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 pgRNA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胡兰兰 左中宝 +4 位作者 张晓晶 武瑞 武静 刘寿荣 徐爱芳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5期648-650,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风险大大增加^([2])。肝细胞中...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风险大大增加^([2])。肝细胞中的HBV共价环状闭合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作为HBVRNA编码的最重要模板,不仅是病毒复制的开始,也是持续感染和复发的关键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对cccDNA的影响较小,且cccDNA的长期存在是HBV难以被治愈的重要原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前基因组RNA 乙肝E抗原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不同产后停药时间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病毒学以及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陶承静 刘寿荣 +5 位作者 程晓仙 胡健女 白秀丽 张素英 赵春 左中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46-1152,共7页
目的:评估不同停药时间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母婴阻断孕产妇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病毒学指标及ALT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孕24~28周开始服用TDF抗病毒治疗的HBV携带... 目的:评估不同停药时间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母婴阻断孕产妇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病毒学指标及ALT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孕24~28周开始服用TDF抗病毒治疗的HBV携带孕妇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分娩时停药组)和B组(分娩后4周停药组),检测两组孕妇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停药时间点HBV DNA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及血清中ALT水平变化,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106名孕产妇完成检测和随访,A组56人和B组50人。两组孕妇HBsAg水平与各自基线相比以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HBeAg(M=2.920 Log 10 S/CO)和HBV DNA水平(M=1.477 Log 10拷贝/mL)在停药时明显低于A组(M=3.045 Log 10 S/CO,M=2.647 Log 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6,P=0.002;Z=-2.940、P<0.001)。B组孕产妇在停药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率22.00%(11/50),相比A组8.93%(5/56)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停药后ALT异常发生率(A组41.07%,B组40.00%)明显高于孕期异常率(A组19.64%,B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χ2=6.081,P=0.014;B组:χ2=7.143,P=0.008);两组停药后ALT异常率相比差别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8,P=0.625)。对于孕期ALT异常孕产妇,A组出现停药后ALT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A组100%,B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96,P=0.048)。结论:分娩时停药和分娩后4周停药对孕产妇停药后的HBsAg、HBeAg、HBV DNA、ALT水平的影响没有较大差别。对于孕期出现ALT异常孕妇,在分娩时停药比分娩后4周停药更容易出现停药后ALT异常。建议对孕期出现ALT异常的孕妇,加强产后监测,必要时适当延迟停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替诺福韦 停药时间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患者HIV耐药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左中宝 邢辉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时易产生耐药,耐药的产生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抗病毒治疗人群HIV耐药流行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关键词 HIV 抗病毒药物 药物耐受性 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系统生物学基础的宫内感染研究进展及思路
4
作者 陶承静 刘寿荣 +5 位作者 荀运浩 胡健女 张素英 白秀丽 赵春 左中宝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48-52,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阻断HBV的垂直传播仍然存在一定失败率,可能与HBV宫内感染机制没有明确以及缺乏有效阻断措施相关。系统生物学、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候的结合、发展与应用,为HBV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阻断HBV的垂直传播仍然存在一定失败率,可能与HBV宫内感染机制没有明确以及缺乏有效阻断措施相关。系统生物学、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候的结合、发展与应用,为HBV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思路。从基因、蛋白、代谢等角度,从不同组学层面探讨不同证候分类的宫内传播机制,以期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联合生物系统学寻找解决当前困局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中医证候 系统生物学
下载PDF
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法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克女 张永乐 +3 位作者 张钧 左中宝 俞哲 刘寿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4-83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方法,用来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胸腺输出功能。方法:根据T细胞受体(TC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TaqMan-MGB双标记探针技术定量测定外周血中TRECs的含量,通过重复性、敏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方法,用来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胸腺输出功能。方法:根据T细胞受体(TC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TaqMan-MGB双标记探针技术定量测定外周血中TRECs的含量,通过重复性、敏感性、准确性实验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并将此技术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型(CHB)患者中评价胸腺输出功能。结果:通过多次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TRECs含量的TaqMan-MGB双标记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对5×10~5copies的质粒进行10倍法稀释,最低检出可达50 copies;对6. 18 Lg copies/10~6PBMCs和3. 54 Lg copies/10~6PBMCs高低浓度标本同一批次进行25次检测结果平均值为6. 08±0. 14,3. 52±0. 18 Lg copies/10~6PBMCs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 26%,5. 12%,对这两份标本连续5 d重复20次试验结果平均值为6. 10±0. 23,3. 51±0. 22 Lg copies/10~6PBMCs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 85%、6. 27%;用双蒸水代替模板进行检测无目的基因扩增。35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RECs平均含量为5. 62±1. 38 Lg copies/10~6PBMCs,45例同年龄段CHB患者外周血TRECs平均含量为4. 09±0. 97 Lg copies/10~6PBMCs,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 25,P <0. 05)。结论:Taq Man-MGB双标记探针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RECs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年CHB中型患者外周血TRECs含量明显低于同龄健康人群,TRECs可用于CHB患者胸腺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 胸腺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FibroTouch与6种肝纤维化血清学模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左中宝 崔怀中 +6 位作者 黄从想 郭毅 潘克女 王妙婵 杜炜 黄斌 徐爱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ibroTouch与六种肝纤维化血清学模型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为肝纤维化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9月1日-2017年9月1日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 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ibroTouch与六种肝纤维化血清学模型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为肝纤维化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9月1日-2017年9月1日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FibroTouch测定肝脏硬度(LSM),检测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并计算六种血清学模型的评分值。使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FibroTouch与六种血清学模型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ibroTouch与六种血清学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中位数为9.4(6.5~13.8)kPa,六种血清学模型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中位数为0.42(0.28~0.62),纤维化指数模型(FIB)-4为1.27(0.78~2.03),S指数为0.11(0.07~0.20),Forns指数为6.95(5.89~8.51),PRP指数为0.000 8(0.000 6~0.000 9),FIB-5为38.59(36.28~40.97);FibroTouch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3,P<0.001),FibroTouch与APRI、FIB-4、S指数、Forns指数、PRP指数、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正相关,与FIB-5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FT-LSM在S≥2、S≥3和S=4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90和0.85,显著高于血清学模型(P<0.001),S指数模型的在S≥2、S≥3和S=4的AUC均高于其余五种血清学模型。结论FibroTouch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血清学模型,S指数模型的诊断效能在血清学模型中表现最好,联合S指数+FT-LSM指标可以更好地判断肝纤维化分级,在临床中可以加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超声技术 肝组织病理活检 血清多参数肝纤维化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的耐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磊 左中宝 +9 位作者 廖玲洁 梁淑家 马艳玲 吴国辉 梁姝 田随安 贺健梅 邵一鸣 邢辉 阮玉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613-1618,1634,共7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病毒载量水平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和云南共6个省份的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治疗情况等数据,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病毒...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病毒载量水平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和云南共6个省份的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治疗情况等数据,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 L的样本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调查467例患者,其中72.2%(337例)患者的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测序获得336份序列进行耐药分析,19.3%(65/336)患者检出耐药。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分别为4.6%(3/65)、87.8%(57/65)和10.8%(7/65)。未婚患者的耐药率要高于在婚的患者(P=0.003)。随着停药时间的增加,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比例在上升,而耐药的比例在下降。结论 HIV抗病毒治疗停药人群病毒载量和耐药率均较高,是HIV病毒包括耐药株传播的重要来源。需对该人群加强预防干预,阻断HIV及耐药株的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停药患者 病毒载量 耐药
原文传递
医学生拖延行为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俊端 熊枫 +2 位作者 方寿才 左中宝 杨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了解医学生拖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法 对某医学院校531名大学生进行一般拖延量表(GP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试,应用SPS... 目的 了解医学生拖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法 对某医学院校531名大学生进行一般拖延量表(GP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试,应用SPSS 16.0、Amos 5.0中进行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 (1)拖延量表得分在31-93分之间,平均得分(55.54±9.68)分,96.1%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中重度比例为45.3%.(2)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拖延行为与抑郁(r=0.415)、焦虑情绪(r=0.331)呈正相关,与自我效能(r=-0.247)、自尊(r=-0.328)呈负相关.(3)层次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自尊与抑郁能显著预测拖延,解释的变异量分别增加了6.10%、6.10%和6.30%.(4)路径分析显示,自尊对拖延产生有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12),自我效能通过自尊对拖延产生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21),而抑郁除对拖延产生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34)外,还通过自尊对拖延起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50),各拟合指数均达到统计学标准.结论 医学生拖延行为较为常见,自我效能、自尊、抑郁对拖延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 自我效能 自尊 抑郁 路径分析 医学生
原文传递
吉林市HIV-1感染者基因型耐药分析及亚型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凤岩 李扬 +2 位作者 左中宝 邢辉 乔建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2014~2015年吉林市内抗病毒治疗失败HIV-1感染者中HIV基因型耐药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方法收集吉林市2014~2015年HIV-1感染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患者血浆样本,提取病毒RNA,进行POL基因区扩增及测序后... 目的观察2014~2015年吉林市内抗病毒治疗失败HIV-1感染者中HIV基因型耐药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方法收集吉林市2014~2015年HIV-1感染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患者血浆样本,提取病毒RNA,进行POL基因区扩增及测序后,使用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位点分析,Mega 6.0软件Neighbor-joining tree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亚型分布分析。结果 2014~2015年275份抗病毒治疗失败人群血浆样本全部扩增成功,共发现106份基因型耐药样本,耐药率为38.5%,其中7份对蛋白酶类药物耐药,82份对核苷类药物耐药,99份对非核苷类药物耐药,有80份同时对核苷类和非核苷类药物耐药。核苷类逆转录酶区耐药位点以M184V/IV突变为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区耐药位点以G190G/A/S和V179D/E/G突变为主,2例蛋白酶类药物主要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为A71V/T和L10I/M/V。序列亚型以CRF01_AE为主(64.7%),主要流行簇以CRF01_AE第4、第5及CRF07_BC第1簇为主。结论耐药位点的出现是影响吉林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加强对治疗失败患者的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突变,尽早更换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抗病毒治疗 基因型 耐药 亚型分析
原文传递
甘肃省某机构2015年抗病毒治疗病人HIV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爱玲 王晓蕊 +10 位作者 白莉 许亚宁 左中宝 杨常敏 阮玉华 石林 邢辉 周莹荃 邵一鸣 王建云 孟蕾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4-866,共3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株的流行状况,为甘肃省有效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甘肃省某机构初始抗病毒治疗9-15个月的43例成人病人进行访谈和采集血样,检测免疫学... 目的了解甘肃省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株的流行状况,为甘肃省有效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甘肃省某机构初始抗病毒治疗9-15个月的43例成人病人进行访谈和采集血样,检测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VL)和耐药性指标(基因型突变)。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血样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调查的43例病人,男性93.0%(40例)、汉族93.0%(4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9.5%(17例)、城镇户口65.1%(28例)、同性性传播46.5%(20例)。3例病毒抑制失败,其中2例出现耐药,治疗人群中的耐药率为4.7%(2例),所有耐药病人均同时对核苷类及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没有病人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耐药病人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甘肃省抗病毒治疗人群中已经出现耐药现象,治疗失败病人主要是因为发生耐药,应加强开展规范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及时进行耐药监测以预防耐药株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治疗 耐药
原文传递
HIV抗病毒治疗者低病毒载量耐药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鹏涛 邢辉 +7 位作者 廖玲洁 冷雪冰 王晶 阚伟 燕晶 左中宝 阮玉华 邵一鸣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2003-2015年HIV抗病毒治疗者中不同病毒载量下耐药情况,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HIV耐药监测网络数据库中,选取2003-2015年接受HIV抗病毒治疗时间1〉12个月且年龄1〉18岁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抗病... 目的分析中国2003-2015年HIV抗病毒治疗者中不同病毒载量下耐药情况,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HIV耐药监测网络数据库中,选取2003-2015年接受HIV抗病毒治疗时间1〉12个月且年龄1〉18岁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抗病毒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等信息,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8362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病毒载量下耐药情况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8±10.5)岁,男性占59.9%(500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者占17.9%(1496例);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耐药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Ixl者比例最高,为43.0%(397/923),其次为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组(31.1%,69/222),最低为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不耐药组(13.2%,273/2068)。与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不耐药者相比,病毒载量〈50拷贝/ml且耐药者、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者、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不耐药者、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耐药者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汕l的OR(95%CI)值分别为0.9(0.7~1.0)、3.2(2.3~4.4)、2.6(2.1~3.2)、4.9(4.0~5.9)。222例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的患者中,较常见的耐药药物为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检出率均为94.1%(209例)。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fNRTI)类耐药突变位点M184V/I为最主要突变位点,检出率为26.1%(58例),其次为NNRTI类耐药突变位点K103N,检出率为22.5%(50例),蛋白酶抑制剂(PI)类耐药突变位点V32L/E和V82A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0.9%(2例)和0.5%(1例)。结论HIV抗病毒治疗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与低病毒载量时耐药相关。低病毒载量时,易出现耐药的是EFV和NVP等NNRTI类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抗HIV药 病毒载量 耐药 CD4^+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HIV 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炜 潘克女 +2 位作者 左中宝 王娟 张永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28-2230,共3页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HIV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艾滋病感染者40例以及AIDS患者32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前采用RT-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IVRNA载量,流式细胞仪进...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HIV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艾滋病感染者40例以及AIDS患者32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前采用RT-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IVRNA载量,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计数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HIV感染组血清中HIVRNA检出率为75%(30/40),平均载量为(3.08±1.49) lgCopies/ml, CD4^+平均计数为(235.24土79. 53)个/μl, CD4^+/ CD8^+平均值为0.38±0.17;AIDS患者组血浆中HIV RNA检出率为87. 5%(28/32),平均载量为(4.57±2.25) lgCopies/ml,CD4^+平均计数为(135.24 ±55. 20)个/μl, CD4^+/ CD8^+平均值为0.23±0.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V RNA载量与CD4^+计数呈负相关(r=-0. 742,r=-0.561,P-<0.05)。结论AIDS患者较 HIV感染者HIV RNA平均载量高,CD4^+平均含量低;而CD4^+计数、CD4^+/ CD8^+比值与HIVRNA载量呈负相关,病毒载量越高,CD4^+计数、CD4^+/ CD8^+比值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毒载量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COVID-19患者血清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爱芳 顾刘金 +3 位作者 王妙婵 左中宝 金育娇 蔡兆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79例COVID-19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了解这两种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临床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79例,收集不同时期(发病后≤10 d、10<~20 d、20<~30 d... 目的通过检测79例COVID-19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了解这两种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临床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79例,收集不同时期(发病后≤10 d、10<~20 d、20<~30 d、>30 d)血清样本共167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和普通型患者IgM抗体平均水平高于轻型患者[21.77(10.18~128.65)和13.13(6.08~35.14)vs 3.01(1.69~8.69);χ2=27.442,P<0.01]。重型和普通型患者IgG抗体平均水平高于轻型患者[(124.22±36.79)和(120.04±63.25)vs(52.31±53.68),F/χ2=27.295,P<0.01)。康复出院后,重型和普通型患者的IgM、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轻型患者(P<0.01)。IgM和IgG抗体水平受检测时间影响,发病后10<~20 d的IgM抗体水平明显高于≤10 d的水平(P<0.05),发病后>10 d的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10 d的水平(P<0.01)。结论重型COVID-19患者体内能检测到更高水平的IgM和IgG抗体,且IgM和IgG抗体水平与患者发病后的检测时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原文传递
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2004—2017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志平 左中宝 +2 位作者 王妙婵 徐爱芳 武静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55-361,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新发HIV感染者的时空流行特点,为HIV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04—2017年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2004—2017年HIV发病趋势,季节自回归综... 目的了解我国新发HIV感染者的时空流行特点,为HIV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04—2017年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2004—2017年HIV发病趋势,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SARIMA)模型预测HIV发病率,并使用Arcgis10.2软件观察HIV空间分布。结果Joinpoint最终选择模型为1分段点模型(P=0.87),分段点为2006年。2004—2017年,14年的年平均百分比变化率为14.82(95%CI:11.74~18.02)。最佳SARIMA模型为(0,1,1)(0,1,1)12,可写成(1-B)(1-B12)Xt=εt(1-0.70474B)(1-0.27582B12)。剔除季节效应和不规则噪声对HIV的影响后,HIV发病曲线变得更加平滑。我国HIV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及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HIV传播热点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该区域主要为高-高聚集。结论目前中国HIV发病率较高且仍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HIV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南地区,形成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地区高-高空间聚集性的特点。在今后的防控中,应重点关注这些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Joinpoint模型 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