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电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崔江霞 杨战社 赵燕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电机参数变化引起的低速特性不稳定问题,推导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辨识方法。根据磁链的辨识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讨论了感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磁链变...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电机参数变化引起的低速特性不稳定问题,推导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辨识方法。根据磁链的辨识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讨论了感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磁链变化导致的转速动态变化和自适应律调节器中参数的调节规律,最后给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系统在低速范围内的静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定子磁链辨识
下载PDF
用DSP实现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江霞 蔡文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
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407为实验平台完成直接转矩控制.通过对一台2.2 kW异步电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具有优异的静、动态性能.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DTC) 数字信号处理器 磁链观测器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江霞 张爱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电机参数变化引起的低速特性不稳定问题,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的方法,推导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辨识方法。根据磁链的辨识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讨论了感应...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电机参数变化引起的低速特性不稳定问题,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的方法,推导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辨识方法。根据磁链的辨识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讨论了感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磁链变化导致的转速动态变化;最后给出了在MATLAT/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系统在低速范围内的静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定子磁链辨识
下载PDF
HLA-DR15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崔江霞 裴敏飞 +1 位作者 张广森 徐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HLA-DR15表达频率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并分析HLA-DR15与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LA-DR15的表达,免疫散色比浊... 本研究旨在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HLA-DR15表达频率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并分析HLA-DR15与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LA-DR15的表达,免疫散色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AA组、MDS组和正常对照组HLA-DR15表达频率分别为78.6%、63.2%和24.6%,AA组、M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01),AA组和MDS组的OR值分别为11.262、4.710;正常对照组和血液恶性肿瘤组HLA-DR15表达频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AA组、MDS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在HLA-DR15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A、MDS患者HLA-DR15表达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血液恶性肿瘤患者,AA、MDS组OR值均>1,说明疾病与HLA-DR15呈正相关,HLA-DR15可能是AA、MDS的易感基因;AA和MDS常见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但与HLA-DR15的表达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Castleman病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江霞 孙意 +3 位作者 裴敏飞 张广森 戴崇文 郑文利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Castleman病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临床诊断治疗。结果:16例患者男性居多,中位年龄42岁,以多中心型多见,表现为多处淋巴结肿大,单一部位病... 目的:了解Castleman病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临床诊断治疗。结果:16例患者男性居多,中位年龄42岁,以多中心型多见,表现为多处淋巴结肿大,单一部位病变即局灶型相对少见。系统性症状多见于多中心型,有肾脏、肝脏及周围神经累及。淋巴结病理以透明血管型多见,浆细胞型及混合型次之。结论:Castleman病具有典型的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但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易与淋巴瘤等病变相混淆,局灶型手术切除预后较好,多中心型预后则与起病时系统累及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临床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文皓 刘庚 +1 位作者 崔江霞 贺伟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1,共2页
根据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近似圆形磁链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该方法的仿真模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利用DSP数字处理器... 根据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近似圆形磁链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该方法的仿真模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利用DSP数字处理器搭建实际测试电路,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在低速范围内具有动、静态性能良好,脉动小,谐波分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 圆形磁链
下载PDF
基于MRAS方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海龙 张爱玲 崔江霞 《电力学报》 200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将模型参考自适应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取代了传统的积分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针对2.2kW异步电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电机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高,速度运算比较准确... 将模型参考自适应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取代了传统的积分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针对2.2kW异步电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电机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高,速度运算比较准确,尤其是在较低转速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秋娟 马梁明 +6 位作者 王涛 边思成 王丽娜 崔江霞 牛燕燕 任瑞瑞 高志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200-1202,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绝大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异常、发热、肾功能异常,即所谓的三联征和五联征[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绝大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异常、发热、肾功能异常,即所谓的三联征和五联征[1,2]。主要发病机制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降低或缺乏密切相关[1,2]。TTP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分析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ADAMTS1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神经系统异常 出血综合征 微血管血栓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愈后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9
作者 崔江霞 裴敏飞 +1 位作者 张广森 邓明扬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0,共1页
患者,女,65岁。因发热6d,间断意识障碍5d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5月25日活动后跌倒伴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无意识障碍,26日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40℃,27日下午15时突发昏迷,在当地医院经抢救于次日清晨清醒。6月1日出现... 患者,女,65岁。因发热6d,间断意识障碍5d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5月25日活动后跌倒伴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无意识障碍,26日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40℃,27日下午15时突发昏迷,在当地医院经抢救于次日清晨清醒。6月1日出现神智异常,6月213收入我院神经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愈后 无意识障碍 神经内科 呕吐物 内容物 发热
原文传递
VCD与VD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黎琴 田卫伟 +11 位作者 王涛 朱秋娟 贡蓉 任瑞瑞 边思成 谢云霞 牛燕燕 袈少龙 王丽娜 崔江霞 安晋婷 马梁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8期453-458,共6页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大医院诊治的73例NDMM患者临床...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大医院诊治的73例NDM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分为VCD组(41例)和VD组(32例),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VCD与V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33/41)和78.1%(2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804);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6.6%(15/41)和15.6%(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0,P=0.046);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27、24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35、33个月,两组PFS率和O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多为1—2级,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常见,3级不良反应以周围神经炎最多见,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D与VD方案均可以作为NDMM患者较好的诱导治疗方案;VCD较VD方案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免疫调节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白喜龙 姚含秉 +4 位作者 黄斯勇 张蓉 崔江霞 梁英民 李天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健康足月胎儿脐带中分离培养hUC-MSCs,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IL-17,采用EdU细胞增殖法检测hUC-MSCs...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健康足月胎儿脐带中分离培养hUC-MSCs,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IL-17,采用EdU细胞增殖法检测hUC-M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 UC-MSCs表面标记及细胞周期,RT-qPCR检测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中免疫调节相关因子分泌水平,免疫学反应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UC-MSCs呈现较均一漩涡状、梭形生长,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表面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19、CD11b、CD45、HLA-DR;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②FCM检测结果显示IL-17处理后,hUC-MSCs免疫表型未发生变化,而IFN-γ处理后,hUC-MSCs表面标记HLA-DR表达明显上调。③与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hUC-MSCs活性更好,且能促进细胞增殖。④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h UC-MSCs的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⑤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上清中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分泌水平明显增高(P<0.001)。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的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高(P<0.001)。结论:IL-17在不影响hUC-MSCs免疫表型的条件下,可促进细胞增殖,上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提高TGF-β、IL-10、PGE-2、IDO、TSG-6、PD-L1分泌水平,增强hUC-MSC免疫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将为预处理的hUC-MSCs防治免疫炎症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干扰素-Γ 白介素-17 免疫调节能力 炎症微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