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波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巩佳星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2期309-309,共1页
蒸汽波艺术是一种色彩艳丽、内容相互拼贴带有迷幻色彩的后现代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视觉表现手法。蒸汽波艺术对品牌的打造、推动商品的销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追求和审美愉悦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蒸汽波艺术的应用略少,... 蒸汽波艺术是一种色彩艳丽、内容相互拼贴带有迷幻色彩的后现代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视觉表现手法。蒸汽波艺术对品牌的打造、推动商品的销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追求和审美愉悦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蒸汽波艺术的应用略少,很多人都忽略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波艺术 应用价值 品牌
下载PDF
自然乃吾乡:换喻、隐喻视角下的《归园田居·其一》 被引量:1
2
作者 巩佳星 《华夏文化》 2017年第3期40-41,共2页
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田园诗歌”的代表,他的诗历来受到批评家们的赞赏,特别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可视为《归去来兮辞》的姊妹篇,是他断断续续为官生活的总结和反省,表达了对官场的憎恶和对山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李阳春... 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田园诗歌”的代表,他的诗历来受到批评家们的赞赏,特别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可视为《归去来兮辞》的姊妹篇,是他断断续续为官生活的总结和反省,表达了对官场的憎恶和对山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李阳春:《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评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但是历代诗评大多倾向于从外部研究着手,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很少从语词本身及语词间关系着手对诗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田园诗歌 换喻 自然 隐喻 《归园田居》 田园生活 魏晋时期
下载PDF
我们决不就此收场——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释读
3
作者 巩佳星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1946年3月15日,上海杂志联谊会编辑并发行了《为陪都血案争取人权联合增刊》登载见证"较场口事件"目击者的文章,抗议陪都暴行。其中载有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诗歌一首,不仅仅反映了朱维基对当时"人"与"事&qu... 1946年3月15日,上海杂志联谊会编辑并发行了《为陪都血案争取人权联合增刊》登载见证"较场口事件"目击者的文章,抗议陪都暴行。其中载有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诗歌一首,不仅仅反映了朱维基对当时"人"与"事"的评判,更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作品反映的内容出发,对诗歌进行解读,或许可以更好地从诗歌作品出发来回望历史,从历史史实出发来反观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场口事件” 郭沫若 朱维基 “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事业
下载PDF
《陈君葆日记全集》中的郭沫若
4
作者 巩佳星 《郭沫若学刊》 2016年第4期19-24,共6页
《陈君葆日记全集》中有关郭沫若的记载,体现了郭沫若1947年、1948年在香港从事民主活动的情形以及交游事迹,可补《郭沫若年谱》相关记载之"疏漏"。陈君葆不仅研读、收藏郭沫若的著作,关心郭沫若的相关行迹,更认可郭沫若诸多... 《陈君葆日记全集》中有关郭沫若的记载,体现了郭沫若1947年、1948年在香港从事民主活动的情形以及交游事迹,可补《郭沫若年谱》相关记载之"疏漏"。陈君葆不仅研读、收藏郭沫若的著作,关心郭沫若的相关行迹,更认可郭沫若诸多著作及演讲中的观点,进而对郭沫若表达出一种敬佩之情。这些有关郭沫若的记载,不仅反映了郭沫若、陈君葆二人的交往活动,亦是当时文化界人士交往的一个"缩影",这对有关郭沫若的研究、对20世纪学人交往史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君葆日记全集》 郭沫若 陈君葆 香港
下载PDF
穿越时空的爱恋:琴者,情也——浅论山飒小说《裸琴》
5
作者 巩佳星 《法国研究》 2019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山飒是旅法著名作家,她的作品在法国已获多种奖项,其中,《裸琴》一书用人"琴"合一的方式演绎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通过对山飒小说——《裸琴》进行细读,可以发现其内容、形式和思想等方面建构的独特性,从"琴"人... 山飒是旅法著名作家,她的作品在法国已获多种奖项,其中,《裸琴》一书用人"琴"合一的方式演绎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通过对山飒小说——《裸琴》进行细读,可以发现其内容、形式和思想等方面建构的独特性,从"琴"人合一、文本的双重架构、诗意小说的建构、对历史的还原感悟以及女性视域下的《裸琴》等角度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裸琴》别样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人合一 双重架构 诗意建构 历史视角 女性视域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我思考——从四个着力点谈起
6
作者 巩佳星 《华夏文化》 2017年第1期56-57,共2页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邀请了10位德国汉学家交流中国文化发展等问题,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特聘专家阿克曼做了题为《钱不能解决文化问题》的演讲,他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邀请了10位德国汉学家交流中国文化发展等问题,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特聘专家阿克曼做了题为《钱不能解决文化问题》的演讲,他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谈到“人倒了还能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这些句子形象地表达了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罩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 文化问题 经济发展 总书记 习近平 汉学家 德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