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十八碳脂肪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瑞莲 王加启 +4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南雪梅 胡菡 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4-107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添加十八碳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的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添加不同浓度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于38℃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添加十八碳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的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添加不同浓度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于38℃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200、400μmol.L-1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甘油三酯的检测结果显示,在0~100μmol.L-1的添加范围内,4种十八碳脂肪酸均能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或P<0.01),且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随各十八碳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结果提示,较高浓度(200、400μmol.L-1)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能抑制细胞增殖;而在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的条件下(脂肪酸添加浓度为0~100μmol.L-1),甘油三酯的合成与各十八碳脂肪酸添加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十八碳脂肪酸 细胞增殖 甘油三酯
下载PDF
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对高温条件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瑞莲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胡菡 周凌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为阐明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对高温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分别于42℃培养12 h。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细胞内HS... 为阐明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对高温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分别于42℃培养12 h。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细胞内HSF-1、HSP27、HSP70和HSP90的mRNA表达丰度,ELISA方法检测HSP27、HSP70和HSP90的蛋白质表达。各浓度的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均能显著降低高温条件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HSP27、HSP70和HSP90 mRNA表达丰度(P<0.05);各浓度的胰高血糖素能极显著的降低高温条件下HSP27、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P<0.01),同时各浓度甲状腺素也能极显著的降低HSP27、HSP70的蛋白表达(P<0.01),而仅0.01,0.1,2μmol/L的甲状腺素能极显著的降低HSP90的蛋白表达(P<0.01)。结果提示,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能明显降低高温条件下HSPs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胰高血糖素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热休克蛋白(HSPs)
下载PDF
甲状腺素T4对体外高温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崔瑞莲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胡菡 周凌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以正常培养温度(38℃)为对照,研究体外高温培养条件下(42℃),添加不同浓度(0.01、0.1和1μmol/L)甲状腺素(thyroxine,T4)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以正常培养温度(38℃)为对照,研究体外高温培养条件下(42℃),添加不同浓度(0.01、0.1和1μmol/L)甲状腺素(thyroxine,T4)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4在38℃有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趋势,但是变化不显著(P>0.05),而T4对缓解高温所造成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也不显著(P>0.05);不同的T4都能够极显著缓解42℃培养1h和3h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P<0.01),并且对缓解42℃培养3h的细胞凋亡效果更加明显,但是对42℃培养5h和8h的细胞,仅1μmol/L的T4能够极显著缓解其凋亡(P<0.01)。结果提示,T4对高温造成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能缓解高温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乳腺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高温 生长 凋亡
下载PDF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Ⅷ.热应激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瑞莲 王加启 +3 位作者 魏宏阳 卜登攀 胡菡 周凌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热应激是反刍动物对不利于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也是影响反刍动物夏季生产与繁殖的一种重要应激性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就2009年热应激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简要... 热应激是反刍动物对不利于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也是影响反刍动物夏季生产与繁殖的一种重要应激性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就2009年热应激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热应激对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内分泌的影响及目前抗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产奶量 乳品质 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种识别 被引量:7
5
作者 崔瑞莲 宋彦 +1 位作者 蒋兵 戴礼荣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3-1099,共7页
语音段的有效表示方法存在易混淆语种和短时语音段识别率较低等问题,为满足不同时长和方言的识别要求,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不同层的有效语音段表示方法.采用含有中间瓶颈层的深层神经网络作为前端特征提取,综合利用该网络的输出层和中... 语音段的有效表示方法存在易混淆语种和短时语音段识别率较低等问题,为满足不同时长和方言的识别要求,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不同层的有效语音段表示方法.采用含有中间瓶颈层的深层神经网络作为前端特征提取,综合利用该网络的输出层和中间瓶颈层输出结果,得到不同形式的语音段表示并用于语种识别.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语种识别评测2009年和2011年阿拉伯方言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种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语音段表示 深度瓶颈特征
下载PDF
热应激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及其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振峰 崔瑞莲 +4 位作者 王加启 魏宏阳 卜登攀 胡菡 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0-607,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mRNA转录的影响。本文以体外高温(42℃)作为热应激模型温度,38℃作为对照温度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mRNA转录的影响。本文以体外高温(42℃)作为热应激模型温度,38℃作为对照温度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及RT-qPCR检测HSPs mRNA转录。结果表明,42℃高温处理使得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停滞,细胞数量在培养的第2天已显著少于对照组(38℃)(P<0.05),第3~7天极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在42℃高温培养测定的第3小时达到最大值;42℃高温使得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70、90和热休克因子HSF-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al factor)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72、7.48、2.69和2.71倍,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高温抑制乳腺上皮细胞正常生长,促使细胞凋亡,并诱导乳腺上皮细胞HSF-1和HSPs mRNA的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乳腺上皮细胞 凋亡 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因子
下载PDF
营养基因组学、瘤胃衍生生物活性脂肪酸及乳脂合成调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Dale E.Bauman 崔瑞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2,共1页
乳腺中乳脂合成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领域,生物活性脂肪酸在脂类合成调节中有显著的作用。生化还原理论表明,日粮引起的奶牛乳脂低下(MFD)是由于瘤胃的生化还原产生的特异脂肪酸使得乳腺乳脂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影响乳脂合成最重要的... 乳腺中乳脂合成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领域,生物活性脂肪酸在脂类合成调节中有显著的作用。生化还原理论表明,日粮引起的奶牛乳脂低下(MFD)是由于瘤胃的生化还原产生的特异脂肪酸使得乳腺乳脂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影响乳脂合成最重要的脂肪酸是t10,c12CLA,它的作用非常具有特征性,包括效应关系的剂量效应。在MFD期,脂肪的生产能力及乳腺关键的脂肪生成调节基因都是协同下调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在反刍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中SREBF1及Spot 14是脂肪生产信号通路中的生化还原中间应答物。MFD及瘤胃衍生特定生物活性脂肪酸对其的调节是现在动物营养研究中营养基因组学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并在动物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奶牛 乳脂降低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 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S14) 脂类合成
下载PDF
泌乳期乳尿素氮和乳产量及生育指标的遗传力分析
8
作者 Mucha S 崔瑞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5-195,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尿素氮(MUN)与3个乳生产性能指标(乳产量MY、乳脂肪产FY、乳蛋白PY)及6个生育指标(受精数、产犊间隔、第一次受精到产犊的间隔、最后一次受精到产犊的间隔、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受精间隔、第一次受精即怀孕)之间的关系。MY...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尿素氮(MUN)与3个乳生产性能指标(乳产量MY、乳脂肪产FY、乳蛋白PY)及6个生育指标(受精数、产犊间隔、第一次受精到产犊的间隔、最后一次受精到产犊的间隔、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受精间隔、第一次受精即怀孕)之间的关系。MY、FY、PY数据收集包括635289d的测试期,MUN是在2001—2003年76959头头胎泌乳瑞典荷斯坦奶牛收集数据,为生育指标作相应的泌乳记录。MUN与产量直接的分析是通过多性状模型中的一个随机回归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泌乳期被分为10个月份。泌乳期的遗传力是稳定的(0.16~0.18),泌乳初期MY、FY、PY具有较低的遗传力,但是在第100天泌乳期后随着时间的增加遗传力增大并趋于稳定,分别为0.47、0.36、0.44。生育指标具有较低的遗传力(0.02~0.05)。MUN与乳生产性能之间的表型相关性在0.13(泌乳初期)到0.00(泌乳结束)之间。MUN与MY、FY、PY之间的基因型相关性有相似的趋势,在泌乳初期正相关(0.22)、在泌乳结束时负相关(-0.15)。MUN与生育指标之间的表型相关性接近0。令人意外的结果是MUN与生育指标的基因相关性表明在泌乳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有2个指标与MUN是呈正相关的,这表明动物体MUN增加使得育种值增加,并将会改善生育指标;这个结果是通过随机回归模型和多性质模型分析的。分析的牛体的MUN浓度是适度的,在这个群体里为了改善育种MUN可能会稍微增加,增加MUN浓度可能会稍微改善生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尿素氮 奶牛生育率 随机回归 多性状
下载PDF
trans-10,cis-12 CLA、丙酸盐和乙酸盐并用对奶牛乳脂率及乳脂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Maxin G 崔瑞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4-214,共1页
日粮引起的乳脂降低症(MFD)是通过改变瘤胃脂类代谢产生的,这是因为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如trans-10,cis-12共轭亚油酸(CLA)能抑制奶牛的乳脂合成。但是,在日粮引起的MFD并不全是瘤胃产生的这些同分异构导致的。能引起MFD的高精料也产生丙酸... 日粮引起的乳脂降低症(MFD)是通过改变瘤胃脂类代谢产生的,这是因为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如trans-10,cis-12共轭亚油酸(CLA)能抑制奶牛的乳脂合成。但是,在日粮引起的MFD并不全是瘤胃产生的这些同分异构导致的。能引起MFD的高精料也产生丙酸盐,这提示可能丙酸盐与trans-10,cis-12CLA在MFD期共同起抑制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丙酸盐和trans-10,cis-12CLA并用(二者均抑制乳脂合成)对乳脂分泌的作用,以及2种作用相反的营养素(乙酸盐和丙酸盐)并用的影响。6头荷斯坦奶牛采用6×6拉丁方设计,试验期为21d(其中14d时营养素灌注期)。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瘤胃灌注1500g/d乙酸盐(A);瘤胃灌注800g/d丙酸盐(P);十二指肠灌注1.60g/d trans-10,cis-12CLA(CLA);瘤胃灌注750g/d乙酸盐+400g/d丙酸盐(A+P);十二指肠灌注1.60g/d trans-10,cis-12CLA+瘤胃灌注800g/d丙酸盐(CLA+P)。营养素的灌注量与乳脂成分的比例类似。处理组A和P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相比,P和CLA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降低平均达9%与15%;处理组A乳脂率降低6.5%,但是乳脂产量没有变化。A和P组、CLA和P组对乳脂和脂肪酸比率的影响都有累积效应(处理组A+P与CLA+P)。在trans-10,cis-12CLA添加剂量相同时,额外添加丙酸盐降低乳脂的作用比单独用trans-10,cis-12CLA多40%。CLA+P处理组获得的乳脂肪酸谱与高精料引起的MFD期的相似。本试验结果发现,无论3种营养素单独使用的效果如何,并用时对乳腺脂肪酸合成有累加效应。因此,高精料引起的MFD并不全是trans-10,cis-12CLA产生的作用,丙酸盐也能引起乳脂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脂 营养
下载PDF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在脂类营养代谢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国铖 周凌云 +2 位作者 南雪梅 胡菡 崔瑞莲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368-373,共6页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公认的重要能量感受酶。其作用与多个代谢途径有关,尤其在脂类营养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AMPK对脂质代谢的调控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进行,涉及到骨骼肌、肝脏、乳...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公认的重要能量感受酶。其作用与多个代谢途径有关,尤其在脂类营养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AMPK对脂质代谢的调控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进行,涉及到骨骼肌、肝脏、乳腺等多个组织。对AMPK调控脂类营养代谢机理的研究为2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靶点,但AMPK在奶牛乳腺组织的研究较少,其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潜能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脂质代谢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