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高分子黄原胶的性能、应用与功能化 被引量:28
1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徐世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28,共6页
讨论了黄原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从有关黄原胶的性能、开发应用以及在抗菌素药物负载与控释、分散稳定与防腐作用 ,及其与有机硅化合物配伍制备消泡表面活性材料等 ,进行功能化改性方面 ,综述了近 2 0年来国内外研究状况 。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 黄原胶 性能 应用 功能化 改性 结构 食品工业 应用
下载PDF
新型加成型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孟忠 冯圣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123,共3页
以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以胺类化合物为固化交联剂进行了新型加成型硫化硅橡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基胶分子量为2×104~3×104,环氧链节数为1%时,采用脂肪胺TEPA、PEPA等以及703#为固... 以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以胺类化合物为固化交联剂进行了新型加成型硫化硅橡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基胶分子量为2×104~3×104,环氧链节数为1%时,采用脂肪胺TEPA、PEPA等以及703#为固化剂,制备得到了具有一定机械力学强度的中温硫化硅橡胶。在基胶分子量约为5×105,环氧链节数为0.4%~0.5%时,以PEPA为固化交联剂,在130℃×4h二段硫化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了拉伸强度为2.0~2.3MPa,邵氏硬度为46~76的高温硫化硅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聚硅氧烷 加成型 硫化 硅橡胶 橡胶
下载PDF
含环氧基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孟忠 冯圣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75-479,共5页
含环氧基聚硅氧烷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着重介绍含环氧基聚硅氧烷的种类、制备方法、性能特点等。
关键词 环氧基 聚硅氧烷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硫化过程的分子运动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孟忠 冯圣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71-377,共7页
采用扭辫分析法详细研究了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110~230K范围内的分子运动情况,讨论了环氧基团对聚二甲基硅氧烷主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次级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及粘流温度等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含环氧基聚二甲基... 采用扭辫分析法详细研究了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110~230K范围内的分子运动情况,讨论了环氧基团对聚二甲基硅氧烷主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次级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及粘流温度等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含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300~440K温度范围内的交联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有机胺类化合物及胺基硅树脂在363~383K范围内与含环氧基聚硅氧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聚硅氧烷 TBA 硫化 聚二甲基喹氧烷
下载PDF
含环氧基聚硅氧烷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孟忠 冯圣玉 《有机硅材料》 CAS 2000年第5期8-9,共2页
采用阴离子催化平衡共聚法制备出粘度为 3 0 0 0mPa·s,环氧链节质量分数为 1%~ 5 %的含环氧基聚硅氧烷 ,并对其进行了乳化 。
关键词 环氧基 聚硅氧烷 乳液 平衡共聚法 硅油
下载PDF
有机硅建筑密封材料的性能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张叆霞 《中国胶粘剂》 CAS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介绍了有机硅建筑密封材料的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有机硅 密封材料 建筑密封材料
下载PDF
用无机-有机硅在位填充法制备RTV硅橡胶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孟忠 张爱霞 冯圣玉 《有机硅材料》 CAS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处理白炭黑为原料 ,在酸性活化矿物材料催化下 ,采用在位填充法制成了无机 -有机亚微米复合聚有机硅氧烷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料 ,制得了具有一定强度的室温硫化硅橡胶。讨论了催化剂类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及矿物材...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处理白炭黑为原料 ,在酸性活化矿物材料催化下 ,采用在位填充法制成了无机 -有机亚微米复合聚有机硅氧烷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料 ,制得了具有一定强度的室温硫化硅橡胶。讨论了催化剂类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及矿物材料种类、白炭黑处理方法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处理白炭黑在碱存在下、在 80~ 1 0 0℃不发生阴离子催化聚合反应 ;但在酸性活化矿物材料催化下 ,在 60~ 1 0 0℃反应 3~ 4h即可完成平衡聚合。采用溶剂单体回流法处理的白炭黑及酸性活化硅藻土催化剂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硅复合聚合物 在位填充法 酸性活化硅藻土 室温硫化硅橡胶 气相法白炭黑
下载PDF
《化学建材》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刘保安 《设计艺术研究》 1997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建材 教学方法 课题设计 生产工艺 建筑密封材料 建筑材料 重点内容 合成实验 工业分析 建筑胶粘剂
下载PDF
有机硅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1 位作者 张靉霞 冯圣玉 《化学建材》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介绍了有机硅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有机硅 防水材料 建筑防水材料 性能 防水涂料
下载PDF
合成有机硅织物后整理助剂用碳官能基硅烷单体的开发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孟忠 《有机硅材料》 CAS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介绍了氨烃基、环氧烃基、巯烃基、羧烃基、羟烃基及氟烃基等碳官能基硅烷单体的合成方法 ,合成相应的碳官能基改性硅油的工艺路线及其改性硅油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成 有机硅 织物后整理助剂 硅烷 硅油 氨烃基 环氧烃基 巯烃基 羧烃基 羟烃基 氟烃基
下载PDF
环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特性粘数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孟忠 冯圣玉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采用端基分析法测定了环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数均摩尔质量(Mn),研究了其特性粘数([η])与Mn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环氧基 聚二甲基硅氧烷 粘数 摩尔质量
下载PDF
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3 位作者 袁伟忠 席靖宇 朱路 唐小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0-867,共8页
介绍了一类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合成与性质。该类聚合物是通过氧原子有规律地插入聚硅烷主链,形成具有氧杂低聚硅烷的序列结构(—[(SiMe2)mO]n—)。聚合物的主链呈现了聚硅烷以及聚硅氧烷的杂化体结构。通过对此类... 介绍了一类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合成与性质。该类聚合物是通过氧原子有规律地插入聚硅烷主链,形成具有氧杂低聚硅烷的序列结构(—[(SiMe2)mO]n—)。聚合物的主链呈现了聚硅烷以及聚硅氧烷的杂化体结构。通过对此类聚合物性质的研究,能够获得有关此类聚合物行为的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聚硅烷和聚硅氧烷化学性质的了解。总结了此类聚合物的两类有效合成方法:通过α,ω二功能基封端的线性硅烷低聚体缩聚反应法以及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法,包括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平衡和反应机理。讨论了此类聚合物的表征、热稳定性及其结构形态。在结论部分展望了此类聚合物的预期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硅杂醚 聚硅烷 聚硅氧烷 氧杂全甲基多硅烷聚合物 光电导聚合物 陶瓷前驱体材料
下载PDF
粉煤灰外加剂改性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谢续光 《云南建材》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粉煤灰资源充足,其开发利用即可提高生产效益又可减少污染,保护国土资源.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外加剂 强度 耐磨性
下载PDF
无机-有机硅在位填充法制备硅橡胶的研究
14
作者 崔孟忠 李竹云 +3 位作者 刘曙光 冯圣玉 张圣友 于淑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205-207,共3页
通过亚微米无机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并制备了作为阳离子催化剂的活性白土,研究了在位分散法无机-有机硅亚微米复合聚合物的合成工艺,并以此聚合物制备得到了机械力学性能优异的室温硫化硅橡胶.
关键词 气相白碳黑 活性白土 硅橡胶 在位分散法
下载PDF
主链掺杂原子聚硅烷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崔孟忠 唐小真 《有机硅材料》 CAS 2005年第4期26-31,共6页
介绍了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原子聚硅烷的研究概况。在介绍了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两种有效合成方法、开环聚合机理研究进展的同时,简要介绍了聚硅烷或其低聚物掺杂其它原子的新型化合物;讨论了此类聚合物的相关性能及其结... 介绍了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原子聚硅烷的研究概况。在介绍了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两种有效合成方法、开环聚合机理研究进展的同时,简要介绍了聚硅烷或其低聚物掺杂其它原子的新型化合物;讨论了此类聚合物的相关性能及其结构形态,并展望了此类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烷 聚硅氧烷 环硅杂原子化合物 全甲基主链掺杂聚硅烷
下载PDF
功能化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趋势
16
作者 崔孟忠 孙建军 李嘉 《有机硅材料》 CAS 2001年第S1期5-7,18,共4页
概述了目前国内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 ,指出了织物后整理助剂中存在的各种有毒害物质 ,以及生物降解性差等危害性 ,并从高分子材料合成。
关键词 织物后整理助剂 功能化 高分子合成材料
下载PDF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种新型有机硅化合物异构体的振动光谱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一新 崔孟忠 +1 位作者 唐小真 王曙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57-1262,i001,共7页
在B3LYP/6-31+G(d)的水平上,对两种含有手性Si原子的新型有机硅单体Si_2(CH_3)_2H_2N_2(C_2H_5)_4和Si_4(CH_3)_4H_4N_2(C_6H_5)_2的几种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在全参量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计算,同时对所研究的体系进... 在B3LYP/6-31+G(d)的水平上,对两种含有手性Si原子的新型有机硅单体Si_2(CH_3)_2H_2N_2(C_2H_5)_4和Si_4(CH_3)_4H_4N_2(C_6H_5)_2的几种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在全参量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计算,同时对所研究的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性质和低能激发态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理论计算表明,构象异构体之间的红外光谱差异不大,热力学和低能激发态性质也相似;顺/反结构相似的异构体之间红外光谱差异不大,但热力学和低能激发态性质却呈现差异;旋光异构体或顺/反结构相差较大的异构体之间,红外光谱和热力学及低能激发态性质有明显的差异.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红外光谱中Si—H振动峰的裂分是由异构体的存在所致,并找到裂分峰所对应的异构结构.Si—H键振动频率与其键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化合物 振动光谱 理论研究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构型优化 光谱差异 红外光谱 B3LYP 有机硅单体 热力学性质 构象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 激发态 频率计算 简谐振动 振动频率 低能 计算表 结构 长相关 相似 原子 手性
下载PDF
PEO-LiClO_4-ZSM5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I.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席靖宇 马晓梅 +1 位作者 崔孟忠 唐小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1-406,共6页
首次以“择形”分子筛ZSM5为填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PEO-LiClO_4-ZSM5全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交流阻抗实验表明ZSM5的引入可以显著地提高CPE的离子电导率.利用交流阻抗-稳态电流相结合的方法对CPE的锂离子迁移数进行了测定,结... 首次以“择形”分子筛ZSM5为填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PEO-LiClO_4-ZSM5全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交流阻抗实验表明ZSM5的引入可以显著地提高CPE的离子电导率.利用交流阻抗-稳态电流相结合的方法对CPE的锂离子迁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掺入ZSM5后锂离子迁移数明显升高.ZSM5的含量为10%时,CPE同时具有最高离子电导率1.4×10-5S?cm-1(25℃)和最大锂离子迁移数0.353.PEO-LiClO_4-ZSM5/Li电极界面稳定性实验表明PEO-LiClO_4-ZSM5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离子电导率 PEO 电流 电极 交流阻抗 首次 升高 实验
下载PDF
PEO-LiClO_4-ZSM-5复合聚合物电解质——ZSM-5对锂离子选择通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席靖宇 马晓梅 +1 位作者 崔孟忠 唐小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0-333,共4页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TL i+ 和离子电导率 ,但以 Li-ZSM-5为填料时 TL i+ 最高 ,这是因为ZSM-5的特殊二维孔道结构有利于阳离子 Li+的进入 ,而排斥阴离子 Cl O- 4的通过 .较高的 TL i+ 和室温离子电导率说明 PEO-Li Cl O4 -ZSM-5有可能作为全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迁移数 离子电导率 分子筛 ZSM-5
下载PDF
异氰酸酯官能化二元乙丙橡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永涛 辛志荣 +2 位作者 崔孟忠 虞乐舜 殷敬华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1年第4期278-285,共8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为引发剂 ,3 异氰酸酯基 4 甲苯氨基甲酸烯丙酯 (TAI)为接枝单体 ,对二元乙丙橡胶 (EPM )进行了自由基接枝官能化 ,产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旋转流变仪进行了表征 ,并用化学滴定法对接枝率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为引发剂 ,3 异氰酸酯基 4 甲苯氨基甲酸烯丙酯 (TAI)为接枝单体 ,对二元乙丙橡胶 (EPM )进行了自由基接枝官能化 ,产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旋转流变仪进行了表征 ,并用化学滴定法对接枝率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影响接枝率的主要因素为引发剂和单体的浓度 ,反应时间及温度 ;官能化乙丙橡胶的重均分子量虽然比未官能化的乙丙橡胶增加了两倍左右 ,但没有发现凝胶 ;接枝产物与金属铝的粘结性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乙丙橡胶 官能化 异氰酸酯 接枝共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