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设计的桃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京珍 王燕 +3 位作者 王柏华 贺江 杨友伟 平海佳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6期38-40,共3页
以桃花为原料,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得到桃花多糖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桃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桃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h... 以桃花为原料,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得到桃花多糖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桃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桃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h,pH值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多糖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非化学专业大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2
作者 崔京珍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5期145-147,154,共4页
针对生物科学、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水产科学等非化学专业新生动手能力差、实践基础薄弱、学习化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下4点改革措施:选择合适的教材,精简、优化、重组实验内容;注重... 针对生物科学、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水产科学等非化学专业新生动手能力差、实践基础薄弱、学习化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下4点改革措施:选择合适的教材,精简、优化、重组实验内容;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建立全面灵活科学的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实践表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提升教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 非化学专业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施肥对洞庭湖平原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文军 杨基峰 +1 位作者 彭保发 崔京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007-4015,共9页
【目的】团聚体是土壤重要的物理属性,也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固存场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洞庭湖平原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分形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双季稻田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稻田土... 【目的】团聚体是土壤重要的物理属性,也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固存场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洞庭湖平原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分形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双季稻田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稻田土壤肥力与施肥效应长期试验为平台(1986—2013),运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分析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低量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LOM,有机肥氮比例为30%)和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HOM,有机肥氮比例为60%)4种处理影响下耕作层(0—20 cm)土壤粒径>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W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其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除粒径>5 mm的土壤团聚体外,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均随团聚体粒径减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则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在不同处理间表现一致。长期不同施肥对2—5 mm和0.5—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中上述两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35.5%—64.5%和6.2%—14.7%。施肥后团聚体的WR0.25、MWD、GMD分别增加8.6%—12.5%、7.1%—15.1%、13.7%—28.4%,而D值降低2.3%—3.5%,说明长期施肥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团聚体结构。单施氮磷钾肥和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P<0.05),并始终表现出HOM强于LOM、LOM强于NPK的处理效应,与对照相比,HOM处理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2.1%—36.6%。水稳性大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不同处理间>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表现出HOM(83.5%)>LOM(81.6%)>NPK(79.2%)>CK(69.9%)的顺序。施肥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5 mm、2—5 mm、0.5—2 mm三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且主要影响土壤有机碳在2—5 mm和0.5—2 mm两级团聚体中的分配率。>0.5 mm的各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施肥后土壤新增有机碳主要向>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中富集。【结论】长期实行NPK平衡施肥及与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洞庭湖平原红壤性水稻土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积累,与单施氮磷钾肥处理相比较,施用有机肥特别是高量有机肥与化学氮磷钾肥配施更有利于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形成和固碳能力的增强,是更优的稻田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团聚体特征 洞庭湖平原区 水稻土 有机碳分布
下载PDF
蚯蚓粪对不同畜禽粪便除臭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成钢 安玉玲 +5 位作者 夏莹 田娟 陈宇婷 崔京珍 高珍珍 赵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572,共7页
【目的】本试验明确了蚯蚓粪对不同畜禽粪便除臭效果,以提高蚓粪利用率。【方法】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4种粪便中分别添加5%、10%、15%的新鲜蚓粪,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20±3)℃条件下,对各瓶中NH_3和H_2... 【目的】本试验明确了蚯蚓粪对不同畜禽粪便除臭效果,以提高蚓粪利用率。【方法】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4种粪便中分别添加5%、10%、15%的新鲜蚓粪,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20±3)℃条件下,对各瓶中NH_3和H_2S 2种气体分别在1,3,5和7 d进行收集。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各处理瓶中NH_3和H_2S含量。以添加等量锯末和活性炭为阳性对照,以不添加任何蚓粪的新鲜4类畜禽粪便为空白对照,比较分析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中NH_3和H_2S的吸收除臭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的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在不同发酵阶段中的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对NH_3和H_2S气体去除率与阳性对照活性炭和锯末效果相当,且随着蚓粪添加量的增加除臭效果增强;牛粪中添加15%蚓粪后1~5 d,对NH_3的除臭率高于相同处理的羊粪、猪粪和鸡粪;羊粪中添加15%蚓粪后1~7 d,对H_2S的除臭率较其它类型粪便高。【结论】蚓粪对4种粪便中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除臭效果,且牛、羊粪中的NH_(3 )和H_2S气体除臭效果高于鸡粪和猪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畜禽粪便 NH3 H2 S 除臭
下载PDF
基于模糊感官评价的桃花馅饼配方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雷颂 欧阳思 +2 位作者 屈璐璐 龙姣丽 崔京珍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5期14-18,共5页
以可食桃花、小麦粉、白糖、红豆等为原料,进行桃花馅饼馅料研究。利用感官评定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的方法对桃花馅饼进行食用品质评价,采用正交试验对桃花馅饼馅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馅料最佳配方为桃花0.8 g、面粉糊20 g、白糖30 ... 以可食桃花、小麦粉、白糖、红豆等为原料,进行桃花馅饼馅料研究。利用感官评定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的方法对桃花馅饼进行食用品质评价,采用正交试验对桃花馅饼馅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馅料最佳配方为桃花0.8 g、面粉糊20 g、白糖30 g、红豆40 g、花生10 g、芝麻10 g,可制作出色泽佳、口感酥松、甜而不腻的桃花馅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馅饼 感官品质 模糊评判
下载PDF
蚓粪中高效促腐除臭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成钢 朱庆辉 +4 位作者 王嘉琪 徐伟钢 胡冰洁 崔京珍 赵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从蚯蚓粪中分离和筛选高效促腐与除臭微生物。【方法】以新鲜蚯蚓粪为材料,分别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浓度的氨水和Na2S,采用梯度稀释法对蚓粪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初步培养,富集耐氨、耐硫微生物;采用平板涂布法选择性培... 【目的】从蚯蚓粪中分离和筛选高效促腐与除臭微生物。【方法】以新鲜蚯蚓粪为材料,分别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浓度的氨水和Na2S,采用梯度稀释法对蚓粪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初步培养,富集耐氨、耐硫微生物;采用平板涂布法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运用瓶装腐熟发酵法,通过对腐熟温度、pH值和GI值指标的观测进行复筛和综合促腐效果验证,筛选促腐微生物。运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分别对NH3和H2S气体有显著吸收效果的微生物初步筛选;运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对初筛微生物进行综合除氨与除硫效果验证,获得除臭微生物。【结果】从新鲜蚯蚓粪中共分离、筛选获得5株对羊粪具有显著促腐作用的微生物,其中细菌4株、真菌1株,腐熟发酵第18~24天,各瓶温度较空白对照高2~5℃;腐熟第34~36天,各瓶内温度均高于空白对照1.5~6℃(P<0.05)。采用混合菌液较单一菌液对羊粪促腐发酵效果显著,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羊粪发酵腐熟与除臭效果增强。获得7株对NH3具有显著吸除作用的微生物,其中细菌4株、真菌3株,与对照相比,在3 d内对NH3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6%、90%、89%、85%、83%和79%;获得5株对H2S具有显著吸除作用的微生物,其中细菌3株、真菌2株,对H2S的去除率分别为78%、63%、77%、71%和68%;既除氨和除硫的微生物有6株,对两者去除率均达60%以上。【结论】从蚓粪中分离筛选获得10株对羊粪具有显著促腐或除臭功能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蚓粪 促腐微生物 分离 筛选
下载PDF
环糊精及肽配体介导的毒死蜱非竞争检测模式
7
作者 贺江 崔京珍 +2 位作者 王伯华 雷颂 李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6-221,共6页
以毒死蜱作为对象,构建了一种由环糊精和肽配体介导的非竞争检测模式。首先利用分子模拟和光谱学方法对β-环糊精包合毒死蜱的效应进行了证实;然后将β-环糊精与牛血清蛋白进行偶联,并证实偶联状态的环糊精分子仍能包合毒死蜱;以β-环糊... 以毒死蜱作为对象,构建了一种由环糊精和肽配体介导的非竞争检测模式。首先利用分子模拟和光谱学方法对β-环糊精包合毒死蜱的效应进行了证实;然后将β-环糊精与牛血清蛋白进行偶联,并证实偶联状态的环糊精分子仍能包合毒死蜱;以β-环糊精-牛血清蛋白偶联产物为核心材料,从商品化的噬菌体展示线性十二肽库中筛选获得了5个可以特异识别环糊精-毒死蜱包合物的肽配体;最后,利用亲和力最强的肽配体(8#克隆)构建毒死蜱的非竞争检测模式,该检测模式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毒死蜱,而对丙溴磷、除线磷和溴硫磷等结构类似农药分子无识别。本研究所构建的检测模式无需对小分子物质进行改造和固定,可为小分子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肽配体 毒死蜱 噬菌体展示
下载PDF
植物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鹏 王云 +4 位作者 邓爱华 李丽 郝小花 崔京珍 杨友伟 《科技风》 2020年第31期62-63,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植物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植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植物学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植物学教学改革活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植物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植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植物学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植物学教学改革活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多元化教学 改革
下载PDF
转型发展期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雷颂 王伯华 +1 位作者 贺江 崔京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突出地域特色,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期面临的新的重要改革。文章阐述了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转型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改革,总结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 突出地域特色,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期面临的新的重要改革。文章阐述了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转型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改革,总结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地方高校食品专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地方高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
原文传递
洞庭湖区羊粪新型生态堆肥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成钢 郭宝琼 +6 位作者 田娟 陈宇婷 崔京珍 高珍珍 安玉玲 夏莹 赵铭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3,共3页
肉羊粪尿腐熟发酵是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和有效途径,对实现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与湖南省常德市雄韬牧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经验,对洞庭湖区羊粪处理现状和利用蚯蚓粪堆肥腐... 肉羊粪尿腐熟发酵是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和有效途径,对实现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与湖南省常德市雄韬牧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经验,对洞庭湖区羊粪处理现状和利用蚯蚓粪堆肥腐熟羊粪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及层叠式羊粪新型堆肥腐熟关键工艺和实际运用效果进行总结,旨在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和拓宽羊粪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进程与渠道,解决当前及今后洞庭湖区羊粪资源立体综合利用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羊粪 蚓粪 生态堆肥 资源化利用
原文传递
羊粪中添加蚓粪腐熟发酵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成钢 安玉玲 +6 位作者 夏莹 戴谅 田娟 陈宇婷 崔京珍 高珍珍 赵铭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0-52,242,243,共5页
为了促进羊粪腐熟发酵,明确羊粪中添加蚓粪后的腐熟发酵效果,提高羊粪和蚓粪利用率,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新鲜羊粪中分别添加5%、10%、15%、20%比例的环毛蚓和"太平3号"蚓粪,以新鲜羊粪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室温下腐熟... 为了促进羊粪腐熟发酵,明确羊粪中添加蚓粪后的腐熟发酵效果,提高羊粪和蚓粪利用率,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新鲜羊粪中分别添加5%、10%、15%、20%比例的环毛蚓和"太平3号"蚓粪,以新鲜羊粪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室温下腐熟发酵42 d,定期观测腐熟温度、pH值、含水率、色泽、疏松度、气味、种子发芽指数(GI)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比较,腐熟42 d后随着蚓粪添加量的增加各处理的含水率、pH值逐渐降低,GI和微生物数量则逐渐增高,腐熟发酵效果增强,其中添加20%的"太平3号"蚓粪腐熟温度上升最快,温度最高(48.2℃),较空白对照高7℃,缩短腐熟时间2~3 d,腐熟发酵42 d后GI为106.42%,分别较20%环毛蚓粪处理和空白对照高6.13和25.20百分点。说明在新鲜羊粪中添加适当比例的两种蚓粪均能促进羊粪的腐熟发酵,其中添加20%的"太平3号"蚓粪腐熟发酵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蚓粪 发酵腐熟 效果 温度 种子发芽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