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31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目的通过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31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探索列线图模型对PPC发生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316例肺癌手术患者发生PPC55例,发生率为17.4%。年龄(OR=1.151,95%CI 1.041—1.27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659,95%CI 1.498~8.939)、吸烟指数(OR=1.171,95% CI 1.055~1.300)、肿瘤pN分期(N1:OR=6.686,95%CI 1.959—22.814;N2:OR=7.714,95%C12.390~24.900;N3:0R=15.943,95% CI 4.318—58.869)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OR=I.298,95%CI 1.031—1.635)均是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841;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 0.760~0.881)。结论基于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吸烟指数、肿瘤pN分期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这5项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肺癌手术患者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可实现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识别高风险患者,临床应用价值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31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探索列线图模型对PPC发生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316例肺癌手术患者发生PPC55例,发生率为17.4%。年龄(OR=1.151,95%CI 1.041—1.27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659,95%CI 1.498~8.939)、吸烟指数(OR=1.171,95% CI 1.055~1.300)、肿瘤pN分期(N1:OR=6.686,95%CI 1.959—22.814;N2:OR=7.714,95%C12.390~24.900;N3:0R=15.943,95% CI 4.318—58.869)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OR=I.298,95%CI 1.031—1.635)均是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841;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 0.760~0.881)。结论基于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吸烟指数、肿瘤pN分期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这5项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肺癌手术患者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可实现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识别高风险患者,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