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口坝上地区湿地退化特征及风险评价
1
作者 庄秋雨 王洁 +4 位作者 蒲晓 张玉虎 巩晟萱 王晓涵 张璐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6-205,共10页
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可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精准、客观地做好湿地退化风险评价是湿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4县为研究区,利用1990-2020年多期土地利用和景观指数数据,分析湿地退化特征。通过选取... 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可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精准、客观地做好湿地退化风险评价是湿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4县为研究区,利用1990-2020年多期土地利用和景观指数数据,分析湿地退化特征。通过选取8个指标构建湿地退化风险评价体系,并基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2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990-2020年张家口坝上地区湿地面积呈明显的退化状态,总面积减少290.79 km^(2),湿地盐碱化较为严重;模型评价精度结果显示,RF和SVM两种算法的AUC值分别为0.549和0.613,表明SVM模型更适用于该区域的湿地退化风险评价;基于SVM模型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可知,重度退化风险区占比为23.94%,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部边缘及中部安固里淖流域;轻度退化风险区占比为22.54%,呈散落分布,多为面积小且破碎度高的季节性湖淖,湖泊间存在河道、沟渠等连通性较好的区域退化风险相对较低;湿地退化影响因素权重分析表明,夜间灯光数据的权重占比最大,达到17.74%,表明人类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当地相关部门识别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风险区域,为维护区域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机器学习 退化风险 评价 张家口坝上
下载PDF
阿尔泰山冷杉林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浩宇 巩晟萱 +3 位作者 王兵 戴伟 庞欢 张毓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327-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阿尔泰山天然冷杉混交林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为天然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布尔津县境内阿尔泰山1 300~1 500,1 500~1 700,1 700~1 900m这3个海拔梯度的冷杉(Abies nep... [目的]探讨阿尔泰山天然冷杉混交林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为天然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布尔津县境内阿尔泰山1 300~1 500,1 500~1 700,1 700~1 900m这3个海拔梯度的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双指数模型对有机碳矿化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1)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表层富集现象明显,且该趋势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变化;(2)3个海拔梯度的各土层有机碳矿化趋势相似。即矿化初期CO2-C累积量增幅较大,而到了中、后期矿化曲线逐渐趋于平缓,CO2-C累积量增幅减小;(3)双指数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出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趋势;(4)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进行到100d时各海拔梯度的各土层活性碳均未被完全分解;(5)矿化碳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表现出明显随海拔变化的特征。土壤活性碳含量是影响矿化作用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杉混交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活性碳 矿化过程 双指数模型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矿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巩晟萱 王丹 +2 位作者 戴伟 安晓娟 刘浩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为今后深入了解掌握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其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得出的有机碳数据,利用双指数模型法,在Origin 8.6软件... [目的]分析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为今后深入了解掌握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其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得出的有机碳数据,利用双指数模型法,在Origin 8.6软件支持下拟合出活性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碳含量均呈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以及4月较低,8月最高,之后逐月降低的时间变化特点。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虽然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含量相同的垂直剖面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只有0—20cm表层土壤表现出显著性变化。[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与微生物、温度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二者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活性碳 矿化过程 双指数模型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碰碰香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巩晟萱 张文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37-139,共3页
为有效提高碰碰香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以碰碰香的一年生嫩枝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对碰碰香嫩枝扦插生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生根率最高... 为有效提高碰碰香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以碰碰香的一年生嫩枝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对碰碰香嫩枝扦插生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碰香 扦插 生根
下载PDF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京津冀碳储量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24
5
作者 巩晟萱 张玉虎 李宇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8,共9页
研究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可为该区域碳达峰背景下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京津冀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InVEST模型探讨京津冀过去2000-2020年及未来2030年3种情景(自然变化、耕... 研究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可为该区域碳达峰背景下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京津冀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InVEST模型探讨京津冀过去2000-2020年及未来2030年3种情景(自然变化、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下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呈增加趋势,20a碳储量减少56.95Tg,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碳储存地,建设用地侵占耕地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030年自然变化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较2020年分别减少7.45Tg,增加4.02Tg和24.39Tg。生态保护情景更有助于提高京津冀碳储量,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增汇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京津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