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 黄富林 +3 位作者 雷红 崔瑾钰 王松旺 苏雪梅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889-896,共8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对宁波2014—2018年气象因素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同期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探究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 目的分析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对宁波2014—2018年气象因素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同期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探究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与宁波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气温和空气污染物会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产生影响,极端高温天气在第0~4天(lag0~4)累积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大,死亡风险最大增加为21.22%(95%CI:3.84%,41.52%);极端低温在滞后第2~7天(lag2~7)的累积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大,死亡风险最大增加为13.02%(95%CI:0.99%,26.48%)。PM_(10)、PM_(2.5)、SO_(2)浓度的增加会使人群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结论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均可影响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注意极端天气和高污染天气的防范,在日均气温处于低温或高温,应倡议居民减少外出或注意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空气污染物 循环系统疾病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2010-2019年中国猩红热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崔瑾钰 张业武 苏雪梅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3,共7页
目的 探讨我国2010—2019年猩红热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猩红热上报病例信息,以月份为时间聚类单位,以地市为最小空间单位,使用SaTScan 1... 目的 探讨我国2010—2019年猩红热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猩红热上报病例信息,以月份为时间聚类单位,以地市为最小空间单位,使用SaTScan 10.0.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使用ArcGIS 10.7软件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10—2019年,我国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96 220例,年均发病率为4.37/10万。我国猩红热的发病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1.62/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6.04/10万。猩红热的发病呈现双峰分布,每年5—6月和11—12月为猩红热的高发期。男性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61.14%。10岁以下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年龄段,占总发病数的93.27%。猩红热的主要聚集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毗邻猩红热高发省份的地市发病的相对危险度有所升高。位于长江以南地区的猩红热聚集区域有所增多,多聚集于上海市、深圳市、厦门市、乐山市、大理市和丽江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以及杭州市、长沙市、成都市、昆明市、贵阳市等省会城市。结论 我国猩红热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夏季和冬季为高发期,多发于儿童群体中。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存在猩红热发病聚集区域增多的现象。猩红热高发省份周边的地市发病风险有所升高。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小学儿童的疾病监测,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区域发生的聚集性疫情进行及时的调查处置,阻断猩红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聚集性 时空扫描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市昌平区2017—2021年孕妇碘营养监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孙伟 樊锐 +2 位作者 崔瑾钰 杨慧敏 曹英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盐业体制改革后昌平区孕妇碘营养状况,为孕妇碘缺乏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北京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将昌平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每年各随机抽取1个街道(镇),在每个街道(镇)随机... 目的了解盐业体制改革后昌平区孕妇碘营养状况,为孕妇碘缺乏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北京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将昌平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每年各随机抽取1个街道(镇),在每个街道(镇)随机抽取20名在本辖区居住不少于半年的孕妇,采集1次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分析不同年份、地区、孕期、年龄组孕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以及孕妇尿碘水平。结果2017—2021年共监测孕妇家中食用盐500份,盐碘中位数分别为19.2 mg/kg、22.8 mg/kg、26.7 mg/kg、26.2mg/kg和24.2 mg/kg,总体呈上升的趋势(Rs=0.476,P<0.001),不同年份孕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盐碘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9,P<0.001;χ^(2)=28.533,P<0.001;χ^(2)=225.700,P<0.001)。2017—2021年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2.0μg/L、137.4μg/L、137.5μg/L、211.8μg/L和192.5μg/L,总体呈上升趋势(Rs=0.216,P<0.001),整体尿碘中位数为148.3μg/L,小于150μg/L比例占50.6%。结论盐业体制改革后昌平区孕妇碘营养水平有所改善,但50%的孕妇仍存在碘营养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碘营养水平 尿碘 盐碘 碘缺乏病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