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9
1
作者 崔凡凡 靳奥洁 +2 位作者 李艳玲 石秋艳 李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双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双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凝血功能,评估临床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30及9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30及90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90天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hs-CR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3%VS77.5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能够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上均有效果;同时可缓解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阿司匹林 综合疗法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凡凡 石秋艳 +3 位作者 李艳玲 杨斌 孙原 李弘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173-51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将11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将11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及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监测血小板参数及血流变参数,评估临床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30d、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的血小板参数值与血流变参数值(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远期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效果,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不同频次远程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靳奥洁 崔凡凡 +4 位作者 孙原 高敬华 王瑞刚 王翠兰 石秋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397-4400,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应用不同频次远程缺血后处理(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A组(4个循环)、B组(8个循环)、C组(12个循环)、D... 目的探讨上肢应用不同频次远程缺血后处理(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A组(4个循环)、B组(8个循环)、C组(12个循环)、D组(14个循环),各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的康复锻炼。A、B、C、D组加用上肢RIPostC,分析各组治疗前、治疗7 d、2 w、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2 w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胱抑素(Cys)C、尿酸(UA)水平。结果 A、B、C、D组治疗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GC组(P<0.05)。B、C组治疗3个月的NIHSS评分下降最明显(P<0.05)。B、C、D组治疗后MBI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GC组(P<0.05)。B、C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C组治疗2 w的血清TNF-α、CysC、UA水平下降幅度最大(P<0.05)。结论应用40~60 min上肢RIPostC显著降低炎性因子、UA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也可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远程缺血后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Α 胱抑素C 尿酸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56
4
作者 孙原 崔凡凡 +4 位作者 李冬梅 李弘 邱宏磊 李艳玲 石秋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依据梗死灶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组别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差异。同时观察ox-LDL、hs-CRP、Hcy、FI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NIHSS评分和梗死灶面积的增加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斑块亚组四项指标水平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及CAS密切相关,同时ox-LDL、hs-CRP、Hcy、FIB在ACI患者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觉醒型脑卒中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艳玲 崔凡凡 +3 位作者 张震东 王翠兰 杨斌 石秋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45-364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觉醒型脑卒中(WU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WUS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先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并随访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与恢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觉醒型脑卒中(WU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WUS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先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并随访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与恢复情况,完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相关血清学指标,对两组WUS患者整体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4 d、30 d、90 d的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以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评价预后良好标准,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 d花生四烯酸(AA)及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血小板凝集率(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14 d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WUS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WUS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栓形成,同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高凝状态,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型脑卒中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觉醒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艳玲 崔凡凡 +2 位作者 张晓鹏 张春阳 石秋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①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疗法治疗觉醒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②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觉醒性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和双抗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治疗前均采用... ①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疗法治疗觉醒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②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觉醒性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和双抗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治疗前均采用核磁评估脑功能缺损程度。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双抗21天后改为单抗)治疗;治疗组患者首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2~3天,之后换用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评估临床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③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天、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90天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72%,对照组为3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④结论在觉醒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疗法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性卒中 替罗非班 序贯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远程缺血后处理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靳奥洁 崔凡凡 +5 位作者 孙原 高敬华 王瑞刚 王翠兰 刘金 石秋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96-101,共6页
①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远程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mRS)和总有效率及炎性指标的影响。②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 ①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远程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mRS)和总有效率及炎性指标的影响。②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血后处理。观察组分为A组(4个循环),B组(8个循环),C组(12个循环),D组(14个循环),每个循环为5分钟的充气和放气。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3个月的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mRS评分;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4天的总有效率;记录治疗前、治疗14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③结果 A、B、C、D组治疗3个月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治疗3个月的NIHSS评分、mRS评分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B、C组的总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B、C组血清CRP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累计应用缺血后处理时间在40~60分钟之间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CRP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下降最明显,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远程缺血后处理 NIHSS评分 mRS评分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银杏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LOX-1、hs-CRP指标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原 崔凡凡 +2 位作者 李冬梅 李艳玲 邱宏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LOX-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银杏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LOX-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静滴。采用NIHSS评分和mR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日常综合生活能力评估,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ox-LDL、LOX-1与hs-CRP水平及相关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ox-LDL、LOX-1与hsCRP水平数值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4d、30d、90d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后90d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降低血清ox-LDL、LOX-1与hs-CRP水平,降低机体炎性及氧化应激损伤,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OX-LDL LOX-1 HS-CRP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