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记》纪传体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凡芝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以人为中心 ,引发了历史哲学的思维变革 ,历史记载从此完全从神的历史进入到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描述各类人物 ,重要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各方面确立表率 ,确立标准 ,树立榜样。
关键词 《史记》 纪传体 司马迁 创新思维 人物 古代史学
下载PDF
司马光与故乡
2
作者 崔凡芝 《晋阳学刊》 1987年第1期86-90,共5页
司马光既不出生在故乡,也不寿终于家园。尽管如此,作为故乡的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在司马光心目中仍占有重要位置,他在故乡的行迹,应当作为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司马光具有浓重的儒家思想。早在康定元年(1041)给彦太初杂文集... 司马光既不出生在故乡,也不寿终于家园。尽管如此,作为故乡的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在司马光心目中仍占有重要位置,他在故乡的行迹,应当作为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司马光具有浓重的儒家思想。早在康定元年(1041)给彦太初杂文集所写的序言中,就有明确阐述。他称赞彦太初“读先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从字面看,是称赞别人的,但实际上,正是发表了青年司马光(二十二岁)对读书、修养和治世的看法,即读书为求义理,求义理在于修身。考察司马光的一生,其修养极高,履道醇固,诚心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儒家思想 夏县 太初 先王 山西 乡党 绛州 士大夫 寿终
下载PDF
归允肃与顺天乡试
3
作者 崔凡芝 《晋阳学刊》 1983年第5期107-108,共2页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顺天乡试放榜后,落第士子哗然肆起,对科考官员诋诃谩骂,大有掀起一场科场大案的趋势。正在巡察畿辅的刑部尚书魏象枢,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调查后,以朝端重望而仅随一仆,携带红色褐垫,步行来到正主考官归允肃的邸第...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顺天乡试放榜后,落第士子哗然肆起,对科考官员诋诃谩骂,大有掀起一场科场大案的趋势。正在巡察畿辅的刑部尚书魏象枢,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调查后,以朝端重望而仅随一仆,携带红色褐垫,步行来到正主考官归允肃的邸第门外,大行四拜之礼,欣喜地说:“我为国家庆得人也!”之后,又将本科抡才公正之处宣布于朝,并赋诗纪事,才使一场风波得以平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试 二十年 康熙 试场 士子 公正 落第 誓词 步行 科场
下载PDF
裴注的史学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凡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48,共7页
裴注的史学意义崔凡芝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之注,既不同于传统史在的切音注义之作,又不同于后世的补史、考史、评史之作。学者们公认其为注史新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路除引出南北朝时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世说新活注》... 裴注的史学意义崔凡芝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之注,既不同于传统史在的切音注义之作,又不同于后世的补史、考史、评史之作。学者们公认其为注史新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路除引出南北朝时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世说新活注》等同类形式的注书外,唐宋之后,史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史学批评 史学意义 裴注 史家 史料 著史态度 传注 诸葛亮 魏晋南北朝史
下载PDF
从三晋地域文化与司马迁的关联看其出生时间应在前145年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凡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6-29,共4页
司马迁生于韩城,韩城地处晋陕豫交界处,是中华民族的直根之地,青少年时期一直居住于此,深受三晋文化的熏陶。他如果出生于公元前135年,10岁随父亲入长安,那么对直根历史的稔熟和浓重的乡情就很难形成了。从三晋地域文化与司马迁的关联看... 司马迁生于韩城,韩城地处晋陕豫交界处,是中华民族的直根之地,青少年时期一直居住于此,深受三晋文化的熏陶。他如果出生于公元前135年,10岁随父亲入长安,那么对直根历史的稔熟和浓重的乡情就很难形成了。从三晋地域文化与司马迁的关联看,他应该是生于公元前14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韩城 三晋地域文化 公元前145年
下载PDF
论孔子的史学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凡芝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8,共8页
我国古代史学,是我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深邃渊薮,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格构成、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都有直接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文化巨人的孔子,在我国古代史学的奠定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开创之功,是其成为文化巨人的重要方... 我国古代史学,是我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深邃渊薮,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格构成、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都有直接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文化巨人的孔子,在我国古代史学的奠定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开创之功,是其成为文化巨人的重要方面。对此,学界虽有论述,但或偶一涉及,或侧重不同。本文欲从孔子首开私人著史、创新编年体例、规定著史义例三方面加以专文论述,希望能有助于这一课题的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司马迁 编年体史书 我国古代 史官 史料 史记 左传 史家 地主阶级
原文传递
司马迁工商业政策思想及其局限性
7
作者 崔凡芝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2-49,共8页
关键词 司马迁 抑商政策 工商业政策 商业活动 封建经济 善者因之 现实可行性 《史记·平准书》 与民争利 农商关系
原文传递
试析宋明理学中诚学对关羽忠义形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惠芝 崔凡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8年第2期34-37,共4页
关羽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是一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武将,但到唐宋以后,尤其是宋元以来,其勇武忠义的一面,在平话、小说等文艺形式中,得到极度的宣扬,与其封号频频高升相配合,社会上形成了历久不衰的关公崇拜热潮。对这一文化现... 关羽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是一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武将,但到唐宋以后,尤其是宋元以来,其勇武忠义的一面,在平话、小说等文艺形式中,得到极度的宣扬,与其封号频频高升相配合,社会上形成了历久不衰的关公崇拜热潮。对这一文化现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三国演义》 理想人格 国士之风 “诚” 诸葛亮 封建伦理道德 传统儒学 万人之敌 君臣关系
原文传递
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凡芝 萧淑贞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8-91,93,共5页
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崔凡芝,萧淑贞反对武力,崇尚和平,提倡各民族共生并存是儒家民族思想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正是继承了这一精髓,这对于人类和平和共同进步无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 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崔凡芝,萧淑贞反对武力,崇尚和平,提倡各民族共生并存是儒家民族思想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正是继承了这一精髓,这对于人类和平和共同进步无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他把民族事务伦理化,结果导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民族思想 《通鉴》 《资治通鉴》 民族事务 民族形象 奏议 战争 和为贵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晋祠之铭并序》旨在颂扬贤德为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凡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4年第2期68-71,55,共5页
《晋祠之铭并序》旨在颂扬贤德为治崔凡芝做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太原晋祠唐碑,刻有唐太宗李世民御书的《晋祠之名并序》一文,其书法卓绝,行文典雅,为古今称绝。而对全文的主题思想,认真研究的人却不多。作一般介绍和评论的,又侧重不... 《晋祠之铭并序》旨在颂扬贤德为治崔凡芝做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太原晋祠唐碑,刻有唐太宗李世民御书的《晋祠之名并序》一文,其书法卓绝,行文典雅,为古今称绝。而对全文的主题思想,认真研究的人却不多。作一般介绍和评论的,又侧重不同,认识不一。仅笔者所见,大致可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民 分封制 文治武功 主题思想 贤德 晋祠 《贞观政要》 序文 长孙无忌 贞观之治
原文传递
顾炎武与山西学者的交往
11
作者 崔凡芝 张爱芳 《文史知识》 CSSCI 2005年第12期68-73,共6页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字宁人,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作为清初杰出思想家.其史学侧重于经史考释如古今山川地理风俗制度的辨析,而此正是明清经世致用之实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字宁人,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作为清初杰出思想家.其史学侧重于经史考释如古今山川地理风俗制度的辨析,而此正是明清经世致用之实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书,在清代学术史上,均是开风气的力作,其本人亦为乾嘉考据学的先驱,被称作朴学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学者 《天下郡国利病书》 交往 山西 《音学五书》 《日知录》 乾嘉考据学 实学思潮 经世致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