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基因的预后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锦航 彭士雄 +2 位作者 杨凯成 陈彦平 崔子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旨在构建免疫相关基因(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以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OSCC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出差异表达的IRGs(DEIRGs)。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DE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 目的旨在构建免疫相关基因(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以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OSCC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出差异表达的IRGs(DEIRGs)。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DE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分析该模型与临床病理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比较OSCC和正常样本共鉴定出36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30个DEIRGs(FDR<0.05,|logFC|>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20个DEIRGs(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其中15个DEIRGs用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作为O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732),并与临床分期(t=-3.484,P<0.001)、B细胞(Cor=-0.180,P=0.002)和CD4^(+)T细胞(Cor=-0.127,P=0.026)密切相关。结论基于15个预后相关DEIRGs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OSCC患者的预后,可帮助临床医生为不同风险的OSCC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 风险预测模型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E2F转录因子1的表达与临床的意义
2
作者 王锦航 崔子峰 +2 位作者 杨凯成 陈彦平 彭士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阐明其在细胞凋亡和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基于R语言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阐明其在细胞凋亡和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基于R语言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OSCC中E2F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发现E2F1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E2F1在O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细胞转染升高和敲低SCC15细胞系中E2F1的表达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2F1表达的改变对SCC15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E2F1在OSCC相关TCGA数据集中呈高表达,与T分期(T2或T4 vs T1)、组织学分级(G2或G3 vs G1)、临床分期(Ⅲ期vsⅠ期)、年龄(中年人vs青年人)和性别(男vs女)相关(P<0.05),多富集于细胞周期或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基因组[P<0.05,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25]。在37例OSCC患者组织中,E2F1的mRNA和蛋白均表达上调(P<0.001),表达上调的E2F1可降低SCC15细胞的凋亡率(P<0.05),以及在细胞周期中降低G1期的比率(P<0.01),并升高S期的比率(P<0.001)。结论:E2F1在OSCC中呈高表达,且可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E2F转录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LAMB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崔子峰 宋绮雯 +2 位作者 杨凯成 彭士雄 陈彦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HPA、TCGA和GEPIA等多个数据库探讨LAMB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HPA数据库分析LAMB3 mRNA和蛋白在不同部位的表达。R软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LAMB3 m...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HPA、TCGA和GEPIA等多个数据库探讨LAMB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HPA数据库分析LAMB3 mRNA和蛋白在不同部位的表达。R软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LAMB3 mRNA在OSCC和正常对照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GEPIA、TCGA数据库应用Log-rank法行预后分析。BioGRID数据库分析与LAMB3具有交互作用的基因。R软件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LAMB3在OSCC中的共表达基因并行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筛选并构建LAMB3共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结果人正常样本中LAMB3 mRNA在舌部表达最高。LAMB3蛋白在2例正常口腔黏膜样本和2例OSCC样本中均为中度表达。LAMB3 mRNA在OSCC中表达上调,与临床分期、年龄和总生存率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性别不相关。OSCC中LAMB3的共表达基因中正相关145个、负相关4个。PPI network中具有相互作用关系最多的前10位基因里多为整联蛋白家族成员(ITGA3、ITGA5、ITGA6、ITGB4)。结论LAMB3在OSCC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年龄和临床分期相关且预后较差,并且与共表达基因中的整联蛋白在OSCC发生或发展相关的功能与通路的调控机制中关系密切,可为LAMB3为靶点的OSCC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LAMB3 生物信息学 整联蛋白
下载PDF
基于TCGA构建口腔鳞癌自噬相关基因风险预测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锦航 彭士雄 +2 位作者 赵建广 陈彦平 崔子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自噬相关基因(ARG)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OSCC中差异表达ARG。依次行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构建ARG风险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风...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自噬相关基因(ARG)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OSCC中差异表达ARG。依次行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构建ARG风险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风险评分(RS)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组间生存差异通过Kaplan-Meier进行评估。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检验模型在预测预后中的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模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Western-blot验证模型中基因BAK1在OSCC中的表达。结果 OSCC中共筛选出37个差异表达ARG(FDR<0.05,|logFC|>1)。行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FADD、NKX2-3、BAK1作为预后相关差异表达ARG,用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即RS=(1.558 5×FADD)+(-0.557 8×NKX2-3)+(1.547 1×BAK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表明,预测模型有效且独立于其他临床因素(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OSCC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614。在较高T分期和较大年龄患者中可发现模型的RS增高(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在OSCC癌组织中BAK1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3.197,P=0.033)。结论 基于FADD、NKX2-3、BAK1等3个ARG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作为OSCC患者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有助于对不同风险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自噬相关基因 风险预测模型 预后
下载PDF
NORA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赫 崔子峰 +2 位作者 靳琳玉 杨凯成 崔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激活的非编码RNA(NORA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88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标本88... 目的探讨DNA损伤激活的非编码RNA(NORA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88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标本88例作为对照。采用PCR检测组织中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同时选取口腔鳞癌细胞系SCC9、CAL27、SCC15及TSCCA细胞,以及正常黏膜HOK细胞,检测各细胞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为2.21±0.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3±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9±0.69、2.62±0.65、2.68±0.68,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1.98±0.67、2.03±0.70、1.93±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和未复发患者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27细胞NORAD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7±0.41,明显高于SCC15、SCC9、TSCCA、HOK细胞(1.40±0.44、1.39±0.46、1.06±0.34和0.51±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RA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上调,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ORAD在CAL27细胞中表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激活的非编码RNA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 癌旁组织 细胞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microRNA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凯成 杨蕾 +5 位作者 赵建广 罗风玉 陈彦平 崔子峰 陈赫 满莎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探讨其与临床参数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OSCC外周血中miRNA的变化,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并分析miRNA与OSCC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总共检... 目的: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探讨其与临床参数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OSCC外周血中miRNA的变化,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并分析miRNA与OSCC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总共检测84种miRNA,其中OSCC患者外周血中上调大于2倍的miRNA有8个;下调小于0.5倍的有18个。其中miR-222-3p和miR-423-5p在外周血的表达与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iR-222-3p高表达和miR-423-5p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均较短(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iR-222-3p高表达可作为OSC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iR-222-3p和miR-423-5p在OSC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差异表达,并有望成为OSCC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iR-222-3p miR-423-5p 生物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miR-214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克 李天客 +3 位作者 宋艳 崔子峰 段玉芹 陈中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索miR-21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miR-214表达水平对RASSF5蛋白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scc-15及cal-27细胞,分别为实验组、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Lipofectamin... 目的探索miR-21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miR-214表达水平对RASSF5蛋白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scc-15及cal-27细胞,分别为实验组、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阴性对照转染不针对任何基因的随机序列。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vere transcrio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4表达情况,噻唑蓝(methylthiazoltetrazolium,MTT)法观察24 h、48 h、72 h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24 h时各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R-214表达下调时RASSF5蛋白的变化。结果转染siRNA的2株细胞系24 h时miR-214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转染miR-214抑制物的细胞系增殖能力有一定程度下降,而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iR-214下调,RASSF5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miR-214高表达促进了口腔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并与抑癌蛋白RASSF5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微小RNA-214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儿童颌面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8
作者 师瑶瑶 肖蕊 +3 位作者 彭士雄 张冠华 崔子峰 张素欣 《北京口腔医学》 2021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它具有高度可变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病人的预...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它具有高度可变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儿童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肿瘤 横纹肌细胞 横纹肌肉瘤 影像表现 文献回顾 合理治疗 颌面部 儿童和青少年
下载PDF
外周血胃蛋白酶原、Toll样受体4对喉癌诊断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9
作者 张义 王志平 +1 位作者 崔子峰 许尧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6期461-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胃蛋白酶原(PG)、Toll样受体4(TLR4)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2例喉癌患者为喉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30例喉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根据... 目的探讨外周血胃蛋白酶原(PG)、Toll样受体4(TLR4)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2例喉癌患者为喉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30例喉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喉癌组患者分为未转移组(n=67)与转移组(n=3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4 mRNA表达,并比较良性组与喉癌组PGⅠ、PGⅡ及TLR4。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GⅠ、PGⅡ、TLR4对喉癌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PGⅠ、PGⅡ、TLR4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喉癌组PGⅠ水平低于良性组,PGⅡ、TLR4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TLR4诊断喉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779、0.874,特异度分别为78.08%、75.00%、70.77%,敏感度分别为73.53%、66.67%、87.25%。转移组PGⅠ低于未转移组,PGⅡ、TLR4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01,P<0.001),PGⅡ、TLR4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47、0.53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PGⅠ低表达、PGⅡ高表达、TLR4高表达是喉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GⅠ、PGⅡ、TLR4能作为预测喉癌的生物学指标,且PGⅠ低表达、PGⅡ和TLR4高表达是喉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胃蛋白酶原 TOLL样受体4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建广 廖文广 +3 位作者 马新虎 杨凯成 崔子峰 陈彦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利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对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示踪,比较术后颈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情况和未行示踪染色的区别,探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对颈淋巴清扫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66例。随... 目的利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对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示踪,比较术后颈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情况和未行示踪染色的区别,探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对颈淋巴清扫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记录两组各检获的总淋巴结数目、实验组中检获的黑染与非黑染淋巴结数目。结果两组淋巴结检获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获的黑染率与转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检获的微小淋巴结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能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颈淋巴清扫标本中淋巴结检获数目,但不能作为判断淋巴结是否已发生转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 CN0期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清扫术 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肌皮瓣血管的解剖与超声评价
11
作者 杨凯成 崔子峰 +3 位作者 赵建广 郭钰 杨英来 陈彦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颏下岛状肌皮瓣(submental musculocutaneous island flap),SMIF血管的显示价值,为SMIF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取拟行SMIF移植的患者35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颏下岛状肌皮瓣(submental musculocutaneous island flap),SMIF血管的显示价值,为SMIF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取拟行SMIF移植的患者35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及颏中点的距离;在超声下探测血管走行,同时行面前静脉、颌外动脉体表标记,并与术中所见血管解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测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经超声探测出面前静脉的6种走行方式,颌外动脉的4种走行方式;测得左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0.53±0.09)cm,距离下颌角的距离为(1.82±0.33)cm,距离颏中点的距离为(6.08±0.52)cm;右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0.52±0.09)cm,距离下颌角的距离为(1.75±0.29)cm,距离颏中点的距离为(6.12±0.63)c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SMIF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变异情况,从而为SMIF的制备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肌皮瓣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走行
原文传递
细针穿刺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组化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英来 赵建广 +1 位作者 陈赫 崔子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头颈肿瘤的术前辅助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其对唾液腺肿瘤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FNAC细胞联合GFAP、Fas-FasL系统免疫组化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 目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头颈肿瘤的术前辅助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其对唾液腺肿瘤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FNAC细胞联合GFAP、Fas-FasL系统免疫组化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行腮腺肿瘤FNAC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FNAC的诊断分为疑似恶性或恶性,良性;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恶性,良性;将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比,明确FNAC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特性;并对53例FNAC细胞块行GFAP、Fas-FasL免疫组化,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347例病例被纳入研究,FNAC中疑似恶性或恶性68例,良性279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恶性52例,良性295例,其中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为ACC(19/347,5.48%),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为PA(193/347,55.62%);FNAC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57.35%,阴性预测值为95.34%,灵敏性为75.00%,特异性为90.17%,对347例病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7.90%,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78)。FNAC的假阴性、假阳性诊断较多出现于ACC与PA中,通过对PA组和ACC组GFAP,Fas及FasL免疫组化,结果示PA胞浆内有棕色颗粒呈阳性表达,ACC组全部癌细胞胞浆内、胞膜均无棕色颗粒,呈阴性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C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评估疑似腮腺恶性肿瘤时联合FNAC细胞块行GFAP、Fas-FasL免疫组化可帮助鉴别ACC、PA,以减少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腮腺肿瘤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E2F1、survivin和mutp5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王锦航 彭士雄 +2 位作者 赵建广 陈彦平 崔子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阐明E2F1、survivin和mutp5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2F1、survivin和mutp53蛋白在52例OSCC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2F1蛋白表达与survivin和mu... 目的阐明E2F1、survivin和mutp5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2F1、survivin和mutp53蛋白在52例OSCC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2F1蛋白表达与survivin和mutp53蛋白表达间的关系,分别明确E2F1、survivin和mutp53蛋白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E2F1、survivin和mutp53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01),其中E2F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survivin(rs=0.446,P=0.001)和mutp53蛋白(rs=0.386,P=0.005)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E2F1蛋白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性别、年龄、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均无关(P>0.05);survivin和mutp53蛋白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但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在OSCC中E2F1、survivin和mutp53蛋白呈高表达,其中E2F1与survivin和mutp53可能发挥协同作用参与OSCC的发生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E2F1 SURVIVIN mutp53
原文传递
牙龈鳞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石艳凤 崔子峰 +2 位作者 赵建广 杨凯成 陈彦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98-301,33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颈部淋巴结为阴性(clinically neg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cN0)的牙龈鳞状细胞癌(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GSC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occult lymphatic metastasis,OLM)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临床颈部淋巴结为阴性(clinically neg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cN0)的牙龈鳞状细胞癌(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GSC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occult lymphatic metastasis,OLM)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对GSCC cN0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78例行Ⅰ~Ⅳ区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END)的GSCC cN0患者颈部OLM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对颈部OLM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78例GSCC cN0患者的颈部OLM转移率为24.16%(43/178),其中I、Ⅱ区分别为15.17%(27/178)、6.18%(11/178),Ⅲ区、Ⅳ区分别为1.12%(2/178)、1.69%(3/178);颈部OLM转移率与性别、癌前病变、病变持续时间、T分期以及发病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颈部OLM、T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可作为影响GSCC患者5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部Ⅰ、Ⅱ区是GSCC cN0患者OLM发生的主要区域。年轻(≤45岁)或组织学分化程度较低可作为同期行END的重要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临床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