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宏春 赵芸 +4 位作者 黄海涛 李红莉 余继忠 张建勇 吴云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茉莉花茶是茶叶和茉莉鲜花拼和、窨制加工而成的再加工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风味品质独特,已有1000多年历史。综述了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和窨制机理,以及茉莉花茶风味品质特性和品质形成机理,为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和风味... 茉莉花茶是茶叶和茉莉鲜花拼和、窨制加工而成的再加工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风味品质独特,已有1000多年历史。综述了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和窨制机理,以及茉莉花茶风味品质特性和品质形成机理,为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和风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加工 窨制 风味 品质评价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茶树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红莉 卢健 +4 位作者 赵芸 黄海涛 崔宏春 朱建杰 任国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02-1907,共6页
为了获得对茶树炭疽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茶树根际土壤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细菌63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茶树炭疽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菌株HZ-01,其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1.5%。结合菌株形态学、... 为了获得对茶树炭疽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茶树根际土壤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细菌63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茶树炭疽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菌株HZ-01,其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1.5%。结合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HZ-0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胞外水解酶活性分析显示,HZ-01菌株具有产生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HZ-01的发酵产物对茶树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菌株HZ-01在防控茶树炭疽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炭疽菌 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杭州白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
3
作者 于昊男 黄海涛 +3 位作者 赵芸 崔宏春 程志强 何普明 《茶叶》 202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杭州白茶是一种新兴的白茶品类,本文系统分析了杭州白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杭州白茶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福鼎白茶(P<0.05),而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较低。2023年产杭州白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杭州白茶是一种新兴的白茶品类,本文系统分析了杭州白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杭州白茶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福鼎白茶(P<0.05),而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较低。2023年产杭州白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较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杭州白茶生产标准和品牌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白茶 理化性质 抗氧化 茶叶功能成分
下载PDF
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白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宏春 黄海涛 +5 位作者 郑旭霞 赵芸 张建勇 敖存 师大亮 窦立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的白茶适制性,以‘福鼎大白’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所制白茶具有外形毫色银白、汤色浅嫩绿明、滋味清鲜、毫香显、肥嫩成朵优良品质特征,除‘790118’、‘790218’和‘眉峰’外,其余品种感官审评总分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评分高,并且得分在93分以上的有‘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90118’、‘福云14’、‘791201’、‘730430’、‘福云12-27’、‘眉峰’、‘福云9-6’、‘740208’品种加工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P<0.05),‘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40208’、‘790118’、‘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品种加工白茶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酚氨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汤L^(*)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归为4类,与前述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基本吻合。综合评价表明,‘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品种加工白茶的品质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树品种 适制性 加工 感官品质
下载PDF
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菌分离鉴定及其植物源抑菌剂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莉 周铁锋 +4 位作者 毛宇骁 黄海涛 崔宏春 郑旭霞 赵芸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为筛选出对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对该地区的茶树炭疽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采用浓度梯度试验测定了3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毒力。... 为筛选出对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对该地区的茶树炭疽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采用浓度梯度试验测定了3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毒力。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的主要病原为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在200 mg·L^(-1)时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对该菌的抑菌活性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8%以上,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71.459、77.155、110.753 mg·L^(-1)。显微观察发现,在添加有效中浓度的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的培养基上进行病原菌培养时,菌丝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呈现变形扭曲、皱缩干瘪等现象。综上所述,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对山茶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菌 植物提取物 抑菌活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不同压扁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敖存 牛小军 +3 位作者 师大亮 李红莉 崔宏春 赵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84-187,191,共5页
[目的]开发具有龙井茶形状特征的扁形红茶。[方法]在冻融发酵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自动扁茶炒制机压扁做形中的温度、投叶量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并对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色差和理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做形处理... [目的]开发具有龙井茶形状特征的扁形红茶。[方法]在冻融发酵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自动扁茶炒制机压扁做形中的温度、投叶量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并对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色差和理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感官品质及滋味成分溶出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机器设定温度160℃,投叶量120 g,炒制5~6 min至九成干的工艺最利于扁形红茶的品质形成,达到外形扁平挺直,乌褐油润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红茶 品质 做形
下载PDF
冷泡工夫红茶关键加工工艺技术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师大亮 崔宏春 +3 位作者 敖存 赵芸 余继忠 黄伟红 《茶叶》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冷冻时间、不同干燥提香方式加工的冷泡工夫红茶茶样的感官评审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48h冷冻工艺技术处理后的茶样叶底色泽红亮,发酵均匀,且水浸出物含量较对照提高10%-20%;三种不同干燥提香方式...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冷冻时间、不同干燥提香方式加工的冷泡工夫红茶茶样的感官评审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48h冷冻工艺技术处理后的茶样叶底色泽红亮,发酵均匀,且水浸出物含量较对照提高10%-20%;三种不同干燥提香方式的比较结果表明炭焙提香工艺最优,表明采用冷冻48h处理结合炭焙提香的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的冷泡红茶品质最佳,该工艺生产冷泡红茶具有示范推广的可行性,尤其是原料较为粗大的品种采用冷泡红茶工艺技术所制干茶品质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冷冻工艺 干燥提香 品质提升
下载PDF
不同理条处理对扁形红茶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敖存 师大亮 +3 位作者 牛小军 李红莉 崔宏春 赵芸 《茶叶》 202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为加工外形挺直光滑的扁形红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萎凋叶加压理条过程中的投叶量、理条频率、时长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100 g/槽,频率185次/min不加压理条35 min,频率135次/min加压理条18 min制得扁形红茶品质最佳,其外... 为加工外形挺直光滑的扁形红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萎凋叶加压理条过程中的投叶量、理条频率、时长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100 g/槽,频率185次/min不加压理条35 min,频率135次/min加压理条18 min制得扁形红茶品质最佳,其外形扁平、较挺直、乌褐较润,汤色红明,香气尚高甜,滋味浓醇,叶底嫩匀成朵,较红较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条 扁形红茶 品质
下载PDF
白茶主要生化成分比较及药理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崔宏春 余继忠 +4 位作者 周铁峰 黄海涛 郭明敏 师大亮 张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408,共4页
比较分析了白茶与我国其他五大茶类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含量,阐述了白茶的药理功效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白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茶 生化成分 含量 药理功效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绿茶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崔宏春 余继忠 +4 位作者 张建勇 郑旭霞 郭明敏 敖存 毛宇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9-212,共4页
为了探明不同方式的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对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采用不同杀青工艺(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不同揉捻工艺(轻压揉捻、重压揉捻、传统揉捻)、不同干燥工艺(烘干、炒干、烘炒干)分析绿... 为了探明不同方式的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对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采用不同杀青工艺(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不同揉捻工艺(轻压揉捻、重压揉捻、传统揉捻)、不同干燥工艺(烘干、炒干、烘炒干)分析绿茶产品中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等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复杂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及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工艺、轻压揉捻工艺、烘炒干工艺较有利于提高EGCG、C、EGC、EC、ECG等儿茶素组分的保留率,而且简单儿茶素组分C在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保留,并且可能由于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氧化、异构化等作用,其含量反而得到了提高,增幅达3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儿茶素 茶多酚 加工工艺 保留率
下载PDF
发酵条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宏春 张建勇 +4 位作者 赵芸 黄海涛 敖存 李红莉 师大亮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7-233,共7页
综述了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时间和外源添加物等发酵因子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未来研发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发酵 红茶 茶色素 形成
下载PDF
影响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宏春 江和源 +3 位作者 张建勇 袁新跃 刘晓辉 江用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305-8307,8361,共4页
[目的]分析茶叶中化学物质对茶多糖定量分析的干扰影响。[方法]比较分析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色素、咖啡碱等干扰因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探索双氧水氧化脱除色素,PVPP络合茶多酚等消除干扰因素的方法,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结... [目的]分析茶叶中化学物质对茶多糖定量分析的干扰影响。[方法]比较分析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色素、咖啡碱等干扰因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探索双氧水氧化脱除色素,PVPP络合茶多酚等消除干扰因素的方法,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色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性较大,蛋白质、咖啡碱和氨基酸干扰性相对较小;建立的茶多糖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采用此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炒青绿茶多糖含量为1.83%,红碎茶多糖含量为2.26%,乌龙茶多糖含量为1.37%,均低于文献报道的茶多糖含量。[结论]样品前处理方法"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可以更准确、更简便地应用于茶多糖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含量 干扰 因素
下载PDF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宏春 江和源 +5 位作者 张建勇 寇小红 袁新跃 刘晓辉 高晴晴 江用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0-203,共4页
对茶多糖的理化性质、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茶多糖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茶多糖 一级结构 高级结构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西湖龙井茶品质差异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宏春 张建勇 +5 位作者 敖存 黄海涛 郑旭霞 赵芸 师大亮 余继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68-273,共6页
为明晰不同加工工艺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性差异,采用全机制、一青机制后手工、二青机制后手工、全手工等4种方式加工西湖龙井茶,比较分析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含量,并分析色差值与汤色的关系。结果表明,一青机制后手工、二青机制后手工工... 为明晰不同加工工艺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性差异,采用全机制、一青机制后手工、二青机制后手工、全手工等4种方式加工西湖龙井茶,比较分析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含量,并分析色差值与汤色的关系。结果表明,一青机制后手工、二青机制后手工工艺的茶外形优于纯手工工艺的茶叶,一青机制后手工工艺的西湖龙井茶滋味、香气与纯手工工艺的茶叶相当,且优于全机制工艺,即扁形炒制机青锅1次与手工辉锅结合的一青机制后手工工艺有利于提升西湖龙井茶品质;4种方式加工的西湖龙井茶的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L值差异不显著(P>0.05),a值、b值差异显著(P<0.05);一青机制后手工工艺有利于西湖龙井茶EGCG、GCG、谷氨酰胺、茶氨酸等关键风味化学物质的保留。采用一青机制后手工的创新工艺,显著改善了全机制西湖龙井茶滋味和香气品质,与全手工工艺的西湖龙井茶品质相当,可为西湖龙井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加工工艺 品质 化学成分 机制 手工
下载PDF
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品系(品种)红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宏春 黄海涛 +5 位作者 张建勇 敖存 郭敏明 余继忠 毛宇骁 郑旭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充分利用浙江省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资源,开发高品质红茶。[方法]以杭茶11、HC740507、HC740227、大红、杭茶21、红云、红魁7种高茶多酚品系(品种)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对其品质进行理化评价和感官评价,研究了其红茶适制性及品质特征... [目的]充分利用浙江省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资源,开发高品质红茶。[方法]以杭茶11、HC740507、HC740227、大红、杭茶21、红云、红魁7种高茶多酚品系(品种)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对其品质进行理化评价和感官评价,研究了其红茶适制性及品质特征。[结果]春季适宜制作红茶的顺序是HC740227、HC740507、杭茶11、杭茶21、大红、红云和红魁;夏季适宜制作红茶的顺序是大红、红云、HC740227、红魁、HC740507、杭茶11和杭茶21;秋季适宜制作红茶的顺序是HC740227、HC740507、杭茶11、大红、杭茶21、红云和红魁。[结论]明确了浙江省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品种的不同季节红茶适制性,可为高多酚茶树资源加工高品质红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红茶 中小叶种 高茶多酚 适制性
下载PDF
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崔宏春 余继忠 +6 位作者 黄海涛 周铁锋 郑旭霞 师大亮 郭敏明 江和源 江用文 《茶叶》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茶多糖是从茶叶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些年已发展成为茶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 茶多糖是从茶叶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些年已发展成为茶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昆虫信息化合物在茶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宏春 周铁锋 +4 位作者 郑旭霞 毛宇骁 敖存 黄海涛 余继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108-110,共3页
综述了昆虫信息化合物的概念及种类、昆虫信息化合物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茶园常用昆虫信息化合物等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昆虫信息化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昆虫信息化合物 茶园 害虫 防治
下载PDF
杭州市有机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宏春 余继忠 +3 位作者 郑旭霞 周铁锋 黄海涛 敖存 《茶叶》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简述了杭州市有机茶的发展概况、有机茶认证现状、有机茶生产技术现状等,并提出杭州市有机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有机茶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五) 茶多糖的提取制备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宏春 江和源 +1 位作者 张建勇 江用文 《中国茶叶》 2009年第5期12-15,共4页
主要介绍了茶多糖的制备技术,包括提取技术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多种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茶多糖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的搭配组合还需优化,绿色环保与低耗能、低成本是茶多糖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茶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崔宏春 周铁锋 +3 位作者 余继忠 敖存 黄海涛 郑旭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285-1287,共3页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及48 h内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定了油茶皂素对2种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及48 h内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定了油茶皂素对2种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0.20和17.38 mg·mL-1;对2种病害致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茶轮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低剂量施药即可短时间内抑制其孢子萌发;油茶皂素浓度100 mg·mL-1对2种病害防效分别达74.58%和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皂素 茶轮斑病 茶白星病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