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铅污染土壤异地修复工程稳定化药剂筛选研究
1
作者 崔晓荧 宋树祥 +4 位作者 曾武 赵之理 董淑玉 彭海榕 王玉鹏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3期97-99,共3页
本研究对某地块异地修复处置项目的碱性含铅污染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磷酸盐稳定化药剂复合药剂A和复合药剂B均适用于本项目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在单独施用的情况下,复合药剂B的修复效率高于复合药剂A,复配添... 本研究对某地块异地修复处置项目的碱性含铅污染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磷酸盐稳定化药剂复合药剂A和复合药剂B均适用于本项目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在单独施用的情况下,复合药剂B的修复效率高于复合药剂A,复配添加少量低浓度柠檬酸能提升复合药剂A的稳定化修复效率。综合考虑两种稳定化药剂的药剂成本和本小试实验结果,建议修复工程选用复合药剂A复配少量低浓度柠檬酸作为改良的复合稳定化药剂。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对于土壤pH值较高的铅污染土壤,偏酸性含磷酸盐稳定化药剂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可能比偏碱性含磷酸盐稳定化药剂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磷酸盐 稳定化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之理 柯国鹏 +7 位作者 李耀晃 董淑玉 张楠 陈晓强 崔晓荧 彭海榕 樊丽 刘敬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将其资源化。通过文献调研,旨在阐明我国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等;并在此基础上,... 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将其资源化。通过文献调研,旨在阐明我国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主要方向为土壤化利用、建材化处理及路基填筑,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修复 资源化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淋洗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应用
3
作者 王玉鹏 宋树祥 +3 位作者 王薇 曾武 彭海榕 崔晓荧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99-100,80,共3页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区域性、流域性土壤污染态势依然突出,土壤污染风险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仍然面临较大威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淋洗修...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区域性、流域性土壤污染态势依然突出,土壤污染风险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仍然面临较大威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淋洗修复过程中淋洗药剂的种类、pH,淋洗时间、淋洗剂的使用量等因素对淋洗修复效果的影响。同时在常规的淋洗技术基础上,本文也分析了超声强化、微波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强化等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淋洗技术研究进展,为土壤淋洗技术的研究作了进一步概述,并在最后对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土壤修复 淋洗技术 影响因素 强化淋洗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生长及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崔晓荧 秦俊豪 黎华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77-2184,共8页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淹水(CF)和干湿交替(IF)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与杂交稻(H)生长及重金属Pb、Cr、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I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及产量,增强了Pb、Cr、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能力...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淹水(CF)和干湿交替(IF)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与杂交稻(H)生长及重金属Pb、Cr、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I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及产量,增强了Pb、Cr、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能力,并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提高米粒中Cr的含量。研究结果还表明,水分管理对Cr在水稻体内的迁移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于Pb和Cd。Pb、Cd在水稻体内含量呈现根>茎叶>米粒,而Cr则为米粒/茎叶>根,且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米粒富集Cr的影响较杂交稻(H)大。可见,干湿交替模式虽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同时却显著提高了Cd和Cr的生物有效性。因此,在采取相应水分管理模式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时应充分考虑水稻对不同重金属类型的响应差异,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当前农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重金属迁移特性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植物龙葵与伴矿景天的生物质处置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雷龙 崔晓荧 +3 位作者 庄萍 李泳兴 李应文 李志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6-2367,共12页
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一种环保型治理技术,但植物修复技术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大量含重金属的生物质。为快速处置含镉超富集植物生物质,采用不同提取剂对产后龙葵和伴矿景天生物质中的镉(cadmium,Cd)进行液相萃取,并对其萃取... 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一种环保型治理技术,但植物修复技术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大量含重金属的生物质。为快速处置含镉超富集植物生物质,采用不同提取剂对产后龙葵和伴矿景天生物质中的镉(cadmium,Cd)进行液相萃取,并对其萃取废液通过物理(4Å分子筛)和化学(KOH和K_(2)CO_(3))方法进行了处理。分别考察了不同提取剂种类、浓度对修复植物生物质中重金属镉萃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废水不同处理措施对萃取废液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0.25 mol∙L^(−1)盐酸(HCl)、0.25 mol∙L^(−1)硝酸(HNO3)、0.25 mol∙L^(−1)硫酸(H_(2)SO_(4))和0.10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isodium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EDTA)4种提取剂对龙葵茎和叶中Cd的萃取效果最佳,且茎和叶中Cd的萃取率最高分别达88.2%和89.8%;4种提取剂的Cd萃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提取剂对伴矿景天生物质中Cd的萃取率均在50%以下,表现为0.25 mol∙L^(−1)盐酸≈0.25 mol∙L^(−1)硝酸≈0.25 mol∙L^(−1)硫酸>0.10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Å分子筛对萃取废液中Cd的后续净化效果最佳,在处理高浓度Cd后,萃取液中最终Cd质量浓度达到0.10 mg∙L^(−1)的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综合考虑提取剂萃取修复植物中Cd的效率、提取剂的成本与后续萃取废液中Cd的去除效果,0.25 mol∙L^(−1)盐酸作为液相萃取的提取剂最合适,4Å分子筛作为萃取废液的净化剂最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伴矿景天 产后处置 液相萃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