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天性巨结肠回流式清洁灌肠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巩艳霞
刘玲
王雪
景登攀
-
机构
开封市儿童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37-238,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回流式清洁灌肠方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引起的腹胀中的作用,方法 282例给予清洁回流灌肠,年龄在4 d^2岁,灌肠时间3 d^3周。结果 210例腹胀缓解,对其中120例分别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或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50例腹胀缓解不满意,改为2次/天清洁灌肠,25例行巨结肠根治术,22例巨结肠腹胀无缓解,且有腹膜炎情况,行肠造瘘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小肠结肠炎、腹胀、污粪、腹泻等,给予对症处理,术中操作,均发现结肠清洁,无大量大便残留情况,术后恢复好,无再次手术、巨结肠复发、吻合口瘘、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回流式清洁灌肠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手段。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术前准备,回流式清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清洁灌肠
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先天性肠闭锁护理体会
- 2
-
-
作者
巩艳霞
景登攀
赵丹
-
机构
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243-243,共1页
-
文摘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一旦确诊,需急诊手术,由于畸形严重程度不一,该病仍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许多患儿合并黄疸,硬肿症,新生儿窒息等合并症,且术后需要长期的静脉营养支持,术后护理难度大,新生儿围手术期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对于该病的治愈有很重要的作用。收集本院2005~2014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肠闭锁进行临床分析,并对该病治疗及护理进行总结,探讨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对该病给予更好的护理支持。
-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术后护理
新生儿肠梗阻
静脉营养支持
新生儿肠闭锁
新生儿窒息
急诊手术
围手术期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 3
-
-
作者
巩艳霞
-
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学校
-
出处
《格言》
2022年第6期35-37,共3页
-
文摘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据教材中单元划分内容,设计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整体联系,让学生能够从点到面,一步步构建知识系统,从而对本单元整体的知识重点有完整的认知和掌握。以冀教版为例,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多个课时板块,这些板块内的知识点都是围绕着单元的主题展开的,相互关联且层层递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对教师开展的层次化教学、互动教学有着不错的效果。文章以冀教版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借助四个教学案例进一步阐明单元整体教学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
冀教版
单元划分
整体联系
互动教学
教学案例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生儿肠旋转不良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杨国卫
郭银丰
巩艳霞
景登攀
-
机构
河南开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81-82,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发病情况、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48例肠旋转不良患儿,治愈出院45例。肠坏死6例中,2例因全肠大部分坏死,合并严重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胃壁肌层缺如患儿因胃壁缺损严重,术后死亡。结论肠旋转不良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儿科医师应该认识本病,对于呕吐黄绿水的患儿应结合腹部立卧位片,超声波,上消化道造影综合判断。对于便血患儿,不能仅考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自发性出血,应该考虑到更凶险的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
-
关键词
新生儿
肠旋转不良
畸形
-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婴幼儿肾积水护理体会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丹
巩艳霞
刘玲
景登攀
-
机构
开封市儿童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229-230,共2页
-
文摘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是小儿外科常见病,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肾盂积水的金标准,近年来本院采用微小切口治疗肾盂积水效果良好,术后护理对于小儿肾积水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2010~2014年本院对42例婴幼儿肾积水患儿采用微小切口治疗,效果满意,将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肾积水
先天性肾盂积水
肾盂成形术
小儿外科
支架管
造瘘管
切口感染
腹膜后手术
肾实质
金标准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徐丰
巩艳霞
景登攀
-
机构
河南开封市儿童医院外科
-
出处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80-81,共2页
-
文摘
目的总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NEC新生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6例患儿中23例入院诊断为NEC,22例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1个月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再次手术治愈。3例发展为晚期NEC,予肠造瘘或肠切除吻合术,其中1例全小肠广泛坏死,术后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应重视新生儿早期NEC高危因素的筛查。对于早产儿、缺氧窒息、感染,腹胀、便血等高危患儿,应重点观察,及时给予大便潜血检查,反复复查腹片和彩色多普勒。并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多巴胺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支持、抗感染、对症处理,可以避免发展为中晚期NEC,提高治疗效果。
-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656.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新生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玲
巩艳霞
景登攀
-
机构
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94-9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6例肠造瘘术后患儿实施一系列的保暖、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科学护理造瘘口周围皮肤,健康宣教等措施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6例患儿中24例治愈出院。合并切口感染16例,6例切口皮肤裂开,经蝶形胶布牵拉,抗感染治疗及局部护理后,自行愈合,均没有进行二次缝合,6例中1例造瘘口乳头样肠管出现缺血坏死,因不影响正常排便,未做二次手术处理。2例患儿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放弃治疗。结论正确科学护理肠造瘘口周围皮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切口愈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为Ⅱ期手术治疗打下坚定的基础。
-
关键词
新生儿
肠造瘘
护理
-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