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背景下高铁对皖江城市带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崔琚琰 饶娆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文章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模型及日常可达性3个主要的可达性评价指标,利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从不同角度分析高铁的开通对皖江城市带各节点城市以及区域整体的可达性的动... 文章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模型及日常可达性3个主要的可达性评价指标,利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从不同角度分析高铁的开通对皖江城市带各节点城市以及区域整体的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并探讨该变化所带来的时空效应和分布格局的演变。分析得出结论: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皖江城市带各节点城市间的可达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高铁开通后城市的经济潜力值变化较大,信息流速度加快,产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皖江城市带实现了一日城市带的“同城效应”,高铁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经济潜力模型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利用^(137)Cs示踪技术与土壤化学物质研究滇池流域土壤侵蚀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明礼 杨浩 +5 位作者 林加加 高明 王小雷 徐从安 桑利娟 崔琚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50-2457,共8页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已经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获得了极大应用,并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取得许多成果。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域尺度的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已经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获得了极大应用,并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取得许多成果。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域尺度的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云贵高原在处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缺乏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仅通过短时间的测定,无法准确估算中长期(约50a)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文章应用137Cs示踪技术,并结合土壤有机碳、全氮等土壤化学物质,首次研究了云南省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的强度分异规律。1)山坡不同部位的土壤侵蚀速率大小顺序是: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位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2)土壤利用方式上看,非耕地(林地和撂荒地)的侵蚀速率小于耕地的侵蚀速率。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由于耕作措施与耕作方法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土壤侵蚀的速率大小。3)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区域整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土壤平均侵蚀速率为1280.2t·km-2·a-1,其中耕地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672.8t·km-2·a-1,非耕地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161.2t·km-2·a-1。4)虽然是轻度侵蚀,但是随着土壤侵蚀的进行,土壤有机碳、氮等的流失,造成土地退化较为严重,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直接的危害:滇池土壤淤积,土壤中的有机质、化肥等物质也直接随土壤流入滇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法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土壤侵蚀 滇池流域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铜陵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琚琰 邓志敏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8-91,共4页
中共十九大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坚定文化产业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军世界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2014—2018年铜陵市产业发展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可知... 中共十九大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坚定文化产业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军世界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2014—2018年铜陵市产业发展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可知铜陵市文化产业同金融业、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程度较高,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加强相关领域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法律和市场管理手段,出台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铜陵市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137)Cs的土壤沉积速率的定量模型
4
作者 崔琚琰 杨浩 +1 位作者 杜明远 王轶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假设137Cs在耕层中得到充分混合而变得均一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根据农业耕作土壤剖面中137Cs的沉积量和土壤沉积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137Cs的衰变常数,年沉降分量,耕层厚度和采样年... 在假设137Cs在耕层中得到充分混合而变得均一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根据农业耕作土壤剖面中137Cs的沉积量和土壤沉积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137Cs的衰变常数,年沉降分量,耕层厚度和采样年份等因素。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137Cs的沉积量与年平均土壤沉积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壤沉积速率 定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皖江城市吸引范围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琚琰 《铜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0-63,共4页
掌握城市带之间的吸引范围,有利于空间经济相互地合理组织与城市的空间发展。应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等方法,可以分析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综合实力,确定各自的吸引范围,讨论对南京对皖江城市带吸引范围的影响,阐述吸引范围同... 掌握城市带之间的吸引范围,有利于空间经济相互地合理组织与城市的空间发展。应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等方法,可以分析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综合实力,确定各自的吸引范围,讨论对南京对皖江城市带吸引范围的影响,阐述吸引范围同行政区域的关联性和差异,并对不同区域下的城市发展策略选择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断裂点 吸引范围
下载PDF
论大学生骨干自我完善的五个“维度”
6
作者 施培智 张开宝 +1 位作者 罗冰 崔琚琰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26-127,共2页
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包括学生管理在内的大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作为实施管理的主要力量,还是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大学生骨干群体的发展和完善都受到高度重视。思想素质、工作能力、方法艺术、日常表现、工作心态... 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包括学生管理在内的大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作为实施管理的主要力量,还是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大学生骨干群体的发展和完善都受到高度重视。思想素质、工作能力、方法艺术、日常表现、工作心态等构成了高校大学生骨干自我完善的主要方面,其做法和成效在大学生及一般学生干部群体中具有教育作用和示范意义,呈现杠杆效应,需要从纯、真、分、稳、忍几个"维度"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度 大学生 骨干 建设 完善
下载PDF
安徽省城市用地扩展研究——以六安市为例
7
作者 杨本俊 崔琚琰 叶宋铃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2;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市 城市用地 城市扩展 驱动力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8
作者 崔琚琰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5-57,共3页
城市规模分布是研究城市极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利用分形方法,很好地揭示了城镇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演化规律。分析了自1997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镇规模分布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发现皖江城市带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大城市数量少、比重低... 城市规模分布是研究城市极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利用分形方法,很好地揭示了城镇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演化规律。分析了自1997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镇规模分布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发现皖江城市带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大城市数量少、比重低,小城市数量多。城镇体系的空间演化规律正处于从首位分布向对数正态型分布转变阶段。对指导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结构优化和空间重组有一定的价值,建议注重对大城市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分形研究 城镇规模分布 城镇体系
下载PDF
马鞍山在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9
作者 崔琚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10,51,共4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马鞍山市作为两核一翼的核心城市之一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为马鞍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的意义,在分析了马鞍山一年来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特征,指出马鞍山的发...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马鞍山市作为两核一翼的核心城市之一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为马鞍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的意义,在分析了马鞍山一年来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特征,指出马鞍山的发展有着政策良好、环境友好、区位优势、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也有着经济总量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机制不充分等发展瓶颈,由此提出了拓展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模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经济 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对策 示范区研究
下载PDF
基于Yaahp软件的铜陵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林楠 张凯 +2 位作者 胡红雪 陈志宽 崔琚琰 《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本文通过对铜陵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及影响进行评价,综合了气温、降水、大气等自然环境因子和财政收支、年进出口总值等社会环境因子的情况,有效构建了铜陵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再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 本文通过对铜陵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及影响进行评价,综合了气温、降水、大气等自然环境因子和财政收支、年进出口总值等社会环境因子的情况,有效构建了铜陵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再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数据,对铜陵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分。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正确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配置规划,有效调整城市职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城市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琚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52-58,共7页
目前,人文地理学的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探索人文地理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和社... 目前,人文地理学的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探索人文地理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分析人文地理学课程性质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现状,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人文地理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思路,以期为人文地理学及其他学科课程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非标准答案考试 人文地理学课程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琚琰 万艳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8-53,共6页
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大类选取相关指标,基于各市统计年鉴,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标准化,然... 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大类选取相关指标,基于各市统计年鉴,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标准化,然后再进行因子降维分析,得出合肥都市圈七个地级市综合实力排名,最后利用ArcGIS反距离权重法绘制出综合实力等值线图。研究发现合肥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稳居第一,马鞍山市发展较快现居第二,针对合肥都市圈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一体化,提升合肥首位城市效应等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更好地为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PSS 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综合实力
下载PDF
凋落叶和磷添加对马尾松林土壤碳激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梅孔灿 陈岳民 +8 位作者 范跃新 周嘉聪 张秋芳 程蕾 曾泉鑫 徐建国 元晓春 崔琚琰 刘苑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9-1099,共11页
探究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PE)对了解森林土壤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凋落叶输入是调节激发效应的重要因素,其对激发效应的影响可能受到关键养分(如磷)的制约。在亚热带低磷土壤中,凋落叶和磷添加如何影响森林土... 探究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PE)对了解森林土壤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凋落叶输入是调节激发效应的重要因素,其对激发效应的影响可能受到关键养分(如磷)的制约。在亚热带低磷土壤中,凋落叶和磷添加如何影响森林土壤碳矿化和激发效应目前仍不清楚。以马尾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三种凋落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磷(KH_(2)PO_(4))添加对土壤激发效应,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凋落叶添加均显著增加了SOC矿化,产生了正激发效应,且马尾松凋落叶诱导的激发效应强度最大,火力楠凋落叶次之,枫香凋落叶诱导的激发效应强度最弱。此外,凋落叶添加整体上降低了土壤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IN)的含量,却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含量,提高了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活性。单独添加磷显著增加了SOC矿化,且提高了土壤有效磷(AP)、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MBN和MBP的含量。而与单独添加凋落叶相比,火力楠和枫香凋落叶与磷共同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激发效应的强度和ACP的活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累积激发效应与AP、MBN和MB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ACP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凋落叶添加刺激了微生物生长,产生了正激发效应,且激发强度与凋落叶质量有关;而磷添加可能会降低低质量凋落叶产生的土壤激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效应 土壤有机碳矿化 凋落叶和磷添加 土壤酶活性 马尾松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高铁对合肥与南京都市圈可达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琚琰 饶娆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探讨安徽地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高铁对合肥、南京都市圈可达性影响角度,选取2019年统计数据,采用无有比较法,通过使用加权均值出行时间、经济潜能及日可达性3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无”“有”高铁两种情形下,合肥、南京... 为探讨安徽地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高铁对合肥、南京都市圈可达性影响角度,选取2019年统计数据,采用无有比较法,通过使用加权均值出行时间、经济潜能及日可达性3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无”“有”高铁两种情形下,合肥、南京都市圈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高铁的运营使得各城市的可达性均得到了大幅优化;高铁带来的时空效应、区位增强效应、同城化效应和一体化效应加强了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同时,还推动了区域空间格局的重塑。因高铁对各城市可达性的差异化提升,合肥、南京都市圈的空间极化将进一步凸显,重组后的“核心—边缘”格局已初现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合肥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琚琰 吴志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同属长三角经济区,分别为培育型和成熟型都市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012、2015、2018年两都市圈内12个地级市的指标数据,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两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时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合肥... 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同属长三角经济区,分别为培育型和成熟型都市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012、2015、2018年两都市圈内12个地级市的指标数据,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两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时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合肥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与南京都市圈相比在经济发展、科教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有较大差距。推进两都市圈的产业合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引进新型人才,加快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的资源共享,均有利于促进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综合竞争力 一体化
下载PDF
氮添加对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巧玉 曾泉鑫 +6 位作者 元晓春 崔琚琰 谢欢 林惠瑛 李伟鹏 杨庆波 陈岳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8,共9页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磷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山松林如何适应未来氮沉降持续加剧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戴云山黄山松林进行短期氮添加试验,测定土壤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酸性...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磷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山松林如何适应未来氮沉降持续加剧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戴云山黄山松林进行短期氮添加试验,测定土壤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酸性磷酸单脂酶(ACP)、磷酸二酯酶(PD)和磷脂脂肪酸,探究氮沉降对亚热带土壤磷组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和驱动土壤磷转化的关键因素。[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氮添加显著降低0~10 cm土层中等易分解态磷和难分解态磷含量(p<0.05),对易分解态磷的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磷、ACP、PD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无显著影响。总体上,10~20 cm土层磷组分变化趋势与0~10 cm土层一致,但变化不显著。高氮添加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显著提高ACP、PD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此外,低氮添加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p<0.05)。冗余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和丛枝菌根真菌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素。[结论]短期低氮添加下通过磷组分转化(如中等易分解态磷的矿化)维持了土壤磷有效性。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短期氮沉降下贫磷生态系统土壤磷有效性和生产力的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磷组分 磷酸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氮添加诱导的磷限制改变了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晴 曾泉鑫 +8 位作者 元晓春 万晓华 崔琚琰 李文周 林惠瑛 谢欢 陈文伟 吴君梅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氮(N)添加量及其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状况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在亚热带黄山松林开展了N添...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氮(N)添加量及其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状况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在亚热带黄山松林开展了N添加试验以模拟N沉降,并设置3个处理:对照(CK,0 kg N·hm^(-2)·a^(-1))、低N(LN,40 kg N·hm^(-2)·a^(-1))和高N(HN,80 kg N·hm^(-2)·a^(-1))。在N添加满1年和3年时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含量和碳(C)、N、磷(P)获取酶活性,并通过生态酶化学计量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相对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年N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3年LN处理显著提高了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放线菌(ACT)和总磷脂脂肪酸(TPLFA)含量,而3年HN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不显著,表明细菌和ACT对N添加可能更为敏感。N添加加剧了微生物C和P限制,而P限制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佳解释因子。这表明,N添加诱导的P限制可能更有利于部分贫营养菌(如G^(+))和参与P循环的微生物(如ACT)的生长,从而改变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酸脂肪酸 磷限制 碳限制
原文传递
氮沉降下不同碳添加模式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敏 刘苑苑 +6 位作者 元晓春 曾泉鑫 林惠瑛 吴晓霞 崔琚琰 陈文伟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19-2627,共9页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 N...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 N·hm^(-2)·a^(-1))C添加模式(单次C添加、重复C添加)对土壤P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葡萄糖添加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C(SOC)矿化,产生了正PE,且单次的葡萄糖添加比重复添加引起的PE更大;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PE显著减弱,表明N沉降抑制了毛竹林土壤激发。相关分析显示,累积PE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过氧化物酶(PE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酸碱度(pH)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施N和C添加共同作用于土壤时,可以通过刺激亚热带森林中原生土壤有机质矿化而对土壤C储量产生强烈影响。本研究证明,单次C添加模式可能高估了外源易分解有机C对PE的影响,而忽略了N沉降对PE的影响,进而高估了森林SOC的矿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效应 氮沉降 碳添加模式 酶活性.
原文传递
酶化学计量揭示5年氮添加加剧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碳磷限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曾泉鑫 张秋芳 +7 位作者 林开淼 周嘉聪 元晓春 梅孔灿 吴玥 崔琚琰 徐建国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1-528,共8页
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能很好地反映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对养分的需求变化。然而,氮(N)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养分相对限制情况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在亚热带毛竹林进行N添加试验来模拟N沉降,并在试验满5年时进行取样,... 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能很好地反映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对养分的需求变化。然而,氮(N)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养分相对限制情况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在亚热带毛竹林进行N添加试验来模拟N沉降,并在试验满5年时进行取样,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和与碳(C)、N、磷(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利用酶化学计量比及矢量分析探究微生物的养分分配情况。结果表明:N添加显著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有效氮含量。此外,N添加显著降低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和NAG/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ACP)和ACP/MBC。低N和中N处理显著提高酶C/N、矢量长度和矢量角度,但显著降低酶N/P。冗余分析表明,N添加下,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要因子。综上可知,N添加改变了微生物的养分获取策略,即通过减少分配给合成N获取酶的养分来增加合成P获取酶的养分。此外,N添加还加剧了微生物的C、P限制,未来可以施加适量P肥来提高亚热带毛竹林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 养分限制
原文传递
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惠瑛 周嘉聪 +9 位作者 曾泉鑫 孙俊 李锦隆 刘苑苑 谢欢 吴玥 张秋芳 崔琚琰 程栋梁 陈岳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82-1492,共11页
土壤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土壤细菌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的海拔梯度上,而在不同海拔相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分布规律仍有待探究;另外,土壤细菌... 土壤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土壤细菌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的海拔梯度上,而在不同海拔相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分布规律仍有待探究;另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如何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亚热带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1400、1600、1800和2000 m)黄山松林为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多样性、结构和功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0~10和10~20 cm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非线性分布,其群落结构在较高海拔(1800、2000 m)与较低海拔(1200、1400、1600 m)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功能预测分析共得到6类一级生物代谢通路,包括46个二级代谢通路功能,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且丰度较高的预测功能基因在海拔梯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辅因子与维生素代谢,转化和折叠、分类与降解等的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而氨基酸代谢、生物降解与代谢、膜转运、信号传导、细胞运动、细胞生长与死亡、药物抗性和环境适应等则相反;(3)不同海拔土壤细菌二级代谢通路预测基因相对丰度的变化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细菌预测功能基因组成的差异随细菌群落结构而变化,反映出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可能具有密切的联系;(4)土壤温度和pH是影响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预测功能基因的关键因素,而在10~20 cm土壤中,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为pH和可溶性有机碳。本研究揭示了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土壤细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土壤细菌 16S rDNA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