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情入境,情景交融--生物学科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
作者 巩崇贤 刘娥 《天津教育》 2023年第4期43-44,共2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对生物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即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所展现出来的重要品格、价值观念、关键能力。上述内容阐述了情境在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因此生物教师要充...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对生物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即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所展现出来的重要品格、价值观念、关键能力。上述内容阐述了情境在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因此生物教师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学生实际情况 真实情境 情境教学法 生物学科 生物教师 打造高效课堂
下载PDF
水生植物荇菜和菹草分解对物种混合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巩崇贤 王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8-1106,共9页
为探讨水生植物混合的分解效应,研究了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及两物种混合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动态。结果显示:(1)两单物种的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862),荇... 为探讨水生植物混合的分解效应,研究了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及两物种混合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动态。结果显示:(1)两单物种的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862),荇菜和菹草分解90d后的干重剩余率分别为24.74%和44.91%。物种混合干重剩余率在分解初期阶段的实测值比期望值高6.63%(P<0.05),表明物种混合对分解速率具有拮抗效应,但在随后的分解时间里无显著的混合效应,分解90d后干重剩余率为30.39%;(2)在分解初期的N、P释放阶段,物种混合的N、P剩余率实测值比其期望值分别高14.36%和12.88%(P<0.05),表明物种混合对初期N、P元素释放具有拮抗效应,在随后的分解过程中对N元素无显著的混合效应,但分解后期P剩余率实测值比期望值低4.26%(P<0.05),表现为协同效应;(3)物种混合N、P动态在分解初期呈一个快速释放的过程,但在随后的分解阶段N元素释放或积累,P元素持续释放,最终N、P均表现为净释放,与两单物种分解的N、P动态的规律基本一致。另外,总酚在物种混合分解初期释放迅速,随后释放缓慢。研究结果表明,荇菜和菹草混合分解存在非加和效应,即单物种的分解速率和营养动态变化不能用来预测两物种混合的分解速率和营养动态变化。物种混合在分解的不同阶段其分解效应不同,这说明混合效应具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此外,混合效应与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其初始质量特征有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混合 分解速率 N、P动态 非加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