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髋关节矫形器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卫红
恽晓平
+1 位作者
胡雪艳
崔起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9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器 (HO)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5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原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穿戴HO纠正剪刀样步态。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步态分析系统 ,对患儿步行时额状面的双膝(K)与双髂...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器 (HO)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5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原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穿戴HO纠正剪刀样步态。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步态分析系统 ,对患儿步行时额状面的双膝(K)与双髂前上棘 (I)之间的距离比 (K/I)进行测评。随访 1年。结果穿戴矫形器后 ,K/I较穿戴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髋关节矫形器能限制髋关节内收、改善异常剪刀样步行模式、增强步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髋关节矫形器(HO)
外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行走功能矫形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申思
曹学军
+4 位作者
王林
田罡
姜涛
崔起何
王安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04-50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矫形器的设计制作方法、生物力学作用、实用性以及对患者平衡、行走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针对6例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设计制作矫形器,制作过程共经历4个阶段,最终制成假脚型坐骨承重矫...
目的研究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矫形器的设计制作方法、生物力学作用、实用性以及对患者平衡、行走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针对6例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设计制作矫形器,制作过程共经历4个阶段,最终制成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进而分析矫形器的生物力学作用、实用性,并评价患者的平衡、行走能力和步态。结果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实现患者不拄拐行走,患者穿戴矫形器后能量消耗比拄拐时小,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步行距离参数接近正常。结论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可帮助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实现独立行走,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缺损
肢体短缩
行走功能
矫形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脊柱后凸轻质矫形器
3
作者
王青
崔起何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引言当今,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减少负重,配带支具或石膏固定,各种牵引和手术矫正[1]。在我国由于假肢矫形器制做技术水平落后,且社区服务尚不完善,所以,手术和石膏固定矫正成为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矫治...
引言当今,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减少负重,配带支具或石膏固定,各种牵引和手术矫正[1]。在我国由于假肢矫形器制做技术水平落后,且社区服务尚不完善,所以,手术和石膏固定矫正成为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矫治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的主要形式,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脊柱后凸畸形
轻质矫形器
制作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静杰
张通
+3 位作者
朱镛连
常冬梅
崔起何
唐玉萍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踝足矫形器 (anklefootorthoses ,AFO)能否减轻偏瘫患者异常的步态模式。方法 1 0 6例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 (52例 )和不使用组 (5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并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
目的 探讨踝足矫形器 (anklefootorthoses ,AFO)能否减轻偏瘫患者异常的步态模式。方法 1 0 6例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 (52例 )和不使用组 (5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并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 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状态、站立平衡、步行能力以及下肢功能进行详细评定 ,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 1个疗程的观察 ,患侧踝关节痉挛状态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踝关节痉挛状态Ⅰ、Ⅰ + 级为 40例 ,Ⅱ、Ⅲ、Ⅳ级为 1 2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2 7例和 2 7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 <0 .0 5)。两组患者双足、患侧单足站立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均有所改善。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行走时伴有偏瘫模式为 2 4例 ,不伴有偏瘫模式为 2 3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37例和 7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0 .0 1 )。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下肢功能两组患者均有所提高。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踝关节运动功能 1、2级为 1 5例 ,3、4、5级为37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1 9例和 35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提高程度不明显 (P >0 .0 5)。结论康复训练同时配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可明显减轻偏瘫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矫形器
偏瘫
步态模式
肢功能
康复训练
踝关节痉挛
原文传递
题名
髋关节矫形器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卫红
恽晓平
胡雪艳
崔起何
机构
北京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临床康复教研室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9期547-54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器 (HO)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5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原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穿戴HO纠正剪刀样步态。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步态分析系统 ,对患儿步行时额状面的双膝(K)与双髂前上棘 (I)之间的距离比 (K/I)进行测评。随访 1年。结果穿戴矫形器后 ,K/I较穿戴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髋关节矫形器能限制髋关节内收、改善异常剪刀样步行模式、增强步行稳定性。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髋关节矫形器(HO)
外展
Keywords
cerebral palsy
spasitic
hip orthosis
abduction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行走功能矫形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申思
曹学军
王林
田罡
姜涛
崔起何
王安庆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研究所
北京博爱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04-507,F0003,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矫形器的设计制作方法、生物力学作用、实用性以及对患者平衡、行走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针对6例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设计制作矫形器,制作过程共经历4个阶段,最终制成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进而分析矫形器的生物力学作用、实用性,并评价患者的平衡、行走能力和步态。结果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实现患者不拄拐行走,患者穿戴矫形器后能量消耗比拄拐时小,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步行距离参数接近正常。结论假脚型坐骨承重矫形器可帮助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实现独立行走,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股骨
骨缺损
肢体短缩
行走功能
矫形器
Keywords
femur
bone defect
leg length discrepancy
walking function
orthosis
分类号
R496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脊柱后凸轻质矫形器
3
作者
王青
崔起何
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文摘
引言当今,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减少负重,配带支具或石膏固定,各种牵引和手术矫正[1]。在我国由于假肢矫形器制做技术水平落后,且社区服务尚不完善,所以,手术和石膏固定矫正成为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矫治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的主要形式,极少...
关键词
青少年
脊柱后凸畸形
轻质矫形器
制作方法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20
4
作者
何静杰
张通
朱镛连
常冬梅
崔起何
唐玉萍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理学疗法科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所
首都医科大学社区营养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踝足矫形器 (anklefootorthoses ,AFO)能否减轻偏瘫患者异常的步态模式。方法 1 0 6例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 (52例 )和不使用组 (5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并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 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状态、站立平衡、步行能力以及下肢功能进行详细评定 ,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 1个疗程的观察 ,患侧踝关节痉挛状态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踝关节痉挛状态Ⅰ、Ⅰ + 级为 40例 ,Ⅱ、Ⅲ、Ⅳ级为 1 2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2 7例和 2 7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 <0 .0 5)。两组患者双足、患侧单足站立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均有所改善。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行走时伴有偏瘫模式为 2 4例 ,不伴有偏瘫模式为 2 3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37例和 7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0 .0 1 )。患侧踝关节运动功能、下肢功能两组患者均有所提高。训练后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踝关节运动功能 1、2级为 1 5例 ,3、4、5级为37例 ,而对照组分别为 1 9例和 35例 ,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较对照组提高程度不明显 (P >0 .0 5)。结论康复训练同时配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可明显减轻偏瘫患者?
关键词
踝足矫形器
偏瘫
步态模式
肢功能
康复训练
踝关节痉挛
Keywords
Walkers
Hemiplegia
Gait
Exercise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髋关节矫形器在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
吴卫红
恽晓平
胡雪艳
崔起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股骨重度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行走功能矫形器的应用研究
姚申思
曹学军
王林
田罡
姜涛
崔起何
王安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少年脊柱后凸轻质矫形器
王青
崔起何
《现代康复》
CSCD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模式的影响
何静杰
张通
朱镛连
常冬梅
崔起何
唐玉萍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