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转导重排基因对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军威 杨满 +3 位作者 郝璐 程苒 于志强 韦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转导重排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6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R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目的探讨转导重排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6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R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经RET-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细胞株MCF-7/Aro后,MTT检测细胞增殖作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RET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重组人丝裂原活化激酶(MEK)1和MEK2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2.70±1.37vs.1.29±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RET后,MCF-7和MCF-7/Aro增殖、迁移能力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调。结论 RET-siRNA能有效抑制RET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ET基因 作用机制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ALDH^(hi)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军威 李朋 +5 位作者 刘志兰 聂李平 于志强 林丽芬 韩彬 韦伟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3077-3082,共6页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hi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中是否存在乳腺癌ALDHhiCD44+细胞亚群,并分析Wnt/β-catenin与Notch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基殷β-catenin和Notch1,在...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hi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中是否存在乳腺癌ALDHhiCD44+细胞亚群,并分析Wnt/β-catenin与Notch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基殷β-catenin和Notch1,在ALDHhiCD44+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①试验组为3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中新鲜癌组织,另取19例癌旁2 cm组织标本作为对照;②机械-酶方法消化组织、收集细胞悬液,并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ALDH-hiCD44+细胞的含量;③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中ALDHhiCD44+细胞的表达含量,并分选出AL-DHhiCD44+细胞,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LDHhiCD44+细胞亚群和ALDHlow CD44+细胞亚群中β-catenin和Notch1的扩增情况。结果:①3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有28例原代培养成功,19例癌旁组织中有15例能够培养出原代细胞。ALDH-hiCD44+细胞在癌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中的含量为(3.85±2.59)%(0.86~8.00%),在癌旁组织原代细胞中含量为(0.13±0.07)%(0.05~0.19%),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②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ALDHhiCD44+细胞含量为(0.82±0.067)%,且与ALDHlowCD44+细胞相比,ALDHhiCD44+细胞中β-catenin和Notch1的表达量是增高的(P<0.05)。结论:通过肿瘤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检测新途径,进一步证实ALDHhiCD44+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且其在癌灶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结合细胞系MDA-MB-231中的ALDHhiCD44+细胞检测,其中的β-catenin和Notch1表达增高,表明ALDH-hiCD44+细胞中Wnt/β-catenin和Notch细胞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信号传导通路 流式分选
下载PDF
低龄女性叶状肿瘤病例报道一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军威 杨满 +3 位作者 高睿 李峰 何劲松 韦伟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09-110,F0002,共3页
乳腺叶状肿瘤(breast phyllodes tumors,BP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乳腺肿瘤,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在35~55岁的女性,发生于低领女性罕见。检索国内报道叶状肿瘤病例中,最小发病年龄11岁[1],近期我院... 乳腺叶状肿瘤(breast phyllodes tumors,BP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乳腺肿瘤,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在35~55岁的女性,发生于低领女性罕见。检索国内报道叶状肿瘤病例中,最小发病年龄11岁[1],近期我院收治了1名10岁未成年女性,手术病理诊断叶状肿瘤。现就其诊治资料报道如下并行相关文献回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状肿瘤 发病年龄 文献回顾 未成年女性 乳腺肿瘤 病例报道 手术病理诊断 诊治资料
下载PDF
乳腺良性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巧刿 刘晓岭 +2 位作者 韩燕妮 韦伟 崔军威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均为单侧乳腺病灶的女性,肿块临床查体不可触及的患者均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常规手术或... 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均为单侧乳腺病灶的女性,肿块临床查体不可触及的患者均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常规手术或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其中行常规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患者为微创组,每组各64例。2组均随访至术后半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瘢痕小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肿物完整切除率、乳房外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术区血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内逐渐吸收消失;微创组术后发生7例(10.9%)一过性晕厥。结论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引流治疗效果理想,但需注意防范术后一过性晕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物 并发症 乳房外形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染料法与超声造影法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志强 韩彬 +4 位作者 朱丽璋 崔军威 李朋 孙德胜 韦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 目的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检出率(95.0%vs 85.2%)、准确性(98.2%vs 92.3%)、特异性(97.8%vs 86.2%)、假阴性率(8.3%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及超声造影法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re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满 崔军威 +1 位作者 程苒 韦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6期43-4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re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以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RET、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构建合成ret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re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以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RET、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构建合成ret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再次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RET、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比较转染前后细胞中RET、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细胞中RET mRNA表达量与其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的关系。结果转染前细胞中RET、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51±0.126、0.872±0.126、0.845±0.087和0.769±0.355,均分别高于转染后的0.108±0.023、0.113±0.022、0.098±0.022和0.072±0.013(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胞中RET mRNA表达量与其PI3K、mTOR和AKT mRNA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877、0.852、0.863,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ret基因转录水平较高且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ET基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关系
下载PDF
睾酮联合阿那曲唑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榕 崔军威 韦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996-1999,共4页
目的:评估睾酮(Testosterone)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及单用睾酮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ER-/AR+)作用的效果。方法:配置不同浓度的药物,CCK-8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 目的:评估睾酮(Testosterone)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及单用睾酮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ER-/AR+)作用的效果。方法:配置不同浓度的药物,CCK-8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凋亡分析试剂盒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MDA-MB-231细胞中hsa-miRNA-30e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实验中阿那曲唑单药及低浓度睾酮对MDA-MB-231细胞起到促增殖作用,高浓度睾酮及联合用药组会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作用,并且联合用药组较睾酮单药组增殖抑制率(P<0.05)及细胞凋亡率高(P<0.01);分析72h后不同药物浓度下hsa-miRNA-30e表达情况后显示,睾酮及联合用药组较阿那曲唑单药组可以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P<0.01)。结论:睾酮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AR阳性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miRNA调节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睾酮 芳香化酶抑制剂 hsa-miRNA-30e
下载PDF
术前超声造影联合FNAC定位与定性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晓琴 刘晓岭 +8 位作者 于志强 钟洁瑜 郝璐 胡慧 崔军威 刘军 程苒 孙德胜 韦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73-287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剂显像、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并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定性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患者SLN状态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63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并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二维彩超及造影后观察、定位S...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剂显像、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并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定性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患者SLN状态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63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并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二维彩超及造影后观察、定位SLN,并记录淋巴结个数及特征,之后进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定性淋巴结是否转移;依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通过超声造影发现SLN 91枚,SLN检出率为100%;SLN FNAC检查结果和术中冰冻、术后常规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准确度93.65%,灵敏度75.00%,特异度100.00%,假阳性率0.00%,假阴性率25.00%。结论通过术前超声造影联合FNAC定位、定性检查来诊断乳腺癌SLN是否转移的方法,定位准确,定性可靠,方法简练,设备要求少,特别是节约了术中时间、减轻了医生压力,可成为临床判断乳腺癌SLN状况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前哨淋巴结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常有 于志强 +3 位作者 崔军威 杨满 朱丽璋 韦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研究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sh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低表达稳转株,再用westernblot验证敲低效果.利用MTT验证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的作用;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 Assay证明c-Myc蛋白在肿瘤转... 目的:研究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sh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低表达稳转株,再用westernblot验证敲低效果.利用MTT验证c-Myc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的作用;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 Assay证明c-Myc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影响.结果:在myc基因敲低后,c-Myc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迁移能力变弱.结论:c-Myc蛋白作为原癌基因的翻译产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蛋白 三阴性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思懿 杨满 +3 位作者 郝璐 李朋 崔军威 韦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女性乳腺癌病人1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标本中AR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不同表达状态与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β、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表达的联系,并...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女性乳腺癌病人1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标本中AR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不同表达状态与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β、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表达的联系,并结合病人的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分子分型以及病理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观察AR的表达与早期乳腺癌病人的预后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R的表达阳性率为64.8%(103/159)。AR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组织学分级、Ki-67和分子分型相关。AR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雌激素受体β等无关。AR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病人中的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7%、97.1%,均较雌激素受体阴性者(75.8%、86.2%)高。AR与雌激素受体阴性病人的无病生存率相关,与雌激素受体阴性者的总生存率无关。结论 AR在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AR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状态高度相关。AR对乳腺癌预后影响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报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阳 崔军威 +3 位作者 易辛 胡艺冰 胡慧 韦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是一种寄生于正常人肺泡表面的真菌,在宿主健康的情况下不致病,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发生机会性感染,引起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该病常见于HIV感染的患者。近年来,随...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是一种寄生于正常人肺泡表面的真菌,在宿主健康的情况下不致病,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发生机会性感染,引起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该病常见于HIV感染的患者。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药物的应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在HIV阴性患者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乳腺癌化疗中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如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常常会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力低下,进而导致患者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笔者在2019年9月诊治了一位化疗后出现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乳腺癌患者,现将其诊疗经过进行回顾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疗法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下载PDF
hsa-miR-4483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12
作者 阳德全 李常有 +2 位作者 崔军威 韦伟 王少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9期1230-1236,共7页
目的探讨hsa-miR-4483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及作用。方法利用TargetScan找出hsa-miR-4483可作用c-Myc基因;利用RT-qPCR对hsa-miR-4483的表达量进行验证。转染MCF-7和MDA-MB-231,并设置NC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hsa-miR-4483作用c-my... 目的探讨hsa-miR-4483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及作用。方法利用TargetScan找出hsa-miR-4483可作用c-Myc基因;利用RT-qPCR对hsa-miR-4483的表达量进行验证。转染MCF-7和MDA-MB-231,并设置NC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hsa-miR-4483作用c-myc基因的表达量,利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验证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能力。结果hsa-miR-4483在MCF-7和MDA-MB-231中显著低表达(P<0.001,P<0.01);MCF-7和MDA-MB-231的c-myc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hsa-miR-4483促进了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P<0.001)。结论hsa-miR-4483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以及迁移,其在乳腺癌的发展及其预后中起到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增殖曲线
下载PDF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姚曳 崔军威 +3 位作者 王芹芹 陈鸿新 韩彬 易辛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检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GALNT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LNT7在40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运用... 目的检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GALNT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LNT7在40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运用Mann-Whitney法分析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ALNT7表达量。结果GALNT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9917±0.01756,癌旁正常组织为0.65218±0.07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量与患者ER受体表达呈负相关(P=0.016),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PR和HER-2受体表达、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P〉0.05)。GALNT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P〈0.001),且ER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GALNT7表达量是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2.06倍(P〈0.05)。结论GALNT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高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ER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GALNT7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乙酰脱氢酶1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申美莹 潘华文 +4 位作者 赵丽 胡波涛 徐波 韦伟 崔军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转移的前哨淋巴结(n=26)和未转移的前哨淋巴结(n=...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转移的前哨淋巴结(n=26)和未转移的前哨淋巴结(n=29)中ALDH1的表达情况,分析前哨淋巴结中ALDH1的表达情况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和未转移前哨淋巴结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0/26)、17.2%(5/29),转移前哨淋巴结中ALDH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前哨淋巴结(P<0.01)。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ALDH1的表达情况与原发灶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情况及分子分型进行差异性分析,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将ALDH1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与术后病理明确性质的前哨淋巴结的准确性进行差异性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ALDH1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分子分型等预后指标无关,与患者年龄、腋窝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病理前哨淋巴结的良恶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乙醛脱氢酶1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军威 刘晓岭 +5 位作者 胡艺冰 杨子健 付阳 高睿 何劲松 韦伟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其中,乳腺癌骨转移组3146例,乳腺癌非骨转移组2669例。按照预后情况,将3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2个亚组:死亡组1669例和存活组1477例。利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转移和非骨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乳腺癌骨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结果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人种、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1、-2.39、-13.87、χ2=14.55、305.74、245.56、69.34、335.36、79.15,P均<0.050),2组间年龄、性别和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71、0.45,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肿瘤T分期高和N分期高为导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75,95%CI:1.258~2.505,P=0.001;OR=1.425,95%CI:1.236~1.643,P<0.001;OR=1.095,95%CI:1.043~1.149,P<0.001;OR=1.396,95%CI:1.246~1.564,P<0.001),而组织学分级越高,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反而越小(OR=0.815,95%CI:0.733~0.907,P<0.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3,P<0.001)。骨转移患者中,2个亚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5、-3.22、-8.14、χ2=39.80、69.81、87.45、51.87、132.47、36.24、6.05、36.24,P均<0.05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化疗、放射治疗和原发灶手术是影响骨转移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349,95%CI:1.195~1.523,P<0.001;HR=1.151,95%CI:1.101~1.203,P<0.001;HR=1.077,95%CI:1.033~1.123,P<0.001;HR=0.715,95%CI:0.626~0.817,P<0.001;HR=0.695,95%CI:0.627~0.770,P<0.001;HR=1.349,95%CI:1.260~1.414,P<0.001;HR=1.371,95%CI:1.261~1.489,P<0.001;HR=0.626,95%CI:0.562~0.697,P<0.001;HR=0.874,95%CI:0.791~0.966,P=0.008;HR=0.663,95%CI:0.561~0.784,P<0.001)。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非骨转移患者,与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有关,治疗方面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SEER数据库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原代培养细胞中的干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军威 于志强 +1 位作者 刘晓岭 韦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ALDHCI)44+细胞与肿瘤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及Ki67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组选取24例乳腺癌患者的术中新鲜癌组织,另取17例...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ALDHCI)44+细胞与肿瘤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及Ki67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组选取24例乳腺癌患者的术中新鲜癌组织,另取17例癌旁2cm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机械一酶方法消化组织、收集细胞悬液,并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ALDHCD4g+细胞的含量。②利用统计学相关分析及£检验方法了解乳腺癌原代细胞中ALDHhiCD44‘细胞与临床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之间相关性。结果:①24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有22例原代培养成功(培养成功率为91.67%),17例癌旁组织中有14例能够培养出原代细胞(培养成功率为82.35%)。②ALDHhiCIM4+细胞在癌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中含量为(4.56±2.92)%(0.56%-10.30%),在癌旁组织原代细胞中含量为(0.15±0.06)%(0.05%-0.23%),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hiCD44‘细胞与ER(P=0.065)、PR(P=0.107)、Her2(P=0.050)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相关性,与Ki67(P=0.007)表达量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593。结论:①利用肿瘤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检测方法,进一步证实ALDHhiCD44+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其在癌灶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②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结果分析,显示乳腺癌干细胞ALDHhiCD44+与Ki67之间存在相关性,与ER、PR、Her2指标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原代培养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全身多脏器转移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军威 杨满 +1 位作者 李朋 韦伟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的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0%左右。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在乳房假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军威 刘晓岭 +5 位作者 杨子健 胡艺冰 高睿 李锋 韦伟 何劲松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在乳房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1例乳腺癌和乳头受侵犯的叶状肿瘤患者,均接受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记录患...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在乳房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1例乳腺癌和乳头受侵犯的叶状肿瘤患者,均接受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再造乳头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1例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均成功。乳头再造手术时间为(58.3±7.4)min,范围:40.0~71.0 min;手术总出血量为(14.7±3.1)ml,范围:10.0~20.0 ml,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5±0.5)分,范围:2.0~3.0分,为轻度疼痛不适。手术后住院时间为(4.1±1.3)d,范围:3.0~7.0 d。2例患者术后出现乳头皮瓣部分坏死,后期经过换药后皮瓣恢复血供。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患者对再造乳头均较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19例,良好2例,尚可0例,差0例。结论对于不能保留乳头的乳房重建手术患者而言,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手术有创伤小、恢复期短、技术易掌握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 乳头再造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原文传递
双靶联合化疗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军威 刘荫华 +2 位作者 刘晓岭 胡艺冰 胡慧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和帕托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行新辅助治疗的49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线,...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和帕托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行新辅助治疗的49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线,2组分别使用TCbHP或EC序贯THP双靶联合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及手术治疗,对新辅助化疗后获病理完全缓解(PCR)与未完全缓解(非PCR)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患者年龄(45.22±9.17)岁。25例患者接受TCbHP方案,24例患者接受EC序贯THP方案,其中32例(65.3%)患者化疗后病理评估为PCR。TCbHP方案组PCR率为76.0%(19/25),高于EC序贯THP方案组的54.2%(1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PCR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比例低于非PCR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间年龄、肿瘤分期、Ki67、分子分型以及化疗方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CbHP方案组和EC序贯THP方案组患者的ER和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中,TCbHP方案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损伤的比例高于EC序贯THP方案组患者(均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靶药物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TCbHP方案与EC序贯THP方案PCR比率相似,但前者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较高,两种方案均有较好的心脏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曲妥珠单抗 帕托珠单抗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治疗乳腺癌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军威 朱丽璋 +3 位作者 李常有 于志强 韦伟 刘晓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3期5599-5605,共7页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治疗乳腺癌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进行逐篇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治疗乳腺癌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进行逐篇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62 381例患者入组,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59 934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为102 447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死亡风险[RR=0.83,95%CI(0.73,0.94),Z=2.89,P=0.004],乳腺癌诊断前服用和诊断后服用阿司匹林效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RR=0.60,95%CI(0.32,1.14),Z=1.57,P=0.12]。两组患者中月经状态、体质指数(BMI)、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性激素受体(HR)表达水平、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之间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两组之间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对乳腺癌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但需要进一步排除肿瘤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乳腺癌 临床预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