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B113窟水分蒸发特征与形成机理
1
作者 王顺仁 李红寿 +3 位作者 巩一璞 詹鸿涛 王小伟 李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90,共10页
水分是导致壁画病害的关键因子。在封闭条件下,通过冷凝的方法对敦煌莫高窟B113窟的蒸发数量和特征进行了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B113洞窟水分年蒸发量为61189.9 g,日平均蒸发量为229.2 g,年蒸发量和日蒸发量都呈正弦曲线变化特征。监测表... 水分是导致壁画病害的关键因子。在封闭条件下,通过冷凝的方法对敦煌莫高窟B113窟的蒸发数量和特征进行了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B113洞窟水分年蒸发量为61189.9 g,日平均蒸发量为229.2 g,年蒸发量和日蒸发量都呈正弦曲线变化特征。监测表明:随着窟内温度升高,洞窟水分蒸发量增大;温度降低,洞窟水分蒸发量减小。温度决定蒸发水汽浓度,地气流出量决定蒸发水汽体量。洞窟水分蒸发从4月开始持续到12月中旬,6~8月洞窟水分蒸发最大,日水分蒸发7∶00~12∶00迅速上升,12∶00~23∶00下降,夜间也有持续的水分蒸发,是温度和地气活动量主导和控制着洞窟蒸发水分的数量。洞窟水分蒸发机制的揭示为今后洞窟微环境的调控和壁画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壁画病害 水分 蒸发
下载PDF
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数字敦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巩一璞 王小伟 +1 位作者 王济民 王顺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任务之一。针对“数字敦煌”项目应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存在的实体边界难以确定等问题,通过构建小规模敦煌石窟专有名词数据集,对基于BERT-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基本方法,和基于Multi-digraph的词汇...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任务之一。针对“数字敦煌”项目应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存在的实体边界难以确定等问题,通过构建小规模敦煌石窟专有名词数据集,对基于BERT-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基本方法,和基于Multi-digraph的词汇增强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本方法已具备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而基于词汇增强的方法对未登录词识别效果提升显著。最后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于“数字敦煌”资源库命名实体识别任务,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BERT LSTM 词汇增强 数字敦煌
下载PDF
文化旅游类网站用户行为分析——以敦煌石窟网为例
3
作者 巩一璞 孙志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8,共8页
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优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发挥重要作用。敦煌研究院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运用互联网技术传播敦煌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通过对敦煌石窟网用户的行为... 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优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发挥重要作用。敦煌研究院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运用互联网技术传播敦煌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通过对敦煌石窟网用户的行为分析,从流量来源、用户分众、信息形式、信息类型、信息推送节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类网站的运营工作,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 文化旅游类网站 敦煌研究院网站 用户行为分析
下载PDF
3D扫描技术在古代壁画病害变化监测方面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顺仁 王小伟 巩一璞 《甘肃科技》 2020年第24期14-19,共6页
古代壁画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监测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保护手段,可以发现壁画病害变化情况,掌握摸索变化规律。目前壁画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肉眼观察、文字记录和平面摄影等,但壁画病害,如起甲、酥碱、空鼓的发展... 古代壁画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监测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保护手段,可以发现壁画病害变化情况,掌握摸索变化规律。目前壁画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肉眼观察、文字记录和平面摄影等,但壁画病害,如起甲、酥碱、空鼓的发展是一个立体的、缓慢的变化过程,采用常规监测方法不能够很好的体现病害的变化。文章尝试采用3D扫描设备来发现和监测壁画病害的空间立体变化,通过室内试验,壁画模拟墙和洞窟内现场测试,证实了采用Go!SCAN50结构光3D扫描仪设备可以监测空鼓、起甲的变化,理论精度达到了0.1mm,证实3D扫描技术监测壁画病害变化的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病害 3D扫描技术 空间立体变化 预防性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