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吲哚酚对肌少症信号通路及CKD患者肌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黄诗琦 崔师妍 +1 位作者 徐鹏昊 姜晨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55-159,共5页
肌少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蛋白质摄入不足、活动量减少、慢性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肌肉质量、重量及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类临床并发症。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作为... 肌少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蛋白质摄入不足、活动量减少、慢性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肌肉质量、重量及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类临床并发症。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作为蛋白结合性尿毒症毒素,不易通过临床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去除,其能通过调控各信号因子,影响多条肌少症通路及机制对骨骼肌细胞造成损害。本文通过总结肌少症主要信号通路及机制,探讨IS是如何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骨骼肌细胞萎缩、纤维化等病理情况,从而导致CKD患者肌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硫酸吲哚酚 慢性肾脏病 肌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肾主骨”理论的FGF23-Klotho轴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CKD-MBD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师妍 姜晨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1期229-234,共6页
CKD-MBD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慢性肾脏病中,由Klotho降低和FGF23升高所引起的FGF23-Klotho轴失调、Wnt/β-catenin信号紊乱是导致CKD-MBD发病和进展的关键因... CKD-MBD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慢性肾脏病中,由Klotho降低和FGF23升高所引起的FGF23-Klotho轴失调、Wnt/β-catenin信号紊乱是导致CKD-MBD发病和进展的关键因素。“肾主骨”理论源于古籍《黄帝内经》,是先贤医家对肾与骨之间生理及病理关系的深刻总结,从肾论治骨病亦是历代医家沿用的治病法则之一。且FGF23-Klotho信号轴亦将肾脏与骨骼的生理、病理紧密连接,表明FGF23-Klotho轴与“肾主骨”理论的内涵联系密切。从“肾主骨”理论角度探讨FGF23-Klotho轴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CKD-MBD的关系,深化对“肾主骨”理论的认识,以期丰富中医药从肾论治CKD-MBD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骨 CKD-MBD FGF23-Klotho轴 WNT/Β-CATENIN
下载PDF
腹膜组织驻留巨噬细胞与腹膜透析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鹏昊 崔师妍 +1 位作者 黄诗琦 姜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因其灵活的透析方式、更好的透析舒适性、保护残余肾功能、费用低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全世界约380万例患终末期肾病,其中大约11%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因其灵活的透析方式、更好的透析舒适性、保护残余肾功能、费用低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全世界约380万例患终末期肾病,其中大约11%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1])。PD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PDRP)是PD技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残余肾功能 肾脏替代治疗 腹膜组织 腹膜透析 透析方式 巨噬细胞 相关性腹膜炎
下载PDF
基于AMPK/SIRT1/SREBP1信号通路探究膜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4
作者 王含香 林威 +6 位作者 崔师妍 徐荣佳 徐鹏昊 黄诗琦 李雨琛 戴欣晴 姜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9-515,共7页
目的 基于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 目的 基于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信号通路观察膜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挑选15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利用改良Border法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组和膜肾颗粒低、高剂量(1.85、7.38 g/kg)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检测大鼠造模前、造模后、给药结束后24 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ty,UTP);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基底膜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namine,PASM)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Nephrin、AMPK/SIRT1/SREBP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BUN、Scr水平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TP、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肾组织Nephrin、p-AMPKα/AMPKα和SIRT1表达显著降低(P<0.01),SRE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UTP、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Nephrin、p-AMPKα/AMPKα、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SRE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膜肾颗粒可以显著减少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水平,可能与上调肾组织AMPKα/SIRT1信号通路表达,减少SREBP1合成,改善脂代谢重编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脂代谢 膜肾方 膜肾颗粒 AMPK/SIRT1/SREBP1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H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IgA肾病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晨 徐荣佳 +3 位作者 崔师妍 徐鹏昊 夏泽鲁 杨洪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6576-6585,共10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挖掘益肾化湿颗粒的主要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益肾化湿颗粒治疗IgA肾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质谱技术对益肾化湿颗粒主要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并运用TCMSP、ETCM...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挖掘益肾化湿颗粒的主要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益肾化湿颗粒治疗IgA肾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质谱技术对益肾化湿颗粒主要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并运用TCMSP、ETCM、SymMAP数据库获得活性成分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得IgA肾病的疾病靶点,对药效疾病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进一步运用Cytoscape_v3.8.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Atuodock软件对筛选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进行结合位点模拟验证。结果共鉴定出益肾化湿颗粒主要成分68个,包括香豆素类、三萜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共获得益肾化湿颗粒治疗IgA肾病活性成分43个,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74个,其中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皮质醇受体基因等;涉及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黄芪甲苷III、黄芪甲苷IV、泽泻醇A与IgA肾病的预测靶点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能够通过抗炎、调节免疫、改善类固醇效应等治疗IgA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湿颗粒 IGA肾病 HPLC-Q-TOF-MS/MS 网络药理学 柴胡皂苷A 黄芪甲苷Ⅲ 黄芪甲苷Ⅳ 泽泻醇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