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模型GM(1,1)在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1 位作者 沈严章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2009年最高(14.264/万),2021年最低(1.177/万),其他年份在1.306/万~6.818/10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χ^(2)_(趋势)=194.714,P<0.001)。建立GM(1,1)模型:■。拟合检验显示模型拟合精度好(C=0.143,P=0.923),预测2022—2024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分别为0.984/万、0.845/万、0.726/万,呈缓慢下降态势,符合整体发病趋势。结论GM(1,1)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预测2022—2024年全市发病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灰色模型 GM(1 1) 发病率
下载PDF
新冠大流行后的免疫负债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倩 张媛媛 +1 位作者 崔朋伟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6-128,222,共4页
免疫负债是指人群对某种特定病原体长时间低剂量或无暴露导致的群体性保护性免疫力不足、易感性提高的现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实施了以旅游限制、增加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为主的防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同时也减少了人群对其他传... 免疫负债是指人群对某种特定病原体长时间低剂量或无暴露导致的群体性保护性免疫力不足、易感性提高的现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实施了以旅游限制、增加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为主的防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同时也减少了人群对其他传染病病原体的暴露机会,导致人群预存的免疫水平降低,会对其他传染病的流行造成潜在影响,即免疫负债。随着新冠病毒逐渐进入低流行水平,人群恢复正常生活和出行,佩戴口罩、增加社交距离等行为发生转变,免疫负债带来的影响逐步凸现,可能导致部分传染病出现反弹或高流行水平。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免疫负债产生原因以及所带来的传染病反弹现象,旨在为后疫情时代传染病防控提供风险提示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免疫负债 新冠病毒感染
下载PDF
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509例,无... 目的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5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47.215,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呈现双峰分布,5—6月为春季高峰(占29.63%),11—12月为冬季高峰(占26.90%)。全市10个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依次为昆山市、吴江区、张家港市(占45.49%);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工业园区(7.63/10万)、虎丘区(6.16/10万)、太仓市(5.69/10万)。男性发病率(5.32/10万)高于女性(3.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1,P<0.01);发病年龄以<15岁人群为主,共4481例(占99.38%),其中5~<10岁学龄组病例占72.66%;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累计报告病例4477例(占99.29%)。结论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猩红热病原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苏州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艳秋 崔朋伟 +2 位作者 傅卓华 赵秀萍 黄金龙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苏州市2015年12月31日前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数据,分析其治疗后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1 885例接受治疗者纳入分析,58...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苏州市2015年12月31日前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数据,分析其治疗后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1 885例接受治疗者纳入分析,58例(占3.1%)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第1、5、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08%、94.55%、94.5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经同性性行为感染HIV者病死风险是经异性性行为感染HIV者的30%(HR=0.309,95%CI:0.13~0.71);纳入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50/mm3、50~199/mm3的患者病死风险分别是≥200/mm3的20.01倍(HR=20.01,95%CI:6.84~58.53)、5.28倍(HR=5.28,95%CI:1.69~16.49)。结论苏州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2018—2020年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谭亚运 崔朋伟 +5 位作者 庞媛媛 刘芳 杭惠 张钧 邵海枫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 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动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项目,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期间苏州市264例住院肺炎病例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RT-PCR检测,描述病原谱和流... 目的 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动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项目,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期间苏州市264例住院肺炎病例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RT-PCR检测,描述病原谱和流行动态。结果 264例住院肺炎病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34份,阳性率50.8%,其中33份(占24.6%)为混合感染。检出率居前3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14.0%)、呼吸道合胞病毒(8.7%)及流感嗜血杆菌(7.2%)。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人偏肺病毒在冬春季(11月—次年4月)更易检出,冬春季检出占比分别为64.9%、91.3%、76.9%、90.9%。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同时也是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各类病原体在人群和季节分布上有所不同,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病原体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学 冬春季节 住院病例
下载PDF
苏州市2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传播力分析
6
作者 许倩 张媛媛 +3 位作者 杭惠 谭亚运 崔朋伟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24-525,550,共3页
目的 了解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传播力。方法 收集2020年1—3月苏州市传播链明确的COVID-19聚集性疫情,收集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信息,使用伽马分布拟合病例代际间隔时间(Tg),使用SEIR模型... 目的 了解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传播力。方法 收集2020年1—3月苏州市传播链明确的COVID-19聚集性疫情,收集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信息,使用伽马分布拟合病例代际间隔时间(Tg),使用SEIR模型计算基本再生数(R_(0))。结果 25起聚集性疫情中,16起来源于湖北疫区,23起是家庭聚集性疫情,包含48例确诊病例,12例核酸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25起聚集性疫情病例代际间隔时间为2~18 d,平均(7.09±4.31)d;估算苏州市新冠肺炎感染的R_(0)为2.62(95%CI:2.22~3.06)。结论 COVID-19聚集性疫情主要在家庭内聚集传播,早期传播力和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当,应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阻断其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间隔时间 基本再生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下载PDF
CYJQ14-5-73HYⅡ型抽油机的安全分析与计算
7
作者 崔朋伟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8期45-45,69,共2页
塔河油田为提高井控能力,陆续将250型常规井口(25MPa)更换为350型高压井口(35MPa),采油树高度增加,以加高基础的方式解决防撞距的问题,为实现安全生产,需对抽油机进行安全分析与计算,以确定基础的高度。
关键词 抽油机 基础加高 安全分析与计算
下载PDF
塔河油田电泵防气工艺研究
8
作者 崔朋伟 《今日科苑》 2010年第8期126-127,共2页
高含气对电泵会产生气锁、气蚀等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泵防气技术工艺,体针对塔河油田油稠的特点提出了修正工艺。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稠油 高含气 电泵
下载PDF
苏州市2015-2018年孕产妇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冯倩 张媛媛 +5 位作者 包林 庞媛媛 谭亚运 崔朋伟 张钧 陈立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48-1755,共8页
目的探讨2015-2018年苏州市孕产妇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18年在苏州市开展的孕产妇人群流感随访队列资料,描述队列人群的基本情况和流感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实验室确诊流感... 目的探讨2015-2018年苏州市孕产妇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18年在苏州市开展的孕产妇人群流感随访队列资料,描述队列人群的基本情况和流感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实验室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19006名孕产妇,其中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479名,A(H3N2)(42.8%)为主要的病毒亚型。在有流感流行期暴露风险的人群中,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或者其丈夫户籍在苏州市、职业为保育员及保姆、除本人外家中常住人口>2人、在苏州市有医疗保险、在苏州有生育险、纳入时为孕晚期、近一个月有过咳嗽、第一次怀孕、已有孩子、怀孕前后户外时间比以前多、怀孕前后戴口罩频率比以前多、怀孕前后聚会频率有改变均与孕产妇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其中第一次怀孕、怀孕前后户外时间比以前多、怀孕前后戴口罩频率比以前多、怀孕前后聚会频率有改变为保护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常住人口>2人(aOR=1.24,95%CI:1.01~1.52)、孕晚期(aOR=1.56,95%CI:1.26~1.91)是孕产妇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家中常住人口数较多及孕晚期的孕产妇更要注意预防季节性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孕产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既往感染者再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10
作者 张媛媛 杭惠 +12 位作者 许倩 刘成 谭亚运 崔朋伟 包林 刘慧 路珊珊 徐凤 庞媛媛 田歌 张钧 朱杰 陈立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6-1761,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再感染率,比较分析再感染者和初次感染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22日至2022年11月8日苏州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开展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8日新冠病毒感染情况问...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再感染率,比较分析再感染者和初次感染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22日至2022年11月8日苏州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开展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8日新冠病毒感染情况问卷调查。1∶2成组匹配,从苏州市新冠病毒感染社区随访队列人群中选取与再感染者居住社区、年龄组和性别相同的初次感染者,采用χ^(2)检验比较再感染者和初次感染者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结果既往感染者的再感染率为13.01%(147/1130);初次感染1~6个月未发现再感染者,距初次感染间隔时间7~12个月和≥24个月者再感染率分别为10.59%(95/897)和45.61%(52/114)。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4剂次的既往感染者再感染率最低(9.09%,1/11)。再感染者感染后出现的主要症状与初次感染者基本相同,除干咳、恶心/纳差和其他症状外,其余各项临床症状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高体温低于初次感染者且发热持续时间短。再感染者的就诊率为4.08%(6/147),低于初次感染者的11.56%(34/294)。再感染者感染后核酸/抗原转阴时间和自我感觉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时间短于初次感染者。结论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中存在再感染,再感染距初次感染的间隔时间和疫苗加强免疫4剂次是再感染率的影响因素;再感染者较初次感染者就诊率低,症状较轻、感染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再感染
原文传递
苏州市2007—2013年2岁以下儿童住院肠套叠流行特征 被引量:25
11
作者 崔朋伟 刘娜 +4 位作者 李静欣 黄涛 葛海霞 武庆斌 段招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目的 了解苏州市〈2岁儿童住院肠套叠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2岁儿童住院肠套叠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住院肠套叠发病率、病例年龄和季节分布及其临床特点等... 目的 了解苏州市〈2岁儿童住院肠套叠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2岁儿童住院肠套叠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住院肠套叠发病率、病例年龄和季节分布及其临床特点等。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年龄;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病年龄M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利用Origin 8.0软件对年龄和季节分布进行多项式拟合。结果 共纳入〈2岁儿童住院肠套叠594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57.3(95%CI:52.8~62.1)/10万,其中〈1岁儿童为100.6(95%CI:92.1~109.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90 : 1,男性高于女性。〈1岁病例占85.4%(507/594),且多集中于3~8月龄(66.2%,393/594),发病高峰为5~8月龄。发病年龄(M)为6.8(4.4)月龄,且由2007年的6.3(4.2)月龄增高至2013年的7.3(4.0)月龄,发病年龄M呈逐年增高趋势。住院病例中未观察到有明显的季节分布。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83.2%,494/594),腹部包块(81.1%,482/594),血便(64.5%,383/594)。腹部超声检查(98.7%,586/594)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86.2%,512/594)。肠套叠发生部位以回-结肠型(34.5%,183/530)、回肠型(30.8%,163/530)或回-回-结肠型(27.9%,148/530)多见。结论 苏州市〈2岁肠套叠儿童病例发病率较高,应建立主动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发病率 儿童
原文传递
2007年至2013年郴州12岁以下住院肠套叠儿童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12
作者 崔朋伟 罗伟濠 +4 位作者 刘娜 郭远薇 黄涛 谢志懿 段招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7-869,共3页
目的了解郴州市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发病和临床特点,为儿童肠套叠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共纳入693例... 目的了解郴州市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发病和临床特点,为儿童肠套叠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2岁以下住院儿童肠套叠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共纳入693例患儿,男485例(70%),女208例(30%);1岁以下536例(77.3%),平均发病年龄7.4个月[四分位间距(QR)=5.6个月]。无肠套叠病死病例。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发病率为69.1/10万(95%CI:64.1/10万~74.5/10万),1岁以下为108.4/10万(95%CI:99.4/10万-118.0/10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77.5%,537/693例)、血便(64.2%,445/693例)、腹部包块(34.8%,241/693例)。腹部超声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90.6%,628/693例)。非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74.0%,513/693例),成功率80.5%(513/637例)。手术治疗组年龄小于非手术治疗组(6.4月龄比7.7月龄,Z=-4.165,P=0.000)。平均发病至就诊间隔0.7d(QR=1.5d),非手术治疗组低于手术治疗组(0.6d比1.2d,Z=-5.770,P=0.000)。住院平均天数4.5d(QR=3.8d),手术治疗组高于非手术治疗组(8.4d比3.9d,Z=-16.020,P=0.000)。无肠套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局良好。结论郴州1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发病至就诊间隔越长、年龄越小,非手术治疗的失败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发病率 临床特点 儿童
原文传递
疾病经济负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崔朋伟 刘娜 段招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12-616,共5页
疾病经济负担是疾病负担的一部分,在卫生经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卫生资源的有限性,研究和对比不同疾病或伤害的经济负担,不仅能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 疾病经济负担是疾病负担的一部分,在卫生经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卫生资源的有限性,研究和对比不同疾病或伤害的经济负担,不仅能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可为成本-效果/效益分析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主要综述了疾病经济负担研究中的疾病成本的内容、主要测算方法、分类及局限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负担 疾病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测算方法
原文传递
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朋伟 包林 +2 位作者 董泽丰 陈立凌 张钧 《预防医学》 202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目的分析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输入来源、病原学特征和发病就诊情况。结果2011—2019年苏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556/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3∶1,年龄以21~<51岁为主,44例占83.02%。职业以家务及待业者为主,23例占43.40%。报告病例集中在6—11月,44例占83.02%。均为输入病例,境外输入52例,占98.11%;其中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输入50例,占94.34%。登革病毒血清型以1型和2型为主,各6例。首次就诊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34例占64.15%。病例发病到初诊、初诊到确诊、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1.0 d、5.0 d和7.0 d。病毒血症期确诊14例,占26.42%。结论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集中于6—11月;均为输入病例,输入来源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主;登革病毒1型和2型为优势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特征 输入病例
原文传递
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2 位作者 沈严章 覃江纯 陈立凌 《预防医学》 2021年第12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分析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构成,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 目的分析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构成,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以及病原谱构成。结果2011—2020年苏州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2677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77/10万,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6.45/10万,高于女性的24.84/10万(P<0.05);发病年龄以0~<3岁为主,26897例占82.31%;主要为散居儿童,28094例占85.97%。发病时间呈明显季节性,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14456例占44.24%。虎丘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7.31/10万;太仓市报告发病率最低,为5.87/10万。32677例报告病例中,确诊病例23182例,占70.94%;临床诊断病例9495例,占29.06%。5659例明确备注病原体病例中,病毒性感染占91.45%,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性感染占8.55%,以沙门菌感染为主。结论2011—2020年苏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建议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开展针对性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病原谱 轮状病毒
原文传递
肥胖儿童肥胖心理感受与控制体重意愿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钦凤 南月丽 +4 位作者 王瑞 韩玲 崔朋伟 张宗虎 周圆圆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39.5%的肥胖儿童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认为自己不胖的比例更高(χ2=13.29,P<0.01);34.1%的肥胖儿童因为肥胖苦恼;10~12岁肥胖儿童71.9%不愿意与同学外出活动,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严重(χ2=120.01,P<0.01);有9.8%的肥胖儿童自行减少饭量,同意减肥的达到82.4%,希望家长帮助减肥的占7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P值均<0.01)。结论部分肥胖儿童没有认识到自己肥胖;已有部分认识到自己肥胖且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的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绝大多数肥胖儿童希望减肥,但付诸行动的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体重减轻 态度 回归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包林 艾静 +6 位作者 付建光 陈海燕 刘成 崔朋伟 王笛 董泽锋 张洪明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2019年在苏州某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634份,进行RVA/诺如病毒GІ/诺如病毒GΠ核酸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2019年在苏州某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634份,进行RVA/诺如病毒GІ/诺如病毒GΠ核酸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对RVA阳性标本进行札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和G、P分型。同时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检出RVA核酸阳性标本426份,检出率为26.01%,其中350份为单一RVA感染,混合感染76份,混合感染以RVA合并诺如病毒为主。RVA检出率高峰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检出率与气温成负相关。13~18月龄和19~24月龄组检出率较高,24月龄以下患儿占所有阳性患儿的85.55%(365/426)。RVA阳性组发生水样便和入院前呕吐的比例高于RVA阴性组,且呕吐次数更多。G9P[8]为优势基因型,感染不同基因型的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RVA是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需在冬春季加强2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儿童
原文传递
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静欣 崔朋伟 +2 位作者 陶育晖 金玉 刘娜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经济负担,并为是否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我国常规计划免疫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急性腹泻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粪便检... 目的了解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经济负担,并为是否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我国常规计划免疫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急性腹泻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粪便检测结果确定轮状病毒阳性病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其就诊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而评估南京市轮状病毒腹泻的经济负担.结果纳入轮状病毒腹泻的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分别为236例和87例.轮状病毒腹泻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的次均总费用分别为970元和7868元.估计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门诊总费用为每年7.1千万元,住院总费用为每年1.4千万元.结论轮状病毒腹泻对南京市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应考虑给5岁以下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轮状病毒腹泻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包林 王迪 +3 位作者 崔家瑞 陈海燕 崔朋伟 陈立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苏州市某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开展感染性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对病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5种病毒和6类细菌检测和分型(... 目的了解苏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苏州市某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开展感染性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对病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5种病毒和6类细菌检测和分型(群)。结果共纳入感染性腹泻病例999例,病原检出率为36.34%,病毒检出率为31.41%,细菌检出率为6.31%,多病原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8%。检出率排前3位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17.92%、诺如病毒12.51%和沙门菌3.4%。轮状病毒腹泻和诺如病毒腹泻均高发于7~24月龄儿童,分别于冬季和冬春季形成发病高峰。细菌性腹泻未见明显季节和年龄组分布特征。多病原混合感染以病毒-病毒为主,轮状病毒G9[P]8占绝对优势,诺如病毒以2型占绝对优势。结论2018—2020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本地的优势病原体,病毒性腹泻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和季节性特征。细菌性腹泻的优势病原体是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须在全年全年龄段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性腹泻 病原学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