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防腐剂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家萍 李典 +3 位作者 李治东 崖薷丹 降升平 杨志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1-163,共3页
针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衡量其安全性的前提条件。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具有高分离能力的分析方法,该法具有分析时间短、分析成本低、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等特点。采用气相色谱法作为检测防腐剂的基本方法... 针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衡量其安全性的前提条件。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具有高分离能力的分析方法,该法具有分析时间短、分析成本低、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等特点。采用气相色谱法作为检测防腐剂的基本方法,主要针对食品中丙酸、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8种防腐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目标物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通过对各类酱油、饮料中防腐剂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得到较好结果,为食品中酱油和饮料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饮料 气相色谱 防腐剂
下载PDF
D-手性肌醇及D-松醇对缓解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3 位作者 高云峰 牛会园 崖薷丹 袁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63,共6页
对D-手性肌醇及D-松醇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进行评价,选用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手性肌醇及D-松醇实验组,分别设立50、100、200、400mg/L4个剂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受试样品... 对D-手性肌醇及D-松醇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进行评价,选用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手性肌醇及D-松醇实验组,分别设立50、100、200、400mg/L4个剂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受试样品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1×10^-6mol/L浓度的胰岛素诱导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不同浓度D-手性肌醇及D-松醇,考察二者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D-手性肌醇和D-松醇对HepG2细胞的正常增殖无显著影响。D-手性肌醇浓度为50、100和200 mg/L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浓度为400 mg/L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D-松醇浓度为200 mg/L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浓度为400 mg/L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D-手性肌醇和D-松醇均能够缓解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现象,且在1000 mg/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正常增殖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手性肌醇 D-松醇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D-手性肌醇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3 位作者 高云峰 袁璐 牛会园 崖薷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1,共6页
主要探究D-手性肌醇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高脂高糖饲料配合注射STZ溶液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手性肌醇低剂量组(L,30 mg/(... 主要探究D-手性肌醇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高脂高糖饲料配合注射STZ溶液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手性肌醇低剂量组(L,30 mg/(kg BW·d))、D-手性肌醇高剂量组(H,60mg/(kg BW·d))和D-手性肌醇正常高剂量组(NH,60 mg/(kg BW·d))。N组和NH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高糖饲料,5周后大鼠处死,对其肝脏和骨骼肌中的糖原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PCR技术对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的PI3K、Akt、GSK-3β和GS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手性肌醇可以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p<0.01)肌糖原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且能促进肝脏和骨骼肌中PI3K、Akt和GS基因的表达,抑制GSK-3β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手性肌醇 糖原合成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一种含D-松醇发酵饮料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程广 高山 +2 位作者 孙明哲 崖薷丹 张泽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研究一种含D-松醇功能成分的混合菌种发酵饮料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通过酿酒酵母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含D-松醇的角豆粉(carob powder)提取液,制备一款含D-松醇功能成分的发酵型低糖饮料。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SD大鼠4... 研究一种含D-松醇功能成分的混合菌种发酵饮料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通过酿酒酵母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含D-松醇的角豆粉(carob powder)提取液,制备一款含D-松醇功能成分的发酵型低糖饮料。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SD大鼠4周后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发酵饮料低剂量组、发酵饮料高剂量组。灌胃发酵饮料4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肝脏指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极显著性升高(p<0.01),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组织结构不清楚,肝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及发酵饮料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HE染色显示阳性对照组和发酵饮料剂量组大鼠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肝细胞排列基本规则。结论:此含D-松醇发酵饮料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损伤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发酵饮料 肝损伤 干预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