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关节脱位外旋固定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单连成 左冬青 +3 位作者 华莹奇 刘俊建 郑龙坡 蔡郑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至2013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至2013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3年10月)、Pub Med(1966年6月至2013年10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收集关于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7篇,包含6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初发性肩关节脱位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3,95%CI:1.16~5.11,P=0.02),外旋位固定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再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内旋组。结论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应用外旋位固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肩关节脱位的复发率,优于传统的内旋位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肩关节脱位 复发率 外旋位固定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对脊柱经皮后突成形术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小军 林艳萍 +8 位作者 黄亚磊 孙伟 沈嘉康 孙梦熊 左冬青 傅泽泽 王雷 付强 蔡郑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641,636,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脊柱经皮后突成形术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1例多发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女性,79岁),术前行腰椎64排CT扫描并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脊柱经皮后突成形术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1例多发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女性,79岁),术前行腰椎64排CT扫描并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in medicine,DICOM)原始数据,导入Visual Volume重建软件,构建脊柱压缩骨折模型,对脊柱骨骼模型可视化边缘检测、分割、提取和测算,生成三维网络模型。运用全息影像眼镜将脊柱压缩影像精确映射于真实世界,协助术者完成术前模拟及术中引导。结果·此患者术中在混合现实协助下穿刺准确,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良好、无渗漏,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混合现实技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基于脊柱骨骼结构的CT原始数据的重建,混合现实技术术中可视化清晰显示压缩骨折部位与周围解剖结构,手术路径清晰,可准确定位压缩骨折成型部位。结论·混合现实技术与脊柱经皮后突成形术的有机结合是新的有效的临床诊疗模式,协助精准穿刺,在脊柱微创个性化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 脊柱经皮后突成形术 精确医学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中长期疗效
3
作者 汪红胜 沈嘉康 +4 位作者 左冬青 昝鹏飞 华莹奇 蔡郑东 孙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2-408,共7页
目的探讨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就诊的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并接受同种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2... 目的探讨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就诊的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并接受同种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2.3±11)岁(范围11~42岁),体质指数(19.3±3.4)kg/m^(2)(范围14~27 kg/m^(2))。病理类型:骨肉瘤18例,Ewing肉瘤1例。骨肿瘤Ennecking分期:ⅡB期17例,Ⅲ期2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假体和患者生存情况和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功能评分评价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87.3±39.8)min(范围110~260 min),术中出血量为(284.9±87.0)ml(范围200~500 ml),输血量为(327±213)ml(范围100~800 ml)。股骨近端剩余长度为(153.7±26.6)mm(范围93~190 mm),异体骨长度为(84.1±24.6)mm(范围39~134 mm)。19例患者中9例(47%)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6.7±4.8)个月(范围10~25个月),其中7例延迟愈合,愈合时间为(18.4±4.0)个月(范围15~25个月);剩余10例为异体骨与宿主骨不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7±20.2)个月(范围56~121个月)。随访过程中3例因骨肿瘤肺部转移而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57个月、63个月和59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生存率为84%(16/19),16例患者MSTS 93功能评分为(24.3±2.4)分(范围21~28分),优良率为100%(16/16)。7例患者接受翻修手术,3例为无菌性松动、3例为异体骨与宿主骨交界处假体柄断裂、1例为假体周围感染,其中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因术前放疗导致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差,经两次翻修手术感染得到控制。5例采用同种异体骨复合假体翻修,2例采用带皮质钢板或锁定钉的短柄巨型假体翻修。翻修术后股骨近端剩余长度为(143.4±31)mm(范围91~175 mm),异体骨长度为(92.6±26.6)mm(范围61~123 mm),7例翻修患者仍在持续随访中。术后无一例出现肺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异体骨复合假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术后患者生存期满意,肢体功能良好,但假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通过翻修进行二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肿瘤 假体植入 骨移植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3D打印踝关节融合假体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病例报告
4
作者 沈嘉康 汪红胜 +6 位作者 左冬青 孙梦熊 王崇任 马小军 昝鹏飞 蔡郑东 孙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8-862,共5页
报告采用新型3D打印踝关节融合假体进行保肢治疗的3例胫骨远端骨肉瘤短期临床疗效。患者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8、12、14岁,均诊断为胫骨远端骨肉瘤(Ennecking分期Ⅱb期)。... 报告采用新型3D打印踝关节融合假体进行保肢治疗的3例胫骨远端骨肉瘤短期临床疗效。患者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8、12、14岁,均诊断为胫骨远端骨肉瘤(Ennecking分期Ⅱb期)。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踝关节融合假体行胫骨远端骨肉瘤切除及假体重建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及踝关节活动度。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2、18和12个月。手术时间分别为140、110、200 min,出血量分别为200、200和350 ml。末次随访时AOFAS分别为86、90、95分,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30°、15°和30°。末次随访时局部无复发,肺部未见转移。胫骨远端采用新型3D打印踝关节融合假体重建胫骨远端骨肉瘤切除后骨缺损安全、有效,术后早期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踝关节 骨肉瘤 打印 三维
原文传递
骨肿瘤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柯 吕毓 +10 位作者 汪红胜 孙梦熊 左冬青 王崇任 马小军 沈嘉康 昝鹏飞 王卓莹 孙伟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1-830,共10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肿瘤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方法经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肿瘤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方法经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成的多中心专家团队研究讨论,建立骨肿瘤标准数据集。按标准字段自动采集临床数据并标准化处理。搭建数据库并开发用户界面,在保障数据安全存储的同时,提供原始数据导出,统计分析可视化和临床队列研究项目建立与研究等服务。通过与申康大数据平台对接,完成骨肿瘤数据库的共享工作,实现多中心数据对接。结果建立了包含603个字段的骨肿瘤标准数据集并出版、建立了骨肿瘤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包括完整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及可视化功能。数据类别包括患者的电子病案信息,实验室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等信息,影像学信息,手术信息,病理信息及放化疗记录等模块。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经脱敏加密后,可导出供进一步研究使用。自2015至2023年,数据库采集的骨肿瘤病例总数为10789例;2015年至2019年,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骨肉瘤队列112例,并绘制了患者的五年生存曲线,五年生存率为68%。结论通过建立区域级的骨肿瘤专病大数据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及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包括数据标准、安全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可为我国骨肿瘤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及高效的新方案,为骨肿瘤规范化诊疗及新技术提供研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数据库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三维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左冬青 蔡郑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1-644,共4页
三维培养技术是相对传统二维平面培养的一种培养技术,通过提供相应的细胞基质,构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模拟三维微环境,从而实现细胞与组织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二维平面培养最主要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基质,不能形成有效... 三维培养技术是相对传统二维平面培养的一种培养技术,通过提供相应的细胞基质,构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模拟三维微环境,从而实现细胞与组织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二维平面培养最主要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基质,不能形成有效的空间结构,无法模拟正常物质代谢运输及内分泌作用。三维培养技术在准确再现肿瘤立体结构的同时,将为肿瘤研究者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更精确的研究对象,促进研究者对肿瘤细胞相关的基质细胞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模型深入研究。此外,三维培养技术也为罕见肿瘤患者带来福音,三维培养技术的应用可以消除因罕见肿瘤的低发病率而无法实行大规模Ⅰ、Ⅱ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肿瘤 三维培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光敏剂HMME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光动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卓莹 曾辉 +5 位作者 孙梦熊 蔡郑东 廖宇昕 左冬青 付东 华莹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4期2622-2624,2673,共4页
目的:探讨光敏剂(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杀伤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10、20、30、40μg.ml-1)的光敏剂,采用不同光照能量(0、3、6、9 J.cm-2)照射人骨肉瘤细胞,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无光照但... 目的:探讨光敏剂(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杀伤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10、20、30、40μg.ml-1)的光敏剂,采用不同光照能量(0、3、6、9 J.cm-2)照射人骨肉瘤细胞,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无光照但加光敏剂)和光照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但加光照)进行比较,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选择半数有效量药物浓度和光照能量,作为实验组。以空白对照组为对照,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7、caspase-9和PARP-1。结果:MT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光照对照组对细胞存活率在96.7%和100%之间,药物的半数有效量为40.1μg.ml-(16 J.cm-2)和25.0μg.ml-(19 J.cm-2)。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到实验组细胞明显凋亡。westen blotting检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7、caspase-9和PARP-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HMME-PDT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有显著的杀伤效应,且呈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强度依赖性,其杀伤效应与caspase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光敏剂HMME 骨肉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保膝重建干骺段缺损治疗股骨远端骨肉瘤六例报告
8
作者 沈嘉康 蔡郑东 +4 位作者 汪红胜 昝鹏飞 孙梦熊 左冬青 孙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报告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保膝重建治疗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6例原发于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男5例,女1例。中位年龄12岁。入院后行胸部CT、全身骨扫描、局部X线片、CT... 目的报告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保膝重建治疗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6例原发于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男5例,女1例。中位年龄12岁。入院后行胸部CT、全身骨扫描、局部X线片、CT和MRI。予以术前MAP新辅助化疗4个疗程后全麻下行肿瘤切除并假体重建术。术中使用O型臂机采集即时影像数据,结合导航系统定位截骨。使用订制假体重建骨缺损。术后随访统计肿瘤切除边界、膝关节活动度ROM、步态、MST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期29个月。所有病例均为R0切缘。MSTS评分(27±1.3)分。术后有1例肺部转移,1例假体无菌性松动,2例伤口脂肪液化。结论计算机导航下截骨,能更准确地执行术前计划,获得更满意的切除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手术导航系统 保肢 骨骺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泉池 华莹奇 +2 位作者 左冬青 曾辉 蔡郑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44-547,共4页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占恶性骨肿瘤总数的20%~45%,多数起源于骨间叶细胞。发病年龄多在15~2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其中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较多见,其次是肱骨和腓骨近端...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占恶性骨肿瘤总数的20%~45%,多数起源于骨间叶细胞。发病年龄多在15~2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其中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较多见,其次是肱骨和腓骨近端,随血液运行转移率高且早,发展迅速。骨肉瘤侵袭性强,约20%的患者发生转移,肺转移最为常见[1]。随着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等的开展,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60%~70%[2]。但由于化疗耐药性、转移率高等问题的存在,患者仍面临着复发及肺转移的困扰。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也为骨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为骨肉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肉瘤 趋化因子受体 恶性骨肿瘤 生物治疗技术 分子靶向治疗 胫骨近端 基因治疗 成骨性肿瘤
原文传递
颅外脊索瘤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子斐 华莹奇 +2 位作者 左冬青 陈泉池 蔡郑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8-672,共5页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中度恶性骨肿瘤,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彻底切除困难、术后复发率高以及传统放化疗不敏感等特点,因此临床治疗十分困难。本文从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面介绍了颅外脊索瘤的治疗进展,包括分化...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中度恶性骨肿瘤,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彻底切除困难、术后复发率高以及传统放化疗不敏感等特点,因此临床治疗十分困难。本文从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面介绍了颅外脊索瘤的治疗进展,包括分化疗法和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等新型治疗方式,以及根据肿瘤药敏检测指导临床用药。最后,本文介绍了脊索瘤新靶点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新靶点治疗
原文传递
灭活骨重建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嘉康 蔡郑东 +5 位作者 华莹奇 孙梦熊 左冬青 汪红胜 昝鹏飞 孙伟 《中华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灭活后回植重建踝关节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6例胫骨远端骨肉瘤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6.8±4.4)岁(范围10~22岁)。6例均经穿刺活检确诊为骨肉瘤,Ennec...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灭活后回植重建踝关节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6例胫骨远端骨肉瘤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6.8±4.4)岁(范围10~22岁)。6例均经穿刺活检确诊为骨肉瘤,EnneckingⅡa期4例,Ⅱb期2例;术前接受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行瘤段切除,肿瘤骨灭活后回植内固定重建术,术中瘤段被完整切除,将骨段巴氏消毒法进行灭活,即65℃下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45 min;取出后在瘤段骨缺损处填充骨水泥,并安置钢板螺钉和锚钉等内固定材料;最后回植灭活骨内固定复合体(auto-graft-fixation composite,AFC),重建软组织。术后石膏固定3月后接受康复治疗;术后2周开始继续接受化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摄胫骨下段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愈合率和骨愈合时间;评价瘤段截骨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估踝关节功能;同时统计肿瘤学结果。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个月(范围12~28个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机械性失败或肿瘤局部复发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6例的MSTS评分为(26.7±2.6)分;AOFAS为(82.3±8.5)分;VAS评分为(2.7±1.3)分。3例在术后发生伤口皮肤局部溃疡,换药后愈合;5例在随访期间可观察到形成骨痂愈合。所有病例均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采用肿瘤骨灭活回植内固定重建踝关节后不但能根治肿瘤,而且具有满意的肢体功能,是较理想的保肢重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胫骨远端 骨重建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中老年骨肉瘤患者化疗选择及预后的单中心五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左冬青 穆浩然 +6 位作者 孙梦熊 沈嘉康 汪红胜 王崇任 马小军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化疗选择、毒副作用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骨肉瘤178例中,年龄≥50岁的28例。化疗方案为ADM/THP/L-ADM+DDP,IFO,新辅助2~4周期,术后6~8周期。运用SPSS 1... 目的探讨老年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化疗选择、毒副作用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骨肉瘤178例中,年龄≥50岁的28例。化疗方案为ADM/THP/L-ADM+DDP,IFO,新辅助2~4周期,术后6~8周期。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预后因素采用χ^(2)检验;根据相关随访资料统计生存率。结果本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9±5.8)岁。28例获平均39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28例中26例接受手术治疗,10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15例行辅助化疗。本组28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34.8%,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20%,未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30.3%,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对于老年骨肉瘤患者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17.5%)低于不化疗患者(54.8%)(P<0.05)。其中2例患者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感染后死亡。局部肿瘤复发是肿瘤预后差的独立因素,复发患者生存率(7.8%)与无复发患者生存率(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0岁的老年骨肉瘤患者化疗受益较少,且化疗副反应明显,须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化疗
原文传递
钽金属补块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髋臼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和早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伟 左冬青 +4 位作者 昝鹏飞 沈嘉康 孙梦熊 傅泽泽 蔡郑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累及髋臼骨盆肿瘤切除后利用钽金属补块重建髋臼骨缺损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方法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8年1~6月,共纳入7例接受骨盆肿瘤切除钽金属补块重建髋臼骨缺损手术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44.1±8.1)岁。... 目的探讨累及髋臼骨盆肿瘤切除后利用钽金属补块重建髋臼骨缺损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方法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8年1~6月,共纳入7例接受骨盆肿瘤切除钽金属补块重建髋臼骨缺损手术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44.1±8.1)岁。病例类型包括软骨肉瘤4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肉瘤1例。结果 7例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5 (3~5) h;平均失血量为1200 (800~2200) ml。肿瘤部位及累及范围:根据Enneking骨盆外科分区,I+II区1例,单纯II区1例,II+III区3例,I+II+III区2例;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并通过钽金属补块获得功能重建。术后均获得早期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4个月。功能评价采用MSTS-93,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为19~26分,平均24分,其中优3例,良4例。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0 (60~92)分。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髋关节脱位,采用全麻下闭合复位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后6周愈合;1例伤口表浅感染,经清创二期愈合;随访过程中,无髋臼假体发生移位及松动。结论钽金属补块可有效重建髋臼骨缺损,提供假体的早期稳定性,多孔钽金属补块利于骨长入,理论上可提高假体的长期生存率。早期随访提示钽金属补块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的髋臼骨缺损有效,是金属半骨盆及各类生物重建方式的有效补充,并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髋臼 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O-Arm导航引导下保留骶1神经根的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
14
作者 孙梦熊 左冬青 +7 位作者 马小军 沈嘉康 汪红胜 王崇任 昝鹏飞 华莹奇 蔡郑东 孙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74-578,共5页
目的 探讨O-Arm导航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通过精准外科边界设计,保留骶神经根,分析术中实施策略及与传统切除方式的差异。方法 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共有4例接受高位骶骨肿瘤切除,病理类型均为脊索瘤;其中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 目的 探讨O-Arm导航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通过精准外科边界设计,保留骶神经根,分析术中实施策略及与传统切除方式的差异。方法 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共有4例接受高位骶骨肿瘤切除,病理类型均为脊索瘤;其中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岁。结果 4例均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4h,平均3.2h;失血量800~2000ml,平均1500ml。肿瘤部位及累及范围:S3例,S1例;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并经术后病理明确骨切缘阴性。术后均获得早期随访。1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给予清创后二期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4例均未出现双下肢坐骨神经症状,足跖屈、背伸功能正常;术后4例均出现括约肌功能部分丧失。结论 O-Arm导航引导下,实施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在实时扫描影像数据的引导下,精准实施手术,实现瘤体的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肿瘤 O-Arm导航
原文传递
O-Arm导航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孙梦熊 左冬青 +7 位作者 马小军 沈嘉康 汪红胜 王崇任 昝鹏飞 华莹奇 蔡郑东 孙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67-573,共7页
目的 O-Arm导航在6例骨盆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结果。方法 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共有6例骨盆肿瘤患者接受O-Arm导航下骨盆肿瘤切除术,男3例,女3例,年龄21~76岁,平均51.5岁;病理类型骨肉瘤2例,去分化软骨肉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目的 O-Arm导航在6例骨盆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结果。方法 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共有6例骨盆肿瘤患者接受O-Arm导航下骨盆肿瘤切除术,男3例,女3例,年龄21~76岁,平均51.5岁;病理类型骨肉瘤2例,去分化软骨肉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Ennecking分期ⅡA期1例、ⅡB期5例。所有患者均在O-Arm导航下进行保肢手术并根据导航验证术中安放假体髋臼位置及旋转中心位置,其中保留部分髋臼自体股骨头移植全髋关节置换1例,半骨盆置换5例。术后评价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功能学预后。结果 6例均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5~5.0h,平均4.1h;术中均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脏器损伤,术中失血量1000~3000ml,平均1750ml。肿瘤累及范围:Ⅱ区1例,Ⅰ区+Ⅱ区3例,Ⅰ区+Ⅱ区+Ⅲ区1例,Ⅰ区+Ⅱ区+部分Ⅳ区1例。术中导航结合术前定制导板截骨3例,导航探针引导下截骨3例,所有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并经术后大体及镜下病理明确切缘阴性。本组6例获平均4.1个月随访。肿瘤无局部复发,早期伤口皮缘坏死1例,经清创术后伤口愈合。无深部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髋关节脱位。术后1个月MSTS-93下肢功能评分平均25.7分(23~28分),其中优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无肢体短缩、假体松动及断裂。结论 O-Arm导航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实时扫描获取手术野精准导航地图,在复杂的骨盆解剖结构中精准实行肿瘤切除并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肿瘤 O-Arm导航
原文传递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转移性骨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崇任 康玫 +9 位作者 许婧 吕毓 姜亚飞 孙梦熊 左冬青 沈嘉康 马小军 孙伟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2421-2427,共7页
目的观察从患者肿瘤组织中提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经体外扩增联合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回输对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受试者。所... 目的观察从患者肿瘤组织中提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经体外扩增联合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回输对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受试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标准化疗后进展出现转移,并且多线治疗失败。从转移病灶活检取得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提取并扩增生产TILs,达到临床治疗量后(109~1011),回输给患者。自体TILs输注后立即给予高剂量IL-2(100000~200000 U/kg)。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和生存情况。结果1例患者自体TILs制造失败,11例患者采用单次输注自体TILs治疗,男10例,女1例,中位年龄19.9岁(12~33岁)。其中6例采用TILs细胞剂量达1.0×10^(10)以上。11例患者随访1~13个月,耐受良好。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发热(10/11)、便秘(3/11)和血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3/11)。发热发生率高主要是注射IL-2所致。所有患者经过清除淋巴细胞方案后均经历了淋巴细胞计数的短暂下降和白细胞的减少。4级血液学毒性包括淋巴细胞增多(8/11)、中性粒细胞减少(2/11)和血小板减少(1/11)。未观察到神经毒性。在11例可评价患者中,获得的最佳反应为9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为9/11,SD中位持续时间>4个月。其中1例SD患者的缓解期超过6个月,肿瘤体积最大缩小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受试者9治疗后持续SD状态6个月以上。结论进展期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可分离出具有体外扩增能力的TILs,通过体外扩增并回输的TILs具有一定的抗骨肉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过继性细胞治疗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骨肉瘤患者肺部性质不确定结节的影像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红胜 沈嘉康 +6 位作者 昝鹏飞 孙梦熊 左冬青 王崇任 马小军 华莹奇 孙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834-839,共6页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不确定性质肺结节(indeterminate pulmonary nodules,IPN)的发生率、影像特征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回顾性分析83例未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不确定性质肺结节(indeterminate pulmonary nodules,IPN)的发生率、影像特征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回顾性分析83例未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纳入83例骨肉瘤患者中32例(38.55%)伴有IPN,男21例(65.62%),女11例(34.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8岁以下,共21例(65.62%)。与胸部CT正常的骨肉瘤患者相比较,伴有IPN患者的肺转移率更高(χ^(2)=4.275,P<0.0001);IPN患者的总体生存率(HR,7.541;95%,2.117~26.866;P=0.02)和无事件生存率(HR,3.873;95%,1.870~8.023;P<0.001)显著低于胸部CT正常患者。32例IPN患者中22例(68.75%)发生肺转移,总共记录34个肺部微小结节,CT上显示这些结节特征为椭圆形,边界光滑;多为实性结节,以钙化为主;大部分位于外周,接近胸膜。结论骨肉瘤患者CT影像无法明确性质的肺结节需要密切随访,根据结节的转归调整治疗和随访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肺结节
原文传递
骨盆尤文肉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浩然 左冬青 蔡郑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908-912,共5页
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1921年,由Ewing最先报道。尤文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5岁,发病率约为2.93/百万人,占原发骨肿瘤的16%,与骨肉瘤、软骨肉瘤一起被称为三种最常见的骨肿瘤[1]。尤文肉瘤的... 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1921年,由Ewing最先报道。尤文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5岁,发病率约为2.93/百万人,占原发骨肿瘤的16%,与骨肉瘤、软骨肉瘤一起被称为三种最常见的骨肿瘤[1]。尤文肉瘤的起源尚不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尤文肉瘤被归类为"尤文肉瘤家族"(Ewing’s sarcoma family of tumors,ESF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WING肉瘤 骨盆 骨肿瘤 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