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种新的肠型急性放射病比格犬模型的建立方法
1
作者 许银 左宗超 +2 位作者 王心梅 王丽梅 从玉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33-36,共4页
核能源及核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核辐射暴露的风险,为减少核辐射暴露带来的巨大伤害,研制开发方便服用、低毒、有效的放射防护剂尤为重要。研究放射防护剂的有效性,需要适当的动物模型,然而,目前,肠型急性放射病的动物模型多局限... 核能源及核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核辐射暴露的风险,为减少核辐射暴露带来的巨大伤害,研制开发方便服用、低毒、有效的放射防护剂尤为重要。研究放射防护剂的有效性,需要适当的动物模型,然而,目前,肠型急性放射病的动物模型多局限于啮齿类动物,大动物模型(比格犬、非人灵长动物)的构建尚处于研究探索中。我们通过屏蔽比格犬头、胸及四肢,减少出血和/或其他较敏感器官损伤的可能性,并在照射后给予动物补液支持治疗,在60Coγ射线12.5Gy辐照水平,能看到明显的呕吐、腹泻并且表现为随照射后时间而逐渐加重的典型体征,6天死亡率100%,大体解剖、组织病理观察到明显的肠道损伤。该模型通过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相对客观的评价来反映肠型急性放射病,为进一步开展放射防护剂有效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病 肠型急性放射病 动物模型 比格犬
下载PDF
含硫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银 左宗超 +2 位作者 张显梅 王丽梅 从玉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01-1805,共5页
近些年随着核科学(医学)的快速发展,核事故或辐射暴露(故意或非故意)所造成的电离辐射是一种重大威胁,也是一项重大医疗问题。针对电离辐射损伤的机制,辐射防护药可分为以氨巯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硫辐射防护剂(甲类辐射防护剂)和以免疫... 近些年随着核科学(医学)的快速发展,核事故或辐射暴露(故意或非故意)所造成的电离辐射是一种重大威胁,也是一项重大医疗问题。针对电离辐射损伤的机制,辐射防护药可分为以氨巯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硫辐射防护剂(甲类辐射防护剂)和以免疫调节剂、多糖、雌激素等为代表的辐射防护剂(乙类辐射防护剂)。含硫化合物作为研究较早的一类辐射防护剂,因其快速、有效的防护效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合成出了以氨磷汀、二甲基亚砜、Prc-210等为代表的较为有效的辐射防护剂。本文对近年来氨巯基类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辐射防护剂的开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剂 氨磷汀 二甲基亚砜 Prc-210 牛磺酸
下载PDF
活性炭酸氢钠研制
3
作者 左宗超 《四川化工》 CAS 1997年第2期 28-30,共3页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活性炭酸氢钠的研制作了系统的分析,是出了以纯碱为原料,生产活性碳酸氢钠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活性碳酸氢钠 制备 碳酸氢钠
下载PDF
δ-生育三烯酚促进小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成作用及其促造血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婷 彭仁军 +4 位作者 善亚君 左宗超 从玉文 王丽梅 唐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351,共9页
目的探讨δ-生育三烯酚(δ-T3H)诱导小鼠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生成的作用,评价δ-T3H促健康小鼠造血活性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单次sc给予δ-T3H 12.5,25,50,100和200 mg·kg^-1,于药后24 h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 目的探讨δ-生育三烯酚(δ-T3H)诱导小鼠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生成的作用,评价δ-T3H促健康小鼠造血活性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单次sc给予δ-T3H 12.5,25,50,100和200 mg·kg^-1,于药后24 h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G-CSF水平,分析δ-T3H诱导小鼠体内生成G-CSF的剂量效应。小鼠单次sc给予δ-T3H 100 mg·kg^-1,于给药后3,6,12,24,36,48,72和96 h采血,ELISA检测血清中G-CSF水平和细胞趋化因子1(CXCL1)、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雄性小鼠单次sc给予δ-T3H 100 mg·kg^-1,于给药后24 h取材分析组织匀浆中G-CSF水平。雄性小鼠连续sc给予δ-T3H 100 mg·kg^-15 d,于给药后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SDF-1β)的含量,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常规参数。δ-T3H按照100 mg·kg^-1分为单次sc给药组和连续2 d sc给药组,于给药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结果δ-T3H单次给药升高G-CSF的作用呈给药剂量效应,最低有效剂量≤12.5 mg·kg^-1,100 mg·kg^-1给药后升高G-CSF的作用达到饱和;δ-T3H单次给药后48 h内以及连续给药期间小鼠血清G-CSF浓度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36±12)μg·L^-1;细胞因子检测发现,δ-T3H对CXCL1生成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不影响血清中其他炎症细胞因子(GM-CSF,IL-6,IL-10,IL-12和TNF-α)的生成;δ-T3H显著升高小鼠淋巴-造血组织如胸腺、脾、淋巴结和骨髓组织液中G-CSF水平(P<0.05),对其他组织器官匀浆中G-CSF含量无显著影响;δ-T3H诱导小鼠血清中TPO和EPO略有升高;血常规检测发现,δ-T3H连续给药可显著增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升高),血小板小幅升高,而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则有一过性降低(P<0.05,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δ-T3H连续2 d sc给药组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δ-T3H促进小鼠体内G-CSF生成具有专一性以及组织特异性,同时δ-T3H通过刺激体内G-CSF的生成升高小鼠外周血粒细胞数,并促进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造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生育三烯酚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活性
下载PDF
新型S1P1受体激动剂西帕莫德的合成
5
作者 左宗超 王丽梅 +4 位作者 白帆 彭仁军 张文婷 善亚君 从玉文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合成新型鞘氨醇-1-磷酸1(S1P1)受体激动剂西帕莫德(siponimod,BAF312)。方法以3'-溴-4'-甲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溴化、醇化、还原氢化等反应,得到化合物(4);另4-氯-3-三氟甲基溴经溴原子取代,得到N-(4-环己基-3-三氟甲基-苄... 目的合成新型鞘氨醇-1-磷酸1(S1P1)受体激动剂西帕莫德(siponimod,BAF312)。方法以3'-溴-4'-甲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溴化、醇化、还原氢化等反应,得到化合物(4);另4-氯-3-三氟甲基溴经溴原子取代,得到N-(4-环己基-3-三氟甲基-苄氧基)-乙酰亚氨酸乙酯(5),经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后得到中间体(6),继而中间体(5)和(6)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中间体(7),最后与二氧化锰、氰基硼氢化钠等作用制得西帕莫德。结果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出西帕莫德,其最终产率为19. 2%。结论用廉价易得的3'-溴-4'-甲基苯乙酮为原料制得西帕莫德,成本经济,操作简便且产率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 受体 G-蛋白偶联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 BAF312 多发性硬化 淋巴细胞 细胞运动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