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揣一个梦在平江
- 1
-
-
作者
左公榖
苁蓉
-
出处
《百姓》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
文摘
终于到了平江五峰山脚下。
薄雾缭绕,犬吠鸡鸣。抬头望,五峰耸立,宛若手指。我也伸手朝它轻轻道了声“嗨”,算是双方打了声招呼,用同样的礼节行了个见面礼。
依偎在五峰山下的村叫五角村,据说也是因了这山才得了这名。这个村子和别的地方的村子一样,有很多两层的楼房,显示出一种“小康”的味道。不过,村头的“何公案”,却传递出一种古朴的气息。
-
关键词
五峰山
平江县
文化传统
历史文化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他们牵动过八十年代
- 2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中外文摘》
2013年第12期48-49,共2页
-
文摘
卢新华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一新生卢新华,在深夜大哭一场后,写出自己第一篇小说《伤痕》,对极左政治思想运动给一个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予以深刻揭露。小说在复旦校园墙报登出,围观的读者边读边流泪。当年8月11日,《文汇报》破例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令全中国的读者泪流成河"。一夜之间,
-
关键词
李燕杰
八十年代
中国作家协会
全国优秀企业家
朱建华
“伤痕文学”
美国留学
基督山恩仇记
一个和八个
柴油机厂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郭世英:红色“异端”的凋零
- 3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08年第7期16-17,共2页
-
文摘
1960年代的某一天,郭世英、张鹤慈和牟敦白哥儿仨来到西四大院胡同五号。一辆又高又大的黑色"吉斯"汽车在他们身边停下。一位老者从车上走下来,冲他们微微点头,旋即进屋。"这就是你们崇拜的大偶像,装饰这个社会最大的文化屏风。"郭世英指着老者渐行渐远的背影,对两个同伴说道。这位老者,就是郭沫若。郭世英是郭沫若的第六个儿子,1942年出生在陪都重庆。
-
关键词
郭沫若
异端
五四时期
黑格尔
年代
阶级斗争
整理出版
社会
青年时代
颠倒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梅汝璈:把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的中国大法官
- 4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08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
关键词
绞刑架
战犯
大法官
中国人民
军事法庭
日本人
中国法
审判
韦伯
日本军国主义
-
分类号
K825.19
[历史地理—历史学]
K15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冯哲:从出版商到读经推广者
- 5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在冯哲先生的办公室里,一张南怀瑾的画像尤其引人注目,镜框里的南怀瑾慈眉善目。当有人到办公室造访的时候,冯哲都会沏上一壶茶放在专用的茶具上,袅袅的茶香和那画像颇为相得益彰。在遇到南怀瑾之前,冯哲是一个成功的出版商;在成为一个成功的出版商之前。
-
关键词
南怀瑾
出版商
办公室
推广
中关村
出版行业
季羡林
画像
人民大学
王财贵
-
分类号
K82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索尔仁尼琴:一辈子的牛犊
- 6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
文摘
中国有两句歇后语,前半截不同,一句叫"蚍蜉撼大树",一句叫"螳臂当车",后半截都一样:不自量力。如果索尔仁尼琴看到这两个歇后语,他一定会翘起胡须绝不服气。他有个更为牛气的说法:牛犊顶橡树。
-
关键词
索尔仁尼琴
俄罗斯
初生牛犊
歇后语
斯大林
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
拉格
苏联
劳改
-
分类号
K835.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毁家办学 磨血教育
- 7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07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自孔夫子以降,私人办学之风蔚然于中华。近世百年以来,私人办学尤有可歌可泣者。既为私人办学,则缺乏国家之资助。为解决资金问题,许多私人办学的先行者们不惜毁家办学,四处奔波筹款,甚至有所谓"磨血教育"的说法。
-
关键词
私人办学
女子高等教育
中华大学
私立大学
福泽谕吉
江北大学堂
校长
资助
学生
创办
-
分类号
K825.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他们牵动过八零年代
- 8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卢新华
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一新生卢新华,在深夜大哭一场后,写出自己第一篇小说《伤痕》,对极左政治思想运动给一个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予以深刻揭露。小说在复旦校园墙报登出,围观的读者边读边流泪。
-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复旦大学
《伤痕》
普通家庭
政治思想
卢新华
中文系
小说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小小漫画乾坤大
- 9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2期40-41,共2页
-
文摘
华君武说:“我自幼喜欢绘画,但一画静物,就很狼狈,总也画不像,我喜欢用比较随意的、写意的手法画画。这符合我的性格,最终我选择了漫画。”他最喜欢自己在《磨好刀再杀》中塑造的蒋介石形象。“这个漫画形象的蒋介石穿着一身美国大兵服装,那时蒋介石就是依靠美国的援助才有力量来打内战的。……(我)还在蒋介石的太阳穴上贴了一块小小的、四方形的、
-
关键词
漫画
乾坤
蒋介石
华君武
形象
美国
绘画
一画
-
分类号
J218.2
[艺术—美术]
-
-
题名那些淡然面对死亡的人
- 10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9期40-41,共2页
-
文摘
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临死那天晚上,他把妻子和女儿打发开,然后去和学生们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接着洗了澡。洗完后,他吩咐学生托克利:“你去看看毒酒是否已准备好,如果准备好了马上叫人取来,如果没有的话催促一下快点调配。”托克利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是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急,还有时间呢!”苏格拉底说:“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毒酒送来了,苏格拉底脸色平静,面带微笑,一饮而下。
-
关键词
死亡
苏格拉底
青年思想
公元前
雅典
学生
时间
永生
-
分类号
B502.2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莫道小隐隐于野,林泉之下天地宽
- 11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范蠡投奔越国,建议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范蠡陪同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受尽磨难。归国后,范蠡与文种一起辅佐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吴国。越国还由此称霸中原,范蠡也做了上将军。
-
关键词
天地
勾践
范蠡
公元前
会稽山
越国
吴国
越王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百家讲坛》里的明星学者们
- 12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8期40-41,共2页
-
文摘
2001年7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百家讲坛》栏目,最初强调“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004年3月,阎崇年初登《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创下当时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0.57%,栏目终于走出低谷。
-
关键词
《百家讲坛》
学者
明星
科教频道
2001年
文化品位
科学品质
教育品格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
-
题名那些承载历史责任的道歉
- 13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10期40-41,共2页
-
文摘
维利·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向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后,突然双腿下跪,默默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他以此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杀戮的600万犹太人谢罪。这一出乎意料的举动不在安排计划之列,东道主波兰深为震惊,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勃兰特后来说:"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勃兰特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
-
关键词
连带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道歉
历史
反法西斯斗争
德国总理
法西斯主义
勃兰特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技艺背后是精神
- 14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12期40-41,共2页
-
文摘
在造纸业99%都采用机制纸的今天,宣纸制作的手工古法,几乎保存了传统造纸术的全部技艺,安徽泾县的邢春荣是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国家级传承人。宣纸不蛀不腐、享有“千年寿纸”之誉。在邢春荣看来,那是因为“它从原料阶段就在经历老化”。
-
关键词
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神
机制纸
造纸业
造纸术
传承人
国家级
-
分类号
TS761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
-
题名他们靠文字走红网络
- 15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痞子蔡"(蔡智恒)1998年,在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研究所念博士的蔡智恒花了两个月零八天的时间,以"痞子蔡"的昵称连载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他回忆说:"在网路上写东西是很寂寞的,尤其是我通常在半夜里对着生冷的PC,做着重复的keyin工作。更惨的是,我打字很慢。每次贴完文章后,看看手表,大约总在凌晨四点。"小说写成后,"不知道为什么成为史上最轰动的网路小说",他被誉为"汉语网路文学旗手"。
-
关键词
网络小说
《第一次亲密接触》
文字
1998年
水利工程
成功大学
蔡智恒
痞子蔡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当他们还是小孩子
- 16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11期40-41,共2页
-
文摘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被左邻右舍称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
-
关键词
孩子
毕加索
绘画作品
天才
学生
上课
课时
同学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建筑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 17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3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巴塞罗那以独特的建筑艺术著称,这里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都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安东尼奥·高迪。高迪认为:“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美丽的造形。”“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他认为自然界是没有直线存在的。在他设计的古埃尔公园里,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柱廊中的柱子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干。他设计的米拉公寓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旁顶上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内大钟,而这些不过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
-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力量
人心
蕴涵
巴塞罗那
安东尼奥
特殊形式
大自然
-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一片甲骨惊天下
- 18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2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王懿荣在清末曾三为国子监祭酒,其人性“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1899年,身患疟疾的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的碎片上面有奇怪的纹络,便叮嘱药店老板代为留意。不久,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荐到府上,带来从豫北收购的十二片龙骨。王懿荣对照《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等典籍中关于商代占卜的描写,审定“龙骨”为殷商故物,认定其上的符号是篆籀之前的古文字。此后王懿荣秘密委托范维清从安阳等地大量收购甲骨。甲骨文一出,轰动学术界,郭沫若形容为“一片甲骨惊天下”。在王懿荣审定之前,甲骨只是廉价的中药材,被捣碎了稀里糊涂喝进人们肚子里。王懿荣慧眼独具,避免了“人吞商史”的荒唐事继续蔓延。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投井殉国,当时其所收集的甲骨已达1500多片。
-
关键词
甲骨文
王懿荣
八国联军
团练大臣
中药材
国子监
古文字
学术界
-
分类号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远走他国的体坛健将
- 19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2年第9期40-41,共2页
-
文摘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9日,19岁的"祖尔菲亚"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金牌,并以135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哈萨克斯坦队在此次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哈国总统亲自打电话祝贺。然而,这位曾被宣称为哈国东干族成员的祖尔菲亚,实际上来自湖南永州道县,本名赵常玲。2007年,湖南省队的赵常玲通过中哈两国举重界间的"人才交流计划","变身"为哈萨克斯坦人,改名祖尔菲亚。刚刚改头换面,在国际赛场出现的时候,她不敢说中文,甚至面对国内的队友,都要假装带着翻译。
-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2007年
世界纪录
人才交流
奥运会
湖南省
打电话
东干族
-
分类号
G861.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那些落笔不俗的女人们
- 20
-
-
作者
左公榖
-
出处
《学习博览》
2012年第8期40-41,共2页
-
文摘
“我的生命,我的青春,我的微笑,我的梦呓,只为你燃烧,文学!”1972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如火如荼,一个15岁的武汉女孩,却在深夜写下如此狂热的诗句,她就是池莉。1982年,25岁的池莉发表短篇小说《月儿好》,从此她一发不可收,作品不断问世。成名后的池莉担任武汉文学院院长及市文联主席,但她尽量躲避那些虚假的应酬。她说:“许多庸俗的热闹,是没有我的,有些热闹里面有我,上帝知道,那不是我的故意。”她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花朵那样的:“自然开放,他人可以观赏和喜欢你,你却不必去应酬任何人。”她从柴米油盐里感受到了诗意:“女人,拍好了黄瓜,放在盘子里,等候爱人,白色的围裙上,溅了点点的翠绿……夕阳在慢慢地下去,微风中,市声喧嚣,麻雀在窗户上啾呜。”“生活碎片如同鱼鳞,散落在历史与现实的隐秘角落和路边草丛里,到处闪现迷人的亮光。”
-
关键词
女人
庸俗
上山下乡运动
生活方式
历史与现实
知识青年
短篇小说
文学院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