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尚凯 赵信 +2 位作者 巩联浩 余小雷 李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组重要的储集层之一,它由长61、长62和长63三个小层组成,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通过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沉积相、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储集性变化受沉积作...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组重要的储集层之一,它由长61、长62和长63三个小层组成,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通过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沉积相、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储集性变化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的表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控制了长6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沉积特征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长8- 长10油组沉积测井响应特征
2
作者 吴景峰 巩联浩 马玉玲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时沉积构造活动较弱,水动力作用比较强。不同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水动力特点,各种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既控制着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的变化,同时也控制着岩石导电性、自然电位、自然放射性、声波传导特性...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时沉积构造活动较弱,水动力作用比较强。不同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水动力特点,各种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既控制着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的变化,同时也控制着岩石导电性、自然电位、自然放射性、声波传导特性等物理性质的变化,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层序序列以及岩性变化常常具有各种测井曲线形态,测井曲线正是岩石各种物理性质沿井孔深度变化的物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测井响应 沉积相 延长组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基质-裂缝间流体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巩联浩 刘继梓 +3 位作者 武兴 卜广平 黄凡 杨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深入探究裂缝性致密油藏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裂缝间流体渗流机理,采用自主设计的高压无磁岩心夹持器开展脉冲式注CO_(2)吞吐岩心实验。基于核磁共振T 2谱测试原理,对CO_(2)吞吐过程中的岩心进行在线扫描,研究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 为深入探究裂缝性致密油藏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裂缝间流体渗流机理,采用自主设计的高压无磁岩心夹持器开展脉冲式注CO_(2)吞吐岩心实验。基于核磁共振T 2谱测试原理,对CO_(2)吞吐过程中的岩心进行在线扫描,研究CO_(2)吞吐过程中基质内孔隙中原油的微观动用特征和基质-裂缝间流体的渗流特征。结果表明:CO_(2)进入裂缝后,沿着裂缝驱替原油,而基质中原油无法动用。闷井初期,基质大孔隙(20.5 ms<T 2≤716.0 ms)中饱和CO_(2)后的原油在膨胀作用下进入裂缝;闷井后期,CO_(2)抽提引起的原油浓度差异扩散和不同孔径孔隙毛管力逐渐成为主导动力,延长闷井时间能够有效提高基质中原油动用程度。原油采收率主要贡献来源于大孔隙,而小孔隙的动用程度较差,随着脉冲注气周期的增加,周期基质采出程度不断降低;矿场实施过程中应减少CO_(2)的吞吐周期,延长闷井时间,并将衰竭压力下限设定在饱和压力附近,以提高CO_(2)吞吐过程的总采收率。研究成果为裂缝性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核磁共振 CO_(2)吞吐 基质―裂缝 微观孔隙 渗流特征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吞吐水驱开发微观孔隙动用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武兴 王安成 +2 位作者 巩联浩 刘继梓 陈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153,共9页
致密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困难、能量补充不足、产量迅速下降,需要研究经济可行的补充地层能量的致密油藏开发方法。通过开展岩心在线核磁共振扫描驱替实验分析连续水驱和吞吐水驱不同孔径孔隙中原油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吞吐水... 致密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困难、能量补充不足、产量迅速下降,需要研究经济可行的补充地层能量的致密油藏开发方法。通过开展岩心在线核磁共振扫描驱替实验分析连续水驱和吞吐水驱不同孔径孔隙中原油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吞吐水驱的最佳吞吐次数。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A83区块长8储层样品初始状态下原油主要赋存在中、大孔隙(0.045~4.5μm)内,且中、大孔隙内的可动原油饱和度比例高;连续水驱和吞吐水驱2种注水方式下采出的原油大部分来自中、大孔隙;吞吐后水驱能提高中、大孔隙内的驱油效率和小孔隙的动用程度;注水吞吐最佳次数为2次,尽量延长闷井时间,并采用“吞吐—水驱”交替的方式开发来提高各类孔径孔隙的动用程度。研究成果为致密油藏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连续水驱 吞吐水驱 核磁共振(NMR) 岩心在线核磁共振扫描驱替实验 孔隙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高温高压动态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继梓 巩联浩 +1 位作者 卜广平 武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9,共8页
为解决致密砂岩油藏水驱过程中基质动用程度低的问题,开展了4种典型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注水吞吐动态渗吸岩心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驱替速度、注入量、闷井时间、渗透率、裂缝对动态渗吸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渗吸驱... 为解决致密砂岩油藏水驱过程中基质动用程度低的问题,开展了4种典型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注水吞吐动态渗吸岩心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驱替速度、注入量、闷井时间、渗透率、裂缝对动态渗吸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渗吸驱油效率随驱替速度的加快先提高后降低,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注入量和闷井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驱油效率的增幅不断降低;采用AEO-2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渗吸效率最高,其最佳注入方式为0.3%质量分数、0.1 mL/min驱替速度、1.2倍孔隙体积注入量和18 h闷井时间;渗透率、裂缝与动态渗吸效率呈正相关性,开展大规模体积压裂和酸化改造是提高动态渗吸效果的重要因素。矿场试验结果显示,油井经过注水吞吐动态渗吸后,平均产油量提高幅度达166%,平均含水率下降幅度达25.8%,增油降水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渗吸特征 表面活性剂 接触角 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胡尖山油田胡154密井网区单河道砂体定量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翠萍 杨博 +3 位作者 卜广平 郑奎 巩联浩 杨晋玉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1-10,19,共11页
密井网区单河道砂体定量表征可为油田井网部署及注采调整提供地质依据。以胡尖山油田胡154密井网区长4+521小层为例,对研究区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将其解剖成单一期次河道砂体,获得了单河道砂体的定... 密井网区单河道砂体定量表征可为油田井网部署及注采调整提供地质依据。以胡尖山油田胡154密井网区长4+521小层为例,对研究区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将其解剖成单一期次河道砂体,获得了单河道砂体的定量地质知识。研究取得如下认识:确立了单河道砂体边界的3种垂向和4种侧向识别标志。单河道砂体几何形态分为细条带状、宽条带状和交织条带状3种,单河道砂体宽度介于150~560m之间,厚度介于1.5~5.4m之间,宽厚比介于22~121之间;宽度与厚度呈对数关系,相关系数达0.854 1,相关性较好。根据河道发育的期次不同,单河道砂体接触样式可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叠切式3种垂向接触样式和分离式、对接式、侧切式3种平面接触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河道砂体 定量表征 接触样式 三角洲前缘 胡尖山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