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冯兴旺 陈勇 +9 位作者 文宇 刘威 熊力 王苏 文捷 张晓明 蔡祥瑞 陈铭刚 张凤凤 崔雄俭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3例因广泛转移仅行开关腹手术,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60(130-250)min,平均出血量110(50-15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9.6(7-13)d。1例术后2 d发现肺部感染,1例术后第5 d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57例随访6-36月,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双肺部转移而死亡,1例开腹手术患者发生肝转移,1例发现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并腹腔内远处转移,后2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崔雄俭 肖东 +3 位作者 陈瑶 毛建雄 陈刚 徐皓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1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予以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n=32)予以ERAS理念围术期干预。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应激反应、炎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SOD均高于对照组,MD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 d,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TNF-α、CRP及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 d,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可促进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应激反应,改善炎症水平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复杂性阑尾炎 腹腔镜 应激反应 炎性水平
下载PDF
腹腔镜带线直针单隧道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7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建雄 肖东 +4 位作者 徐皓中 崔雄俭 张翅 储冬冬 王秀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带线直针单隧道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脐下脐上分别切5 mm及3 mm切口,建立气腹后置入5 mm及3 mm trocar,在疝囊颈投影的皮肤位置切1 mm切口,自该切口刺入带线疝针,疝针在腹膜外沿疝囊颈后方走行,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带线直针单隧道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脐下脐上分别切5 mm及3 mm切口,建立气腹后置入5 mm及3 mm trocar,在疝囊颈投影的皮肤位置切1 mm切口,自该切口刺入带线疝针,疝针在腹膜外沿疝囊颈后方走行,疝针通过精索血管后针尖即可穿过腹膜进入腹腔,用腹腔镜钳将疝针上的线牵拉进入腹腔足够长。将疝针沿原隧道缓慢退出,至退到腹膜外原进针垂直位置后将疝针沿疝囊颈的外侧走行,于疝囊颈后方出线处出针,将腹腔内留的线穿过疝针上方的线与疝针之间的间隙,腹腔外轻拉疝针与缝线,将腹腔内的线带出,并剪断,并分别打结,完成疝囊单隧道双线高位结扎。结果 427例中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218例,占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51.2%。单侧手术平均时间约8.5分钟,术后脐部少量渗血5例,无阴囊、腹股沟血肿等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3.1天,术后312例随访3月~24月,无复发病例,未出现线结反应,术后内环处未扪及线结。结论腹腔镜带线直针疝囊单隧道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单隧道 疝囊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雄俭 陈瑶 +1 位作者 肖东 毛建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方法127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切开行嵌顿疝松解+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采用嵌顿疝... 目的研究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方法127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切开行嵌顿疝松解+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采用嵌顿疝手法复位+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及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20.59±5.01)ml少于对照组的(33.15±6.05)ml、手术切口(0.99±0.31)cm小于对照组的(2.21±0.76)cm、手术时间(22.71±4.29)min短于对照组的(33.26±6.0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患儿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8 h,且观察组患儿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的2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及1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56%、4.69%,均低于对照组的9.52%、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可以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Soave术Ⅰ期和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崔雄俭 肖东 +1 位作者 毛建雄 陈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4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Soave术和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44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24例,予以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Soave术和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44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24例,予以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和观察组(n=20例,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肠蠕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70.83%)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9.17%)低(P<0.05)。结论与开腹改良Soave术相比,腹腔镜改良Soave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减少手术创伤,改善术后肛门功能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改良Soave术 开腹改良Soave术 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血氧饱和度测定中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毛建雄 肖东 +7 位作者 张翅 邢大军 王秀良 王智勇 任锋 陈刚 崔雄俭 张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7期841-843,893,共4页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管血氧饱和度,以及肠管血氧饱和度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非肠道疾病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保守治疗成功新生儿30例。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脑血氧饱...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管血氧饱和度,以及肠管血氧饱和度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非肠道疾病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保守治疗成功新生儿30例。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脑血氧饱和度仪)分别测定上腹部,下腹部,左侧腹,右侧腹四个部位肠道血氧饱和度值,每天测定两次,取平均值,连续测定7天。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组内同一测量部位不同天数之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同一部位不同天数之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同一测量部位不同天数之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同一测量部位,不同天数之间,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同一部位不同天数之间,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测量肠管血氧饱和度的有效方法,通过所测的血氧饱和度值来判断肠管的血液循环,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以及疾病发展趋势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近红外光谱 肠道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皓中 肖东 +3 位作者 王秀良 张翅 任锋 崔雄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对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儿分成2组:早期喂养组19例,对照组21例。早期喂养组在术... 目的研究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对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儿分成2组:早期喂养组19例,对照组21例。早期喂养组在术后24 h后开始经胃管注入喂养。第二个24 h:使用5%葡萄糖水10~20 ml·kg-1·d-1,分8次喂养。第三个24 h: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10~20 ml·kg-1·d-1,分8次喂养。第四个24 h:根据患儿胃肠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奶量,增加喂养奶量的速度为10~20 ml·kg-1·d-1。直至达到生理需要量120 ml·kg-1·d-1,在增加奶量时可逐步改为经口喂养。喂养热卡不足的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对照组为按照传统术后管理方法,术后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全静脉营养支持(目标热卡334.72 kJ·kg-1·d-1,氨基酸2.5~3 g·kg-1·d-1,热氮比100~200∶1)。待胃肠减压引流液减少至10 ml·kg-1·d-1且颜色转为无色或淡黄绿色后,开始经口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若消化道耐受良好,逐渐增加奶量直至全量喂养,即120 ml·kg-1·d-1。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第一次排便情况、体重变化、住院费用以及一些术后喂养并发症情况,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喂养组(12.80±5.13)d,对照组(19.50±6.60)d(P<0.001)。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早期喂养组(45.50±26.41)h,对照组(96.00±52.58)h(P<0.001)。手术前后体重变化(体重变化=术后体重-术前体重):早期喂养组(0.28±0.20)kg,对照组(0.27±0.32)kg(P=0.878)。术后并发症情况:早期喂养组发生并发症2例,均为呕吐;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乳糜漏1例、呕吐3例、鞘膜腔感染1例(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后予以早期喂养可以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和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且并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新生儿 早期喂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