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类比推理探微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巨朝军
-
机构
菏泽师专政教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3,共4页
-
文摘
类比推理一般是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越多且是本质的,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类比推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类比推理在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具有诸如创造性、援引性、仿生性、模拟性、论证性等多种认识意义。它虽然与比喻、比较、联想等有联系,但也有差别,对其加以界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类比推理。
-
关键词
类比推理
种类
认识意义
界限
-
分类号
B812.3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论语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巨朝军
-
机构
菏泽师专政教系
-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62-66,共5页
-
文摘
论语境巨朝军一、思维、语言、语境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①。思维活动的结果叫思想。思维的载体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②,“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
-
关键词
狭义语境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学
《毛泽东选集》
言语实践
语言关系
逻辑性质
广义语境
诸葛亮
可比关系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
-
-
题名浅谈论辩中的逻辑技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巨朝军
-
机构
山东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44-46,共3页
-
文摘
浅谈论辩中的逻辑技法巨朝军什么叫论辩?论辩是持不同见解的各方,通过口辩,阐述己见,为明辨是非、发扬真理的施展攻守对策的活动。《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诸葛亮舌战群儒,而成三国鼎立之势;赫胥黎力挫群丑...
-
关键词
论辩方法
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
逻辑力量
逻辑思维
美国记者
矛盾律
二难推理的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文心雕龙》
-
分类号
B811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晏子善辩 逻辑使然——谈论辩与逻辑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巨朝军
-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春秋末期,有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他就是齐国国相晏婴,人们尊称他为晏子。晏子历经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前后供职达五十六年之久。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为齐国立下了许多大功。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因为晏子身材矮小,身高不过六尺(约合现今1.38米),楚王想污辱他,不让他从大门进宫,而在旁边开了个小洞,让他从小洞里进去。面对这种情况,晏子并不提什么强烈抗议,只是这样说道:“只有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这里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
-
关键词
齐庄公
齐灵公
春秋末期
子善
身材矮小
子并
逻辑地
逻辑形式
语言交际活动
思维形态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干部要学点逻辑
- 5
-
-
作者
巨朝军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3-84,共2页
-
文摘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号召:干部要学点逻辑。 逻辑是关于正确思维和表达的科学。干部学点逻辑,旨在使干部具备必要的逻辑素养,在思想和表达中,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证有说服力。干部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是四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出主意、想办法,做报告、写文章,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逻辑。可以说。
-
关键词
逻辑素养
演说
谬误
男青年
联结词
写文章
逻辑力量
判断恰当
高思维
财产
-
分类号
D26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矛盾律探析
- 6
-
-
作者
巨朝军
-
机构
山东菏泽师专政教系
-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与联系。
-
关键词
逻辑规律
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
矛盾律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论辩中的共认原则
- 7
-
-
作者
巨朝军
-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0-21,共2页
-
文摘
论辩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通过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过程。论辩的根本属性是说理,其目的是使论辩的一方所证明或反驳的某种观点最终为论辩的另一方所信服。论辩应遵守的一条基本的逻辑规律就是充是理由律。具体地说就是:要确定论题A是真的,作为论据的B必须是真的,并且由论据B能够推出论题A。由此不难看出,论据其实是论辩中的一条重要规则,是立论或驳论者达理论辩目的的首要条件。这似乎是常识范围内的事。
-
关键词
信息传播方式
思维过程
社会生活
达理
抗日救国
逻辑规律
肯定前件式
法庭辩论
虚假论据
战争爆发
-
分类号
N55,G658.3
[自然科学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