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3月2日磁通量传输事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左平兵 刘绍亮 +2 位作者 金曙平 刘振兴 史建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6-384,共9页
20 0 1年 3月 2日 1 1 :0 0至 1 1 :1 5UT期间 ,ClusterⅡ在南半球极尖区晨侧附近磁鞘内探测到 3个通量传输事件 (简称FTEs) .本文利用ClusterⅡ星簇 4颗卫星观测到的磁场和等离子体资料研究了这些通量传输事件的磁场形态和粒子特征 .... 20 0 1年 3月 2日 1 1 :0 0至 1 1 :1 5UT期间 ,ClusterⅡ在南半球极尖区晨侧附近磁鞘内探测到 3个通量传输事件 (简称FTEs) .本文利用ClusterⅡ星簇 4颗卫星观测到的磁场和等离子体资料研究了这些通量传输事件的磁场形态和粒子特征 .并利用它们探测到的空间磁场梯度资料由安培定律直接求出星簇所在区域的电流分布 .结果指出 :(1 )BY 占优势的行星际磁场结构在磁层顶的重联可以在极尖区附近发生 ;(2 )FTEs通量管形成初期内外总压差和磁箍缩应力不一定平衡 ,达到平衡有一发展过程 ;(3)FTEs通量管截面在L M平面内的线度约为 1 .89RE;(4 )FTEs通量管中等离子体主要沿轴向场方向流动 ,整个通量管以慢于背景等离子体的速度沿磁层顶向南向尾运动 ;(5 )FTEs通量管中不仅有轴向电流 ,也存在环向电流 .轴向电流基本沿轴向磁场方向流动 .轴向和环向电流在管内均呈体分布 ,因而轴向电流产生的环向磁场接近管心时不断减小到零 ,而环向电流生成的轴向场则不断增大到极值 ;(6 )在通量管的磁鞘部分观测到磁层能量粒子流量的增强 ,这表明通量管通过磁层顶将磁鞘和磁层内部连通起来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磁通量传输事件特性 等离子体 空间磁场梯度资料 磁场重联 磁层亚暴
下载PDF
磁云边界层内朗缪尔波活动现象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左平兵 朱春明 +2 位作者 魏奉思 冯学尚 李汇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267,共6页
对35例磁云边界层内朗缪尔波活动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两类磁云边界层内特有的朗缪尔波活动现象.一类足相对于邻近鞘区和磁云本体,整个边界层内朗缪尔波活动增强;另一类是短时间的朗缪尔波爆发现象,同时伴随着宽频带的多普勒频... 对35例磁云边界层内朗缪尔波活动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两类磁云边界层内特有的朗缪尔波活动现象.一类足相对于邻近鞘区和磁云本体,整个边界层内朗缪尔波活动增强;另一类是短时间的朗缪尔波爆发现象,同时伴随着宽频带的多普勒频移离子声波活动.考察了其中一例朗缪尔波爆发事件对应的高分辨率电子分布函数数据,发现速度约为7×10^3km/s的电子束流形成尾峰分布不稳定性导致了朗缪尔波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云边界层 朗缪尔波 电子束流
下载PDF
行星际激波对地球磁层的压缩效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丽 刘振兴 +2 位作者 左平兵 张灵倩 段素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20,共8页
2004年11月9日WIND飞船探测到一个典型的行星际激波.激波前行星际磁场为持续约50 min的弱南向磁场,越过激波面,磁场发生北向偏转且太阳风动压脉冲增强.在此强动压脉冲增强结构作用下,磁层被压缩至一个很小的区域.激波作用于磁层时引起... 2004年11月9日WIND飞船探测到一个典型的行星际激波.激波前行星际磁场为持续约50 min的弱南向磁场,越过激波面,磁场发生北向偏转且太阳风动压脉冲增强.在此强动压脉冲增强结构作用下,磁层被压缩至一个很小的区域.激波作用于磁层时引起地球同步轨道各区域高能粒子通量的响应,但是不同磁地方时的高能粒子通量的响应不同,表现出双模式扰动,即在晨昏两侧各能段的电子和质子通量显著增强,在子夜侧发生类似于亚暴的无色散粒子注入现象.扰动从向阳面传输到背阳面,向阳面粒子通量最先增强,随后背阳面靠近晨昏两侧,粒子通量开始增强,最后子夜侧粒子通量表现出无色散高能粒子注入的特点.另外,在靠近正午侧,质子通量先于电子通量发生响应,在子夜侧电子通量则先于质子通量发生响应.利用位于向阳面正午两侧的GOES-10和GOES-12卫星观测数据发现,激波作用于磁层时靠近晨侧的磁场变化表现出简单压缩效应,而靠近昏侧的磁场变化则显然不同,B_x分量减弱,B_z分量几乎减为零,而B_y分量则显著增强.此外,位于近地磁尾低纬尾瓣区的TC-1卫星观测到激波触发的尾瓣SI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激波 尾瓣SI 磁层响应 TC-1观测
下载PDF
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丽 左平兵 +1 位作者 刘振兴 陈化然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47,共1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多时空尺度响应的观测结果以及物理模型。另外报道TC-1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片区观测的激波直接驱动磁尾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振动增强的新现象,并利用GOES飞船、LANL系列飞船,以及地磁数...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多时空尺度响应的观测结果以及物理模型。另外报道TC-1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片区观测的激波直接驱动磁尾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振动增强的新现象,并利用GOES飞船、LANL系列飞船,以及地磁数据,分析了该现象发生时地球同步轨道和地面对动压脉冲结构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 行星际激波 磁层响应
下载PDF
太阳高能粒子(SEP)传播数值模拟中的太阳风背景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稳稳 沈芳 +2 位作者 左平兵 秦刚 杨子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7-777,共11页
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如能准确预报SEP事件,人们便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障卫星、星载设备以及航天员的安全,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损失.因此,其数值预报研究在空间天气预报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SEP... 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如能准确预报SEP事件,人们便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障卫星、星载设备以及航天员的安全,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损失.因此,其数值预报研究在空间天气预报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SEP事件中的高能粒子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内被耀斑过程或者CME驱动的激波加速,并且在被扰动后的行星际太阳风中传输,这些过程都紧紧依赖于太阳风背景场.因此获取更加接近物理真实的太阳风背景场是模拟SEP事件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SEP物理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目前的工作基于张明等发展的SEP在行星际空间传播的模型,尝试将Parker太阳风速度解及WIND飞船观测的磁场实时数据融入模型中,研究不同的太阳风速度以及真实磁场分布对SEP在行星际空间中传播的影响.通过求解聚焦传输方程,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1)快太阳风条件下,绝热冷却效应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使粒子能量衰减的更快,而慢太阳风对粒子的通量变化没有显著影响;(2)加入观测的磁场数据时,粒子的全向通量剖面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通量峰值推迟到达、出现多峰结构、各向异性也发生一些改变.分析表明真实磁场的极性对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中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能粒子 磁场 太阳风 行星际输运
下载PDF
基于磁流体力学模拟的太阳高能粒子物理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稳稳 沈芳 左平兵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共26页
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其数值预报研究在空间天气预报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SEP事件主要包括3种类型:与太阳耀斑爆发相关联的脉冲型事件,与日冕物质抛射驱动的激波相关联的缓变型事件,以及同时具有... 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其数值预报研究在空间天气预报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SEP事件主要包括3种类型:与太阳耀斑爆发相关联的脉冲型事件,与日冕物质抛射驱动的激波相关联的缓变型事件,以及同时具有缓变型和脉冲型事件特征的混合型事件。其中,缓变型SEP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高能粒子强度较大,对这类事件的模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目前针对缓变型SEP事件的模拟工作业已发展了多个理论和数值模型。每个模型都对SEP加速和传播的复杂过程作了基本的假设,这些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部分重现观测到的SEP事件特征。而若要提高预报SEP事件的能力,则需要将描述三维日冕物质抛射驱动的激波模型与描述高能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中的加速和传输的模型耦合起来,建立基于接近真实的SEP加速和传播的三维太阳风背景模拟及以激波参数为输入的SEP模型。主要回顾了缓变型SEP事件中粒子的加速和传输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可用于获取CME激波传播参数的磁流体力学太阳风模型研究现状;综述了缓变型SEP事件的激波一粒子模型(shock-and-particle model);最后对未来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能粒子 激波 MHD太阳风模式 行星际输运
下载PDF
行星际磁云边界层中的电子分布函数特征
7
作者 朱春明 魏奉思 +1 位作者 冯学尚 左平兵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7,共9页
基于WIND飞船观测的1995—2006年间的磁云事件,研究了磁云边界层中电子的流动图样,以及电子速度分布函数的特点与电子加热和加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果。①磁云边界层中存在的电子流动图样,包括各向同性、双向流动和单向流动等。②相比于... 基于WIND飞船观测的1995—2006年间的磁云事件,研究了磁云边界层中电子的流动图样,以及电子速度分布函数的特点与电子加热和加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果。①磁云边界层中存在的电子流动图样,包括各向同性、双向流动和单向流动等。②相比于背景太阳风和磁云本体,通常情况下磁云边界层中电子分布函数的核心热电子成分(E≤60eV)增多,超热电子成分(E>60eV)在沿磁场垂直方向上增多,而在沿磁场平行或反平行方向以单方向增加为主,此外,还在近1/10的磁云边界层中观测到了高能电子的明显增多。③对比研究了磁云边界层与磁云驱动的激波对电子速度分布函数的调制作用,经过激波,电子分布函数的超热电子成分在各方向上都有增加,不同于磁云边界层中在沿磁场平行或反平行方向上超热电子成分以单方向增加为主,表明二者有不同的形成机制。④考察了磁云边界层中的波活动增强和电子分布函数及离子流量增加的对应关系。上述观测和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了磁云边界层是一种重要的动力学结构,磁重联是一种可能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云 磁云边界层 电子分布函数
下载PDF
基于GNSS的武汉区域电离层TEC建模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伟铨 周晨 +3 位作者 禹智斌 左平兵 赵家奇 赵正予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2,161,共8页
为研究适用于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建模的方法和估计策略,对传统单层假设下的几种建模方法和估计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我国中纬度武汉地区17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的数据进行TEC建模,建模方法分别采用4... 为研究适用于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建模的方法和估计策略,对传统单层假设下的几种建模方法和估计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我国中纬度武汉地区17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的数据进行TEC建模,建模方法分别采用4×3阶多项式模型、2阶多项式模型、4阶球谐级数模型,估计策略使用分段常数估计策略和分段线性估计策略.在传统单层假设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三层电离层TEC模型,该模型可以分别给出底部电离层、峰高电离层和顶部电离层的TEC.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模型的天顶方向总电子含量拟合效果和欧洲轨道确定中心公布的电离层格网地图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4阶球谐级数模型和分段线性估计策略效果最佳.通过三层电离层模型,可以得到TEC与电离层高度之间的关系,多层电离层模型对空间目标监视和低轨卫星航天测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电子含量(TEC) 电离层模型 多项式模型 球谐级数模型 三层电离层模型 估计策略
下载PDF
行星际激波导致的磁尾等离子片中ULF波动事件
9
作者 宋小健 左平兵 沈晓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2-470,共9页
磁层中的超低频(ULF)波动在太阳凤和磁层之间的能量输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ULF波动主要发生在内磁层,且内磁层中ULF波动影响粒子的加速及沉降,而在夜侧磁层尤其是磁尾等离子片中观测到的ULF波动比较少.基于中国自主磁层探测卫星TC-1的... 磁层中的超低频(ULF)波动在太阳凤和磁层之间的能量输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ULF波动主要发生在内磁层,且内磁层中ULF波动影响粒子的加速及沉降,而在夜侧磁层尤其是磁尾等离子片中观测到的ULF波动比较少.基于中国自主磁层探测卫星TC-1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两例行星际激波导致的磁尾中心等离子片中ULF波动事件,并发现这两例ULF事例都包含很强的环向模驻波分量,与以往THEMIS卫星报道的同类事件观测特征相符.根据ULF波的观测特征,分析了这两例ULF波动的可能触发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磁层对行星际激波的全球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尾等离子片 ULF波动 环向模 行星际激波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nisotropy of Energetic Particles Accelerated by Shock Waves: Focused Transport Model
10
作者 ZUO Ping-Bing FENG Xue-Sh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35-238,共4页
The focused transport equation(FTE)contains the necessary physics of shock acceleration but avoids the limitation of small pitch-angle anisotropy inherent in the cosmic ray transport equation.We present a focused tran... The focused transport equation(FTE)contains the necessary physics of shock acceleration but avoids the limitation of small pitch-angle anisotropy inherent in the cosmic ray transport equation.We present a focused transport model based on FTE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nisotropy of energetic particles accelerated by shock waves from pickup ions.It is found that in the upstream of the shock,the accelerated particles are highly anisotropic,but in the downstream it is approximately isotropic.An intensity spike is formed across the shock.Thes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termination shock particles by two Voyager spacecraf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ermination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ation. shock ANISOTROPY
下载PDF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的方向与种类统计研究
11
作者 阮梦思 左平兵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3-581,共9页
基于WIND飞船1995-2014年观测到的13 042例非激波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Dynamic Pressure Pulse,DPP)事件列表,统计分析DPP事件法向分布特征,讨论其种类分布.研究发现:DPP事件上下游磁场矢量之间的夹角分布统计上呈双幂律谱分布;60.46%的... 基于WIND飞船1995-2014年观测到的13 042例非激波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Dynamic Pressure Pulse,DPP)事件列表,统计分析DPP事件法向分布特征,讨论其种类分布.研究发现:DPP事件上下游磁场矢量之间的夹角分布统计上呈双幂律谱分布;60.46%的非激波DPP事件法向矢进的倾斜角-方向角(θn-φn)主要集中分布在-50°≤θn≤50°,160°≤φn≤250°的区域内;θn-φn分布图的中心位置大概为(-22.83°,186.59°);根据DPP的上下游磁场变化特征,可将DPP分为切向间断(TD)、旋转间断(RD)、混合间断(ED)及其他间断(ND)结构,四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6.42%,19.53%,27.47%,6.58%.统计结果表明DPP事件TD占优.此外,TD/RD数量的比值在太阳活动低年时明显偏大.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准确预报DPP到磁层的传播时间以及探究DPP的形成机理等提供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 间断面 幂律谱分布
下载PDF
磁云边界层中的重联慢激波观测分析
12
作者 周梓露 左平兵 宋小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1-478,共8页
在Petschek模型中,排空区边界处的一对慢激波是能量耗散的重要机制.已有大量行星际空间的Petschek型磁场重联排空区观测事件被报道,但是只有少量的排空区边界处观测到了慢激波.针对一例位于磁云边界层中的Petschek型磁场重联排空区观测... 在Petschek模型中,排空区边界处的一对慢激波是能量耗散的重要机制.已有大量行星际空间的Petschek型磁场重联排空区观测事件被报道,但是只有少量的排空区边界处观测到了慢激波.针对一例位于磁云边界层中的Petschek型磁场重联排空区观测事件,在排空区靠近磁云一侧边界处证认了一例慢激波.激波跃变层两侧的磁场和等离子体参数满足Rankine-Hugoniot关系,且激波上下游的中间马赫数均小于1,上游的慢马赫数为2.94(>1),下游的慢马赫数为0.65(<1),符合慢激波的观测特征.磁云内部的等离子体β值很低,局地阿尔芬速度高,同时磁云边界层中可能发生丰富的磁场重联活动,这可能是磁云前边界处慢激波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云 磁场重联 慢激波
下载PDF
磁层顶穿越事件自动识别算法
13
作者 宋小健 左平兵 周梓露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383,共9页
磁层顶是太阳风与磁层进行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磁层顶穿越事件(MCEs)可通过对卫星探测到的粒子能谱和磁场数据图进行人工分析的方式来识别.因太阳风动压和行星际磁场的易变性,位于磁层顶附近的卫星经过长期观测可能会经历... 磁层顶是太阳风与磁层进行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磁层顶穿越事件(MCEs)可通过对卫星探测到的粒子能谱和磁场数据图进行人工分析的方式来识别.因太阳风动压和行星际磁场的易变性,位于磁层顶附近的卫星经过长期观测可能会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磁层顶穿越.人工分析的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且识别速度慢.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日下点附近MCEs自动识别算法.此算法综合分析卫星探测到的粒子和磁场数据,能有效地减少误判的发生.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单CPU计算机对THEMIS卫星在2007-2018年靠近日下点附近观测到的数据进行MCEs自动识别,最终在约6h共识别出16 758个MCEs.这些自动识别出来的MCEs样本可用于统计研究磁层顶相关的诸多物理问题,如凹陷磁层顶、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磁层顶磁场重联等.同时还分析了算法的精确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层顶穿越事件 自动识别算法 数据分析
下载PDF
第23和24太阳活动周高纬地磁感应电流分布特性
14
作者 魏佳筠 左平兵 +1 位作者 宋小健 周梓露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545,共9页
基于高纬度芬兰Mantsala地区近两个太阳活动周期(1999-2017年)天然气传输管道的地磁感应电流(GIC,I_(GIC))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GIC扰动的分布特征以及强GIC扰动与磁暴和地磁亚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95.83%时间段的GIC强度分布在0~1 A之间... 基于高纬度芬兰Mantsala地区近两个太阳活动周期(1999-2017年)天然气传输管道的地磁感应电流(GIC,I_(GIC))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GIC扰动的分布特征以及强GIC扰动与磁暴和地磁亚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95.83%时间段的GIC强度分布在0~1 A之间.定义:若某个时间段|I_(GIC)|_(max)>1A,则认为发生GIC扰动;|I_(CIC)|_(max)>10 A,则认为发生强GIC扰动事件.GIC扰动在磁地方时夜侧附近发生的概率最高,这主要与地磁亚暴发生期间电离层电流最剧烈的变化发生在磁地方时夜侧附近有关;强GIC扰动经常爆发式出现,且都发生在磁暴期间,但大多数磁暴并不伴随强GIC扰动事件发生.磁暴急始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较少,由磁层压缩引起地磁场突然增强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持续时间较短;强GIC扰动事件主要发生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由环电流变化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C扰动 磁暴 地磁亚暴
下载PDF
磁鞘快速流引起的磁层顶凹陷事件
15
作者 宋小健 左平兵 周梓露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4-241,共8页
最近研究表明,磁层顶凹陷对磁层-电离层耦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磁层顶凹陷现象的确认需要多颗卫星的联合观测,目前为止报道的磁层顶凹陷事例非常少.本文利用THEMIS 5颗卫星的联合观测结果,分析了一例由磁鞘快速流引起的磁层顶凹陷事件.2... 最近研究表明,磁层顶凹陷对磁层-电离层耦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磁层顶凹陷现象的确认需要多颗卫星的联合观测,目前为止报道的磁层顶凹陷事例非常少.本文利用THEMIS 5颗卫星的联合观测结果,分析了一例由磁鞘快速流引起的磁层顶凹陷事件.2007年7月21日10:00 UT-10:45 UT,位于日下点磁层顶附近的THEMIS卫星在磁鞘观测到很强的地向流(约400km·s-1),随后THEMIS 5颗卫星相继穿越磁层顶进入磁层.通过最小方差MVA方法确认局部磁层顶法向,与经典磁层顶模型比较发现,磁鞘快速流压缩磁层顶形成局部凹陷.为了探究此磁鞘快速流的起源,对位于L1点的WIND卫星观测到的太阳风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内太阳风条件非常稳定,行星际磁场主要为径向,磁场南北向分量非常小.由此推测此磁鞘快速流的产生很可能与径向行星际磁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鞘快速流 磁层顶凹陷 径向行星际磁场
下载PDF
地球磁层对磁云边界层的大尺度响应分析--个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平兵 魏奉思 +1 位作者 冯学尚 李汇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1-752,共12页
主要分析了WIND飞船2004年11月9日探测的磁云边界层引起的大尺度地球磁层活动.磁层响应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磁云边界层内本身持续较强南向磁场驱动了一个强磁暴的主相.(2)由于磁云边界层内部较强南向磁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生向北偏... 主要分析了WIND飞船2004年11月9日探测的磁云边界层引起的大尺度地球磁层活动.磁层响应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磁云边界层内本身持续较强南向磁场驱动了一个强磁暴的主相.(2)由于磁云边界层内部较强南向磁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生向北偏转触发了一个典型磁层亚暴.文中详细分析了亚暴膨胀相发生时夜侧磁层各区域的观测现象,包括极光观测、高纬地磁湾扰、地球同步轨道无色散粒子注入现象、Pi2脉动突然增强以及等离子体片偶极化现象等.(3)磁云边界层和前面鞘区组成一个动压增强区,此动压增强区强烈压缩磁层,致使磁层顶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以内;当磁云边界层扫过磁层时,位于向阳侧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两颗GOES卫星大部分时间位于磁层磁鞘中,以致很长时间内直接暴露在太阳风中.利用Shue(1998)模型计算得到当磁云边界层扫过磁层时磁层顶日下点的位置被压缩至距地心最近距离为5.1RE,磁云边界层的强动压结构以及强间断面决定了磁云边界层对磁层的强压缩效应.强动压结构、多个强间断结构以及持续较长时间的强南向磁场是许多磁云边界层的共性,这里以此磁云边界层事件为例分析了磁云边界层的地球磁层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云边界层 磁暴 磁层亚暴 磁层响应
原文传递
磁尾等离子体片和地球同步轨道区域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丽 刘振兴 +2 位作者 左平兵 张灵倩 段素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533-2541,共9页
2004年7月22日,WIND飞船探测到一个典型的行星际激波,激波前为持续较长时间的微弱南向磁场,越过激波面,磁场发生南向偏转并被压缩.当激波作用于磁层时位于磁尾等离子体片不同位置的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都观测到等离子体对流迅速增强.C... 2004年7月22日,WIND飞船探测到一个典型的行星际激波,激波前为持续较长时间的微弱南向磁场,越过激波面,磁场发生南向偏转并被压缩.当激波作用于磁层时位于磁尾等离子体片不同位置的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都观测到等离子体对流迅速增强.Cluster上搭载的电场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晨昏电场的增加.位于磁尾等离子体片以及地球同步轨道不同位置的卫星观测到的磁场变化则不同:TC-1观测到磁场大小几乎不变但磁场仰角变小,而离赤道较远的Cluster卫星则观测到磁场显著增强;位于午夜侧附近的GOES-10卫星观测到磁场强度突然增加,磁场仰角变小;位于晨侧的GOES-12卫星的观测则表现出简单的磁场压缩,即磁场强度及各分量都显著增加.另外,分布在各个磁地方时的LANL卫星观测的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通量都脉冲增强,在向阳面粒子通量的变化比夜侧明显,位于午夜侧的粒子通量响应则最弱.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观测现象的可能的物理解释.以上磁层响应是由动压脉冲结构以及磁场南向偏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脉冲结构 行星际激波 磁尾等离子片 地球同步轨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