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B′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与疾病进展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华露 耿文清 +6 位作者 姜拥军 韩晓旭 潘莹 年华 包名家 王亚婷 尚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B′亚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与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关系。方法将覆盖HIV-1B′亚型Gag p17、p24和p2p7plp6全长的54个重叠多肽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58例HIV-1感染...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B′亚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与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关系。方法将覆盖HIV-1B′亚型Gag p17、p24和p2p7plp6全长的54个重叠多肽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58例HIV-1感染者特异性CTL对上述多肽的应答情况。结果中国HIV-1感染者特异性CTL可识别多个HIV-1B′Gag表位,反应宽度与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r=-0.374,P=0.004),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显著正相关(r=0.425,P=0.001),反应强度与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r=-0.285,P=0.030)。长期不进展者识别HIV-1B′Gag多肽的反应宽度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0.001,P=0.005)。结论我国HIV-1感染者体内存在识别不同HIV-1B′Gag多肽表位的特异性CTL应答,并且与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CTL)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B′亚型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疾病进展
下载PDF
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名家 耿文清 +11 位作者 崔华露 张晓丽 徐东兵 年华 赵敏 王亚婷 姜拥军 王亚男 韩晓旭 张旻 张子宁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4例HIV-1 B’/C感染者自身原代病毒与同期和6个月自身血浆作用后,感染正常PBMC,培养7天测定p24抗原浓度,以正常人血浆加病毒悬液为对照。以抑制50%对照...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4例HIV-1 B’/C感染者自身原代病毒与同期和6个月自身血浆作用后,感染正常PBMC,培养7天测定p24抗原浓度,以正常人血浆加病毒悬液为对照。以抑制50%对照孔p24浓度的血浆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抗体滴度≥8倍为具有中和作用。结果:在同期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3例缓慢进展者(SP)均具有中和作用,HIV组仅4例(4/21)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在6个月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增加,HIV组12例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中和抗体滴度与病毒载量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疾病缓慢进展的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明显高于HIV组,提示中和抗体在延缓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B’/C亚型 中和抗体 疾病进展
下载PDF
HIV潜伏库在CD4^+T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免疫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宏 耿文清 +1 位作者 崔华露 尚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HIV潜伏库是艾滋病停药反弹和无法治愈的严重障碍。静息记忆CD4^+T细胞作为HIV潜伏库的关键细胞群,包括异质性的不同细胞亚群。HIV感染中,这些细胞亚群的不同的免疫学特征和功能特性是维持HIV潜伏库的重要机制。明确构成HIV潜伏库的重... HIV潜伏库是艾滋病停药反弹和无法治愈的严重障碍。静息记忆CD4^+T细胞作为HIV潜伏库的关键细胞群,包括异质性的不同细胞亚群。HIV感染中,这些细胞亚群的不同的免疫学特征和功能特性是维持HIV潜伏库的重要机制。明确构成HIV潜伏库的重要细胞亚群,且探究维持和补充HIV潜伏库的免疫学机制,是HIV潜伏库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潜伏库 CD4^+T细胞亚群 免疫机制
下载PDF
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IV感染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莹 陈欢 +1 位作者 崔华露 姜拥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78,388,共3页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增强HIV感染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transwell隔膜、ELISA等方法探讨FDC对淋巴细胞趋化及对HIV结合、进入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FDC趋化的淋巴细胞(1.95±0.21)×105个高于PRMI1640培养液对照...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增强HIV感染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transwell隔膜、ELISA等方法探讨FDC对淋巴细胞趋化及对HIV结合、进入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FDC趋化的淋巴细胞(1.95±0.21)×105个高于PRMI1640培养液对照组(0.75±0.2)×105个,P<0.05;FDC对HIV与淋巴细胞的结合无影响,P>0.05;FDC或FDC培养上清使HIV进入淋巴细胞(203.3±31.0pg/ml,111.7±29.4.0pg/ml)的量高于对照组(64.0±1.0pg/ml),P<0.05。结论:FDC可能通过趋化淋巴细胞、促进HIV进入淋巴细胞达到增进HIV在淋巴细胞内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滤泡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活化、凋亡相关分子及第二受体表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莹 陈欢 +5 位作者 施万英 金鑫 崔华露 王亚婷 包名家 姜拥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共培养后T细胞活化受体(CD38)、凋亡受体(CD95)及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显著增强CD4+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38、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P<0.05),并且能够显著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标志CD95的表达(P<0.05)。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P<0.05)。结论:FDC可促进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抑制CD4+T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促进T细胞分泌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第二受体 细胞活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中国HIV暴露未感者CD4+T淋巴细胞的体外抗HIV活性
6
作者 苏艳丽 尚红 +7 位作者 刘静 王树祥 耿文清 崔华露 姜拥军 王亚男 张子宁 王亚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经性途径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未感染者(ESN)的CD4+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抗HIV活性,探讨中国ESN的抗HIV感染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法分离培养HIV感染者的病毒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S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用MACS磁分... 目的了解中国经性途径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未感染者(ESN)的CD4+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抗HIV活性,探讨中国ESN的抗HIV感染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法分离培养HIV感染者的病毒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S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用MACS磁分选法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与HIV感染者的病毒分离株共培养,检测共培养上清的HIV-1复制动力(p24抗原)。结果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T嗜性分离毒株(P<0.05);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T嗜性分离毒株及实验室毒株的感染能力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ESN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病毒分离株有一定抵抗作用,可能是经性接触暴露未感者抗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未感者 M嗜性 T嗜性
下载PDF
HIV-1基因型、假病毒表型与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婧 耿文清 +4 位作者 张旻 韩晓旭 崔华露 孙宏 尚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IV-1基因型、假病毒表型与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逆转录和套式PCR方法检测4例HIV-1阳性患者逆转录酶与蛋白酶的编码区基因变异,并与假病毒表型及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相比较,分析三者间的差异...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IV-1基因型、假病毒表型与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逆转录和套式PCR方法检测4例HIV-1阳性患者逆转录酶与蛋白酶的编码区基因变异,并与假病毒表型及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结果相比较,分析三者间的差异。结果基因型耐药结果和活病毒表型耐药相比较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其中去羟肌苷:100%不一致,司他夫定:50%不一致,齐多夫定:25%不一致,依非韦伦和拉米夫定的结果 100%一致。假病毒与活病毒表型方法分别检测两株病毒对五种药物的表型耐药,共得到10个结果,其中9个结果在耐药解释及耐药程度上均高度一致,仅一株病毒对于齐多夫定的耐药结果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假病毒方法为中度耐药,而活病毒方法为高度耐药)。结论 HIV-1基因型与表型耐药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假病毒表型与活病毒表型耐药检测方法结果高度一致,存在替代活病毒方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耐药 基因型 假病毒表型 活病毒表型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TLR7/8表达与HIV-1感染疾病进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年华 耿文清 +6 位作者 崔华露 张子宁 张旻 韩晓旭 赵彬 胡清海 尚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6,共5页
目的对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TLR7/8表达水平及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单核细胞TLR7/8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3名HIV-1感染者及18名健康对照,应用MACS磁珠分选法纯化CD14^+单核细胞,用2.5μg/ml R848刺激单... 目的对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TLR7/8表达水平及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单核细胞TLR7/8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3名HIV-1感染者及18名健康对照,应用MACS磁珠分选法纯化CD14^+单核细胞,用2.5μg/ml R848刺激单核细胞TLR7/8,QIAGEN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单核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测定TLR7/8的mRNA表达。结果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TLR7和TLR8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r=0.614,P〈0.01;r=0.419.P〈0.01)。TLR7 mRNA表达:缓慢进展组明显高于HIV感染组、AIDS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IV感染组明显高于AIDS组(P〈0.05);TLR8 mRNA表达:缓慢进展组明显高于AIDS组(P〈0.05)。体外用R848刺激TLR7后表达显著下调,而TLR8的表达稳定。结论AIDS疾病进程中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TLR7/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LR7的表达水平下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单核细胞 TLR7 TLR8
原文传递
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以及TLR9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宏 耿文清 +8 位作者 崔华露 赵敏 韩晓旭 张子宁 刘静 代娣 王亚男 姜拥军 尚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 探讨HIV-1感染后外周血B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B细胞TLR9 mRNA表达水平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集HIV/AIDS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AIDS患者B细胞数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 探讨HIV-1感染后外周血B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B细胞TLR9 mRNA表达水平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集HIV/AIDS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AIDS患者B细胞数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选CD19+B细胞,并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B细胞TLR9 mRNA水平.结果 HIV/AIDS患者B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CD4+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534,P=0.006).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TIR9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与CD4+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90,P=0.040).结论 HIV感染可降低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以及B细胞TLR9 mRNA的表达量,B细胞数量和B细胞TLR9 mRNA的表达量均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B细胞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莹 耿文清 +2 位作者 崔华露 姜拥军 尚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探讨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功能(CNAR)的变化.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和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用HIV毒株SF-33感染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并加入... 目的 探讨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功能(CNAR)的变化.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和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用HIV毒株SF-33感染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并加入不同疾病进程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收集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HIV-1 p24含量.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缓慢进展组(slow progressors,SP)、HIV典型进展组(typical progressors,TP)、健康对照组及AIDS组中CNAR功能依次下降(89%〉77%〉73%〉61%),各组间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感染者中,CNAR功能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NAR功能对HIV感染疾病不进展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 HIV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AIDS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敏 耿文清 +8 位作者 崔华露 王亚男 张子宁 代娣 包名家 张旻 张晓丽 胡清海 尚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 目的探讨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T淋巴细胞的绝对和相对计数;采用全自动载量仪检测血浆HIV病毒载量。结果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t=4.887,P〈0.01),缓慢进展组APOBEC3GmRNA水平显著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AIDS患者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2=0.190,P=0.002),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2=0.094,P=0.038)。结论河南省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感染疾病进程密切相关,APOBEC3G高表达可能是延缓疾病进程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白细胞 单核
原文传递
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关系研究
12
作者 包名家 耿文清 +10 位作者 崔华露 张晓丽 徐东兵 王亚婷 潘莹 姜拥军 王亚男 韩晓旭 张旻 张子宁 尚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有无临床症状将HIV-1 B′/C亚型感染者分为HIV慢性感染组和AIDS组。将HIV-1感染者血清稀释(1/10~1/320)后,与在基因结构特...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有无临床症状将HIV-1 B′/C亚型感染者分为HIV慢性感染组和AIDS组。将HIV-1感染者血清稀释(1/10~1/320)后,与在基因结构特点上同源性很低的3株HIV-1作用,以检测其中和作用。同时以正常人血清加病毒悬液为对照孔,能够抑制对照孔50%病毒复制的血清为中和作用阳性。将某个HIV-1感染者血浆能够中和异体病毒的个数占3个异体病毒的百分率定义为HIV-1感染者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将某个HIV-1感染者血浆中和3个异体病毒抗体滴度的几何平均滴度定义为HIV-1感染者中和异体病毒的强度。结果HIV-1慢性感染组与AIDS组之间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1慢性感染组显著高于AIDS组。HIV-1慢性感染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而AIDS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病毒载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HIV-1慢性感染组和AIDS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CD4T淋巴细胞数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国HIV-1B′/C亚型感染者不同疾病进展阶段针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能力不同,HIV慢性感染组显著高于AIDS组,当疾病进展到AIDS期时,失去对异体病毒的中和作用,提示针对异体病毒的中和抗体与疾病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B′/C亚型 中和抗体 异体病毒
原文传递
我国男男性行为者HIV-1感染早期病毒分离株复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13
作者 孙宏 耿文清 +6 位作者 崔华露 周本南 徐俊杰 楚振兴 韩晓旭 姜拥军 尚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7-781,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男男性行为者1型艾滋病病毒(HIV-1)早期感染者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分析感染早期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从HIV-1早期感染者的样本中获得病毒分离株,检测培养上清中的p24滴... 目的研究中国男男性行为者1型艾滋病病毒(HIV-1)早期感染者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分析感染早期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从HIV-1早期感染者的样本中获得病毒分离株,检测培养上清中的p24滴度,分析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从28例HIV-1早期感染者的PBMC中分离获得28株病毒。HIV-1感染早期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分为复制高型和低型(高型16株,占57.1%;低型12株,占42.9%)。复制高型早期感染者的病毒调定点高于复制低型早期感染者(P=0.01);复制高型早期感染者感染1年后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低于复制低型早期感染者(P=0.02)。感染120天内的早期感染者分离株的复制p24峰值和曲线下面积与病毒调定点呈正相关(R=0.86,P=0.000 6;R=0.81,P=0.002 2);感染1年内的早期感染者分离株的复制p24峰值和曲线下面积与感染1年的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8,P=0.01;R=-0.45,P=0.02)。结论中国HIV-1感染早期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早期感染 病毒分离 复制能力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