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巢胜吾 王玲 +1 位作者 樊济海 刘宏鸣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A(TS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效应。方法:46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SN 8~16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 目的:探讨丹参酮A(TS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效应。方法:46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SN 8~16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入院后1 d、2周和6周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TSN治疗2周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TSN治疗后6周LEDVI、LESVI、LVEF和E/A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TSN可改善AMI患者的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心肌梗死 急性 左室重构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顾秀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两组均按照UAP的常规治疗,A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2个治疗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两组均按照UAP的常规治疗,A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2个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A组tPA治疗后有明显的升高,PAI有明显的降低,而B组tPA、PAI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化;A组、B组的SICAM-1、CRP治疗前后有明显的降低,A组降低的幅度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UAP疗效肯定,且可以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冠脉事件的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纤溶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华法林预防高龄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2 位作者 刘宏鸣 顾秀莲 王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华法林 高龄老年 房颤 缺血性脑卒巾
下载PDF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右心室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巢胜吾 彭民 +4 位作者 顾秀莲 王玲 王丽娜 陈涛涛 樊济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CDTI)技术探讨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HCM患者35例(HCM组),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CDTI测量左、右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流出道等指标,于心尖四腔切面记录舒张期血流频谱,测...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CDTI)技术探讨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HCM患者35例(HCM组),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CDTI测量左、右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流出道等指标,于心尖四腔切面记录舒张期血流频谱,测量右室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右室射血时间(RVET)及Tei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患者右室前壁厚度[(4.56±0.70)mm比(5.43±0.87)mm]、室间隔厚度[(8.66±2.51)mm比(20.53±3.37)mm]、左室后壁厚度[(9.10±2.24)mm比(13.06±1.68)mm]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右室Tei指数[(0.39±0.61)比(0.80±0.38)]显著升高(P<0.01),右室流出道、右室舒张末期内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右心室解剖结构与功能均受影响;右室Tei指数可以反映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肌病 肥厚性 心室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冠脉血流储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4 位作者 王丽娜 王玲 潘瑞麟 李博 陈涛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血压正常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升主动脉扩张度(D值),僵硬度(...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血压正常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升主动脉扩张度(D值),僵硬度(β值)以及C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分析β值,D值与CFR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D值[(3.59±0.30)10-6cm2/d比(2.88±0.77)10-6cm2/d]显著降低,β值[(3.54±1.52)比(5.46±1.98)]显著升高,P<0.05或<0.01;CFR[(3.23±1.16)比(2.02±0.63)]显著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β值与CFR呈显著负相关(r=-0.413,P=0.005),D值与CFR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03)。结论: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下降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充盈时间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4 位作者 王丽娜 王玲 潘瑞麟 李博 陈涛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充盈时间(CSFT)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为研究组,无胸痛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脏瓣膜病患者2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临床基线资料、CSFT、TIMI帧计数...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充盈时间(CSFT)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为研究组,无胸痛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脏瓣膜病患者2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临床基线资料、CSFT、TIMI帧计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病(56.3%比18.2%,P=0.01)、血脂异常(43.8%比9.1%,P=0.025)、平均CSFT[(4.4±0.6)s比(3.3±0.9)s,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IMI帧计数[(31.5±8.3)帧比(28.3±5.6)帧,P=0.10]、TMP分级[2.90(2.5,3.0)级比2.94(2.8,3.0)级,P=0.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FT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充盈时间 冠状动脉微循环
下载PDF
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6例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危险因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为18例(39.1%),多支病变者28例(60.9%);前降支病变3...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6例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危险因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为18例(39.1%),多支病变者28例(60.9%);前降支病变3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2例,左回旋支病变16例,左主干病变2例;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合并糖尿病(33.3%比75.0%)及慢性肾病(22.2%比53.6%)比例相对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较常见,且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肾病者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18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顾秀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导管碎栓 局部溶栓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腹主动脉瘤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巢胜吾 徐涛 +3 位作者 樊济海 顾秀莲 王玲 王丽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及60例未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5岁),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仪检查AAA发病情况,并对冠心病组AAA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及60例未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5岁),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仪检查AAA发病情况,并对冠心病组AAA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AAA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15.1%vs3.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4.79;P<0.01)和颈动脉狭窄(OR=3.29;P<0.05)与AAA发病密切相关,糖尿病与AAA呈负相关(OR=0.15;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AAA发病率高,两者间有着部分相同的危险因素,但不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腹主动脉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米力农联用卡维地洛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刘宏鸣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米力农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顽固性 心功能
下载PDF
膈下脓肿并发心包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巢胜吾 潘瑞麟 樊济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4387-4388,共2页
关键词 膈下脓肿/并发症 心包炎/诊断 心肌梗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尿崩症1例
12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0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后并发症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尿崩症 高血压病史 肺呼吸音 颈静脉怒张 病理性杂音
下载PDF
血脂康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35例脉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顾秀莲 樊济海 +3 位作者 巢胜吾 刘宏鸣 王玲 彭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6-997,共2页
关键词 血脂康 冠心病 高血压 脉压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16
14
作者 顾秀莲 巢胜吾 +3 位作者 樊济海 刘宏鸣 王玲 彭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抗心衰治疗),和麝香保心丸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3次/d,服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抗心衰治疗),和麝香保心丸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3次/d,服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6min步行距离、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率。结果:麝香保心丸组LVEF、LVESVI、6min步行距离、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麝香保心丸组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康复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剑锋 肖善花 +18 位作者 李悦 黄绍烈 钟伟兵 江小杰 邱宇安 赵宇 张必龙 段勇 熊玲兵 陈莉 周爱云 李建平 胡永辉 聂志华 左汉恒 龚春 袁丽霞 巢胜吾 黄国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3期4351-4354,共4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022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人6000多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36例...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022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人6000多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3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依叶片组和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每组68例,其中,依叶片组每日给予依叶片10.8 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叶酸片0.8 mg),每日1次,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每日给予依叶片10.8 mg,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并评估血压分级;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声检查颈动脉、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卒中等发生情况;观察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血压分级情况优于依叶片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依叶片组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较依叶片组缩小(P<0.05)。与依叶片组比较,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脑卒中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治疗前有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精神差等症状,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特别是脑卒中病人一过性黑朦、偏身感觉障碍、偏瘫、视觉异常、失语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极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干咳等症状,坚持服药后干咳症状明显好转,均能完成整个疗程,无停药病例。结论依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效果较单独使用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樊济海 巢胜吾 +2 位作者 顾秀莲 王玲 潘瑞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引导丝(A组)在RVOT间隔部起搏术中操控主动固定电极中应用效果。结果起搏阈值、导线电极阻抗无显著差异,感知R波振幅B组较A组低(12.32±3.80mVvs9.28±3.34mV,P=0.037);电极定位操作X线曝光时间A组大于B组(23.29±9.23minvs12.85±5.82min,P=0.002),电极固定次数A组大于B组(2.64±1.22次vs1.62±0.77次,P=0.015)。两组RVOT间隔部定位成功率:A组14/20(70%),B组18/20(90%),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RVOT间隔部失败者均固定于低位间隔部。术后3个月内仅A组1例导线脱位。结论RVOT间隔部电极定位双弯曲指引导丝支撑下操作,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电极固定次数,比单弯曲指引导丝方法更加简单化。两种方法均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右室流出道 心室间隔 起搏电极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剑锋 肖善花 +16 位作者 李晨薇 黄绍烈 巢胜吾 段勇 张必龙 熊玲兵 陈莉 钟伟兵 江小杰 赵宇 邱宇安 胡永辉 李建平 袁丽霞 龚春 左汉恒 聂志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1期3993-3995,共3页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例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人每日清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治疗...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例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人每日清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5.545±3.191)μmol/L与(13.75±2.425)μmol/L,P<0.05]。治疗后左侧、右侧颈动脉及颈总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可降低血压、Hcy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颈动脉斑块面积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选择性急性肺血管栓塞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济海 顾秀莲 +7 位作者 巢胜吾 张鹏 潘瑞麟 王丽娜 王璐璐 王玲 李博 陈涛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9-641,共3页
目的建立绵羊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模型。方法实验用绵羊10只,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建立股静脉和股动脉导管通路,在C型臂数字减影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入肺动脉,将羊自体血栓注入选择的肺动脉分支,监测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股动... 目的建立绵羊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模型。方法实验用绵羊10只,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建立股静脉和股动脉导管通路,在C型臂数字减影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入肺动脉,将羊自体血栓注入选择的肺动脉分支,监测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股动脉压力、心率、PaO2等指标评估肺栓塞模型的建立。结果基础肺动脉压力(27.3±9.6)mmHg,股动脉收缩压(126.4±13.7)mmHg,心率(103±15)次/min,股动脉血PaO2(87.7±12.0)mmHg,n=10;注入血栓剂量(30±5)ml后60min,肺动脉压力(52±49)mmHg;股动脉收缩压(100±21)mmHg;心率(150±26)次/min;股动脉血PaO2(62.4±11.1)mmHg,P均<0.01;肺动脉造影显示选择的肺动脉栓塞成功。结论实验绵羊股静脉、腔静脉系统及右心系统解剖学特征适合于建立导管通路,建立选择性急性肺栓塞模型;建立选择性绵羊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可行性、稳定性良好,具有栓塞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的可控制性,影像学特征更适合于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动物模型 导管插入术 绵羊
下载PDF
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永辉 黄绍烈 巢胜吾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以及血脂康对AngⅡ此诱导作用的干预。方法用ELISA法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用RT-PCR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mRNA表达的影响,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以及血脂康对AngⅡ此诱导作用的干预。方法用ELISA法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用RT-PCR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mRNA表达的影响,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经AngⅡ作用的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同时检测血脂康的干预效应。结果四种不同浓度的AngⅡ(10^(-9)、10^(-8)、10^(-7)、10^(-6)moL/L)能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且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而血脂康(500 ng/ml)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E-选择素及其mRNA的表达,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结论血脂康能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E-选择素 血脂康
下载PDF
初期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技术难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济海 陈跃光 +6 位作者 巢胜吾 顾秀莲 王玲 潘瑞麟 王丽娜 李博 陈涛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初期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效果及技术问题。方法对20例植入CRT/CRTD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描述左室电极的植入过程,随访患者预后。结果术后6个月有关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 目的总结分析初期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效果及技术问题。方法对20例植入CRT/CRTD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描述左室电极的植入过程,随访患者预后。结果术后6个月有关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1),随访32.9±21.9个月,死亡4例,其中1例猝死,3例非心脏原因死亡。左室导线进入冠状窦失败改为右室双位点起搏2例(2/20,10%),左室导线难以固定于靶静脉改为经心中静脉与靶静脉吻合支1例(1/20,5%),冠状静脉阶段性狭窄1例(1/20,5%),术后导线脱位3例(3/20,15%)均成功复位。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静脉显影9例(9/20,45%),术中测试左室电极刺激膈肌跳动经调整电极位置均可避免。结论 CRT治疗心衰有效;术前冠状动脉/冠状静脉造影对指导和易化左室导线植入有益。右室双位点起搏改善心衰不明显,适当调整电极可避免膈肌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起搏 冠状静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