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熔盐电解废料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勇 陈月华 崔小震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研究了稀土熔盐电解废料的回收工艺,考查了粒度、温度、酸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杂质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渣中残留的氧化钙含量随粒度减小、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选定条件下进行的放大实验中,主要非稀土杂质钙、铝... 研究了稀土熔盐电解废料的回收工艺,考查了粒度、温度、酸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杂质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渣中残留的氧化钙含量随粒度减小、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选定条件下进行的放大实验中,主要非稀土杂质钙、铝和铁的去除率超过94%,制取的稀土氟化物和稀土氧化物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稀土总收率达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废料 回收 浸出 稀土氟化物 稀土氧化物
下载PDF
氧化铈超微粉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勇 崔小震 +1 位作者 刘卫 陈月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8期221-223,共3页
采用萃取分离生产线取得的氯化铈料液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利用转形工艺合成氧化铈前驱体,最后前驱体通过烘干和焙烧制备了超微氧化铈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粒度分析仪研究了不同的碳酸氢铵与铈离子物质... 采用萃取分离生产线取得的氯化铈料液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利用转形工艺合成氧化铈前驱体,最后前驱体通过烘干和焙烧制备了超微氧化铈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粒度分析仪研究了不同的碳酸氢铵与铈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料比)对超微粉前驱体的液计回收率、粒度(D50)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前驱体为碱式碳酸铈,其粒度(D50)小于3μm;当料比由2.6:1逐渐增加到3.5:1时,氧化铈超微粉前驱体的液计回收率逐渐上升,而其粒度与粒度分布均有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且当料比为3:1时粒度分布最佳,分布系数为0.739,此时液计回收率为98.31%,D50为1.790μm,对应的超微氧化铈粉粒径均匀,为0.1~0.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氧化铈粉 前驱体 碱式碳酸铈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独居石酸溶渣资源综合回收绿色循环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小震 陈月华 +2 位作者 任萍 朱焱 许鸽鸣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6,共6页
独居石精矿经碱分解提取稀土后剩下的放射性酸溶渣还含有REO、ThO2、U3O8及未被分解的锆英石、独居石等有价资源。采用选冶联合法使铀、钍、稀土在系统内实现闭路循环,回收了精矿中的有用资源,综合回收率大于97%,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性... 独居石精矿经碱分解提取稀土后剩下的放射性酸溶渣还含有REO、ThO2、U3O8及未被分解的锆英石、独居石等有价资源。采用选冶联合法使铀、钍、稀土在系统内实现闭路循环,回收了精矿中的有用资源,综合回收率大于97%,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性核素铀、钍的排放。具有低酸度、低温度特点,解决了浸渣不易分层和过滤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酸溶渣 稀土 绿色回收
原文传递
钛白废酸提钪工艺中锆钪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卫 杨泱 崔小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3,共5页
针对钛白废酸提钪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锆钪分离的问题,采用氢氟酸洗涤富钪锆有机相。研究表明,氢氟酸浓度在0.3 mol/L^0.8 mol/L时,锆的洗脱率为28.23%~77.87%,洗液中钪浓度均小于2μg/m L,当氢氟酸浓度大于0.8 mol/L时,洗液中钪大于2μg/m... 针对钛白废酸提钪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锆钪分离的问题,采用氢氟酸洗涤富钪锆有机相。研究表明,氢氟酸浓度在0.3 mol/L^0.8 mol/L时,锆的洗脱率为28.23%~77.87%,洗液中钪浓度均小于2μg/m L,当氢氟酸浓度大于0.8 mol/L时,洗液中钪大于2μg/m L,且洗液中钪浓度随着氢氟酸浓度增大而增大;洗涤时间小于10min时和大于15 min时,洗涤效果差,当洗涤时间控制在10 min^15 min时大部分锆可被氢氟酸洗脱;单级洗涤效果优于串级洗涤效果;洗涤相比O/A=2∶1时,锆的洗脱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废酸 分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