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存柱 张晓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感冒通片 双黄连针 壮骨关节丸 清开灵针 消咳喘 过敏反应
下载PDF
中医外治尖锐湿疣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年第9期605-606,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外治综述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性接触传播 泌尿生殖器 局部病变 外治法
下载PDF
从阴引阳汤治疗中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杰 崔存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健康中老年人 从阴引阳 治疗组 疗效观察 IL-2 IL-6 IL-8
下载PDF
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敷料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8期2896-2899,共4页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保湿敷料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2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芙清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外...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保湿敷料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2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芙清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E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4±2.11)比(3.94±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表皮失水量分别为(47.86±3.49)C·U、(20.68±2.43)g/hm^2,对照组分别为(45.96±3.56)C·U、(22.55±2.85)g/h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保湿敷料治疗慢件湿疹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皮损EASI评分,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抗菌保湿敷料 丁酸氢化可的松 慢性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舒肝调冲汤联合清热暗疮胶囊对寻常型坐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7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舒肝调冲汤与清热暗疮胶囊联合用于治疗寻常型座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寻常型座疮患者7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清热暗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舒肝调冲汤与清热暗疮胶囊联合用于治疗寻常型座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寻常型座疮患者7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清热暗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调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睾酮(T)均降低,雌二醇(E2)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清热暗疮胶囊基础上,通过联合疏肝调冲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寻常型座疮患者激素水平,同时促进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座疮 舒肝调冲汤 清热暗疮胶囊 临床症状体征 激素水平
下载PDF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组(治疗组)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2周时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有效率79.03%(49...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组(治疗组)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2周时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有效率79.03%(49/62),对照组57例有效率56.14%(32/5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5.30,p〈O.05);4周时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有效率91.93%(57/62),对照组57例有效率68.42(39/5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53,p〈O.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 脐贴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3期76-76,共1页
目的观察三棱针放血加拔罐结合阿昔洛韦口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带... 目的观察三棱针放血加拔罐结合阿昔洛韦口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 拔罐疗法
下载PDF
氮斯汀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崔存柱 李明华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疾病治疗 抗过敏药物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皮肤病 受体拮抗作用
下载PDF
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9
作者 崔存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536-537,共2页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生物共振治疗,对照组用咪唑斯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生物共振治疗,对照组用咪唑斯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0.0%、对照组78.0%,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0%、对照组1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生物共振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存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8和IL-17.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和IL-17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2.92、3.06,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8和IL-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中药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存柱 陈冬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775-776,共2页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2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酸胶囊,观察组给予银屑病方,两组均治疗3...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2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酸胶囊,观察组给予银屑病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严重指数( PASI )、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0/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61/6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94);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0.96±0.0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t=9.041,P=0.0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9%(χ2=13.073,P=0.019);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分别为(4.03±0.03)200/s、(5.02±0.05)30/s、(9.56±0.13)10/s,显著优于对照组(t=10.231、9.086、9.427,P=0.019,0.027,0.025)。结论银屑病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有效方剂,能显著降低血液黏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热证 血液流变学 银屑病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