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括苍山北麓松林间鞘翅目主要昆虫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崔相富 陈绘画 +2 位作者 赵锦年 杨胜利 周钦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应用林木蛀干害虫引诱剂开展苍括山北麓海拨高100 m以下成熟与中幼马尾松林鞘翅目类昆虫动态研究,发现栖息有危害马尾松枝叶和树干的昆虫9科33种,包括3种具携带松材线虫能力昆虫,即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和马尾松角胫象;天敌资源昆虫1科... 应用林木蛀干害虫引诱剂开展苍括山北麓海拨高100 m以下成熟与中幼马尾松林鞘翅目类昆虫动态研究,发现栖息有危害马尾松枝叶和树干的昆虫9科33种,包括3种具携带松材线虫能力昆虫,即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和马尾松角胫象;天敌资源昆虫1科1种。供试林班中,天牛科、小蠹科和象甲科是优势群体,天牛科种类最多,达11种,对主要昆虫种类(特别是松墨天牛)成虫主要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种群动态 松林 括苍山
下载PDF
鞭角华扇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1 位作者 王于荣 郑永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1-327,共7页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关键词 广腰亚目 扁叶蜂科 生物学 防治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崔相富 郑永祥 +1 位作者 陈绘画 杨胜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5-649,共5页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林中的重要食叶害虫,自1998年以来在浙江、四川、湖北、福建等省柏木、柳杉产区成灾,导致中幼林乃至上百年大树被害致死。自1991~1997年间进行了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林中的重要食叶害虫,自1998年以来在浙江、四川、湖北、福建等省柏木、柳杉产区成灾,导致中幼林乃至上百年大树被害致死。自1991~1997年间进行了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林间幼虫期逐期残存率占其总和的60.4% ,回归系数r 值0.962 9,b 值0.655 9,其中,危害期幼虫回归系数b 值0.567 3,滞育幼虫b 值0.340 9;卵期b 值0.302 7,r值0.798 9。幼虫期和卵期分别为第1、第2关键消亡因子;经野猪拱掘的滞育幼虫林地,其虫口减少量与对照比为1v1.94~3.0,其它种群天敌种寡量低,抑制能力弱。冬季- 2 ℃霜冻天气,3cm 内土层滞育幼虫死亡率43.8% ~97.1% ,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发生期各虫态影响明显。该虫自然种群消长指数I= 10.22,明显大于1,表明种群呈现现快速上升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自然种群 消长规律
下载PDF
二唑磷防治马尾松毛虫、鞭角华扁叶蜂药效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崔相富 杨胜利 +2 位作者 张建薇 沈天飞 郑永祥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3,共4页
1990~1993年,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试验,结果如下:①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100%,防治≥4龄幼虫的,其杀... 1990~1993年,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试验,结果如下:①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100%,防治≥4龄幼虫的,其杀虫率为89.1%~95.8%;防治第2代≤3龄幼虫,72h后,其死亡率为71.9%~90.7%.②采用500~2000倍液防治鞭角形扁叶蜂幼虫,并与同倍数的40%水胺硫磷、50%甲胺磷进行对比,使用三唑磷的,72h后,其死亡率力40.3%~99.2%,96h后残毒药效为14.2%~100%,优于甲胺磷,次于水胺硫磷.在本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它们的杀虫效果(包括残毒药效)都是随浓度加大而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马尾松毛虫 鞭角华扁叶蜂
下载PDF
3γ—35型喷烟机在高山区防治云南松毛虫使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相富 郭福兴 +1 位作者 吴道圣 郑永祥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1-42,共2页
采用3Y-35型脉冲式喷烟机用药防治二、三龄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latipenis),杀虫效果达92.6%以上,每小时可防治百亩左右,亩防治成本费0.66元。该机适用于高山陡坡和郁闭度0.7以上的高大林木区。与弥雾机、插管烟雾剂相比,具有更高的... 采用3Y-35型脉冲式喷烟机用药防治二、三龄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latipenis),杀虫效果达92.6%以上,每小时可防治百亩左右,亩防治成本费0.66元。该机适用于高山陡坡和郁闭度0.7以上的高大林木区。与弥雾机、插管烟雾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工效与机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高山区 防治 喷烟机
下载PDF
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虫谱及诱集的主要昆虫种群动态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赵锦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114,共4页
为了弄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的效果,于2006—2008年每年的4—11月蛀干类昆虫活动期,在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结果表明: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 为了弄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的效果,于2006—2008年每年的4—11月蛀干类昆虫活动期,在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结果表明: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可以诱捕到危害马尾松枝叶和树干的昆虫16科42种,包括3种具携带松材线虫能力的昆虫,即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和马尾松角胫象;天敌资源昆虫2科2种。天牛科、小蠹科和象甲科是马尾松蛀干害虫的优势群体,天牛科种类最多,达12种;诱捕到的优势种是立毛角胫象、松梢小蠹、短角幽天牛。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马尾松角胫象、立毛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连续使用还能显著降低林间蛀干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为监测、预报和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干类害虫引诱剂 诱虫谱 马尾松林 种群数量动态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综合预防技术研究
7
作者 崔相富 陈绘画 +1 位作者 杨胜利 崔晓君 《江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对松林中的枯死木、流通领域的松木及其制品,以及树体内的活体松褐天牛肢体进行抽样和分离监测,研究松线材虫病的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并且将外地调入和本地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全面实施动态源头管理,使所有监测对象都在预防控制... 对松林中的枯死木、流通领域的松木及其制品,以及树体内的活体松褐天牛肢体进行抽样和分离监测,研究松线材虫病的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并且将外地调入和本地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全面实施动态源头管理,使所有监测对象都在预防控制管理渠道之中,形成操作性强和简便实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综合防控 仙居 浙江
下载PDF
三唑磷防治马尾松毛虫、扁叶蜂等森林害虫试验初报
8
作者 崔相富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00期37-38,共2页
三唑磷是仙居农药厂和有关科研单位研制成功而首家投入生产的。该农药具有高效中毒的广谱杀虫作用。经我们对第一代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峰进行初步防治试验,1600倍稀释液防治松毛虫、1000倍稀释液防治扁叶峰幼虫杀虫效果明显高于40%... 三唑磷是仙居农药厂和有关科研单位研制成功而首家投入生产的。该农药具有高效中毒的广谱杀虫作用。经我们对第一代马尾松毛虫和鞭角华扁叶峰进行初步防治试验,1600倍稀释液防治松毛虫、1000倍稀释液防治扁叶峰幼虫杀虫效果明显高于40%SN-851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扁叶蜂 三唑磷 防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陈绘画 朱寿燕 崔相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个,预报因子数为8个时,2组预留有虫面积的2a平均预测误差为3 15%;虫口密度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8个,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5 91%;虫株率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4个,预报因子数为5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0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人工神经网络 发生量 预测预报 BP模型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报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1 位作者 朱寿燕 潘建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 ,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因子变量 ,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系统预...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 ,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因子变量 ,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各预测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有虫面积模型预报因子数为 8个时 ,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 7.4 7% ;虫口密度模型预报因子数为 6个时 ,预留样本的第 1年预测不准 ,第 2年的预测误差为 2 .2 1% ;有虫株率模型预报因子数为 5个时 ,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 3.6 0 %。总预测成功率为 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灰色系统理论 发生量 预测预报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马尾松毛虫的有虫面积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寿燕 陈绘画 崔相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选取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相关关系密切的8个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选取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相关关系密切的8个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个,输入因子数为8个时,18组有虫面积的平均拟合精度为1000%,相关系数为1.0000,2组预留有虫面积的平均预测精度为96.85%,预测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马尾松毛虫 有虫面积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清理松枯死木对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永祥 刘汝明 崔相富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种群密度 枯死木 清理 松材线虫病 预防效果 蛀干类害虫 蛀干害虫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混合模型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杨胜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8-91,共4页
针对BP网络具有局部精确搜索但易陷入局部极小、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训练神经网络的新算法——PSO-BP算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均生函数法及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 针对BP网络具有局部精确搜索但易陷入局部极小、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训练神经网络的新算法——PSO-BP算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均生函数法及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和延拓均生函数序列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与气象因子和延拓均生函数序列的PSO-BP混合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各PSO-BP混合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3个,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3组预留有虫面积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01%;虫口密度PSO-BP混合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3.32%;有虫株率PSO-BP混合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2.83%。上述3个指标的预测准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粒子群神经网络 发生量 预测预报 PSO-BP混合模型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永祥 崔相富 +2 位作者 吴道圣 杨胜利 陈绘画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52-556,共5页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滞育期 幼虫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对仙居森林旅游业开发利用的思考
15
作者 崔相富 陈绘画 +1 位作者 郑永祥 管秀兰 《林业科技管理》 2004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森林旅游业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旅游休闲产业 县政府 资源 仙居县 优势 生态条件 培育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永祥 崔相富 +1 位作者 陈绘画 张小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共2页
近 5年的观察研究表明 :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平均食叶量为 3 6 4g/条 ;柏木鲜叶量 (W )与柏木胸径 (D)关系呈W =2 5 76 96 36 e0 12 954 9D。确定柏木失叶强度 18 3%为防治指标 ,胸径为 10、12和 14cm柏木的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分别为 4... 近 5年的观察研究表明 :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平均食叶量为 3 6 4g/条 ;柏木鲜叶量 (W )与柏木胸径 (D)关系呈W =2 5 76 96 36 e0 12 954 9D。确定柏木失叶强度 18 3%为防治指标 ,胸径为 10、12和 14cm柏木的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分别为 4 74、 6 14和 795头 /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防治指标 柏木 害虫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预测克立格方法的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预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张建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共3页
根据1983年9月至1989年9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用预测克立格方法研究全县各调查点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空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报全县马尾松毛虫空间发... 根据1983年9月至1989年9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用预测克立格方法研究全县各调查点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空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报全县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具有很好的预报效果,对未参与建模的1989年3代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空间发生量 预测克立格方法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测报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永祥 吴道圣 +2 位作者 蒋明田 吴勇志 崔相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35,共4页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自1987年在仙居萍溪林场发现小面积柏木受害后,至1989年迅速扩展到164ha。本文在摸索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利用物候、农事及根据蛹化率、孵化率分别...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自1987年在仙居萍溪林场发现小面积柏木受害后,至1989年迅速扩展到164ha。本文在摸索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利用物候、农事及根据蛹化率、孵化率分别与日期回归方程所确定的期距法进行害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参照其它森林害虫繁殖量计算方法,并根据上年老熟幼虫虫口密度基数进行幼虫发生量预测预报。为防治鞭角华扁叶蜂为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害虫 预测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数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郑永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3-508,共6页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空间趋势面分析方法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数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创建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数量分布的 BP网络模型和三次趋势面模型。结果表明 :建立的 BP网络模型模拟不同空间位置...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空间趋势面分析方法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数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创建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数量分布的 BP网络模型和三次趋势面模型。结果表明 :建立的 BP网络模型模拟不同空间位置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数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当隐层神经元数为 12个时 ,其平均模拟精度为 96.90 % ,预留的 2 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 92 .35 % ;而三次趋势面模型的平均模拟精度为 93.0 1% ,预留的 2 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 93.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 空间格局 空间数量分布
下载PDF
鞭角华扁时蜂滞育幼虫空间型测报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永祥 吴道圣 崔相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9,共5页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通过空间分布型参数Kuno指数、聚集指标I、m/指数、扩散型指标Iσ及α、β值分析结果,滞育期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应用空间分布型参数得抽样公式;序贯抽样累积虫量界限林间90%抽样可靠性指标;...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通过空间分布型参数Kuno指数、聚集指标I、m/指数、扩散型指标Iσ及α、β值分析结果,滞育期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应用空间分布型参数得抽样公式;序贯抽样累积虫量界限林间90%抽样可靠性指标;50条/m2需样地42块,200条/m2需样地22块,350条/m2需样地19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空间型 分布 抽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