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人文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崔恩烈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0,共2页
-
文摘
在大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的地位是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大学科技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习的只是科学 ,而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习的是“人学”。“人学”的作用 ,是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人文教育能以更大的深度和广度去挖掘科技领域中的人文因素 ,使科技教育增值。大学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
-
关键词
人文教育
不可替代性
文化生命
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科技教育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素质教育与人才观念的全新思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崔恩烈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16,共2页
-
文摘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革命与发展的主潮。素质教育的实施,必然使人才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人才是资源的观念,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人才是创新的观念,创新历来是人才的活动;人才是导向的观念,是指优秀人才对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人才是效益的观念,指的是人才是财富。
-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才观念
人才资源
创新性
导向性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编辑主体论
- 3
-
-
作者
崔恩烈
崔克实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副研
大连工人报社编辑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
文摘
编辑是人类文化建构的社会代表,这是编辑在对人类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主体地位。人类的一切思想成果,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利用一定的传播渠道和手段,才能保存下来,传播下去,编辑活动正是使人类文化能得以留存和传播的中介。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不是配角,从社会分工意义上讲。
-
关键词
编辑
社会代表
文化中介
创造性劳动
主体论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高等教育消费
- 4
-
-
作者
崔恩烈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高等教育消费 ,就是让大学生承担教育个人成本。我国高等教育要和世界接轨向大众化的方向转变 ,就必须让老百姓出资办高等教育。建立教育个人成本分担制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国人的教育消费。对于无力支付高额教育消费的困难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资助措施 ,以保证这项重大改革的顺利进行。
-
关键词
助学贷款制度
个人教育成本
高等教育
教育消费
成本分担制
改革
中国
-
Keywords
consump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s education cost
the system of individuals' paying their education cost
reform
measures to aid poor students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精品战略是学报变革的必然选择
- 5
-
-
作者
崔恩烈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7-49,共3页
-
文摘
精品战略是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报精品有一定的涵化标准。
-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精品战略
涵化标准
对策
-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我国人才资源管理的反思
- 6
-
-
作者
崔恩烈
刘岩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委党校
-
出处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回顾历史 ,对我国人才资源的管理情况进行了反思 。
-
关键词
人才资源
中国
投入
产出
开发利用
宏观统筹
微观管理
高等教育
高校
-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校对定位及编校不可合一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崔恩烈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5,共3页
-
-
关键词
编辑工作
校对定位
编校合一
-
分类号
G23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学报编辑的角色认知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崔恩烈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72-74,共3页
-
文摘
从社会历史的意义说,学报编辑是本职的主体;在人类文化建构活动中,学报编辑是作为社会代表进行文化选择的;编辑活动是使人类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播的重要中介;学报编辑以别人的智力成果为原料,重新进行加工和生产,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
关键词
学报编辑
文化选择
传播中介
创造性劳动
本职主体
角色认知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学生的消费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向度
- 9
-
-
作者
崔恩烈
吕冠文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21-24,60,共5页
-
文摘
最近我们对校内十一个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了一次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事后,我们又就此同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分别召开了座谈会。从问卷和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随着学生生活需求的扩展,其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现在高师的学生消费已经超过了他们将来工作后的月工资。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消费
大学生
人均消费
六十年代
消费支出
合理消费
问卷调查
引导学生
消费水平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高师的双向培养
- 10
-
-
作者
崔恩烈
吕冠文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1987年第2期37-42,共6页
-
文摘
自中央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以来,职高教育迅猛发展,随着这一大好势头的出现,职高师资匱乏的矛盾异常尖锐地暴露出来。高师是教师的摇篮,为回答职高提出的挑战,必须打破单一的教育结构,实行双向培养,勇敢地挑起既培养普高教师又培养职高教师两付重担,尽快地解决职高的师资来源问题。这对促进职高教育的发展和推动高师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教育结构
专业课教师
师资来源
普高
教学效果
大连海运学院
高师学生
知识渊博
师范院校
兼职教师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我国诗歌的形体嬗变
- 11
-
-
作者
崔恩烈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2-87,141,共7页
-
文摘
我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现在所见到的,有文字记载可供凭信的,就表现形式而言,最早的是四言诗,以后逐渐发展为五言、七言古体,继而又由古体发展为今体,并在五、七言基础上创制仿古的三、五、七言杂诗,出现了宋词、元曲以至自由体新诗。诗歌就形体来说,大致经历了这样的演变。
-
关键词
诗歌作品
七言杂诗
五言
古体
自由体诗
今体诗
乐府民歌
齐梁体
原始歌谣
诗体形式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院举办“人道主义问题”专题讲座
- 12
-
-
作者
崔恩烈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6-,共1页
-
文摘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重要文章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后,学院党委立即作出了《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重要文章的决定》。并组织中文系、马列主义教研室、政史系、机关等单位的部分教师、干部撰写了五篇学习胡乔木同志重要文章的论文。三月下旬,学院举办了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专题讲座,先后在教工和学生中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讲座和学术讨论,在思想和理论上都有新的收获。对于“为什么要区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有了明确认识:近几年。
-
关键词
胡乔木同志
政史系
异化问题
学院党委
伦理原则
理论战线
西方资产阶级
道德体系
道德概念
历史进步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世纪之交的编辑修养
- 13
-
-
作者
崔恩烈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
文摘
论世纪之交的编辑修养崔恩烈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怎样才能抓住时代的理论焦点.认清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把握世纪之交的各种文化冲突.使自己的修养适应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是每个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应该向时代作出严肃回答的课题。一、职...
-
关键词
世纪之交
高校文科学报
学报编辑
意识修养
社会主义文化
编辑人员
意识形态领域
世界文化
编辑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试论高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
- 14
-
-
作者
张德生
崔恩烈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3-18,共6页
-
文摘
高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适应党的总目标、总任务需要造就一代合格师表。就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来说是相当丰富的,途径也是很多的,从实践经验来看,实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是较为奏效的方法之一。
-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目标管理
政工干部
五讲四美三热爱
政治工作人员
道德品质
政治标准
现代化建设
共产主义教育
自我教育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新时期高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
- 15
-
-
作者
张德生
崔恩烈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4-19,共6页
-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党在工作重点实现伟大战略转移之后,为教育工作确定的总的战略指导思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这方面来。尤其是高师更应按照“三个面向”,端正办学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师表,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德智体全面发展
科学文化水平
北京景山学校
办学思想
战略地位
专业思想教育
战略转移
战略指导思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