2,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沟渠、田地;改造钉螺孳生环境26.7 hm^2;修建沼气池73口,无害化厕所44座;以机代牛43台。结论 2005-2014年仁寿县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应建立完善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深入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到最终消除血吸虫对人的危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监测分析
原文传递
1950-2016年四川省仁寿县疟疾防治分析
18
作者 范文成 杨凯 崔三明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7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仁寿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仁寿县疟疾消除工作,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仁寿县1950-2016年疟疾防治的疫情数据、报表、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按照... 目的了解四川省仁寿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仁寿县疟疾消除工作,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仁寿县1950-2016年疟疾防治的疫情数据、报表、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对仁寿县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 1962年仁寿县发病率达1 692.9/10万,经过5个阶段的防治,于2016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疟疾消除阶段(2010-2016年)疟疾血检人数共计108 685人次,血片复核11 525张,复检结果与原镜检结果符合率100%。媒介调查表明仁寿县以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为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2016-05调查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为92.10%,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为92.33%。结论到2016年仁寿县疟疾,已连续保持10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了疟疾消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防治 仁寿县 四川省 知识知晓率 考核评估 疫情数据 流行概况 消除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