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崔逐云 武天奎 +3 位作者 卫佳佳 田艳 高飞 李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数字式X线摄片机(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应用DR摄片和CT检查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CT检查纵隔血肿、胸腔积液、气胸、肺撕裂伤、肺不张、肺挫伤等诊断阳性率明显高... 目的分析研究数字式X线摄片机(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应用DR摄片和CT检查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CT检查纵隔血肿、胸腔积液、气胸、肺撕裂伤、肺不张、肺挫伤等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DR检查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皮下以及纵隔气肿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临床在检查时,应结合DR摄片以及CT检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X线摄片机 CT 闭合性胸部创伤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多层螺旋CT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崔逐云 曹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于肝性脑病(HE)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HE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研究组MRI、多层螺旋CT临... 目的观察磁共振(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于肝性脑病(HE)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HE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研究组MRI、多层螺旋CT临床表现,并对比MRI、多层螺旋CT单项诊断及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98.66%、97.26%、97.97%)均高于MRI(82.66%、82.19%、82.43%)、多层螺旋CT(80.00%、83.56%、81.76%)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HE患者,67例慢性HE患者,中脑腹侧高信号16例,T1W1序列呈现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高信号55例,垂体前叶高信号22例,44例多层螺旋CT及MRI出现脑萎缩;8例急性HE患者,5例中脑腹侧及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高信号,4例多层螺旋CT及MRI出现弥散性脑水肿变化。结论MRI联合多层螺旋CT可提高HE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HE患者诊治及预后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多层螺旋CT 肝性脑病
下载PDF
CT、MRI检查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逐云 卫佳佳 +1 位作者 田艳 刘学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CT、核磁共振(MRI)检查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 目的旨在探讨CT、核磁共振(MRI)检查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直肠癌的图像特征。结果CT检查中,良性淋巴结组中淋巴结数目、断肠径比值以及淋巴结大小均显著小于恶性淋巴结组,比较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恶性淋巴结组中表现为静脉包绕征63例,浆膜面浸润49例,62例表现为肠周脂肪混杂信号征;而良性淋巴结组中仅1例表现为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表现有7例,未见肠周脂肪混杂信号征,即良性淋巴结组上述MRI征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结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而言,CT诊断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2.47%,而MRI诊断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诊断直肠癌术前淋巴结的转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CT和MRI检查征象均可反映淋巴结转移,两者联合检查临床价值更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核磁共振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逐云 武天奎 +3 位作者 卫佳佳 田艳 高飞 李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发病6 h内疑似脑梗死患者,于CT检查下排除急性脑出血后,给予患者常规的DWI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DWI...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发病6 h内疑似脑梗死患者,于CT检查下排除急性脑出血后,给予患者常规的DWI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DWI诊断检查8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显示高信号,弥散系数图像为低信号,检出率100.0%。32例继发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常规序列诊断仅可见有陈旧性梗死病灶,而采用DWI则可清晰发现新梗死病灶,DWI全方向能更清晰诊断梗死病灶。结论 DWI技术用于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与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21-1糖链抗原242联合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逐云 卫佳佳 +1 位作者 田艳 刘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学特征及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21-1,CYFRA21-1)、糖链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CA242)的联合诊断...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学特征及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21-1,CYFRA21-1)、糖链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CA242)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32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及CT特征;比较良恶性疾病与不同类别肺癌血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并分析MSCT联合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CA242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结果①经病理诊断,132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确诊为恶性69例,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与鳞癌)44例。良性病变63例。②中央型肺癌影像学特征:CT扫描可见不规则或类圆形肺门区肿块;肿块呈分叶征,边缘脐凹样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支气管截断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多不均匀。③良性病变血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P<0.05);小细胞肺癌者CYFRA21-1及CA242水平显著低于非小细胞肺癌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MSCT、CEA、CYFRA21-1及CA242单项及联合检测中,以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更大。结论中央型肺癌患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上述因子联合MSCT检查可有效提供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片段21-1 糖链抗原242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崔逐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7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良性增生(BPH)19例,前列腺癌(PC)18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研究MRI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信号情况,对比分析诊断...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7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良性增生(BPH)19例,前列腺癌(PC)18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研究MRI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信号情况,对比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 MRI诊断BPH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为83.3%、84.2%;MRI诊断PC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为84.2%、83.3%。BPH的MRI表现:外周带增生2例,显示可见低信号结节,边界清晰,可见有完整包膜;中央带增生为18例患者,显示有中央带明显增大,内信号不均匀,外周带受压有明显变薄。PC的MRI表现:中央带1例(5.6%),中央带与外周带分界不清晰2例(11.1%);位于外周带15例(83.3%)。周围波及:周围脏器5例(膀胱2例,直肠3例),侵及精囊腺7例,侵及包膜10例,骨转移4例,盆腔级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结论临床在诊断前列腺良性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疾病时,常规MRI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前列腺 诊断
下载PDF
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崔逐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33-133,共1页
目的分析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发生脑转移患者84例,均先后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总病灶检出数为178个,MRI为168个,差异无统计... 目的分析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发生脑转移患者84例,均先后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总病灶检出数为178个,MRI为16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单发病灶21例,多发病灶63例。MRI能明确脑转移病灶大小、形态、水肿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且能辅助分辨不同病例类型的转移病灶。结论 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MRI
下载PDF
磁共振LAVA技术在诊断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崔逐云 武天奎 +3 位作者 卫佳佳 田艳 高飞 李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肝脏容积超快速采集(LAVA)技术在诊断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腹部肿瘤病变患者分别实施平扫以及LAVA扫描,观察不同时期LAVA影像表现,分析研究病灶的强化规律以及血供关系。结果 32例腹部肿瘤病变患者接受平...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肝脏容积超快速采集(LAVA)技术在诊断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腹部肿瘤病变患者分别实施平扫以及LAVA扫描,观察不同时期LAVA影像表现,分析研究病灶的强化规律以及血供关系。结果 32例腹部肿瘤病变患者接受平扫以及LAVA扫描检查,手术病理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良性肿瘤符合率为87.5%(7/8),恶性肿瘤符合率为95.8%(23/24)。结论磁共振LAVA技术可明确肝脏病变的各期血供以及动态变化,为之后的腹部肿瘤定位诊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肝脏容积超快速采集 诊断 腹部肿瘤
下载PDF
术前扩散加权成像指导肝癌临床诊治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崔逐云 卫佳佳 +1 位作者 田艳 刘学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扩散加权成像(DWI)指导肝癌临床诊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2例肝癌患者,均给予DWI检查,检测肿瘤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最小ADC。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MVI)情况肝癌患者的ADC值。结果82例肝癌患者中,高分... 目的探讨术前扩散加权成像(DWI)指导肝癌临床诊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2例肝癌患者,均给予DWI检查,检测肿瘤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最小ADC。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MVI)情况肝癌患者的ADC值。结果82例肝癌患者中,高分化13例,中分化56例,低分化13例。高分化肝癌患者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均明显高于中分化、低分化患者(P﹤0.01),中分化肝癌患者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均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P﹤0.01)。82例肝癌患者中,MVI阳性35例,阴性47例。MVI阳性肝癌患者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均明显低于MVI阴性患者(P﹤0.01)。结论术前DWI检查可有效预测肝癌分化程度及MVI,ADC值可初步评估肿瘤患者的MVI及分化程度,可帮助医师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化程度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CT与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逐云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4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影像学对比。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和1.5MRI进行扫描,对比二者的诊断价值并对影像学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CT与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影像学对比。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和1.5MRI进行扫描,对比二者的诊断价值并对影像学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诊断方式均显示De barky分型为Ⅰ型为38.89%;Ⅱ型比例为41.67%;Ⅲ型比例为19.44%。CT检查阳性率为94.44%,检出破裂口11例,检出率为30.56%;MRI检查阳性率为100.00%,均清晰显示出内膜片及真、假两腔,25例检出破口,检出率为69.44%,2例显示有附壁血栓。结论:CT与MRI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所呈现的影像学特征显著,二者都具有准确率高、无创伤、操作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
下载PDF
颅内血肿75例微创抽吸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11
作者 李爱梅 武天奎 +1 位作者 崔逐云 王芳 《健康大视野(医药学术版)》 2005年第8期77-77,共1页
颅内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收集75例脑内或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经CT扫描定位、定量、定性诊断后,行微创血肿穿刺术。现将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做一回顾性总结。
关键词 预后分析 微创抽吸 颅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疗效 CT扫描定位 脑血管疾病 血肿穿刺术 颅内出血
下载PDF
CT、MRI对肝癌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卫佳佳 武天奎 崔逐云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2期216-217,共2页
目的 对应用CT和MRI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学证实为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CT技术对对照组患者病情在手术... 目的 对应用CT和MRI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学证实为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CT技术对对照组患者病情在手术前进行检查;采用MRI技术对研究组患者病情在手术前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肝癌疾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术前病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肝癌疾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病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MRI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肝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