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特纳奖:“解域”与“再辖域”
1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2022年特纳奖(Turner Prize)自公布四名入围艺术家名单以来,便赢得众多关注。过去两年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下,特纳奖受疫情波及一度中断,2022年特纳奖持续进行的相关工作意味着它正在全面恢复,这一备受瞩目的奖项是当代艺术圈一... 2022年特纳奖(Turner Prize)自公布四名入围艺术家名单以来,便赢得众多关注。过去两年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下,特纳奖受疫情波及一度中断,2022年特纳奖持续进行的相关工作意味着它正在全面恢复,这一备受瞩目的奖项是当代艺术圈一个值得观察的风向标,它代表着西方评审机制的某种潮流与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 评审机制 风向标 当代艺术
原文传递
作为记忆,艺术装置的展览 被引量:1
2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22年第5期90-93,共4页
当代艺术理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曾指出,艺术家与策展人的角色在当代艺术中越来越混同。泰康空间最近的展览“城门、牌楼、广场: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让我更清晰地体认了格罗伊斯的高见。“城门、牌楼、广场:关... 当代艺术理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曾指出,艺术家与策展人的角色在当代艺术中越来越混同。泰康空间最近的展览“城门、牌楼、广场: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让我更清晰地体认了格罗伊斯的高见。“城门、牌楼、广场: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单从名字上看,已经很清晰地预示展览内容是以“城门、牌楼、广场”的摄影图像为主。这些老旧的摄影图像本来早已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策展人通过策展,把它们从岁月的尘埃里打捞出来,并将它们重新并置在一个当代的空间里,以供人注视或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图像 艺术理论家 策展人 展览内容 鲍里斯 当代艺术 城门 牌楼
原文传递
科技巨头的入侵与威胁——读《没有思想的世界》 被引量:1
3
作者 嵇心 《书城》 2021年第5期78-82,共5页
什么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陪伴我们左右?显然家人、朋友与同事都要被排除在外,更准确的答案大概只有智能手机。每天,我们醒来后睁眼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看手机,甚至睁眼也成了看手机的附属程序。手机连接网络后,就有各类推送争抢着在界面... 什么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陪伴我们左右?显然家人、朋友与同事都要被排除在外,更准确的答案大概只有智能手机。每天,我们醒来后睁眼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看手机,甚至睁眼也成了看手机的附属程序。手机连接网络后,就有各类推送争抢着在界面上出现。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具有引诱性的"标题党"文章所围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二十四小时 标题党 手机连接 推送 入侵 全天候
原文传递
摄影之思 被引量:1
4
作者 嵇心 《书城》 2018年第7期125-128,共4页
本雅明曾引用过《莱布尼茨报》里的几句话:"……单是想留住影像,就等于是在亵渎神灵了。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而任何人类发明的机器都不能固定上帝的形象……"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单单手机自拍就已泛滥成灾,我们再读到这段话,会... 本雅明曾引用过《莱布尼茨报》里的几句话:"……单是想留住影像,就等于是在亵渎神灵了。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而任何人类发明的机器都不能固定上帝的形象……"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单单手机自拍就已泛滥成灾,我们再读到这段话,会感到十分滑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 形象创造 莱布尼茨 本雅明 上帝 人类
原文传递
走样、宣告,且不对话语的场景负责——于艾君的《“新插画”》
5
作者 嵇心 《艺术工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2,共2页
涂鸦是对话语的扭转与变异,绝非对话语的忠实呈现。涂鸦再加工话语,但不是对话语的说明,更不是对话语进行图绘。涂鸦不对话语的场景负责,而是逃逸与游离话语的框限,是无数次偏斜运动轨迹的汇集。涂鸦提供另一种场景,这种场景里图像和话... 涂鸦是对话语的扭转与变异,绝非对话语的忠实呈现。涂鸦再加工话语,但不是对话语的说明,更不是对话语进行图绘。涂鸦不对话语的场景负责,而是逃逸与游离话语的框限,是无数次偏斜运动轨迹的汇集。涂鸦提供另一种场景,这种场景里图像和话语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刻意的背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鸦 线条 笔触 纸本 装置
原文传递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贫乏”与丰饶 被引量:1
6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
让·鲍德里亚曾说:"没有任何理由将一面镜子藏匿于抽屉中。"镜子总是在吸收捕捉形象。博尔赫斯也写过一首《镜子》,其中有两段:"我是一个对镜子感到害怕的人;不仅面对着无法穿透的玻璃,里面一个不存在的无法居住的空间反映着,... 让·鲍德里亚曾说:"没有任何理由将一面镜子藏匿于抽屉中。"镜子总是在吸收捕捉形象。博尔赫斯也写过一首《镜子》,其中有两段:"我是一个对镜子感到害怕的人;不仅面对着无法穿透的玻璃,里面一个不存在的无法居住的空间反映着,结束了又开始;……我把它们都看作古旧契约的永恒的根本的执行者,使世界繁殖,仿佛生殖的行为,无法睡眠,带来劫数。"(王央乐译)镜子既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又是东西方文化中引发众多想象与隐喻而极富内涵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原文传递
“地方知识”的引用——陈彧君和潘娜潘·尤蔓妮双人展的“延时”
7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8年第6期58-61,共4页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高度同质化。本杰明·巴伯讽刺当下世界是"麦当劳世界"。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影响,艺术家往往共享相同的"视觉语法",而据此炮制出的艺术品面貌时常惊人的一致,艺术品背后的文化身份被抹...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高度同质化。本杰明·巴伯讽刺当下世界是"麦当劳世界"。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影响,艺术家往往共享相同的"视觉语法",而据此炮制出的艺术品面貌时常惊人的一致,艺术品背后的文化身份被抹除。但这并非当代艺术的唯一面向。正如阿齐莱·奥利瓦所揭示的状况:"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前十年由两项运动所主导:全球化及部落化。""部落化"拒绝开放,试图顽固地保存地域特色,它作为抵抗全球化的运动,又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临时建筑 全球化 地域特色 艺术家 建筑模型 拼贴画 马赛克 部落化 艺术品
原文传递
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
8
作者 嵇心 《东方艺术》 2016年第4期58-111,共54页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上至帝王大臣,下到普通文士,皆能诗善书。楷书和草书代表了唐代书法的重要成就,尤其是楷书,为后世立下楷则,泽被深远。唐代涌现了一批楷书大师,因高峰林立,而遮蔽了许多楷书高手的光芒。...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上至帝王大臣,下到普通文士,皆能诗善书。楷书和草书代表了唐代书法的重要成就,尤其是楷书,为后世立下楷则,泽被深远。唐代涌现了一批楷书大师,因高峰林立,而遮蔽了许多楷书高手的光芒。裴休是其中一位名家,并不耀眼却书艺精湛。《旧唐书》载,"裴休,字公美,河内济源人也"。据考证,裴休只是生于河南济源,而祖籍是山西运城闻喜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休 圭峰定慧禅师碑 河南济源 唐代书法 公美 《旧唐书》 书艺 山西运城 书风 善书
原文传递
沉潜与重生——邱振中创作心路蠡测
9
作者 嵇心 《东方艺术》 2016年第8期48-57,共10页
边缘并非世界结束之地,而是世界开始之地,斯宾诺莎如是说。毋庸置疑,书法处在现代社会的边缘,但它却是邱振中"可能的世界"的起点。书法,生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汉语言是国人与书法血脉相连的纽带,年深日久,参与者众,书法成为典型... 边缘并非世界结束之地,而是世界开始之地,斯宾诺莎如是说。毋庸置疑,书法处在现代社会的边缘,但它却是邱振中"可能的世界"的起点。书法,生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汉语言是国人与书法血脉相连的纽带,年深日久,参与者众,书法成为典型而独特的艺术,它铭刻于民族的记忆。然而,在现代性冲击下,古典文化业已崩塌,书法与现代性文化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文化 古典文化 《图画见闻志》 金陵即事 唐楷 马蒂斯 莫逆于心 优孟衣冠 《蜀道难》 日居月诸
原文传递
舞曲的舞台
10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9年第2期81-83,共3页
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艺术机构中,泰康空间以注重发掘中国历史经验的策展研究与实践而显得别具一格。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四十年,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四十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历史记忆,同时它往往因为距离过近,变化之剧而带来令... 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艺术机构中,泰康空间以注重发掘中国历史经验的策展研究与实践而显得别具一格。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四十年,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四十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历史记忆,同时它往往因为距离过近,变化之剧而带来令人眩晕的震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 舞曲 历史经验 艺术机构 别具一格 改革开放 历史记忆 中国
原文传递
倾听,凝视
11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8年第7期77-79,共3页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世界被强权政治与市场营销裹挟。热闹繁华之下亦有暗流汹涌,危机时刻在蓄势爆发。但是,世上并非只有政客的空头承诺与大放厥词,以及娱乐明星的笑语连连,也有无数看似微弱却更富情感的声音,如平凡者的细语,苦难者...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世界被强权政治与市场营销裹挟。热闹繁华之下亦有暗流汹涌,危机时刻在蓄势爆发。但是,世上并非只有政客的空头承诺与大放厥词,以及娱乐明星的笑语连连,也有无数看似微弱却更富情感的声音,如平凡者的细语,苦难者的呻吟,仍有待我们倾听。艺术家的任务绝非粉饰太平,相反,他应深入时代的黑暗迷宫,令许多无法发出的声音发出,让被遮蔽的声音得以倾听,这是艺术家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布拉莫维奇 艺术家 众声喧哗 市场营销 强权政治 危机时刻 娱乐明星 声音
原文传递
抵抗的图像——陈界仁的《中空之地》
12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在地流放 奈格里曾追问道:"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20世纪70年代的革命运动失败之后,在新自由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扩散到所有生产领域,甚至到全球所有空间的时候,关于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关于这个市场机制——这... 在地流放 奈格里曾追问道:"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20世纪70年代的革命运动失败之后,在新自由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扩散到所有生产领域,甚至到全球所有空间的时候,关于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关于这个市场机制——这个机制正越来越紧地抓握着我们,就好像要使我们窒息,它从地方的层次到全球的层次,无不剥夺着生命和关于创新与团结一切踪迹的想象—的宇宙,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此情此景,艺术还可以说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图像 新自由主义 革命运动 资本主义 市场机制
原文传递
理论的历险——读《姿势的诗学:日常书写与书法的起源》
13
作者 嵇心 《东方艺术》 2016年第16期92-95,共4页
当事物仍被偏见和傲慢占领,它就依旧被迷雾遮蔽,我们很难说已获得太多真知灼见。“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傲慢与偏见通常源于:自信对事物的熟稔,且缺乏反思。面对书法,国人常陷入尴尬:要么觉得不可说,而无话可说;... 当事物仍被偏见和傲慢占领,它就依旧被迷雾遮蔽,我们很难说已获得太多真知灼见。“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傲慢与偏见通常源于:自信对事物的熟稔,且缺乏反思。面对书法,国人常陷入尴尬:要么觉得不可说,而无话可说;要么滔滔不绝,千言万语依旧附会前人。前者尚怀敬畏之心。后者恐怕要暗自羞愧,尤其是他作为书法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起源 书写 诗学 姿势 研究者 傲慢 偏见 事物
原文传递
情念在涌动
14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21年第1期10-11,共2页
2015年6月,法国著名艺术学者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应邀在OCAT研究中心做了三次讲座。《影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一书即是此次中国行的一个成果。"理论从来不会脱离实... 2015年6月,法国著名艺术学者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应邀在OCAT研究中心做了三次讲座。《影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一书即是此次中国行的一个成果。"理论从来不会脱离实践,也不会脱离体现理论的具体事物。我们需要观察个别的现实,在其中寻找近乎理论力量的东西,而不是闭门打造什么‘一般理论’,不顾一切地套用在个别现实之上。"乔治·迪迪-于贝尔曼一开场即如是警告。因为,显而易见,为了打造普遍适用的一般理论,为了它的完善与自圆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贝尔曼 迪迪 视觉艺术 脱离实践 普遍适用 自圆其说
原文传递
抵抗并狂欢——莎拉·卢卡斯的艺术策略
15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20年第4期16-21,共6页
"偏离沟通法则中必不可少的老生常谈,不断解构前人留下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哲学,是‘我’彰显独特的途径。"法国哲学家茱莉娅·克里斯特娃如是说。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正是在对既定意识形态的偏离与解构,以各种形式和... "偏离沟通法则中必不可少的老生常谈,不断解构前人留下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哲学,是‘我’彰显独特的途径。"法国哲学家茱莉娅·克里斯特娃如是说。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正是在对既定意识形态的偏离与解构,以各种形式和材料进行的主动冒犯与进攻。艺术家用可见的力量撼动我们,使我们摆脱固化的认知框架,进而拓宽更多的感知疆域,去与他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斯 当代艺术家 认知框架 艺术策略 意识形态 沟通法则 解构
原文传递
哀歌与警钟
16
作者 嵇心 《书城》 2020年第10期67-69,共3页
昔日繁华,今日荒冢,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宿命,这亦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多少盛极一时的文明,如玛雅、古罗马、高棉等,今天不过徒留几处供人凭吊的遗迹。我们惊叹它们曾经辉煌鼎盛的同时,也会无限惋惜它们如今的荡然无存,谜一般地被淹没在时... 昔日繁华,今日荒冢,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宿命,这亦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多少盛极一时的文明,如玛雅、古罗马、高棉等,今天不过徒留几处供人凭吊的遗迹。我们惊叹它们曾经辉煌鼎盛的同时,也会无限惋惜它们如今的荡然无存,谜一般地被淹没在时光深处。研究玛雅等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试图去汲取某些历史教益,以把握当下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明 曾经辉煌 玛雅 古罗马 哀歌 宿命 凭吊
原文传递
安尼施·卡普尔:红的迷狂,物之剧场
17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20年第2期86-89,共4页
安尼施·卡普尔2019.10.26—2020.1.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依赖高科技的数码媒介,信息的传播已达光速,于是我们来到了西方思想家所谓的"电传托邦"(télétopie)和数码社会。速度改变了我们观看、体验... 安尼施·卡普尔2019.10.26—2020.1.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依赖高科技的数码媒介,信息的传播已达光速,于是我们来到了西方思想家所谓的"电传托邦"(télétopie)和数码社会。速度改变了我们观看、体验、思考世界的方式,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认为从此"此地不在,一切都是此时此刻"。据此,他进而认为人类的传统时间和空间经验被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安尼施·卡普尔 西方思想家 美术馆 数码媒介 艺术馆 高科技
原文传递
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
18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9年第6期70-73,共4页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就是技术进化史。在漫长的历史里,人类发明技术、改进技术、应用技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思维及躯体,与技术一起进化,在无数时光里,人与技术融合,难以分离,以至于有当代哲学家认为,技术...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就是技术进化史。在漫长的历史里,人类发明技术、改进技术、应用技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思维及躯体,与技术一起进化,在无数时光里,人与技术融合,难以分离,以至于有当代哲学家认为,技术就是人的本质,因为今天的我们很难区分人的哪一部分是绝对自然的,哪一部分是技术构成并改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是而非 当代哲学家 人与技术 进化史 似曾相识 人的本质 历史
原文传递
刘韡的幻影迷宫
19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柏拉图曾经以洞穴来描述人类的知识与幻想。他认为,未受启蒙的人类就像被捆住手脚住在黑暗洞穴里,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线和火焰照耀下的幻影。倘若不真正走出洞穴,他们将永远将那些移动的幻象当真,就此被迷惑被蒙骗生生世世而不... 柏拉图曾经以洞穴来描述人类的知识与幻想。他认为,未受启蒙的人类就像被捆住手脚住在黑暗洞穴里,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线和火焰照耀下的幻影。倘若不真正走出洞穴,他们将永远将那些移动的幻象当真,就此被迷惑被蒙骗生生世世而不知。哲人苏格拉底以追求真理为使命,说这些话时或许语调悲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 追求真理 苏格拉底 洞穴 柏拉图 人类 哲人
原文传递
漫游与对流
20
作者 嵇心 《艺术当代》 2018年第2期52-55,共4页
就地理空间而言,中国和巴西路途遥远,不过今天距离正被不断发展的信息与交通技术所缩短。即便如此,对中国来说,位处大洋彼岸,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仍然属于陌生神秘又魅力四射的国度。同样,在巴西人心目中,中国古老而富有吸引力。
关键词 对流 漫游 地理空间 交通技术 巴西 中国 吸引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